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259章 老朱的感动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259章 老朱的感动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柳淳!”

老朱怒了!

什么叫朕教导有方,分明是你打着朕的旗号,逼着太学生去给百姓修厕所,然后把屎盆子扣在朕的头上!

这次可是真真正正的屎盆子,不打半点折扣!

“柳淳,你别以为自己有点功劳,就敢肆意妄为,连朕都不放在眼里。告诉你,朕刚刚处置了一个天官,你要是再耍滑头,朕就砍了你,瞧瞧这满朝上下,有几个给你说情的!”

柳淳无语了,怎么又来这一套!

“不会有人给臣说情的,他们只会放炮仗,比过年还热闹哩!”柳淳闷声道。

老朱迟愣半晌,脸终于绷不住了,也笑了。他摇着头,走到了柳淳面前,抓起柳淳的胳膊,君臣两个走到了大殿的中间,这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个垫子,最近的太监也离着十步之外。

老朱让柳淳坐下,然后他也席地而坐,君臣肩并肩。

在殿门口伺候的老太监看到这一幕,差点吓得叫出来!

“我的柳大人啊,你行啊,这待遇都赶得上太子殿下了!”老太监暗暗欣喜,就冲陛下如此看重柳淳,他们这些貔貅卫的人,没什么好怕的了。那个蒋,野心勃勃,陛下有意让詹徽致仕回家,结果蒋非要掀起大狱,把詹徽拿了。

那家伙觉得多杀人就能讨陛下的欢心……殊不知这偌大的江山,千头万绪,兴利除弊,那是连在一起的,只懂杀人,说到底还是个莽夫,鹰犬!

不成气候的!

老太监满心欢喜,觉得老怀大慰。

可他却不知道,柳淳此刻又犯了作死的毛病,跟老朱抱怨了起来。

“陛下,臣在长沙推动变法,最大的感觉就是人手太少了,官吏根本不够用!”

按照明朝的规定,一个县里,正式的官吏只有三个,分别是县令,县丞和主簿,而且根据县的大小等级不同,三个官还不全有,再往下,就是典吏,还有教谕,以及巡检,加起来,也就一巴掌的人。

这么点人,要负责千头万绪的政务,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强推下去,只会千疮百孔,漏洞百出。所以柳淳要去变法之前,带了数百太学生,还带了所有的郭氏门人,靠着他们,才把长沙府的情况大致摸清楚了。

“陛下,臣觉得朝廷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多?都有什么?”

“修路、兴学、发展农桑……当然,最最紧要的是修厕所和水井!”

老朱眉头紧皱,“修个厕所,有那么紧要呢?”

“当然紧要了。”柳淳道:“臣下去调查过了,乡下百姓的很多病痛,都是因为卫生条件不好造成的,比如腹泻,痢疾,霍乱等等,尤其是血吸虫,最为严重,有的渔村,三成以上的劳力都染上了血吸虫。朝廷征田赋,征丁银,试问,假如家中的壮丁染病,没法干活,这时候朝廷再去收税,只会让他们过不下去。怎么办?卖田,卖儿卖女,变成流民!”

柳淳在长沙走了一遍下来,他真的有太多的感触。

民生艰难不是说说的,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去做。

要做事就要有人,就要花钱……这也是他建议改革税法的初衷,因为只有改革了税法,才有足够的钱支撑去做这些事情。

朱元璋默默听着,“流民”两个字,深深刺痛了他。

要说起来,朱元璋就是流民,他们老家遭了旱灾,紧接着又是蝗灾和瘟疫,不得不外出逃难,变成了可怜的流民,在一路上,朱元璋是见识了太多的生死,什么易子而食,他是亲眼看到的!

草根,树皮,观音土,什么都吃,结果一个个流民肚子涨得像是个球,活活憋死。

路边到处都是白骨,野狗游荡,乌鸦怪叫……现在朱元璋想起来,都感到惶恐。正是因为到了绝境,千千万万的人才站出来,奋不顾身,靠着木棒,农具,跟大元的铁骑拼命,大家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下一条烂命而已!

死了多少人,简直数不过来。

朱元璋登基之后,为什么一再约束勋贵,抑制兼并,他就是怕,再度出现流民,彻底毁了他的江山。

老朱这个皇帝,和大多数开国君主一样,都是心怀敬畏,他们清楚,什么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朕自御极以来,轻徭薄赋,于民休息,约束官吏,不许横征暴敛,不许干扰民生……难道朕做得不对吗?”

“陛下当然做得对,可,可臣觉得,未必……够!”

“不够?”老朱冷哼道:“朕宵衣旰食,勤政忙碌,从不懈怠,还不够吗?”

“臣,臣觉得陛下应该重新想想,朝廷的职责!”

“兔崽子!”

老朱终于开始骂人了。

“你是不是肆无忌惮,觉得朕舍不得把你怎么样?你还敢指责朕的过错,你,你好大的胆子!”

柳淳为难道:“陛下,不是臣要说这些,而是陛下要臣变法,可臣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陛下定的法!”

“朕定的什么法?”

“陛下,划分粮区,施行粮长制,每个粮区,根据情况不同,有的把粮食送到布政使衙门,有的送到卫所充作军粮,有的甚至要运到京城,交给户部太仓。如此混乱无序,臣如何收税?臣这个同知管不到卫所,更管不得户部,这,这让臣如何是好?”

老朱眉头深锁,“你是要朕废了粮长?”

“臣觉得即便不废粮长,最起码也要规定,某一地区的税赋,统交给一个衙门,然后一级一级上交,最后汇总到太仓。”

“臣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把各地能截留的数额确定下来,这样呢,地方就有了做事情的钱,臣前面提到的种种政务,都可以从容推行了。”

……

柳淳跟老朱讲了许多,全都是他半年来的思考。

光是改革财税,远远不够,衙门的职能也必须调整,换句话说,就要增加官吏……很不幸,老朱一直担心官吏盘剥百姓,敲骨吸髓,所以他极力约束官员。甚至把征粮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了来自民间的粮长做。

可事与愿违,老朱得到的只是一个最低效的征税系统。

一个府化成了很多粮区,每个粮区运送的目的地都不相同,有的长,有多短,彼此之间,怨声载道。

若非如此,那些富户也不会争相逃避粮长的职责。很多情况下,一个中等家庭,因为担任粮长之后,就会破产,甚至会丧命,毕竟千里运粮,损失消耗都太惊人了。

一定要有个统一征税的体系,有了这个体系,地方才能配合修路,开凿运河,建立起完备的交通网络,进而发展出串联全国的统一市场。

一句话,朱元璋着眼于防弊,而柳淳呢,希望这位皇帝陛下更多兴利!

“臭小子,你是想让朕改变国策?你好大的胆子!”朱元璋黑着老脸道:“朕半辈子打天下,半辈子治江山,朕当皇帝的时候,你小子还没生下来呢!你也敢跟朕指手画脚?简直岂有此理!”

柳淳死猪不怕开水烫,“臣不敢,不过臣要说,粮长之制不调整,臣就没法改变税法。如果不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又怎么会支持变法,臣也是害怕完成不了陛下的使命,才冒死进谏的,陛下若是觉得不妥,那就请陛下免了臣的钦差,收回王命旗牌吧!”

“哼!”

朱元璋愤然站起!

指着柳淳的鼻子大骂,“又是这一招!又是这一招!你当初鼓动朕设立皇家银行,你就说了一半,然后一步步逼着朕,按照你的意思去办!”

“现在呢,你变本加厉了!什么都要改!财税田赋要改,官吏制度也要改!你小子又想挖坑,让朕跳进去,是吧?你简直其心可诛!”

柳淳满腹委屈,“陛下,臣真的不是存心的,臣在下面走了半年,鞋都磨坏了十几双,臣,臣这是走出来的见识,陛下若是不信,臣也没有办法!”

老朱在地上转了几圈,突然道:“你把鞋脱了!”

“啊?”柳淳迟愣,老朱骂道:“快脱了,还要朕动手吗?”

柳淳倒是挺想让皇帝给自己脱靴子的,奈何他没那个胆子,只能脱下厚底的朝靴,把一双脚露了出来。

老朱一眼扫过去,柳淳的脚上,充满了厚厚的老茧,他翻山越岭,最初的时候,脚上有血泡,每到晚上,必须挑破,第二天才能继续行走,等挑破了几层血泡之后,脚下的皮就会变得又厚又硬,跟牛皮差不多!

朱元璋是吃过苦的人,即便如此,也被惊到了。

“好歹是个钦差,何必事事亲力亲为呢!”

柳淳不哈意思道:“陛下,其实比臣辛苦的,大有人在,这半年来,那些太学生都改变了不少。”

柳淳顿了顿又道:“臣的这些见识,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我们问了很多老百姓,把他们抱怨之处,都汇集起来,每天晚上,就聚在篝火堆边,讨论这些弊端该如何解决。等讨论出来个结果,就写下来。这半年多,我们记录了二十几万字呢!”

朱元璋真的震惊了,动容道:“不愧是朕的学生!朕要看看,你们写了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