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屠魔工业 > 第九十五章 钢厂升级计划(下)

屠魔工业 第九十五章 钢厂升级计划(下)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7:34 来源:笔趣阁

说起来,钢厂这套系统的制造者,其中有几个也回到了海龙山,按他们的说法现在已经是最好的状态,工人完成培训时人均年产钢已经有三百吨,现在转为熟练工应该在八百吨以上,已经是灾前那些小作坊钢厂人均产出的六十倍。

六十倍啊,再提高简直要上天啊……上天好像也没什么难的。

海龙山内部讨论了两天没有头绪,决定派人到厂子考察一下。

海龙山组织了对钢厂生产流程的细致考察,更懵了,完全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钢厂的自动化程度已经不低,矿石炼制完成之后,冶炼炉需要调整角度,直接倒入下一个环节的容器,结构钢、不锈钢、铸铁对应的是不同的入口,经过几次容器更换,完成调制抽检合格的进入热处理环节,或冲水冷却或自然冷却,有的半路上还要加温,每条线上都不太一样。

钢厂一次只能让一到两种产品形成连续生产,部分生产线会闲置,可是它只有四百个人,好像也无法处理更多生产线上的事。

海龙山的人回家论证之后,认为四百个人要支撑百万吨产能,必须要知道生产什么产品,否则根本做不到,玉石就需要玉剑山的合作。

对于海龙山要求的合作,玉剑山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报出二十万的价格,提供情报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二十万的要价看来是天价,认真算一算真不多。

十名三级工程师和十名特级技师,单月薪水加修为津贴就超过六千两,二十个月的薪水成本就达到十二万两,实验室的材料、设备损耗算进去,再有一点技术收费,根本没什么钱赚。

两个门派合作,总人力增加的情况下不需要二十个月那么久,但这么算账、报价是没有问题的。

海龙山回去又拖了几天,给钢厂报出个七十万两的价格,不过不保证一年内开始安装,而且有个附加条件,钢厂原有设备归海龙山处理。

来来去去耽误半个月,钢厂的老板纠结了很久现有的装备值多少钱,最后还是选择了玉剑山,理由是比较熟悉,能信得过。

其实双方的报价都算合理,钢厂设备本身的规模摆在那,花掉十几万材料成本很正常,再包括精加工、自动技术等费用,成套系统本身的价值就超过三十万两,然后是人员费用。

玉剑山拿到订单和十几万两预付款,还是回头找海龙山一起做,花费十五万两银子成立合作团队。

八十万吨级,人均年产钢要达到两千吨,数字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不过乐园一号钢厂没有庞大累赘的后勤、销售等部门,四百人里有三百五十人以上都是一线工人,还是有可能做到的。

钢厂老板们来回纠结的时候,沈文剑已经整理好生产线的发展条目。

重点只有两个,产品和工作模式。

新的生产线只处理两种产品,屈服强度四点二吨每平方厘米的改进型结构钢,以及到海上之后,由工程院材料组研制的耐腐蚀钢。

改进型结构钢强度约为原有版本的一点四倍,缺点是热处理工序多、流程长,小批量生产的时间成本偏高。

耐腐蚀钢不是不锈钢,这是一种丑丑的钢材,它在受到腐蚀时表面会形成铁锈状的蜂窝层保护内部,强度方面也能算做结构钢,约为原有结构钢的九成。

对了,各院正在推的名称标准化里,两种钢厂都有自己的名字。改进型结构钢正式名称就来源于它的屈服强度,叫固钢四二;耐腐蚀钢则叫耐蚀二七。

名字比较锉,但是好记啊,甚至不用看产品目录,知道几个名字,就能推导出前代结构钢肯定叫固钢三零。

工作模式的变化,不再是原来的一个熔炉配两、三条线路,而是单炉对单线,以及模块化的生产车间。

引起产能翻番的,主要集中在熔炉和模块化的变化。

熔炉需要能够检测各种内部指标,并实时反应到车间控制中心的显示区。

模块化举个例子,根据沈文剑提供的概念图,新车间的轧钢线,有个长度达到一百二十米的回火热处理车间,它分为两个部分,可以利用地上的轨道移开,单模组和双模组的热处理结果是不同的。同样的,轧钢线也有模组。

通过移动模组和调节熔炉各元素的投入分量及比例,新生产线能在几天内转换产品类目,可生产数十种钢材。只是生产改固钢四二和耐蚀二七之外的钢厂时,不保证产能可以达到年产八十万吨的平均值。

也不算偷工减料,只是人口规模没上去,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旺盛需求。

此外,钢厂升级还有两个部分,沈文剑也给提前安排好了。

钢厂将全部丢到乐园一号的地下,现在这样摆在牧场旁边没几百米,搞的草都长不好,为此还要加装贯通整个地下一层的大型通风装置。这个部分是玉剑山通过项目帮行政中心的忙,他们会想办法凑点款子。

另一部分则是原有设备,将改装为铸铁系列生产线,不过要等新生产线开始投产之后,而且还要另外收费,预计报价不会超过十万两。

刚刚协调好钢厂产能升级的一系列麻烦,生物院的最新研究报告出来,证明本地产玄武岩能够作为隔离培养槽的侧板使用。

……没事,正好玉石峰能造大点。

研究报告称,虫肉混合体能够消化玄武岩,但是速度只有消化石灰岩的2%,与木材的消化速度相比,更是只有万分之一。

在大面积接触的状态下,虫肉混合体要三百小时才能穿透二十毫米的玄武岩,活肉在隔离槽里的培养总时长不超过两百小时,只有最后三十小时才有一定概率碰触到侧板,小面积的接触,穿透速度会更慢。该状态下,玄武岩隔板检测间隔能达到两千小时。

如果将隔离槽加大五十毫米,并提高初始切片投入中心点的精度,可以保证二十四个月不检测隔板也足够安全。

此处的安全,指的是复数虫肉混合体碰触产生的风险,新实验室投入之后的实验显示,虫肉混合体的确能发生融合,性质为吞噬,会产生少量的浪费,两块五百千克的虫肉混合体融合之后的总重量只有九百二十千克。

依据设计,虫肉混合体会在九百千克到一吨左右投入海中淹死,因此在二十四个月里,哪怕发生极个别的特殊状况,也并不会真的爆发天魔虫泛滥危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