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人间沧海 > 第六百三十一章:熟读经史说经史 文解才学辩才学《下》

周东才听完赵岚的一番话微微一笑:“傲宇,你明知岚儿是道家门徒,道教教义自然非常清楚,你居然还提出道教宗义。

以人之长而攻之,这份胆识、这份自信是很不错,但是,你忽略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中古训,简直是自取其辱!

为人不可以没有傲骨,但却不能时刻存在着傲气!在你原来混的圈子,也许你还未曾遇到过对手,这只能说你的圈子太小了。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是空话!是人生哲理、处世哲学!就你这‘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换晃荡。’如何让人放心?

道家讲的:‘大道无形、生于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就是让人知警惕,知羞、知耻、知止。你先给大家讲讲儒家吧。要把自己知道的都简单的讲出来吧。”

周傲宇被父亲守着这么多人一顿训斥,心里特别窝火,却又无可奈何,他不信赵岚在儒学上还能比自己认识更深、理解更精。

于是只好按照父亲要求,快点组织语言,讲解自己对儒家的认知。争取这次能将赵岚一举击败,挽回一点颜面。

“好吧,那我就先来个抛砖引玉,如有不足之处,请赵岚兄弟指教。”周傲宇说着神情变得肃穆起来,最浇灌着一丝傲然的冷笑。“儒家思想的宗义,讲究的是‘中庸之道’,‘和而不同’。

‘中庸’讲的是‘恰当’。凡事适可而止、不偏不倚。尽力把握天地间阴阳平衡,注重变通,找到解决矛盾的合理节点。

做到以虚控实,将复杂转为简洁,仁和处理。同时它又是一种自我修养目标:至善、至真、至美。知耻、知勇、知足、知止。

春秋时期的孔丘,字仲尼。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创立了儒家思想,有‘万世文章祖,千载帝王师。’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称,说明儒家教义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礼、中、和。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它包含:仁、义、礼、智、恭、宽、敏、惠、勇、毅、廉、耻。

后来亚圣孟子将孔子提倡的做人的德行归纳成: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节、勇、让。成为儒家核心内容。

仁者,爱人,讲的是大爱、博爱。教育是‘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仁在其中。’仁爱,是人类思想上的道德标准,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道德标准。是孔夫子追求的思想上的最高境界。

义者,义气也。在‘礼’的基础上,‘义’是评判人类的语言、行为、思维、思想的道德标准。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者,属于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和伦理的范畴。是一种道德规范和日常生活的言行准则。对于中华民族成为礼仪之邦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养成和民族素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者,是了解、理解、见解智慧的代名词。它包含了知道的多少、理解的深浅、学的内容、学会的效果、学会之后的应用。

信者,诚信也。从人立言,言行合一。《论语·为政》中曾说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者,真实无妄之谓也。’

恕者,宽恕、忠恕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人为善、与己为善。’《礼记·中庸》中有:‘忠恕违道不远。’‘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忠者,君子事以忠信为主。‘大哉,种植味道也。施之于迩,则可以保家邦;施之于远,则可以极天地。’夫子曰:‘惟天鉴人,善恶必应。善莫大于作忠,恶莫大于不忠。’------”

周傲宇洋洋洒洒的讲了一通,倒也条理分明,分析透彻,不仅将入教的教义、主要代表人物、对文化的贡献讲得头头是道。

还把儒家的《三纲》《四维》《五常》《五伦》《八德》也都讲得十分透彻,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令人击节称庆。

周东才微微一笑说道:“岚儿,关于儒家学说方面,你是怎样看的?不妨直说。”

赵岚听了这话,不由得有些为难。如果把自己的观点直说出来,实在不间歇的打脸,如果不说,岳父面前不好交代。

他沉吟良久,缓缓说道:“二哥果然是学究天人,对儒家思想理解得十分通透,金玉面前,我只好潜心领悟而三缄其口喽。

想我四姐女中豪杰,学识渊博,应该有更高深的见解,还是听听她这位扫眉才子、淑质英才的理解比较好。”

“岚弟弟,看着你一副忠厚朴实的样子,什么时候学会耍滑头了?你在担心得罪你二哥不好交差呀?你真是一个小滑头。

放心吧,你二哥度量如海,智慧大着呢,不会跟你斤斤计较的。快点说说你自己的观点,让大家开开眼界。”周紫萍微笑道。

周傲宇见赵岚畏畏缩缩的样子,知他已经被自己的才华所折服,脸上写满得意的神色,看向赵岚的严重也有一丝不屑的味道。

便故示大方的豪笑几声,“赵岚兄弟,听说你学识渊博,在自己家人面前,就不用藏私了,即使说错了,也传不到外面去。

你尽管大胆的将你自己的见解说出来,让大家好好的品评一番,也许对你将来的发展会有促进。”

赵岚被逼至此,也只好缓缓开口道:“既然都这样说了,我再不知好歹,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权当我做一次班门弄斧、父子门前卖字画的玩童,在珠玑金玉前,摆弄一下败絮,贻笑方家吧。

我同意二哥的说法,个人对儒家的理解,就简单说说,希望得到大家的点评。常言道:孔不自圣、麟不自祥。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说文解字·人部》上这样说:‘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甲骨文中的儒,相认沐浴濡身之形。子曰‘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吾求其德而已。’儒最早是殷商教士,宗教神职司祀人员。

《国故论衡·原儒》中说:‘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庄子·渔父》中说:‘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以上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

西汉时《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有这样一段话:‘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直观,主人军顺应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一种气焰、于道最为高。儒家学说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

以礼、仁、恕、诚、为核心,着重品德培养,注重仁、礼相辅相成,提倡仁政,轻徭赋,抨暴政,建礼乐秩序,望忠孝德信世界。

儒家创灵人孔子问礼于老子,后对弟子说:‘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入道也有相通之处。

儒家在先秦时与墨家并显,秦皇焚书坑儒时受重创,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兴。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