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逆天铁骑 > 第549章 清明上河图

逆天铁骑 第549章 清明上河图

作者:铁血坦克兵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15 来源:笔趣阁

最终,那副冯承素临摹本的《兰亭集序》被一名来自江南的商人以五万八千两银子的价格拍下了。虽然是临摹本,但冯承素的临摹本,也算是绝世珍品了,正版的《兰亭集序》已经不见踪影,也不知道是毁于战火,还是王羲之去世之后就没了,如今剩下的最好的版本,就是冯承素的临摹本。

接下来,两名锦衣卫小心翼翼抬着一口箱子走了进来,随后有人在台上立起了画框,锦衣卫打开箱子,从里面取出一卷画卷,小心翼翼的拉开来,镶嵌入画框内,再把画框立起来。

全场鸦雀无声,因为这幅画,就是赵佶的《芙蓉锦鸡图》!这副《芙蓉锦鸡图》是绝对的正品,是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的原版作品,北宋亡国之后,此画落入大金手中,然后再落入蒙古人手里,最后回到汉人手中。因为这幅画是历朝历代帝王绘画的最高水准,所以自从金朝之后,无论是蒙元还是大明,是每一代皇帝的必收之物。

只可惜遇上了崇祯皇帝这个败家子,不得不把祖宗祖祖辈辈收藏下来的这幅画给卖了。据说今天卖画,崇祯躲在屋里流眼泪。

“《芙蓉锦鸡图》,大宋宋徽宗皇帝亲手所做,正般正品。各位客官,若是看的不清楚的,可以依次排队上台来看。”张世文道。

人群轰动了,今天花了十两银子进来,能亲眼目睹一眼《芙蓉锦鸡图》大饱眼福,这十两银子就花得值得了。不过按照要求,只能一个一个排队上台,台下站了一排锦衣卫,而且进这拍卖会场之前,每一名客商都是经过搜身检查的,身上不可能携带任何兵器。如果有哪个不开眼的家伙想要偷还是抢,立马就会被锦衣卫剁成肉泥。

“都排好队,一个个来!有人胆敢插队的,不遵守规矩的,小心抓进锦衣卫昭狱!”一名锦衣卫千户模样的人板着脸大喊道。

人们都老老实实的排着队等候,毕竟大家都是规矩的生意人,懂得规矩。

锦衣卫千户转过头来,原本板着的面孔立即换上了满面春风的微笑:“武威伯,有卑职在,请放心,不会出问题的。”

即便是崇祯朝的锦衣卫软弱无比,也不可能如此对一名武将如此谄媚,但李国栋不一样,他不仅现在得到内阁首辅和崇祯的喜爱,而且还是一名勋贵伯爵,锦衣卫千户在他面前自然也要讨好。拍卖会这件事,若是被人偷了东西,崇祯皇帝会不会斩李国栋的脑袋不知道,这位锦衣卫千户的脑袋铁定保不住了。

《芙蓉锦鸡图》以五万两银子的价格起拍,很快就叫到了十万两银子的高价。

李国栋偷偷打量了一番坐在台下的施福,他是郑芝龙派来参加拍卖会的人。可是施福至今未出手,连喊价都未成喊过。李国栋心中明白,施福肯定在等着一件大的东西,百分之百是等着《清明上河图》了。

按照后世对《清明上河图》的估价可以达到数十亿美元到上百亿美元的价值来算,那副画的起拍价至少就是五十万两银子了,能拍到一百多万两银子,都不算过分。不过在这个时代,肯定拍不出那么高的价格来,

“十二万两第一次,十二万两第二次,十二万两第三次!成交!”张世文重重一锤敲在桌子上。

接下来拍卖的是李国栋自己制造的自走车和八音盒,这两件物品一出来,拍卖价格很不错,开价五万起,郑芝龙派来的施福开始喊价了,那边的清国细作也跟着喊价,价格一路飙升上去,转眼之间,自走车的价格就飙升到了二十万两银子!这时候施福却选择了放弃,最后是清国细作花了二十万两银子,买下了自走车。之后的八音盒推出,又是施福和清国细作竞价,最终到了十五万两的时候,施福又选择了放弃,八音盒被清国细作买走。

“主公,建奴拍走自走车和八音盒,肯定是想要拿回去研究,说不定想要从中得到启发,造出新式武器来对付我们。我们是不是安排一下兄弟,在他们出关的时候半路截杀了他们,把东西抢回来?”趁着拍卖会休息的空隙,张书恒凑上前,在李国栋耳边轻声问道。

李国栋摇了摇头:“没有必要追,这两件物品他们想要拿走就拿走了!就算建奴能工巧匠都来了,他们也不可能从中得到启发,造出什么新式武器。这两件物品就给皇太极吧,让他苦苦思索也想不出什么来。”

中场休息,拍卖会场自有给来的客人准备午饭,饭菜都装在食盒内,打开食盒,里面几个装菜的小碟子,还有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一小罐炖汤,当然饭菜是要收钱的,价格有些小贵,八钱银子一份。虽然贵了点,但是能够进入会场的人都不缺这点银子。

到了下午拍卖会重开,一开始卖出了一些比较平常的物品。到了拍卖会快结束的时候,重头戏终于来了:《清明上河图》正品被锦衣卫小心翼翼的搬了出来,摆放在画框上,先让人上台参观,随后开始拍卖。

“正版的《清明上河图》,起拍价十万两,欢迎各位客官竞价。”张世文大声喊道。

“十一万!”施福第一个举手。

“十二万!”钱谦益派来的一名江南商人喊道。

“十三万!”一名扬州盐商举起手。

“十四万!”一名淮安盐商举手。

拍卖会真正进入了**,《清明上河图》很快就飙升到了三十万两银子的高价,这个价格,按照当年白银的购买力来算,差不多相当于后世接近两亿人民币了!但是场内的竞价还未停止下来,施福喊出了三十五万两的高价。

一名不甘示弱扬州盐商喊道:“四十万两!”

“这些商贾,真有钱啊!”坐在后面监督拍卖会的王承恩感叹了一声。

话声未落,又听到外面的施福喊道:“四十五万两!”

“五十万!”扬州盐商喊道。

“五十五万!”施福又提高了价格。

五十五万两白银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承受能力,施福喊出了这个价格之后,场内再也没有人敢往上喊了。《清明上河图》虽然是宝物,可是能够出得起比五十五万两价格还高的人并不多。出得起价的人当然有,但要用那么高的价格买回这幅画,买的人首先要考虑值不值了。拿着正品《清明上河图》出去办事是很管用没错,基本上办什么事都能成功,可是太贵了啊,同样的事情,花个三、四十万两银子就能办成了,何必买回那么贵的一幅画去办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