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一二一章 荡寇军的崛起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一二一章 荡寇军的崛起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五天后。

“天津?”

方从哲冷笑一声。

“杨义士打的好算盘,天津海河沿岸种稻早已多年,那里是良田尽人皆知,你想在那里垦荒种田?朝廷倒也想在那里垦荒种稻!那里你是别想了。”

他紧接着说道。

这时候战争已经结束,就像杨信所说的,当邹县白莲教徒到峄山下列队喊话之后,驻守那里的白莲教徒很快杀了徐和宇等首领投降,因为缺粮那里已经开始吃不上饭了,本来就军心不稳。至于滕县的沈智没有投降,他试图率部突围但被城外的川浙军再次击溃,沈智被秦邦屏部的白杆兵斩杀,残余少量部下逃往抱犊崮一带山里。

其他绝大多数在知道邹县教徒投降后,也都陆陆续续地投降了。

山东之乱就这样突然发生,又在不到三个月里迅速平定。

然后杨信狂奔三天进京直接面圣。

他要垦荒地。

万历已经承诺但至今也没兑现的垦荒地。

万历看着杨信。

皇帝陛下气色一天比一天差。

虽然他年龄也就五十来岁,但他们老朱家除了朱元璋父子,后面这些好像都身体不怎么样,从去年开始他的身体就每况愈下。

好在这段时间大明还算正常。

辽东因为野猪皮战略转向至今无大的战事,而且看这情况至少上半年野猪皮不可能袭扰辽东,至于双方在边墙一带零零星星战斗不值一提。

别说是和野猪皮,就是和蒙古人其实也一样。

虽然炒花因为在开原抢到了大批的粮食,这个冬天里还算老实,但炒花又不代表所有蒙古人,他只代表内喀尔喀五部而已,剩下无论林丹汗或者大明称呼的虎墩兔憨,还是土默特这些都没有老实的。但好在也都没有能对大明造成真正威胁的,无非就是关外互相之间摩擦一下,偶尔有蒙古牧民聚集边墙外示威,同样驻守沿线的明军也示威一下。

然后再零星有点百十人级别的厮杀。

西南也一样,和那些山民之间也是小战斗不断。

而徐鸿儒的突然造反算是真正有可能制造威胁的,但因为杨信的参战再加上川浙军令人惊艳的表现也迅速解决,后者的确让万历有些意外,尤其是浙军,哪怕他嘴上不承认,也知道当年他看着就讨厌的戚继光,的确给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总之对于这个已经迈入登基后第四十八个年头的帝国皇帝来说,自己这个已经延续两百五十年的帝国依旧还是稳如泰山,万历盛世依旧,至少看不到崩溃的迹象。

“那样的话,这天津的确就不太合适了。”

他缓缓说道。

朝廷的确也想在天津垦荒。

毕竟从当年的汪应蛟到之前的徐光启都已经证实了,那片地方全都可以变成良田沃野,而且左光斗正在以监察御史巡视那一带,考察是否可以展开大规模垦荒,这样就不能给杨信了。

“陛下,草民也不要葛沽那些适宜种稻的,草民之前说过,草民就要那些没人要的盐碱滩,葛沽一带当然不能算盐碱滩。

草民想要的是还得往东往南那些地,也就是葛沽与大沽口之间那些,从那里继续向南,那一带既不能耕种也不能晒盐,全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可以说不毛之地,草民就是想要这块地方。以草民的设想,是带着这些反正的逆党让他们用改造这片荒地来向陛下谢罪,陛下仁慈饶过他们参与造反的死罪,那他们也不能一点惩罚不受,臣就是想让他们以这种方式接受惩罚。

臣的计划是带着他们,从青县的唐官屯开始,挖一条减河,以减漕河上的洪水。

天津号称九河下梢。

大半个北直隶的河水都向着那里汇聚,每年都不断发洪水威胁漕运及天津城,没有哪一年天津城不遭到洪水围困。故此臣就想挖这样一条减河,从上游开始将部分洪水引向东北,绕开天津和三岔河直接在大沽口一带入海,这样即可以用淡水灌溉这些盐碱地,又可以保障天津及三岔口漕河安全。

而这些人正好可以挖河。

挖完之后就让他们留在当地垦荒维护这条减河。”

杨信说道。

他就是想挖马厂减河。

只要有了马厂减河,那么小站稻也就有了,这时候天津的种稻只是在葛沽一带进行,新城到小站一带就纯粹毫无价值了,但有马厂减河就不一样了,在运河上分流的淡水不断冲刷下,盐碱滩的盐分全都被稀释然后带走,留下的自然就是一片千百万年沉积下来,全是腐殖质的沃土。

“那朝廷得掏多少银子?”

方从哲怒道。

很显然方阁老对杨信已经可以说深恶痛绝了,这个混蛋和他侄女的事情已经在京城成了笑话,同样方家也成了笑柄,直到现在还是京城人茶余饭后的笑料,方阁老看见他这张脸就压抑不住怒火,恨不能上前拿笏板砸他脑袋上。

“不用朝廷一两银子!”

杨信说道。

“那你如何挖这条河?”

万历瞬间来了兴趣。

不要银子就好说,皇帝陛下最烦掏银子,能不用他掏银子就办事的对他来说都是好同志。

杨信就是好同志。

从来不找他要一两银子,偏偏还都把事情做得妥妥的。

但不要一两银子就挖一条一百多里的运河还是太匪夷所思,那些投降的闻香教徒就算不用给工钱,至少也得让他们吃饱饭才能干活。就算那些人不可能全给他,这么一项工程也得最少一万人,以目前一两银子的米价光吃饭每年就得几万两。

这还不算买工具之类。

“陛下,您之前说过,草民开垦的土地都算赏赐给草民,但草民也不能白要陛下的,草民不要朝廷一两银子挖这条河然后带着他们垦荒,沿线开垦多少也都算草民的,这样草民才能要的心安理得。至于他们的吃饭由草民自己解决,不过陛下得准许草民带着他们做一些别的,毕竟草民真没钱,只能想方设法一边赚钱一边挖这条河。”

杨信说道。

他兜里的银子足够支撑今年的。

同样今年他也可以展开拖网捕捞,实际上广东那边就有,只不过是拖海水上层的叫牵风船,而他需要做的无非就是制作大型拖网,制造排桨船在近海拖底层鱼类,然后用这些鱼类解决那些人的吃饭。另外在这片区域一些地势高盐碱程度低的地方,先把地瓜之类种上,这样今年也就能够收获一批粮食储备,总之他能对付过去今年。

而马厂减河用不了多久。

原本历史上盛军不到两万人,也就花了一年多点。

这一带地势平坦,而且土质松软,就是一人发一把铁锹去挖而已。

“不能煮盐!”

方从哲立刻说道。

“煮盐是不会煮盐的,这辈子草民都不会煮盐的,草民是想一则带着他们打鱼补充粮食,二则还是上次说的开原军需运输,三则搞些贸易,总之就是只要不犯法的,草民都想带着他们搞一下,只是这些很多都有户籍限制,故此需陛下恩准才行。”

杨信说道。

“准!”

万历很爽快地说。

这些全都不值一提,只要不找他要银子就行。

更何况杨信挖这条减河的确很有用,运河天津段不担心没水,就怕发洪水把堤坝冲毁,甚至灌天津城都是很平常的。

有这条河分流至少可以减少洪水。

“但那些人也不能全给你,毕竟他们都给你就抽空这几个县青壮了,以后那些地也就没人种了,你最多只能从他们中挑一万人,挖河时间没有限制,你什么时候挖好都行。他们就算你的义勇军了,朕再赐你这支义勇军一个名字,既然你喊出的口号是荡寇杀胡,那就叫荡寇军,不归五军都督府也不归京营,朕从司礼监给你派个人过去做监军,算是朕直接管着的。

而你还是得有个军职,不能再这样到处乱跑了。

你剿灭闻香教有功,尤其是保护孔庙及衍圣公一家更是大功一件,朕就给你一个锦衣卫指挥同知,以锦衣卫指挥同知提督荡寇军。”

他紧接着说道。

“谢陛下隆恩!”

杨信赶紧说道。

这是万历的一番好意,说白了万历也知道他和文官之间的关系,这样以后他就算万历直属的了,类似于内操性质,而他的锦衣卫指挥同知也足够吓人,以后他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天津玩了。

同时也在那里待命。

以后无论哪里出了需要救护队员的情况,万历一道圣旨他就得赶紧去解决问题,这个荡寇军的意义只在于万历不用掏钱养他,他自己开荒算自己的,一万士兵算是给他的农奴,性质和这时候卫所世袭将领手下军户差不多。另外也是把他拴在那里,要不然他总是到处乱跑也不好,万历可不想再有一次尼山事件,他这样的大杀器级别还是得锁在一个安全的仓库里。

旁边方从哲眼神复杂地看着杨信。

杨信转头向他露出灿烂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