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九十九章 锦衣卫大游行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九十九章 锦衣卫大游行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4:41 来源:笔趣阁

“建岳庙?”

万历意味深长地说道。

“陛下,草民刚刚在外面同许佥事闲聊,以为陛下同封关岳二圣,不应厚此薄彼,这京城有关帝庙,而岳圣帝君却屈居三忠祠,如何能使万民皆知精忠报国?只是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既要用兵关外,又要赈济关内灾民,这钱财上紧了些。故此臣欲同许佥事带头,先凑一笔银子,再在军中募捐,集资为岳圣在这京城单独建庙,只是这地方需陛下赏赐,臣意是建在安定门,以求岳圣在天界保佑大明从此国泰民安。”

杨信说道。

万历突然露出一丝笑容。

“朝廷纵然用度紧了些,尚不至于建一座庙的银子都没有,朕发孥五千两给你,这庙由你来督建,要是不够你再想法解决,至于庙址……”

他沉吟一下。

“安定门的确是个好地方,就在灵椿坊好了,以后灵椿坊改名精忠坊!”

他紧接着说道。

安定门的确是个好地方。

文庙就在安定门啊,就在和灵椿坊隔着一条街的崇教坊啊,一边是文庙,一边是岳圣庙,这以后就有乐子看了,很显然万历也被士子们哭文庙示威气坏了,这些家伙越来越不知好歹了,必须给他们点教训。

另外岳飞的确是他封的岳圣帝君。

关羽也是。

但北京城只有关帝庙没有岳圣庙也是事实,祭祀岳飞是在同时祭祀诸葛亮和文天祥的三忠祠,而这时候的大明更需要岳飞,需要一个精忠报国的楷模。现在杨信这个活着的精忠报国楷模,负责为死了的精忠报国楷模建庙,这就可以展现皇帝陛下对于忠臣的恩宠,让全天下都知道,只要是真正精忠报国的,活着的可以享受富贵荣华,死了的享受万民敬仰。同样也让那些文臣知道,大明皇帝不只依靠他们,用他们是因为他们有用,但不是让他们得寸进尺,觉得皇帝得听他们的。

还敢用哭文庙示威,这真是恃宠生骄了。

“至于你,”

万历拿起一份奏折。

旁边小太监赶紧接过,递给躬着腰站在那里的杨信。

“建奴攻朝鲜?”

杨信看着上面的内容愕然道。

“按照熊廷弼的说法,建奴是因之前在开原抢的粮食都被你引诱炒花抢走,之后又被你一把火烧光山林,实在找不到粮食,才不得不冒险在这寒冬向朝鲜进攻以抢掠粮食。”

万历说道。

野猪皮的确走投无路了。

出去抢掠因为杨信捣乱几乎没有带回任何收获,之后这个混蛋又给他点了把火,本来就很难挨过的冬天就更难了。再出来劫掠辽东,又因为熊廷弼的严防死守,根本没有太大的希望,那么向朝鲜进攻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熊廷弼的奏折报告,野猪皮坐镇赫图阿拉,代善和莽古尔泰分兵两路踏着坚冰渡过鸭绿江,分别攻下朝鲜的义州和朔州,而且在两城进行了屠城。不但粮食洗劫一空,活着的人全部抓走,就连死尸都没留下,而且代善依然维持进攻,所过之处恍如蝗虫过境后的农田,只留下一片空荡荡。

“这救援朝鲜是应该的,哪怕他们跟建奴有些勾结,但终究也是我大明之臣,可是这寒冬里也没法出兵救援啊!无论陆路还是海路,咱们都没法给他们提供救援,陆路建奴肯定严防死守,海路倒是可以直接登陆,但这时候海上结冰,整个沿海全都被海冰覆盖,最少明年开海前,咱们是什么都没法做的。”

杨信说道。

救个屁啊!

野猪皮转向进攻朝鲜,这难道不是皆大欢喜的好事?

别说他把义州和朔州洗了,把汉城洗了也不救,最好明年一年野猪皮都在朝鲜打,然后辽东那边就有更长时准备了。至于朝鲜,那个以后大明会帮助他们收复失地的,再说野猪皮也未必有兴趣占他们的地,野猪皮要的只是吃的而已。

“既然如此,那也就只能让他们先撑着了,想来这寒冬里,建奴也不至于攻得太远。”

万历满意地说。

“陛下圣明!”

杨信赶紧说道。

紧接着他拿着圣旨告退,很快出了西华门。

许显纯已经在等他,而且后面还有数百锦衣卫。

“你们都指挥使呢?”

杨信问道。

许显纯摇了摇头,很显然锦衣卫老大骆思恭不想搀和,这个把锦衣卫管理到诏狱都长草的家伙是个聪明人,不想当这个和文官对立的出头鸟,但他也不想惹下面的怨恨,毕竟士子们针对的就是锦衣卫。而许显纯和手下那些锦衣卫做的没有错,他们奉旨办事有什么错?仅仅因为不给士子让路,而且已经被罚俸,却还是被士子们以这种方式不依不饶,明显就是锦衣卫被欺负,身为老大就算不出头给小弟主持公道,也不能落井下石。

更何况万历已经被激怒了。

所以骆思恭这个老狐狸选择不管,但也不禁止手下做什么。

“这位可是杨义士?”

这时候喊声响起。

杨信急忙转头,就看见一个穿飞鱼服的家伙,带着几百锦衣卫走过来。

“田同知!”

许显纯急忙行礼说道。

“许佥事无需客气,咱们都是自家兄弟,咱们锦衣卫不去欺负别人就算得上奉公守法,居然还有人敢欺负到咱们头上,田某虽然不太管事,但这种时候也不得不出头了。”

后者义愤地说。

杨信立刻猜到他的身份了。

这是田尔耕。

世袭指挥同知,锦衣卫籍,但……

但同样没有实权。

他爷爷田乐是万历中期兵部尚书,以青海松山战功封松山伯,赐铁券,到田尔耕以祖荫世袭指挥同知,虽然是锦衣卫籍,但同样是摆设。锦衣卫真正的老大是掌锦衣卫事,本身官职不一定是指挥使,骆思恭在万历四十年真正管锦衣卫时候仅仅是指挥同知,比许显纯也就高一级。史书上经常出现锦衣卫左都督和锦衣卫都指挥使之类,但实际称呼应该倒过来,改成左都督掌锦衣卫事,甚至有可能都只是掌镇抚司。比如许显纯在天启七年时候,就是右军都督府左都督甚至加太子太傅,全是正一品,但实际上就是个五品的掌北镇抚司。

明朝武臣的官职都这样。

官衔和职务不是一回事。

但文官就不一样了,七品的巡按御史就能吓得一堆军方大员心惊肉跳。

“走,兄弟们,咱一起去拜祭岳圣!”

田尔耕振臂一呼。

“走,拜祭岳圣,奉旨为岳圣立庙!”

许显纯同样高喊。

杨信很配合地举起了手中的圣旨。

虽然这是中旨,没有内阁票拟,也没经过六科审核,但这也不是发给各级官员的,这样的圣旨在锦衣卫中就足够了,看着他手中的圣旨,心中有了依仗的三百多锦衣卫齐声高喊,紧接着一同上马直奔西安门。当这支队伍走到西安门的时候,更多得到消息的锦衣卫赶来,锦衣卫也是个亲戚窝子,许显纯和那些手下的亲戚,田尔耕带的那批人的亲戚,一大堆也是锦衣卫籍。

甚至还给他伯父戴孝的方世鸿,都穿着锦衣卫的官服带着一帮同样的狐朋狗友赶来。

他也是锦衣卫籍的。

而且不仅仅是锦衣卫籍的,亲军各卫其他闲人也有不少赶来。

田尔耕和许显纯可都是勋贵,勋贵们就不缺狐朋狗友,而且狐朋狗友们都是锦衣卫或亲军各卫,无非就是串联起来,然后穿上各自的官服,从各自家中涌出加入这支队伍。

这不是打擂台的。

这绝对不是针对文庙还没结束的祭祀的。

这只是京城各卫,尤其是锦衣卫的军户们,受文庙祭祀的士子点悟,忽然想起代表武臣精忠报国精神的岳圣还没立庙,故此自发聚集起来到万岁刚刚钦定的庙址处拜祭岳圣,同时为岳圣庙奠基。

至于为什么就在文庙旁边……

巧合,实属巧合。

再说了,难道孔夫子不屑于和岳武穆做邻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