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243章 老朱的改革决心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243章 老朱的改革决心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许家算什么?在老朱的眼里,或许连个屁都不是。可他们就敢兼并几千亩的土地,手下几百户佃农。

若是让他们成功打着黄观的旗号,四处兼并,弄到上万亩的土地,也不是难事。而且他们还能不用纳赋,不用服役,甚至连他们的佃户也不用交人丁税!

开什么玩笑?

一个许家就能黑掉这么多,假如有千万个许家,大明的江山,还不被这些蚂蚁啃光了?

比许家还有势力的,绝不在少数,眼前这几个家伙,就是如此!

老汤跪在了地上,战战兢兢道:“老臣家中只有奴仆二百七十五人,陛下若是不信,可派人查验,多一个,老臣情愿伏诛!”

朱元璋眉头紧皱,在场的其他人也颇为惊讶。

汤和可是信国公,陛下的发小,勋贵当中的佼佼者,他的奴仆怎么会这么少?

“启奏陛下,老臣只有陛下赐的五百人,其中有二百人被逆臣李善长借走。剩下的人当中,陆续老病死去了一些,臣绝不敢欺瞒陛下,请陛下明察!”

老朱盯着汤和,微微颔首。

不愧是自己最信任的老兄弟,没让朕失望!

老朱亲手把汤和搀起来,“你也一把年纪了,别动不动就跪啊跪的。朕还会因为这点事情,责怪你不成?”

汤和晃着大脑袋,感动道:“陛下厚爱,老臣可不能忘恩负义,除了陛下恩赐,老臣多取了一分一毫,就把这手给剁了!陛下恩重如山,有些王八羔子不知足,杀了他们也活该!”

老朱欣然大笑,啥也别说了,还是老汤了解他。

看着这对君臣的样子,柳淳暗暗感叹,怪不得汤和能活到最后呢!这家伙真是有两下子,至少在讨朱元璋欢心这件事情上,柳淳怕是一辈子也赶不上了。

老朱又把目光转向了蒋。

“你呢?家里又有多少仆人?”

“没有!”

“哦?当真没有?”

“臣不敢欺君,的确一个没有,臣家中只有老母和糟糠之妻,她们靠着缝补洗涮,维持家用!”蒋干脆答道。

有人或许会觉得蒋在撒谎,还真不是!

他是有名的酷吏,所谓酷吏,基本上都非常清廉,如果立身不正,早就被干掉了,根本没有成为酷吏的机会。

上一任指挥使毛骧就是因为做事不小心,贪了钱财,让人抓住了把柄,才丢了性命。

蒋吸取教训,他从来不贪不占,大明的俸禄低,京城花销又大,可他情愿意让老母织布,妻子刺绣,换点微薄的收入,填补家用,也绝不拿一分钱不该拿的。

要是去蒋的家,就能明白一个词……家徒四壁!

老朱问了这两个,其实心里都有数,他真正在乎的是柳淳!

“臭小子,你家那么多产业,你小子豢养了多少奴仆?还不从实招来!”

柳淳无奈苦笑,“陛下,臣能说跟蒋大人一样,一个都没有吗?”

蒋哂笑,你跟我一样,骗鬼吧!

“柳经历,你知道什么是欺君之罪吗?”

柳淳冷笑,别以为你是我爹的上司,小爷就会怕你!

“我的确没有任何奴仆,手上也没有一张卖身契!”

“不可能!”蒋断然道:“大宁冶铁厂足有上千人,他们难道不是你的仆人吗?”

“笑话!”柳淳摇头道:“他们是冶铁厂的工匠,还有人拿着冶铁厂的股份。每个人都按照规矩,缴纳丁税,蒋大人,你觉得他们算奴仆吗?”

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朱标终于开口了。

“咳咳……那个,孤手里也有钢铁厂的股份,孤总不算柳淳的奴仆吧?”

一句话,差点把蒋怼个跟头,他哪来的胆,跟太子叫板啊,柳淳这小子还真得太子的欢心,蒋无计可施。

老朱沉吟着,瞧了瞧三位臣子。

“好,就算你们都有理,没有占朕的便宜。那朕问你们,像许家这样的豪强,是多还是少?”

三个人互相看了看,异口同声道:“多!很多!”

“那你们有什么办法?”

汤和想了想,试探道:“可以迁豪强到凤阳!”

蒋的主张就比较干净利落了。

“杀!凡是兼并田地,皆杀之!”

这俩办法半点都不新鲜,老朱一直都在用。

可问题是,不管怎么杀,怎么抑制,始终都有人兼并土地,而且还愈演愈烈,就像贪官一样,杀不干净!

老朱很纠结,也很无奈,他负着手,来回踱步,烦躁的脚步,烦躁的心绪……“柳淳!”老朱突然断喝一声,吓得柳淳一哆嗦。

“你小子怎么不说话?”

柳淳迟疑了一下,“臣怕陛下不悦,还是不要……”

“你少给朕装蒜!你让朕生气的时候还少了?今天是朕请你们过来,坐而论道。有什么话,全都说出来。”

柳淳吸了口气,“陛下,若是让臣讲,应该全面检讨征税的办法。”

顿了顿,发现老朱似乎没生气,柳淳胆子大了起来。

“历朝历代,都征两大种税,其一是丁口税,其二是田产税。在立国之初,因为奉行均田,几乎每家都有土地,这时候征这两种税,固然很容易。可一旦天下太平,百姓之间的差别就出现了。”

“有人像许家这样,鱼肉乡里,欺压良善,聚敛财富。也有人肯出汗,能干活,运气也好,渐渐有了积攒。还有人,因为天赋好,能读书,考取功名,可以免除赋税徭役……总而言之,情况越来越复杂,人丁税普遍征收,对穷苦人很不公平。而另一方面呢,因为免赋的存在,又造成土地兼并,这两样税,都会不可避免地减少。”

“税收少了,可国家的开支却是与日俱增,根本减不下来,长此以往,国库也就必然空虚……”

柳淳的这番总结,堪称鞭辟入里,切中要害。

但问题是,要怎么办才行?

“陛下,臣以为,真正要做的是实现税赋的公平。纳税只应该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有钱人多交税,穷人少交税,甚至不交税!”

朱元璋眉头紧皱,其他几个人也是默然沉思,改革税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柳淳,按你的说法,丁税要废掉了?”朱元璋沉吟道:“那缺口怎么办?亏空怎么补?”

“陛下,其实也很简单,从商税下手,以臣的看法,可以用十年时间,逐步废除人丁税,与此同时,分批加征商税。在保证国库充实的前提下,实现税赋改革!”

柳淳朗声道:“陛下,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是陛下的臣民,就应该缴纳税赋。可一个人并不能凭空创造财富,他必须拥有土地,或者做工买卖,才能赚钱。朝廷对单纯的人丁征税,很容易造成税赋的不公平。土地有产出,缴纳田赋,做工赚钱,缴纳所得税,买卖做成了,收取交易税。一句话,有资金商品的流动,才进行收税!这样才能让税赋公平!”

“陛下,臣以为治国不能单纯锄强,还应该扶弱!”

老朱思忖道:“怎么讲?”

“改革税赋之后,像许家这样的,纳税就会增加许多,国库充盈之后,每年拿出一些钱,帮助各地办学,让更多人有机会读书,长见识。很多人甘心成为佃户,充当别人的奴仆,说到底,一是生活所迫,再有,也是他们见识浅薄,只贪图一时填饱肚子,丝毫没有想过以后,失去了户口,变成了奴仆,便要世世代代,受人支配,永远无法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

老朱若有所思。

的确,免赋免疫,兼并土地,这是历代都存在的弊端。他辛辛苦苦打造的大明朝,整个财税体系,历经二十多年,也不可避免出现了漏洞。

现在朱元璋最恨的人就是挂在城外的李善长!

或许当年有柳淳这样的人才在身边,他制定税收的时候,会考虑更长远,制定的办法更周密。

奈何,他身边只有个私信作祟的李善长!把他剥皮楦草,算是便宜了!

朱元璋切齿咬牙,恨不得李善长活过来,再扒一次皮!很多东西施行了二十年,想要重新调整,已经不容易了。但好在朱元璋是个超级勤奋的皇帝,而且他又有老黄牛的精神,恨不得把儿孙后代的活儿都给干完了。

“改,一定要改!”

老朱定了调子。

柳淳松了口气,可哪里知道,老朱的下一句话,让他又郁闷了。

“但要从哪里下手,朕一时还没有想好!柳淳,这事情既然是你提出来的,那你就给朕上个条陈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