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屠魔工业 > 第九十九章 送颗卫星去灵月(下)

屠魔工业 第九十九章 送颗卫星去灵月(下)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6:15 来源:笔趣阁

沈文剑参与了两辈子研究工作,深知流程的复杂并非找麻烦,是必须的。

尤其是生物学,没有严谨的实验支撑,就可能把1%的风险变成100%,生化危机什么的,还是最好不要弄出来。

变异实验与观察实验会很费时间,即使一切顺利也需要一年以上,中途说不定还要改进人工细胞,那会耗费更多时间。

沈文剑也不是完全不知应变的人,通过工程院把海底魔物驱赶器的细胞培养部分大幅度增强之后,定制了几台,接替部分改造触手。

同时,工程院和琴仙岛的潜艇合作项目再次启动,旨在开发出自动控制的地形、资源探索潜艇,附加的要求是最好能做小点,降低制造难度与材料成本。

七月,一个比较大号的过热气旋接近明珠岛,预计线路会与新岛擦肩而过,没有动用琴仙岛的声波脱水武器,选择直接应对。

七月底,和预期一致,热气旋果然擦过新岛,各区隔热阵法开启四天,把外面超过四十度的高温避过。因为接触温度低,阵法的能量消耗主要在于维持,整体上比攻击热气旋划算些。

对本次气旋路径的预测准确,证明几年来玉剑山的气象数据掌握的不错,已经有大规模气象预报的可能。

七月过去,工程院已经开始制作安装钢厂的新装备,预计年底前完成安装。

八月,运载机搭载凤凰号航天飞机执行了两次任务,将两颗二代同步卫星投入轨道。

第二次任务的时间跨度比较长,投放同步卫星之后,借助大地玩了一次重力弹弓,以很少的燃料转移至灵月轨道,完成两颗近地卫星的投放工作。

经过慎重的论证,航空航天组认为把同步卫星转移至灵月中层轨道是没有必要的。

凤凰号执行完任务回到地面时已经是九月。

用很少的时间完成整备,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回收一代同步卫星,并且是一次任务回收三颗。

为什么要回收呢?当然是检查运转十多年之后的老化情况,为后续的二代近地卫星做准备。

航空航天组提前做了些准备,对舱内机械臂进行了升级,并增加了第二台舱外机器人。

不过此时沈文剑的心思已经不在后续任务方面,沉迷于二代卫星带来的震惊于灵月近地卫星获得的最新情报。

同步卫星的位置相对地面是固定的,二代卫星的目的是接替一代卫星,提供更多的地面情报和节省天基中心的技术人才,并没有进行全球部署。

第三颗同步卫星上天,才勉强观测到一丁点冷却带的情况。

大地西侧的冷却带,在万魔吞天开始时,各地区常年温度在90到200度之间,后来随着全球降温和过热气旋从创伤面转移热量,冷却带的温度略有降低,但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

不过二代卫星的邪能、灵能感应模式显示,创伤带有邪能源,但不能肯定是否是天魔母体。

这个信息理所当然的促使多个近地卫星调整轨道,把邪能源区域纳入监测范围。

结果很让人头疼,目标点最可疑的地表物体,是个湖,长度约五千米的半月形湖。

该区域年均气温为一百六十度,这当然不是个普通的湖,依据地质探测模式采集的数据分析,湖中的液体是油,至于是什么油却不能肯定,如果是菜籽油就蛋疼了。

在随后的回收任务中,凤凰号拖着一代三号同步卫星降轨绕了一圈,在冷却带帮助二代三号同步卫星完成了定位计算,确认邪能源就在湖中。

有什么想法呢?

猜测的情况为三种,其一,湖中有古代封印体或被困的天魔种,可能类似于天魔虫巢穴,或者其他的什么,也有可能吉云等着的魔神就在其中。

该类型不管是那种状态,目标都是不能移动的,只等大伙有足够技术实力和决心,去探索一把。

第二种状况,是湖中有倒置的超巨型浮空石,而且没有岩体遮蔽。

该猜测的靠谱程度较低,因为浮空石的邪能特征很低,隔着油层,被卫星观测到的概率偏低。可惜四个门派都不够土豪,不能翻过一座山砸到地上做对比,而浮在空中的时候解除岩体又会导致解体,连地面数据的采集都很麻烦。

第三种情况最糟糕,那就是湖中有成长中的未知类型天魔母体。

十几年没人管它,如果是个未封印体,必然是移动能力基本为零的天魔母体。同样的若是天魔母体,在油湖里,应该是能够长大的。

那么它现在有多大?已经产下多少天魔?为什么天魔没在地表被捕捉到?

仅通过现有的情报,任何猜测都很难获得答案,先观察着吧。

灵月近地卫星带来的信息更让人震惊。

人造建筑确确实实存在着。

与同步卫星和地面拍摄到的状况有所区别,城市的建筑还挺多样的,由白色、沙黄色、偏红三种组成,建筑最高只有两层。

城市中的居民有些可疑,大小和数量都不太对劲。

居民个头较大,通过对建筑测距,判断身高在两米到2.5米之间,误差有点大,毕竟没有同步卫星帮忙。

数量偏少,城市十分冷清,连续观测一个月,最多的时候,追踪到103个目标,但房子有一千六百多栋。

温度方面的追踪,城市所在地连续一个月里,最高气温六十度,最低气温四十二度,居民的体表温度则在四十二到四十五度间浮动。

说他们是人,不如说是另类的天魔,相比人类,似乎异种天魔们的体型和体温与灵月人更为相似。

可惜观测仍然不够清晰,而且卫星几个小时才能拍摄几张照片,不少细节都很难深究。

灵月人在万魔吞天之前住在哪?是被封印、冷冻休眠还是在地下生活?如果他们能在地下生活,又为什么非要到地表建设城市?

为什么房子那么多,能观测到的灵月人却那么少?难道有网购所以比较宅,或者根本无需进食没有需求?

类似的问题可以问出无数,在更进一步的接触前都很难有答案,只能先观察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行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