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屠魔工业 > 第二百五十四章 闪电03论证会(下)

屠魔工业 第二百五十四章 闪电03论证会(下)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7:34 来源:笔趣阁

重新定义次空间,这种看起来能够实现次空间全民化的技术,实在有点诱人,不过考虑到符文等级略高,成本也不可能低到所有人都用得起。

可是什么时候能有结果都是未知数,暂时只能用元晶顶着了。

“用元晶做箱子很麻烦,这东西动起来不如正常材料方便,希望大家理解。”沈文剑说了下难处。

工程师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元晶是宝物级别,沈文剑也不能能随便乱用,如果是制造新的真修甲玉型机器人要动用元晶还容易点,因为它们像真实存在的玉剑山弟子一样做事,闪电系列不能直接创造财富,看起来基本都是往外丢钱丢物资,走程序会慢很多。

闪电02继承的是凤凰号的箱子,今年才批了两个新箱子的元晶,明年想过关都不太可能,长老们会考虑照这么浪费下去很快就会把元晶弄没了,这东西还要作为弟子们的奖励的。

当然沈文剑如果强硬些,明年再批两个也不是做不到,只是闪电现在的情况很难说再有两个就够用,不停用元晶来填始终不是好招。

他也没想过去修改这种机制,掌门的权利如果毫无限制,碰上个不长进的很容易把自家给玩死。

刘工跟组里的人讨论了几句又一次表态:

“掌门,我们可以转为攻关箱子容量,如果能用现有的元晶做成六个更大的箱子,相信也能满足灵月探索的初步需求了。”

现在玉剑山的航天遥控版箱子为83立方,要用掉四百克元晶,如果变成两百七十克不到,批两个箱子的元晶也会变得更容易通过。

沈文剑问:“大概多长时间能有结果?”

“三年内。”

空间技术就是这么不靠谱,明明是同一个符文框架,做75立方就能稳定下来,做76可能就根本连不到次空间。无规则的不连续性,造成一个新框架能不能连接次空间都需要很多次的实验去确认,能稳定的做多大又需要更多的实验。

三年,说实话不算太长,不过在这三年中,闪电02和闪电03能用的空间箱子不是四个,而是加起来三个,还有一份要参与新箱子的实验。

三个箱子的确有些紧张,一架做大地轨道任务一架去灵月的话,去灵月的那架就只能带两个箱子,如果在灵月进入大气,不顺便做卫星改装和转运的工作,投运量跟最近这次任务差不多。

沈文剑只能点头同意:“重新定义次空间信息规则和做大箱子的事一起做吧,明年看看哪边进度更快一点再转移重点。”

稍微等了会,池工那边的讨论也有了结果。

“我们讨论的结果,可以通过增加配重的方式留下一定的升级余量,闪电03的建造过程中可以先把二代系统机体线路的部分做完。”

“很好,闪电的改进方案就按今天会议的讨论结果进行。”

结束会议,沈文剑还是跟刘香湘两个到院长办公室里,又聊了几句。

刘香湘这时才说:“闪电03的项目不如拖几个月,下半年开始的话,到地面测试阶段也到明年了,二代系统应该能够赶上。”

沈文剑想了想摇头:“不等了,尽快弄出来,我还是担心灵月人的祭祀会影响到大地上的情况,尽早把它们查清楚更重要。”

基于二代芯片的系统运算能力更强,修正了一代芯片已知的很多缺陷,实际搭载上之后闪电的自动航行水平能上个台阶,不过一代系统也不是完全不能用,起码大家用过这么久,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切换手动模式来回避一代系统不能处理的状况。

去一趟灵月任务至少都是十天左右,加上前期准备,后期检修,个把月都不能执行常规轨道任务,先把闪电03造出来的需求比升级系统更为急迫。

从设计院开完会回来,沈文剑开始着手安排天基情报中心的任务分离。

这回又把池工单独请来掌门殿喝茶。

“我打算把天基情报中心划分为情报中心和航天中心,顺便把系统升级给做了,二代芯片的进展池工给介绍下吧,看看时间上能不能配合好。”

这次任务凸显出的问题,跨行星宇航任务的周期特别长,确实影响到天基情报中心的正常事务。原来天基情报中心在设计院还不明显,他们内部可以分配好,现在却需要跟代掌门使互相协调,协调和申报的过程实际就影响了任务。

要把事情弄好,建立专业的航天中心也是必须的,人力有限不可能在一分为二的过程中增加人员,就需要通过技术升级的办法降低人力需求。

和前面开会讨论闪电03的升级不同,闪电03的存在优先级高于升级,天基情报中心分离,则是必须先有技术升级才分的出来。

池工也不含糊,简单介绍了二代芯片的量产化和构架进展:“二代芯片的复杂度偏高,我们刚刚完成实验室自动生产设备,勉强能达到年产两万片,完成一代生产设备的改造,还需要四到五个月的时间,达到三十万片的水平。构架方面只完成了终端机构架,超算构架预计六月份测试,并行储存构架、闪电系列控制构架等暂时没排,先做航天系统地面站估计要到年底才会有结果。”

沈文剑之前已经决定用一代生产设备直接改成二代设备,但这项工作不能凭空去做,必须先有实验室生产设备做基础,才能推出怎么改。

产能两万片肯定还差点,二代计算芯片是要做超级计算机的,按照他们预计的超算构架五千片起步,勉强也就够实验室用,短期内还轮不到其他部门享受超算的算力优势。

构架方面,芯片构架单属于芯片内部,芯片外面还需要配套的系统构架,才能展现出各种各样的功能,这些东西都需要一个个去弄,而且这种紧贴核心项目的东西,交给工程院做也担心被开个后门什么的留下隐患。

沈文剑双手搭着下巴考虑一阵,做出决定:“超算构架很重要,而它又对量产化有需求,池工觉得新建二代生产设备或者让你们复刻一台实验室制造设备,能不能把时间缩短?”

超算是不能越过的,因为想用现有的人力完成情报中心和航天中心的分离,超算必不可少,尤其对情报中心来说,没有超算辅助,缩减人力之后大概只能盯着几个固定的点,很难有精力去掌握全球全面状况。

池工一边喝茶一边寻思,给出答案:“改造一代生产设备我们已经做了些前期工作,新建二代生产设备不会更快。复刻一台实验室设备只怕也需要一个月以上,这会耽误超算构架的前期准备,得不偿失。”

头疼。

二代系统的复杂度和精密度都太高,时间上貌似很难再压缩了。

沈文剑最后没有要求强行加速,那就按现在这个状态先撑一阵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