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屠魔工业 > 第三百八十九章 氢弹(上)

屠魔工业 第三百八十九章 氢弹(上)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6:15 来源:笔趣阁

沈文剑常年没参与一线研究,做蜘蛛机器人也只是做个小拼凑,他仍然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不是他的天赋比设计院的工程师强多少,恰恰是因为他比较闲,没有投身具体事务中。

因此,让工程师们维持一定的休息真的很有必要。

休息时间,是沈文剑一直在强调的,效果不太好,主要还是很多人在休息时还想着项目的事情,思维很难扩散。

以刘工为代表的初代高级工程师们,在思维扩散方面,可能很难有所改变了。就算后来人,要找到合适的办法培养,也非一日之功,就算适用于普通人,都不一定适用于修士,毕竟修士的生命跨度有点长。

当然后续的进步还是要依赖不停的注入新血,就像年龄比沈文剑还小的青柳,不就有青柳猜想嘛。

在3052年年初的长老茶话会上,沈文剑也针对未来说了下。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感觉山上的研究力量越来越不足,一方面希望各山头从小培养新弟子的科学思维,另一方面我想把更多任务交给大学那边。”

几位长老没有立刻回应,陷入沉思,也许更多的是纠结说话的方式。

还是陈月长老顾忌比较少,突然问到:“掌门既然总觉得人不足用,为何不效法仙阳王朝,将大家整合在一起?”

仙阳王朝,修士地位的巅峰,但绝不是个好的范例,历史已经证明用修士来管理所有人,隐患和对立都太严重。

沈文剑给出的理由却跟体制毫无干系:“就算把所有人都整和在一起,要不了几年还是会缺人,而且管理的范围太大我担心找不着重点。”

人一多,心稍微大一点把摊子铺开,把二十万人转职成研究员还是不够用。

重点,才是沈文剑真正在意的,它是一个文明发展的方向。

比如假设玉剑山现在就是共主,绝对独裁的话,沈文剑还是会选择天基类,辅以自动化;然而绝大部分人,肯定更在乎人造人技术与灵物人工培育、制造技术。常年背离所有人的共识,必然不会有好结果。

所以领着一部分人,向着他认为正确的方向前进就可以了,别的人认为有别的重点,自己去想办法。

“大学的人也不足用吧。”齐长老用陈述的语气发言。

“嗯,短期内是这样,接下来他们需要大量的软件人才,最少还要拖个十来年才能开新的院系。兰龙镇那边过几年也许也会有大学,不过提升水平仍然需要时间。”

大学在3051年开了新院系,由校长报备,沈文剑立刻签字的。

这个新院系就是软件工程系,实在是微电子系已经没办法应付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软件需求,必须要有新院系支持。

但是这样一来,再次拖了各系人员分配后腿,把系均15人拖到13人。

沈文剑有考虑过把传媒、城市管理等系分离出去,成为单纯的理工大学,想一想又很难实现。

空中大学要自负盈亏,供养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少不了“赞助者”们的贡献,他宁愿把这些指标分配到某些系里,也不希望一线研究团队被污染,至少要给大学足够的时间,把体系慢慢调整完善。

“其实乐园城也可以弄一点人造人的,最近看电视感觉气氛还可以。”伍晴长老建议。

沈文剑想了想说:“让乐园城自己去谈吧。”

乐园城人口增长率现在稳定在4%上下浮动,已经不低了,只是早一点把人口基数提起来会更有底气一点。

让乐园城找恶狱镇守买人造人婴儿有点人口贩卖的味道,不过理论上玉剑山的确没有人造人全套技术,灵魂补完的部分公开使用一样要和恶狱镇守谈判。

从经济角度出发,乐园城也有必要为其他地区的普通人提供一些帮助。

会后,沈文剑派弟子前去询问乐园城的意愿。

乐园城倒是有点想要人造人补充,却担心后续带来的问题,不止是伦理方面的,还有管理人造人的部门、人员、城市开支等。

沈文剑也没有继续强行“建议”,最初就知道人造人的麻烦很多,不亚于搭建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强推起来真的很难。乐园城十六岁以上的成年人和小年轻超过一万两千人,每年引入几百个人造人,还不如在鼓励生育方面多下点功夫,管理和和费用的压力都会更小。

稍微处理过过年的事务,今年的要务是氢弹,灵月祭典只能继续等着看变化。

聚变方面的研究,已经持续近十年,氢弹立项的时间不长,不过有一定的积累,还有超算作为工具,做起来还挺顺利。

核能组最终定下来的当量为680万吨,并没有压缩到500万以内,毕竟没有炸过,为保证初次实验的成功率,就只能做到这么多。

年假后设计院重新投入工作,氢弹已经进入制造阶段,试爆的准备工作也随之展开。

“核能组的人吵的很厉害,试爆方式还是师父选吧。”刘香湘把自己的事情推诿给沈文剑,一点都不含蓄。

沈文剑接过来一看,老三样,地面固定架起爆、白天鹅投掷和轨道投送。

根本不用选,沈文剑指着中间的说:“白天鹅空投。”

几万吨的核弹,用地表起爆还勉勉强强,近七百万吨的当量,地爆怎么观测?

核弹爆炸时能量全向发散,距离地面太近,会有巨量的能量直接传入地下,而地质特点决定能量传导速度要比空气里快的多,观测器有可能还没观测到冲击波,就已经被先到的地震给干掉了,当然前提是能顶过速度更快的电磁脉冲。

至于轨道投送,氢弹的复杂度比裂变弹要高,高速穿过大气会有更多不确定风险,也更容易引起保险提前锁死无法起爆等意外状况。

刘香湘继续说:“观测器要再拨一笔钱,核能组说这个钱不应该聚变项目出。”

沈文剑笑了,但没有拒绝,首颗氢弹的当量实在有点大,观测器的部署半径可能都要几百公里,并不是一笔小开支,核能组想多保留一些项目资金挺正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