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一六三章 战斗吧,小皇帝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一六三章 战斗吧,小皇帝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杨信就这样制造了一场声讨李家罪行的狂欢……

检举的人堪称络绎不绝。

一个几十年积累近五百万两家产的人是白莲花?

简直开玩笑!

人命案子几十条那是起码的,过百毫不稀罕,走私,贩私盐,偷税漏税,强取豪夺什么都少不了,私通建奴也是必然的,勾结水匪海盗那是很正常。

这个时代积累起如此财富那就没有真正干净的。

李家或许没有那些恶贯满盈的士绅一样坏。

但也不可能奉公守法。

这东西就是说不说开的问题,不说开大家都会无视,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其他那些士绅同样也在做,杨信算起来还是贩私盐起家的呢!说到底这就不是一个奉公守法积累财富的时代,这种事情就是扒不扒的问题,一扒都是屎,如果没有这些青虫来搞事情,杨信也没兴趣难为一个死人。可现在既然青虫们跑来把李三才美化为忠臣义士,那就别怪杨信给他们把忠臣义士的皮扒了,让原本只是一个谋反罪的李三才再加上无数罪名。

他对面的鹿正看着恍如狂欢般检举李家罪行的本地百姓,最终还是长叹一声拂袖而去。

而那些青虫则慌了。

他们一个个手足无措地看着李家的一桩桩罪行被翻出来,就仿佛在他们前面的牌位上,不断泼上一层层黑色污垢,很快这块牌位就已经散发恶臭了,他们试图反击,可他们想出的李家善行,在汹涌而至的一项项恶行面前瞬间崩溃。

甚至就连这些善行的本质都被扒皮。

乡里乡亲,谁还不知道谁啊!

杨信就这样坐在那里,兴致勃勃地看着这场狂欢,而他身后的李家依然在清点的财产。

很快清点完成。

“白银一百一十二万两,黄金四万两。”

杨信看着清单说道。

“他真有钱!”

然后他抬起头对一旁的左佥都御史王德完说道。

这也是东林党干将。

国本之争时候挨过廷杖的,泰昌继位重新被启用,但没赶上泰昌,上个月天启继位之后才到,然后被吏部上奏任命为左佥都御史,目前都察院在京的他算二号人物,左都御史张问达主管都察院,但右都,左右副都御史这些都是各地督抚顶着。

“说的就像杨同知自己家无余财一样,李家世代经商,有些家业何足为奇?”

王德完冷笑道。

“看来子醇公也是有钱人,一百多万两都何足为奇,不知道要是锦衣卫也抄子醇公家,是不是也能超出个不足为奇的数字,当然,像子醇公这样公忠体国的老臣,怎么会被抄家,杨某也就是开个玩笑而已。”

杨信说道。

王德完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然后他身后那些御史们一个个傲然离去……

至此这场围绕李三才的斗争,算是告一段落了,李家抄出的一百一十二万两银子和四万两黄金,紧接着被杨信运进皇宫。

至于天启如何处置这笔巨款,这个就不关他的事了。

然后是李家产业的拍卖。

这项工作同样迅速完成,到十一月底的时候,杨信已经把一百万两拍卖所得同样送入皇宫,虽然御史跟疯狗一样弹劾拍卖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但天启全都置之不理……

杨信给他带来银子就行了。

大明朝此前所有抄家记录,有哪个能像杨信一样抄出几百万?

总之杨信在短短三个月里,给天启增加了三百多万两的收入,这笔巨款尽管不能弥补泰昌撒钱的巨坑,但至少让天启手头自由了很多,或者说不用太过于看文臣的脸色了。同样这也让文臣的忍耐到了极限,毕竟这样的饕餮盛宴中,他们根本没有得到什么,然后文臣们也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这个恃杨行凶的小皇帝的不满……

“辞职?”

杨信愕然地看着天启面前一堆奏折。

“这些老东西在威胁朕!”

天启怒道。

辞职,准确说是集体辞职。

兵部尚书黄嘉善,礼部孙如游,户部李汝华,工部王佐一起辞职。

不过这四个都不是东林党,而且年纪的确都很大了,所以他们不一定是威胁天启,更有可能是吓的,毕竟这战火愈演愈烈,他们这些老家伙完全没有必要被卷入这场战争。一边是雄心勃勃恃杨行凶的小皇帝,一边是掌握天下财富的东林党,他们都一把年纪了何必搀和,用这种方式既可以退出战场,又可以向天下士绅展现自己不与阉党同流合污的决心。

这样以后还有面子。

说到底他们也是有家族需要照顾的。

“李汝华有人可代替,方阁老的门生亓诗教可以代替,这个人理财还是有些本事的,工部尚书倒是好说,实在不行让徐詹事顶上,礼部尚书从侍郎里面提一个就行,就是这个兵部尚书不好办,这个得真有本事才行。”

杨信说道。

“熊廷弼如何?”

天启说道。

这两年熊廷弼的确知名度很高。

虽然他那些大捷都是杨信打的,但在没有杨信的情况下,他还是整理各军并且通过收缩建立了严密的防御,甚至还有毛文龙活捉佟养正这样的胜利,和建奴平日小规模的战斗也互有胜负,贺世贤等部也各有斩获,至少从目前看辽东局势已经稳定。而他的十五万大军,九万匹马平辽计划,也正在缓慢但稳定地进行当中,尤其是随着浙军和川军到达,再加上朝廷的资金供应正常,这个计划慢虽慢但却可见的正在进行。

“他不适合当一个兵部尚书啊!”

杨信摇了摇头。

熊廷弼真不适合当个兵部尚书。

这个职位需要一个能够协调各方利益,能够让各方满意的。

“目前几个人选以总督宣大的崔景荣为首,其次总督三边的张鹤鸣,兵部原有的右侍郎张经世等人。”

九千岁在一旁说道。

“陛下,那还不如让孙承宗来当,他是您的老师,哪怕目前官职略低些也足以当得起这个兵部尚书。”

杨信说道。

这些人里面张鹤鸣就是和王化贞最好的,崔景荣是原本这一次的,张经世是原本的下一任左侍郎,但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得为原本历史上的辽沈乃至广宁之败负责,因为他们几个都是那时候的中枢。既然这样还不如孙承宗,老孙虽然花钱凶猛会做蛋糕,但至少这代表着他能协调各方,事实也的确是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喜欢他。

至于他花钱凶猛……

好在如今的天启暂时还不缺钱。

那三百万两在他手中攒着也是攒着,让孙承宗撒出去好歹有些用处。

至少熊廷弼要钱的话,孙承宗肯定比其他人爽快。

“这倒也是!”

天启对这个提议也很有兴趣。

作为一个新君,肯定更喜欢提拔自己的老师,无论孙承宗才能是不是适合这个兵部尚书,他是天启熟悉的人,这一点就足够了,虽然他这时候才四品,但作为皇帝的老师,提拔为尚书也足够了。

就这样四个新的尚书确认。

兵部尚书孙承宗,户部尚书亓诗教,礼部尚书……

好吧,礼部尚书连备用都没有,除了孙如游之外剩下俩侍郎郑以伟和李腾芳全都辞职,原本泰昌召回勋贵出身的东林党人孙慎行,但这次肯定不行了,直接从吏部把侍郎盛以弘调礼部当尚书。这个人是军户出身,潼关卫籍,他爹就当到过吏部侍郎,这个人细算也是中立派,杨信对他没什么印象,不过没印象也就意味着不是跳的欢的,礼部尚书用个这样的人省得添堵。

文官其实都不可能和他一伙,方从哲都不和他一伙何况别人,杨信对这些文官的要求只是别添堵就行。

而工部就是徐光启了。

至于他的编练新军,这个还是兼着吧!

反正他编练新军也得造枪造炮,正好也方便他搞这个,而这下子孙元化也得到用武之地,他们师徒俩就造他们的新军吧。

这样就等于天启一下子提拔了俩老师,一个兵部一个工部,小皇帝正式开始在文臣中扶持自己的亲信,而同样杨信也推荐了孙传庭,天启很干脆地把这个小县令召回,到兵部先做个主事。不过卢象升还不行,因为卢象升还在读书等着后年考进士,但另一个名人已经登场,这时候的洪承畴也在刑部当主事,而且当了好几年,正在按部就班地混日子,至于圆嘟嘟……

他还是当他的县令吧。

有杨同知在,他这辈子就当个县令吧。

“陛下,南京守备太监五百里加急奏折!”

刘时敏拿着奏折急匆匆走进来说道。

天启和杨信互相看了看,紧接着九千岁接过奏折递给天启……

这是密奏。

“陛下,五天前东林,白鹿洞等书院山长带着数千学生,在南都文庙哭庙为李三才等人诉冤,围观者逾十万!”

九千岁一脸凝重地说。

“这些狗东西没完没了,他们以为朕真不敢拆了东林书院?”

天启勃然大怒,一拍桌子站起身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