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屠魔工业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核能实验厂启动(上)

名为闪电的往返式飞行器,在十二月的首次投放实验取得了一小半成功。

只有一小半。

全环境适应的通用计划直接破产了。

先进入大气层,再飞到外层空间,对飞行器的运载量、发动机可靠性是非常残酷的考验。

闪电动用了大量的高级热回收系统,回收效率甚至达到了能够影响航程的程度,然而即使如此,实际的投放实验数据显示,闪电进入大气层在三万米到四万米的高度,只能飞行约一千九百千米,就必须返航,否则动力不足以将其推回低轨道。

这个飞行距离与闪电的体型偏小有关,全长只有二十米出头的闪电能够在进入大气层之后飞行一千九百千米,仍然保持回航动力,已经殊为难得。

但是要继续加大闪电的个头却很不现实,除非闪电项目取得更多成果,造出不借助火箭,能直接从地表飞到外层空间的更大号的航天飞机。

回到闪电项目,它在运行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得到的结果,让通用计划难以为继。

闪电的常规涡轮喷气发动机停止工作时,其他的火箭发动机、无氧过热空气喷气发动机的能耗太高,该实验进行了两百千米的航行,结论是如果没有常规涡轮喷气发动机参与,航程会降低到八百千米,在超远距离投送时,这个距离有可能无法达到预定目标点。

此外,闪电在回到凤凰号之后,直接在凤凰号上补充了燃料,并通过机械臂换装了一个新的推进模块,进行了第二次实验,这也是闪电的最后一次实验。

第二次试验中,闪电进入大气层后执行了完全减速动作,直至悬停,之后释放了一架三代小蜜蜂。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闪电再次爬高时,首次搭载的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发生了喘振偏离航道,结果剩余动力不足以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低轨道,沈文剑亲自拍板启动了自毁程序,把闪电留在了世界的另一头。

闪电是实验机,而且暂时也不是必须品,因此并没有像凤凰号一样搭载以元晶为基础的远程空间箱子,不能在暂停过程中补给。如果不计算不成熟的技术费用,一个远程箱子的元晶就比两个闪电还贵了。

搭载超燃冲压发动机是个很不错的主意,能够节省从地面至数十千米高空所需的燃料总量,尤其是液氧。可惜遥控装配的精度问题和连接方式不够稳定,引发了本次事故。

不过这种事故并不可怕,损失的只是材料,不出几次事永远不会知道缺陷以及如何应对。而且也不算完全失败,他们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成功点火并且稳定工作了一段时间,足以证明超音速风洞实验的结果没有问题。

依据本次的实验采集数据,闪电将来会发展为三个型号,既针对有氧环境的甲型,无氧有大气环境的乙型以及无大气环境的丙型。

预计下一次制造的闪电甲型,将会采用全新的冲压/超燃冲压一体化发动机,以及进入外层空间必要的大推力短程火箭。乙型可能要等星月的具体情况更清楚一些才会弄,丙型更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说不定那时候技术都已经发展到又可以造通用型了。

闪电首飞实验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搞清冷却带可疑油湖中邪能的来源。闪电虽然跪了,还有三代小蜜蜂,它本身就能直接进行卫星控制和通讯。

为此任务编号为勇士一号的小蜜蜂最近靠近至油湖不到五十米,但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另外近距离实地测试湿度、温度和实拍画面之后,通过色度、表面张力分析等手段,确定这湖的确是个油湖,而且里面还是在正常世界里挺贵的火岩油。

火岩油是润滑油的一种,高级材料组对它也有些研究,能够从里面分离出三种润滑油和一种防冻冷却剂,很神奇。

邪能拥有者没有主动攻击小蜜蜂,周边也没有其他特别的发现,勇士一号小蜜蜂只能继续在原地及周边待机观察,为卫星体系提供更多的准确数据,看看将来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看起来往灵月上投送些古怪东西又要等些年,眼前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家伙要登场。

3025年底,玉剑山又建成了两座新的二代浮空石轻量化平台,分别属于生物研究院和核能实验项目。

生物研究院的轻量化平台是很早就答应的,随着核能实验的进展到了必须要建设浮空平台的程度,沈文剑大手一挥,干脆把库存清空一半,一次造两个浮空平台。

生物研究院专属轻量化平台算不得很轻量,它动用了二十万吨浮空石和十万吨各类建材,建成后和可燃冰-天然气转化平台一样有三层平台,高危实验楼建筑面积两万平米,细胞实验楼五千平米,办公楼三千平米,以及额外的三万平米未利用顶层,以及三万吨储备浮力。

生物研究院整体搬迁之后,原来那块小飞石被丢给工程院用于扩建使用多年的飞石。

核能实验平台就简单一些了,它消耗的浮空石为十万吨,核能实验厂进入备载状态时,只有不到八千吨富余浮力,毕竟是核能实验,那两位核能工程师最近有些掉头发,沈文剑也不知道修士能不能受得了这东西的大规模泄露,所以一切建造标准从严。

那么一个本体如此大的家伙,能提供多少能量呢?

3026年一月初十,在一大堆工程师围观的情况下远程启动核能实验场,为启动装置注入能量,通过高能阵法零距离启动燃料棒反应,标注反应状态的蓝光亮起,十分钟后,热力输出达到五万。

是的,跟初代煤粉炉的输出一样。

要不是核能的输出太低时无法连续进行,还想弄更低的呢,因为很缺核燃料啊。

铀矿中有99%以上的铀都是铀238,也就是已经做过数次武器试验的贫铀,人不携带任何防护工具,偶尔站到贫铀纯金属锭前做个检测工作,并不会死,癌变风险也不高。只有其中很小一部分,才是能应用于链式反应的铀235。

玉剑山所囤积的铀矿有两种,其中挖了个小矿坑获得的铀矿品质不错,也许生成年代比较近,铀235含量占铀总量约0.9%。其他通过任务搜集来的,以及最近两年借助技术联盟贸易体系交易获得的,铀235占有比例均在0.68%至0.63%之间。

这些矿石平均每吨能提取铀1.1千克,一千吨矿石才能提取出一吨出头的铀,其中铀235连十千克都到不了。

当然,该提取的最终产品是纯净铀,做成核燃料之后重量会大一点。

设计院核能组没有跟另一个世界走完全一样的路,以热灵转换为依托,直接上的增殖反应堆。

增殖反应堆工艺更为复杂,借助铀235做主反应物,使较为温和的铀238增殖为铀239,这个东西极不稳定,很快就会衰变为钚239,能够像铀235一样参与反应。

增殖反应堆为了产生大量中子,能量密度会比较高,因此需要非常好的热吸收系统,玉剑山储备的低温热灵转换技术,把水温控制在六十到七十度之间,能够实现几近零损耗能量生产。

但是!

贫铀仍然让人很头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