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317章 你出名了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317章 你出名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杨家小哥没有接受赵勉的建议,人家只是对飞天有兴趣,谁愿意跟一群小娃娃打滚儿啊!赵勉暗中哼哼两声。

你爹不如我官大,你也不如我儿子有眼光,这就是差距,不服都不行!

带着满腹的好心情,赵勉决定请杨靖喝酒。

两位朝廷大员,也没有找太过奢华的酒楼,只是随便找了个安静的所在,点了几个菜,要了一坛子花雕。

赵勉先给杨靖倒酒,然后主动道:“杨兄,这些日子,你们都察院如何?”

杨靖喝了一杯酒,倒进肚子里,竟然是苦的。

“我也不瞒老兄,自从金殿上,让柳淳怒斥,说风闻言事,是无中生有,加上那几个御史的确受安童的唆使,诬告干吏,现在都察院的士气十分低落,好些日子,都没人敢上书,生怕又触了霉头。我倒是觉得,长此下去,不是言路之福,还是要让百官敢说话,你说对吧?”

赵勉含笑,“我也是这么看的,但毕竟柳淳说要按规矩办事,要尊奉《大明律》和《大诰》,说来惭愧,昔日都是我们指责锦衣卫肆意妄为,现在变成锦衣卫说我们了。风水轮流转,转得也太快了。”

杨靖重重叹气,“赵兄,我总是觉得,柳淳讲的,还是嘴皮子功夫,我就不信,他还真能有什么了不起的手段!不说别的,现在已经开始征收夏粮了。往年各路的御史都会下去巡察,督促各地的官吏,让他们能约束小吏,不要欺凌百姓,还要按时完粮纳税,不许耽误。今年都察院的士气低落,这件事情怕是办不好了,夏粮不能按时解送。陛下势必恼火,到时候没准都察院又要倒霉了。”

杨靖真是一个头,两个大,提起柳淳,满腹的怨言。

“赵兄,假如真的大难临头,还请赵兄多回护一二啊!”

赵勉点头,“我会尽力而为的。对了……杨兄,你既然对柳淳,多有怨言,又何必让贤侄入柳淳的学堂念书,你不怕他把贤侄教坏了?”

杨靖哑然失笑,“怕不怕也没办法,我四个儿子,就这个老三不争气,瞧见了热气球能飞天,就嚷嚷了好长时间,要学本事,也想飞天。赵兄也是当爹的,自然知道其中的难处。我是打算舍了一个儿子,让他折腾吧,反正还有三个听话的呢!”

赵勉差点让一口气呛到!

姓杨的,你无耻!

你怎么就那么多儿子?

为什么我老赵家就一个!

不对!

不只是老赵家,还有老刘家,两家都指望这么一个娃!你能舍弃一个儿子,我可不行,就算我点头了,还有母老虎,还有母老虎的爹呢!

赵勉前半段,喝得挺高兴的,可后半段却是兴致全无。他付账之后,就匆匆告辞。

姓杨的输得起,我可输不起!

既然下注柳淳,那就应该同气连枝,共同进退。

他急匆匆,找到了柳淳。

“赵大人,你怎么来了?莫非令郎要参加考试?”

赵勉连连摆手,“那孩子知道考不上,央求我,送他进你的学堂。”

柳淳不解,“我的学堂怕是不成吧!刘学士可是当世文宗,学问精深,高山仰止,让他亲自教外孙,那岂不是更好!”

“好什么!就是我那老泰山建议的,我是没办法。”

“什么?难道说令郎已经入学了,怎么没跟我打个招呼啊?”

赵勉无奈道:“他是从一年级开始,要从头学,孩子都快十二了,跟一帮小孩子在一起……我也没办法,谁让他愿意呢!”

柳淳略有些惊讶,他稍微沉吟,就笑道:“赵尚书,以我来看,未必是坏事。学问是想通的。令郎必是早早开蒙,通读四书五经,打下了很不错的基础。这时候再从头学,触类旁通,兼具两家之长,我倒是觉得,令郎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赵勉捻须轻笑,我儿子吗,就是有远见!像他爹!

“柳大人,听你的语气,似乎不排除儒学了?”赵勉又想起老岳父的话,故此试探柳淳。

“我不排斥任何学问,当然包括儒学在内。我反对的是读书人的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我打出墨家的旗号,也无非是想冲破现有的格局,我最终想做的,其实是丰富完善儒家,让儒家能适应新的世界……赵尚书,你难道不觉得,这几年,大明和之前就不一样了吗?”

赵勉笑道:“还不是你柳大人手段高明,我是五体投地啊!”他嘴上说佩服柳淳,可心里却给老岳父竖起了大拇指!

果然姜是老的辣!

柳淳这小子果然所谋者大啊!

他这叫什么呢?

先占山为王,折腾个天翻地覆,等朝廷没招了,就只能招降,或许有朝一日,他还想一口吞了儒家呢!

如果说别人这么想,赵勉连搭理都不会搭理,可柳淳毕竟和一般人不同。这些年了,他的谋划,就没有一样失败过!

儿子能归附他的门下,或许还真是一步好棋。

“柳大人如此气魄,犬子能追随左右,真是三生有幸,我们全家都欣欣然啊!”

柳淳笑道:“赵大人这是给我面子啊,这样吧,假如三年之内,令郎能完成五年的课程,到时候他就算我的第五位弟子!”

“第五位?”赵勉突然大笑,“成,就这么办了,不过三年太慢了,两年,就给那小子两年时间,学不会就滚回老家放牛去。”

接下来,赵勉在言谈之间,那可就亲密多了,不消太多废话,他这就算是上了柳淳的贼船了。

吏部尚书,管的就是官帽子。

尤其是随着老朱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来越差,很多权柄不断下放,一个吏部尚书,或许不能为所欲为,但是提拔照顾一些中下级官吏,在三年一次的考评上面,写个上等,却是一点问题没有。

赵勉的加入,等于给学生们打开了一路绿灯。

只要你们不出问题,就没人能黑的了你们!

像之前荀顺庆的情况,是绝对不会允许发生的。

柳淳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想欺负我的学生,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柳大人,事情是这样的,我听说马上收夏税了,你们有什么打算没有?”

柳淳愣了,“夏税?那不是户部的事情吗?跟我有什么关系?”

赵勉含笑道:“虽然是户部的事情,但历年都要派遣御史巡察地方,锦衣卫也要跟着巡视,务必确保税粮如数送到京城。今年雨水偏多,道路难行,若是延误了田赋,地方官吏也要受到责罚。”

说明白点,就是柳淳的那些学生,刚刚去地方的小菜鸟,要有麻烦了。

“哈哈哈!”

柳淳突然笑了,“赵大人不提我还忘了,为了夏粮的事情,他们的确跟我讲过。还拟了一套办法出来。”

“哎呦!原来柳大人早有准备啊!”赵勉惊喜道:“有什么高招吗?”

柳淳含蓄谦逊地笑道:“高招谈不上,我的学生,就会一些笨办法而已。对了,那个荀顺庆和龙镡马上就要进京了,就是他们俩出的主意!”

……

说话之间,龙镡和荀顺庆,正在往京城赶呢!

龙镡就万分感慨,“说起来他们弹劾你的时候,我担心给师父添麻烦,就没有跟师父讲,而是等着朝廷的处置。真没有想到,百姓们竟然愿意替你出头,敲响登闻鼓,真是让人唏嘘感叹啊!”

荀顺庆是个黑瘦的年轻人,本来就瘦,在地方忙了许久,就更加瘦削,不过他的眼神很有光彩,十分坚定。

“师父讲过,我们非是父母官,百姓才是真正的父母!受百姓大恩,唯有以命相保!”

龙镡同样颇为感慨,“我们给百姓一碗水,百姓就还给一眼泉,过去是地方官吏太刻薄了。”

他们说着,距离十里长亭就越来越近了。

离着挺远,就能看到好多人群,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头。

龙镡吓了一跳,“怎么回事?别是赶上了大军出征吧?”

他们急忙从马匹上跳下来,牵着马,带着随从,向这边走过来。

终于走近了,突然随从大声叫了起来。

“堂尊,快看,是欢迎你的!”

荀顺庆闪目看去,只见一个高大的彩棚,插满了鲜花,在中间,有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恭迎青天大老爷,当世干吏荀顺庆。”

荀顺庆有点犯傻,这,这从何说起啊!

他傻了,龙镡向四周看去,发现有书摊在卖连环画,有戏台在唱戏,有评书艺人口若悬河……全都在讲荀顺庆的事情。

龙镡捅了捅僵硬的荀顺庆,揶揄道:“你出名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