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逆天铁骑 > 第700章 崇祯十七年新年

逆天铁骑 第700章 崇祯十七年新年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15 来源:笔趣阁

已经算是死过多次的孙传庭,最后还是放弃了自杀,李国栋把他们一家安排在楚王府内。虽然孙传庭已经放弃了自杀,可是五十一岁的他看起来就像是七十岁的老头子,头发全白了,目光呆滞无神,每天躺在床上唉声叹气,意志消沉到极点。

“听说督师您在中原砍了一批士绅?”李国栋走到他床前问道。

一说起这件事,孙传庭一下就从卧榻上坐起来:“该杀!那帮为富不仁的家伙都该杀!老夫为了他们剿贼,连军饷都发不出来了,找他们募捐银子,结果呢?一个个一毛不拔!老夫的兵都饿死了,他们倒好,自己每天山珍海味,却连一块铜板,一粒米都不肯拿出来!伯爷,你说那些士绅该不该杀?”

“当然该杀!杀得好!如此自私自利,把个人利益置于朝廷之上的家伙,难道不该杀?亏他们还是读书人,读过圣贤书的,都应当知道读书就是为了忠君报国,为朝廷效力,应当知道仁义廉耻,可是他们满嘴仁义道德,背地里却根本没把国家和朝廷放在眼里。”李国栋道。

之所以李国栋愿意费那么大的代价,把孙传庭救回来,不仅是看中他的智慧,还有他的杀伐果断,不仅是飞扬跋扈不听命令的一些军官说斩就斩了,甚至同属于文官士绅体系的士绅和读书人,孙传庭也能下狠手杀,扣上一个通贼罪名就杀了。可以说孙传庭杀的那些人确实都该死。其实孙传庭不仅在最后一次出征之前杀了一批士绅,之前也有零星杀过一些士绅读书人,那些人家财万贯却抗税,抗捐,忍无可忍的孙传庭以通贼罪名砍了一批。

李国栋就是要留着孙传庭这条命,用来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士绅。对孙传庭的将来都安排好了,崇祯南狩之后,李国栋会让孙传庭“复活”再复出,入阁来制衡南方官员。孙传庭是北方人,到时候去了南京,他就是没有任何财产的光棍一条。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又是死过两次的人了,下起手来自然更加狠辣。

“可是天下局势已经溃烂,老夫杀那么几个士绅又有何用?”孙传庭感慨一声,“老夫还是战败了,败得好惨,老夫对不起朝廷啊!”

“潼关战败,非战之罪,完全是今上不懂军事,又强令督师出兵,方有此败。若不是今上猜忌李某,令左贼来攻打武昌,李某也就出兵协助督师平贼了。”李国栋感慨道。

“武威伯,休得妄议今上!即便今上有错,可是他毕竟是我们大明天子,我等皆为人臣,岂能非议天子?”孙传庭脸色一变,“武威伯,你花了那么大的功夫把老夫请来这里,意欲何为?若是要做那不忠不义之事,老夫宁死不屈!”

“孙督师,李某肯定不会让督师做不忠不义之事,之事觉得督师今后能帮李某灭建奴,平贼寇,还大明天下一个太平。”

“好,只要不是不忠不义之事,只要是忠君报国之事,老夫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也算是报答武威伯你救老夫一家之恩了。”孙传庭的口气终于软了下来。

李国栋又和孙传庭闲聊了一会儿,只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爆竹声,他感慨道:“小年到了,崇祯十六年快过去了,崇祯十七年快到了。”

崇祯十七年,这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李自成攻入京城,满清入关。但只有李国栋知道会发生着一系列的变故,别人谁都不知道。新年即将来临,经过李国栋半年多经营的湖广大地上,再次过上太平日子的军民们热热闹闹的过新年。

武昌附近的一百多座村子,已经变成了一百多座军户所,每一座军户所都是一座堡垒,经过这几个月的施工,都已经完工了。

这些堡垒的式样都大同小异,外围四座棱堡,棱堡都是凹面墙,敌军根本无法从棱堡攀爬上来,四座棱堡可以对任何一个方向进攻的敌人形成交叉火力。棱堡是以石头和水泥构筑的,异常坚固。军堡内,外围一圈是军营兼堡垒,构造有些像土楼,内圈是走廊,走廊一边是房间,这些房间既是住房,又是堡垒,外层的窗户都是小窗户,其实就是一个个射击孔。

堡垒的最中间制高点上,是中心炮台,上面架设了四门六磅铁炮,居高临下射程可达三里以上。

军户所内,有食堂、公共浴室、店铺、马厩、仓库、水井、锅炉房等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其实军户所内就是一座小城镇,只是比起小城镇来有更加坚固的防御,堡垒的防御能力比这个年代的县城都要强得多。

因为左良玉的大军就在九江,在武昌的隔壁,军堡未完工之前,军户们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的,现在军堡完工了,军户和他们的家眷们心才放了下来,开始准备安心过大年了。

冬小麦已经种下,就等明年收成了。

大伙们早就开始准备年货了,淮军水师给大伙们送来了一批猪羊,军户们自己去长江和湖泊中捞了不少鱼虾鳖蟹之类的水产品,秋季收成的蔬菜被放在地窖中,过年之前取出来,大伙们剁着饺子馅,和面,包起了猪肉饺子。

在明末乱世之中,这些流民出身的军户们能够过上这样安定的生活,这在以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每个人心里都感激伯爷。

白正明是在蔡氏家里过的小年,虽然蔡氏没有找男人,可是军户所也给她家分配了两斤猪肉、两斤羊肉和十五斤面粉的年货,加上她自己养的鸡鸭,下的蛋,从湖里捞来的鱼虾,白正明也分了不少年货,他一个人懒得弄,也全部拿到蔡氏家里去了,小年夜的晚餐十分丰盛。

看着满桌子的菜肴,蔡氏心中热乎乎的,那么多年来,就今年的年过得最舒坦了,若是换成往年,哪里敢想象能吃到那么丰盛的晚餐啊,两个孩子更是兴高采烈,满满一桌子的好菜,这对孩子们来讲,是多么欢喜的事情。孩子年龄小,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喜欢吃好东西,特别是这些从小就受苦的孩子。

武昌城内,李国栋一家人围在饭桌上开开心心的团聚,李国栋,正妻何秀英,小妾柳如是、海兰珠、荷香和墨竹,还有四个女儿和三个儿子聚集一堂,何秀英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柳如是也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海兰珠生了一个儿子,荷香和墨竹各生了一个女儿,现在的李国栋已经有七名子女了,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这难得的安宁,其乐融融。

千里之外的京师,张灯结彩,爆竹轰鸣,天空中烟花绽放,一点都看不出大明即将亡国的前兆,官员士绅们醉生梦死,腐朽到极点的京营官兵们依然我行我素,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当中很多人在四个月后将会死于李自成之手。

紫禁城内,显得有些冷清,除了宫外传来的爆竹声能够提醒这是新年之外,看不到一点过年的气息,面对越来越恶化的局面,崇祯皇帝头发白了一大半,原本微胖的脸也消瘦了。

孙传庭战败,据说已经殉国了,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关外的皇太极虽然死了,可是上位的不是有勇无谋的豪格,而是一个傀儡小皇帝顺治,真正掌权的是摄政王多尔衮。

多尔衮的才能仅次于皇太极,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

内忧外患,让崇祯皇帝饭都吃不下去,这个年,是他登基以来过得最惨淡的新年了。

崇祯和家人们匆匆吃完年夜饭,又回到他那奏折文件堆积如山的书房去了,皇子和公主们各自玩耍去了。坤兴公主朱却一个人闷闷不乐的回到自己的闺房,过了一会儿,她又待不住了,跑去了崇祯的西暖阁。

“儿臣参见父皇。”朱站在门口行了个礼。

“坤兴,外面冷,快进来。”看到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崇祯感觉心中有舒坦了许多。

“父皇,儿见父皇闷闷不乐,特意来陪陪父皇。”

“坤兴,朕的孩儿中,就数你最懂事了,只是过完年后,你就要择日出嫁了,到时候就得搬出宫外,住进公主府。”

朱低下头:“父皇,儿臣不嫁,儿臣见父皇白发又多了几根,儿心中难受,儿要一辈子陪着父皇。”

其实在这时候的朱心中,周世显并非她心目中的如意郎君,他一个白脸书生,既不能帮父皇出谋划策,又不能帮父皇平定贼寇,抵御外虏。她心目中有个人,虽然那个人的年龄和父皇差不多大,却是朱心目中的大英雄。只可惜那个人现在受到朝廷猜忌,连京城都不能来了。

朱心中暗暗道:不知道你在远方还好吗?大明危在旦夕,倘若有朝一日,敌人攻入京城,你能不计前嫌,来救父皇和母后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