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屠魔工业 > 第五十三章 搬迁

屠魔工业 第五十三章 搬迁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6:15 来源:笔趣阁

没理会筑基期员工拍马,沈文剑宣布散会,拉着古老和工业处八个金丹,从开大会的茶水间换到二楼会议室继续开会。

这回是研发会议。

“去年一时嘴快,答应了掌门今年要做出能给火元灵石充能的器械,虽然是我不够稳重,但是我想把东西做出来是没有问题的。我看过你们的后续实验笔记,已经能将火元灵石充至八成,非常好。”话题一转,从飞石说起研发安排,“飞石上准备配备固定式热力平台的二号科研楼,要到四月前后完工,在那之前,我们在本楼先进行蒸气和锡的降温实验……”

所谓蒸气和锡的降温实验,自然是为了取代成本较高的火岩油。

蒸气的部分原理很简单,类似用高压锅在需要的时候释放高压蒸气给灵石降温,蒸气储存区不需要太高的温度,这样可以让蒸气生成区压力小些,在管道中再加温就能达到数百度,难点在于蒸气量要足够大,覆盖范围要尽可能全面,才能让灵石在降温的过程中不爆炸。

蒸气降温的优势,是只要有足够强的蒸气流,理论上不管需要多快速的降温它都可以完成。

锡就更容易了,锡这种软软的金属,熔点很低,沸点却也有两千多度,只要有足够的锡,并做好锡的温度维持设备,就能反复利用。本地锡的应用极少,同样也只有修士在提炼,价格并不低,但是它在2000度时不会像火岩油一样会发生气化损耗,哪怕粘在灵石上的部分,刮下来丢回容器里一样继续用。唯一可虑的是,六百度的锡,能不能达到火元灵石对快速降温的要求。

两者都是为了降低应用过程中的成本,使用成本的降低,就是技术成熟的标志之一。

“如果两种降温方式在科研部搬入飞石前都达不到要求,我们就启动备用方案,还是用回火岩油。”

沈文剑都想好了,用火岩油降温还是有希望控制成本的,问题在于它挥发部分还是不是油,只要没有因高温分解,完全可以利用蒸气冷却室来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反正沈文剑把冷却部分的问题都交给工业处的两个组配合完成。

他自己和古老负责安全加热和安全充能的部分,这就不用跟大家打招呼了,到时候两个人一边做一边商量就是。

把工业处的人放走,沈文剑和古老两个说话。

“古老,我们要先定下方向,这充能的器械是做成一体式的还是分离式的?”

“老头不知有甚差别,小沈先生做主便是。”

古老很享受造些古怪器械的过程,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不愿说罢了。

“我觉的,科研部以后还是要做五行灵石和粗灵石的整合版充能器械,所以现在先做成分离式,以后也方便改动和回收。”

分离式,就把能源、灵石加热、充能、冷却分开来做,每个单元负责一项功能即可,某个部件有了新技术可以单独升级。

按这个方向,两人商量了下灵石在器械内的传输方式,然后分工。

古老负责灵石加热的部分,沈文剑负责灵石充能的部分和动力炉。

去年做第二版热力平台时,动力炉又进行了一次版本更新,现在已经相当稳定。

沈文剑认为这次提供给玉剑山的版本应该更注重便携、可靠和安全,于是重新设计出民用版。

民用版动力炉一层只有六块煤而不是十八块,最高只能堆积五层,额外扩充了储能稳流结构,增大了能量储备量,按照两个200克的灵玉储能可以为一颗30克的灵石充能八成算,新的储能结构一次可以储备两颗共100克灵石所需的能量。

不是不能做出储备量更大的储能区,但是那成本太高了,毕竟动力炉只是充能系统的一小部分。

充能平台,这个最麻烦。

根据前期实验的结果,灵石在充能过程中,与充能阵眼的接触面积越大,充能效率越高,转换中损失的灵气也越少。

所以最好是做出包含充能点在内的可夹取机构。

而为了能在充能过程中保持两千度的高温,还需要从灵石加热组件导入热量。

中途经历了几次碰头会,沈文剑和古老在四月初完成了冷却组件以外的结构,接下来一切工作暂停,科研部搬家。

仓库库存的转运由仓库管理处完成,各人只负责收拾自己的用品。

顺带一提,此时本年度的研发预算已经到位,达到八万两银子,沈文剑找外公和掌门谈过,又追加了一万两银子,从四月起,科研部人员的修为例钱与职位津贴都由科研部自行发放。

从现在起科研部终于在财务上成为正式研究机构。

放了三天假,全员正式转移到飞石上。

符文组在一号科研楼,工业处则在二号科研楼工作。

工业处器械组工作暂时停摆,沈文剑拉着古老和器械组全员,到工厂区搞建设先。

现在要建设的,是发电厂级别的大型热、灵转换阵列。

借此机会沈文剑向器械组成员开放了总数23个高效型双符文定式的必修课,以及数量为200个双符文定式的选修课。

倒不是沈文剑不舍得让器械组学更多,他心中器械组是应用组,通过现学现用的方式,让器械组尽快掌握少量双符文定式的应用,逐步提高他们在器械研发上的底蕴,至于单纯的阵法,以后会由专业的阵法组来做。

等飞石上的大部分事情上轨道后,才会建立专门的科研部图书馆,存放符文资料档案、炼器资料档案、材料制备档案等,根据岗位权限随时学习。

大型热灵转换阵列分为三个部分:自动送煤系统、动力炉阵列、地下灵气储存配送系统。

没有去做非常大的大型炉,采用类似风力电站的阵列式来获取灵气,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一次投入更容易控制,整个飞石上需要多少灵气就放几台动力炉。

以现有的设备、人力,飞石上只要四个加强版飞艇动力炉就暂时够用,再多放一台便于停炉检修。

沈文剑负责地下的灵气储存配送阵,古老负责做炉子,器械组负责开发自动送煤系统。

沈文剑对自动送煤系统的要求是一两个人就能负责全部动力炉的日常看护工作,也就是说送货的把蜂窝煤放到堆放处后,其他一切都由自动送煤系统完成,人力最多用于帮助取煤器重新定位。

还是老样子,器械组脑洞还不够大,古老和沈文剑分别于四月中下旬完成工作后,他们还在头疼于自动取煤器多次往返后定位失准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