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人间沧海 > 引 首

人间沧海 引 首

作者:励志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7:01 来源:笔趣阁

词曰:将相本无种,少年不惧贫。试看富甲天下者,如今有几人?贫富无定数,传承靠精神。心坚志刚逐梦想,只要主义真!

大青山,绵延千里,横亘数百,覆盖两省的十几个县域。山势雄伟、奇峰兀立、苍翠峭拔、重恋如涌,千峰叠翠。

十万大山,必有奇处。在大山深处,有一山谷,就如同一块盆地,方圆也有三十多平方公里,其中峡谷沟壑、丘陵河湖就占据三分之一的面积。四周峰岭连为一体,婉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环绕着整个盆地,形成一座天然的屏障,几乎与外界隔绝。

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沟溪纵横,水田规整,就像巨幅棋盘上的方格,禾苗葱郁茂密。小桥与绿荫掩映的小道相连,山草野花丛生,在沟渠路边争奇斗艳;山壁上,咬岩而生的松竹,奇形怪状、千姿百态,郁郁葱葱。

梯田层叠,高低错落有致。从山脚盘绕着直至峰腰,就像登天的云梯,气势恢宏。在朝阳和晚霞映照下,有如祥云缭绕,紫气蒸腾,蔚为壮观。

这里四季常青,各种农作物都适合在这里耕种和生长。山中与田间,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真是人间仙境,世外乐园。与陶公UU小说的世外桃源相比,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好一处江南的田园风光,好一幅色彩绚烂壮观的山河社稷图。

据史料记载:八百多年前,此处荒无人烟,树乱草茂,一派凄凉境况。直到南宋德佑二年,蒙元虎狼之师大败南宋大军,临安城指日可破。少年恭宗皇帝赵显随太皇太后谢道清投降元朝,为孙淑妃携两个年幼皇子南逃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机会。

这时,清闲候赵炎,率众家将和部属,携眷带口,同时奋力杀出北门,为掩护孙淑妃退逃,将元兵引向己方。在前有阻截、后有追兵、左右围攻的极端凶险情况下,刚满一十八岁的清闲候赵炎,才高八斗,智勇过人,率众左杀右突,乘隙冲出重围,进而摆脱元兵,碾转来到这里。

这支历经百战,拥有三千多人的队伍,到此只剩下不足三百人。至此地后,人困马乏,却医少粮,且还是一些老弱病残、妇孺婴幼,年轻力壮者,剩下六十余人,所幸摆脱了所有追兵,几近崩溃的边缘,其举也壮、其情也悲。就此境况之下,也只能把这里当作安身立命之所,休养生息之地了。

说起这清闲候赵炎,本是宋宁宗时太子赵的嫡孙。当年奸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立贵诚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理宗皇帝。理宗所生二子早夭,最后万般无奈之下,立与之最亲近的弟弟,荣王赵与芮那个蠢笨的独子立为太子,也就是后来度宗皇帝。

这度宗皇帝荒淫无道、昏庸无能,远忠信佞,将军国大权,交给嫉贤妒能、愚昧无知的大奸臣贾似道执掌。这贾似道,只会溜须拍马、谗媚蛊惑度宗、专干些玩弄权术残害忠臣之事。贾似道掌权以后,惨无人道,弄得民声怨沸、哀鸿遍野,政治**,大好江南的锦绣河山,处于暗无天日之中。度宗不思进取,反而穷途奢侈。南宋至此,已处在风雨飘摇、病入膏肓之中,更加速了南宋赵氏王朝的覆灭进程。

话说清闲候赵炎率众来到谷中,立即亲率年轻力壮者,搭建临时住所。进山勘探地形、寻找住处、食物。在西山找到一个巨大天然山洞,立即采竹伐木,做出若干隔断,众人总算有了栖息之处。

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山谷中按五行方位,建起一座村庄。建筑不分主次,规格一致,院落相同。君民不分彼此,同吃同住同劳动,而且同工同酬。

赵炎自任村长,指挥村民清除杂树野草,开荒种粮,修整水利,调整田地规模。很快就创造出丰衣足食的大好局面,宛如一个富饶独立的王国。

因为这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山奇水清、云封雾绕、空灵毓秀、风光旖旎。谷取青灵谷,村叫青灵堡。

谷北山势深远,峰峦、岭连亘不绝,怪石嶙峋、山雄谷幽、鸟奇禽珍、动物品类繁多、树木种类齐全,竹翠果异,奇草异花遍布山岩沟壑。而且还有花岗岩、大理石、墨玉、汉白玉等矿藏,偶而也能找到翡翠、玛瑙,等矿物。取名藏玉山。面谷相邻的山峰有三座,分别叫含玉峰、聚珍峰、驭灵峰。

谷东山势奇巧、松茂竹翠、怪石林立、烟霞缭绕,奇草异花随处可见,珍贵的中草药几乎应有尽有,取名蕴灵山。

只是药材生长之处,山势奇危,岩石威耸乖离,危险程度特大,人们只能望之兴叹,徒唤奈何。相邻山峰四座,分别叫松云峰、竹翠峰、蕴霞峰、纳灵峰。

谷南山势相对平缓,纵横幅度较广,黄土结岗较多,高差较小,悬天湖和山泉并存,丘壑沟溪纵横,作物生长环境较好。各季果树漫山遍野,竹林茂盛,松柏苍郁挺拔,梯田环绕盘旋,取名神农山。相邻山峰三座,分别叫翠微峰、神农岭、仙鹤崖。

谷西山势陡峭峻拔,云雾常年缠绕,山上灵溪密布,悬天湖如天河倒挂,瀑布大小各异,存量不可胜数。云蒸霞蔚、紫气氤氲、在朝阳、晚霞的映射下,各显异祥,取名紫霞山。

紫霞山上,相邻山峰五座,分别是:卧虎峰、栖凤峰、擎天峰、麒麟峰、蟠龙峰。

卧虎峰如双虎盘踞,雄视同侪、威霸天下;栖凤峰像双凤振翅,欲翔九天,傲娇天下无方。

擎天峰高耸入云、似挺拔玉柱直擎蓝天;麒麟峰如麒麟仰天长啸,呼风唤雨、祥瑞缤纷洒洒而来。

蟠龙峰如两条巨龙自孤峰峰腰盘旋至峰顶,双龙头相对峰尖,宛如二龙戏珠,惟妙惟肖。

几年后,村民得以休养生息,当年幼儿已长大成人,劳力充足,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闲候赵炎,集文臣谋士之力,总结大宋赵家经营天下的经验教训,经过深思熟虑,心里渐渐明白其中的一个道理:当年太祖赵匡胤,执掌后周天下兵马大权,欺凌孤寡,利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幼主”的江山。

太祖深知“君以此始,必以此终”的道理,所以对武将十分防范,订下“文官节制武官”的祖训,整个宋朝形成‘’重文轻武_’’的风气,就此种下“富而不强”的基因。导致后来靖康之耻,结束北宋大好江山的基业。

而南宋偏安江南一隅,不思进取、不知反思、屈辱苟活、积贫积弱。连永垂青史、智勇无敌、忠君爱国、“精忠”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都容不下,以莫须有的罪名,使其千古含冤,负屈而死,实在是自损根基,自毁长城。

这也让更多的忠臣良将,终生寒心之念,顿萌隐退之志,南宋自毁长城,从此而始。

最终导致了受尽邻国欺凌,忍气吞声地苦熬一百五十年。此时恭宗投降、端宗病逝、怀宗投海,终结了宋朝赵家气数。

痛定思痛之下,定下振兴家国、还我河山的大政方针和中兴计划。

赵炎自立为靖远王,改变‘重文抑武’政策,效那勾践“卧薪尝”故事。在众文武拥戴下,励精图治、整顿风气、尊崇儒道、重文尚武。不建殿堂、专修学堂和习武场所。

为安全计,在中间偏南的位置上,以原有溪流为基础,开挖出一条六十米宽的大河,用石块砌筑堤坝口岸,东西横贯清灵谷,取名清灵河。

重新调整青灵谷内水系,河水源头本在紫霞山深处,再给西峡谷内的溪水改道,进入清灵河中。在原出水口基础上,加大排水口宽度,调整泄洪流量。

让清灵河水面:在雨水季节达到六十米宽,八米深。在旱季也要达到三十米宽,四米深,俨然一座人工湖,鱼虾产量极大,足够青灵谷民众食用。

两岸杨柳、松柏、核桃、板栗等树木相间栽植,名花奇草成篱,风景绝妙成画。

搬迁石笋、怪石垒砌成景,犹如防御长城;堆砌人工假山,实是哨战斗堡垒。

在这里划船游荡、休闲垂钓、下棋品茶、吹拉弹唱、饭后闲聊的人们,实是警戒放哨之人,其实,这里也绝对是一处风景绝佳的观赏之处。

在中间偏东的地段,建一渡口,用小船摆渡交通。

南岸建设村庄,取名将军营,派遣文臣、武将屯住,四周山坡皆建哨。在河南岸蕴霞峰下,顺山势缝隙打通一条洞道,宽约三米,两边石壁各凿出四个石洞,由专人入住防守。成为进出青灵谷对外交通的唯一出入口。

派人外出联络五百公里以内的村庄,建立生存联盟,以便通商、通婚,达成荣辱与共的安全联盟。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经过八百多年的洗礼和传承,这里民风淳朴,崇尚忠义,承袭先祖遗风,习文练武是这里的基因,为人低调,裹腹即安!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尤其是抗日战争中,有一千多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成长起来几位共和国将军。在这里忠义报国是传统,踊跃从军为风尚,建功立业倍感荣光。

现在,青灵堡和将军营拥有居民分别达到二千二百多户和二千五百多户,总人口已达二万三千多人。

两村人民同根同祖,文化相同,传承统一,虽经几百年沧桑巨变,仍然是和睦相处,情如一家,不分彼此。

解放初期,在这里设立了青灵镇人民政府,坐落在将军营东北侧一片空旷之处。后来政府在蕴灵山的蕴霞峰和纳灵峰之间,开凿了一个宽60米的山口,向东修马路3公里多,与国道相接。

北通青固县城,转向东直达省城忻州,南通山环市里。这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当真是地杰人灵,人间乐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