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逆天铁骑 > 第950章 楚国公回京

逆天铁骑 第950章 楚国公回京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15 来源:笔趣阁

“今上病重了?”李国栋得到这个消息,已经是五日之后了,一艘快船把崇祯病重的消息送到了武昌。在这个年代,一艘船从南京逆流而上到武昌,至少需要四日时间。

“今上不是身子骨很好的,怎么突然就病倒了?”曹变蛟感觉不可思议。

这件事本来也不奇怪,在这个没有抗生素,医疗技术落后的年代,一场小小的感冒,就有可能让一条健壮如牛的汉子丧失性命。可是李国栋总是觉得,这件事并不是那么简单。

“不行,我得回京去看看今上。我总是感觉,是有人害了今上。”李国栋道。

陈子龙想了想,提醒道:“国公爷,小心此事有诈。若是真有奸佞暗害今上的话,他们肯定留了后手,就等着把国公爷骗回京师,再害国公爷。”

李国栋也觉得陈子龙说的很有道理,如果真的是有人暗害崇祯皇帝,那么这些人肯定已经暗中做好布局了!也许崇祯驾崩的时候,这些人的目标就是自己了!

虽然李国栋把“祸害士绅”的锅给甩得干干净净的,都甩给了崇祯和锦衣卫,但他毕竟是崇祯的金牌打手,阻断了那些土地士绅们投奔大清的幸福生活。特别是洪承畴抛出了大清对土地士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之后,那些士绅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开始把目标对准了李国栋。

但是无论南京城有多么凶险,李国栋这一次也必须回去。因为他知道一旦崇祯驾崩,后果有多么严重!

倘若崇祯驾崩了,那么原本属于叛贼的朱由榔就变成了争夺正统之一的力量!大明就变成了原本历史上的南明一样,朱由榔和朱聿键彼此不服对方,即将平定内乱的大明又要陷入一场内乱之中!

按照李国栋的估计,崇祯的三位皇子应该都还活着,也许有可能已经落入满清手中了。可是崇祯驾崩了,手里拿捏着皇子的任何一方都不会把皇子归还,而是坐等大明内乱。

洪承畴宣传说,李老二对内投奔阉党,魅惑崇祯伪帝,祸害正直士绅,对外联合贼寇,大肆杀害士绅,抢夺士绅的田地。

如今的大清确实是善待士绅,保留了大明留下来的功名减免赋税的老传统。而且为了配合洪承畴战略的实施,多尔衮很开明的让跑马圈地圈得土地的八旗把士绅的土地归还给士绅,重新跑马圈地。在重新跑马圈地的时候,所有士绅的土地都预先让他们做好了记号,八旗兵不得去圈走士绅的土地。

反正也无所谓了,经过多年战乱的北方,无主的土地多得是。

为了节约军饷开支,绿营兵则变成了半农半兵的军户,把田地分发给绿营,让绿营兵自己去耕种土地。但是成为军户的绿营兵仍然有军饷,只是一名辅兵每个月原本一两银子的军饷降低到了四钱银子,一名战兵原本一个月一两二钱银子的军饷降低到五钱银子,一名骑兵每个月二两银子的军饷降低到一两银子。

为了解决粮食的问题,多尔衮还采取了大量吸收西北无家可归的灾民为包衣的办法,把那些灾民变成八旗兵的包衣奴才,送去关外开垦荒地。关外虽然寒冷,可是土地肥沃,而且降水量丰富,种下的麦子生长期长,亩产量还是比较高的。只不过这个时代的人们还不懂得在关外种植水稻的办法,否则粮食产量还能进一步上升。

包衣奴才就是奴隶,虽然去当奴隶,可是总比在土地上刨食都刨不出一粒粮食要强得多了。除此之外,多尔衮还针对西北灾区,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引黄河水灌溉农田,使得那些靠近河边的农田得到了滋润,然后大力主张种植番薯、玉米等耐旱作物,又大力缓解了粮食问题。

吴三桂的汉八旗,也在西北开垦荒地,大力种植粮食,随着番薯和玉米这些农作物的大力推广,吴三桂的军队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还能有多余的粮食提供给中原。

五省经略洪承畴还大力兴建黄河水利工程,他从李国栋之前修建的水利工程中得到启发,加宽了黄河大堤,在大堤外围增加了一道堤坝,这道堤坝既能防止黄河决堤,又能在两道堤坝之间过滤黄河水,把滤清的黄河水引入外面的水渠,用来灌溉农田。在洪承畴的努力之下,原本已经成为不毛之地的中原,又恢复了农业生产。

多尔衮在洪承畴的支招之下,大清深受北方士绅的欢迎,也受到那些家奴和八旗的包衣奴才们的欢迎。

不要说北方士绅,南方那些传统的土地士绅,见到大清发展得红红火火的,也蠢蠢欲动。

万里长江,一支船队顺流而下。李国栋坐在中军旗舰上,正拿着望远镜远眺两岸。

“江山如画啊,可惜这战乱何时能够平息?”李国栋放下望远镜,感慨一声。

“对,平定了战乱,老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陈子龙道。

李国栋笑道:“平定了内乱,我们在国内生产发展,还能派人去海外索取广大的土地了!我们的长江直奔东海,在遥远的大海对岸,有一大块比大明还大,比大明还要富饶的土地!那是造物主精心挑选出的天选之国,我们要占领那块土地。”

事实上,在万恶的大明资产阶级的推动之下,在郑芝龙的海商集团努力之下,大明已经开始了罪恶的殖民主义。

郑芝龙海商集团在安南租借的地盘上,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安南的国中之国,明军驻扎在那座新兴的城市内,修建了炮台堡垒,修建了工厂仓库港口,大明生产的工业品源源不断的输入安南倾销,破坏了安南男耕女织的传统,大量掠夺安南的粮食。同时李国栋在斗湖的兵工厂还把大批过时的武器输送到安南,换来大量的银子。

安南大量银子的流失,引起了安南郑氏的恐慌,后来大明给安南支招,让安南出口女人换取大明的武器。

从武昌出发的淮军水师船队顺流而下,经过了五天五夜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南京城外。抵达南京城外的码头之后,李国栋立即带人下船,直奔南京城。

“国公爷,还请您一个人进城,外军不得进入京师!”到了三山门外,李国栋的队伍被外面的守城卫兵拦住了。

李国栋也没有和那些人计较,他让大军在南京城外驻扎,自己只带了一百名贴身亲兵进入城内。虽然只有一百名亲兵,可是这一百名亲兵装备精良,每一名士兵都携带两杆虎翼铳,携带六枚手榴弹,其中还有十名线膛枪手。亲兵身上披着精良的两层厚甲,刀枪不入。而李国栋自己大红官袍内也批了一件精心打造的丝绸软甲,内还有贴身的锁子甲。

丝绸软甲,是把多层生丝压在一起,内有铁片,穿在身上不仅轻便,而且防护性能极佳,鸟铳都无法击穿,缺点就是造价太高了,而且也不耐火。

至于李国栋的安全问题,他一点都不担心,除了有一百名忠心耿耿、装备精良而且武功高强的亲兵之外,城内的锦衣卫其实也是自己人。

李国栋带着亲兵走到了紫禁城外,他递上了玉腰牌,守门的锦衣卫立即令人进宫禀报。不久之后,王承恩就从里面走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