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屠魔工业 > 第三百九十四章 玄武

屠魔工业 第三百九十四章 玄武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7:34 来源:笔趣阁

仙宫空间站,工作会议。

“方盒子好。”某工程师发言,“盒子形状容易处理,内设安排也容易很多,没必要弄那些花哨东西。”

这次的工作会议主题,会决定首款外层飞行器路线。

“盒子形状的隐身太差了,我觉得不行。”吴姓女工程师反对,“外层飞行器不用考虑气动能力,能在隐身方面做得更好,我认为应该趁这个机会试试。”

“嗯嗯,我同意吴师妹的看法。”

几人说了几句,吴姓女工程师转头问青柳:“青柳姐姐,你支持哪边?”

青柳看一眼大伙,说:“我在想,要是大家知道天上这么寂静,会不会很失望。”

当年首次发射卫星时,几乎是公开行为,脑子没坏掉的人都能猜到卫星部署在什么地方,但是大概没有修士愿意相信九天之上是个绝地,这方面玉剑山的情报封锁做的很好,连自家弟子也不是都看过对外层空间拍摄的图像。

“嗯……说的也是。”

“那我们干脆做个神兽出来?”

青柳摇摇头:“还是以小圆的意见为主吧。”

小圆就是吴圆,女工程师的称呼。

吴圆倒是没心机,带着点兴奋的说:“反正也要做试验机的,气动力不考虑,多做个神兽形状的也没关系啊!”

男工程师们也有点兴趣,总比做方盒子有意思:“那选什么?”

有理智的就开始分析了:

“龙形第一个排除,如果龙形飞行器在近轨道飞行,说不定会把真龙引上来;凤凰形态的内容量太差了,而且轨道上没有风,尾羽不摆动缺乏美感,摆动又白浪费能量;剩下的三个只考虑内设空间,麒麟、白虎其实没有区别,都不算好。我个人倾向于玄武。”

“我们部署天基系统几十年了,从来没在轨道层捕捉到过龙,真的会飞上来吗?”

“就因为没有龙,才不会想上来看看吧,它们也是有知识传承的。”

嗯,很有道理。

如同明知道某个标价一千万的东西实际价值只有十块,正常情况下肯定不会去买,但如果这件东西是“唯一遗物”、“指定信物”之类的,做出决定的思路就会不同。

“那我投麒麟!”

青柳想一想说:“我也投玄武吧。”

六个人纷纷投票,结果玄武以三票获得通过,说明现场的几个人还是实用主义占比较大。

被分析淘汰的龙和凤凰也都有一票,大概是不甘心。

玉剑山早期学做机关兽的时候就是从凤凰开始,还有个用蛟龙珠造出来的高级货呢,那个蛟龙珠后来也被炼器坊重新移植过,仍然作为设计院的漂亮门卫。

反正凤凰形态的机械美观有余,实用略差,可惜找不到真的神兽来凑热闹。

龙形作为外层飞行器,功能空间和外观的综合值不比玄武差,但如果让它动起来就会让结构很复杂,同时也存在被真龙发现的风险。

中原星的玄武形象追究起来也有点说道。

它是蛟首龟身蛇尾,这种形象在沈文剑上辈子所处的世界里是没有过的,那边汉代前是龟,之后则是龟蛇双生。

同时,中原星的蛟与龙也是严格区分的,蛟的角两根都是直的,上吻部前端有喙质体,没有这两个特征就能归属到蛟龙类。

对了,最后蛟龙所化之龙和真龙是否有区别也难以断定,毕竟没有照片图像和摄影图像流传下来,古人画的太写意,一点小区别根本体现不出来。

几个工程师商量好,趁机做个玄武样机出来玩玩,开始分组做论证和设计。

论证的部分主要考虑需要什么功能,比如是否要收纳结构还是直接背着补给箱子飞,乌龟脚需不需要回缩功能等等。

列出所需的功能,再开始做设计。

过程中也有考虑到对雷达隐身需求。

说起来玄武的形态,龟背那面很容易做到见效电磁波反射面。头尾部分稍微麻烦,不过不要紧,大家商量之后,觉得把头尾姿态固定下来,不给活动能力,加上特别的鳞片设计以获得更高的雷达抗性。

动力比较奇怪,玄武试做机跟钢铁系列机器人一样,四条腿的掌心部分提供推力,头部以及后面一小节有一定活动能力,嘴巴有推力,加在一起能获得全向动力。

但是!

这个设计丢到空间站超算里计算的时候,飞行自带十分诡异,经常翻跟头。没办法,只能把尾尖也加一节活动的,配上小号等离子发动机。

折腾半个月,头尾长度约三米的玄武试做机被弄出来,只有遥控和燃料舱,内设只有用于限制加速度的配重,进行第一次短暂飞行实验。

接下来才开始动真格的。

取消所有的正常发动机,一伙人在二号样机时采用了全新的水发动机。

水发动机最近才有概念,追究起来也算是等离子发动机的一种,区别是燃料不一样。

水发动机的燃料真的是水,水经过加速充能区(螺旋管道)充能的过程中会破坏分子结构,之后继续加速形成推力。

水发动机比之前的等离子发动机,相同推力时能耗更大,结构也更复杂,优点则是燃料的储备密度高,能量充分的情况下续航力会高几倍。

为玄武配备的水发动机是碳素软管,这样玄武的肢体会更灵活,而且喷口更小,稍微有点距离就能以假乱真。

做到更真实从技术层面看也不是问题,甚至可以完全不用推进器做到纯法术动力以及全动关节,不过那样就太浪费脑细胞了,毕竟这只是个有趣的玩具,这组工程师接下来的一年里还有很多东西要做。

外层飞行器的初版弄出来后,要由他们制定很多后续标准,包括卫星燃料补给标准化程序、空间站载机舱自动收纳/补给标准等等。

这些东西不但需要大量的运算和实际作业,还要考虑到未来体系升级的情况,比如卫星燃料以后变成非罐装的一体化结构,补给飞行器需要什么类型的升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