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五四四章 十万青年十万兵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五四四章 十万青年十万兵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4:41 来源:笔趣阁

常胤绪阴沉着脸什么也没说。

他还能说什么?

反正人都已经摔死了,他还能保住常家已经算运气好了,其他这些爱咋样咋样吧,而且至少目前看,杨信还没公然造反,这已经算最好了,不过他也承认这家伙真会玩,一下子就收获了这些军户的绝对支持。

看看下面狂热的欢呼声,就知道杨信一声令下,这些人会立刻变成一支强大的军团。

“留守左卫的来一个!”

杨信吼道。

紧接着下面人群中一个壮汉走出迅速登上城墙,然后走到杨信面前行礼,后者拿过一面留守左卫的旗帜递给了他。

这人拄着旗帜站起身。

“所有留守左卫的,无论官还是兵都去站到这面旗帜下。”

杨信吼道。

那人随即重新回到下面。

人群中大批青壮立刻走出,跟着他到一旁集合,不过这些绝大多数都早就已经不再训练,实际上也没队伍可言,就是单纯凑在一起而已。

这不要紧,因为紧接着几个杨家的家丁就跟了过去开始整队。

这些人也将是他们未来的训导官。

不要小看这个,这些训导官都是杨都督的狂信徒,同样也都是有文化有足够军事知识,甚至就连基础的救护知识都懂的,他们在军中不但可以起到骨干作用而且会迅速把更多人变成杨都督的狂信徒。

“留守右卫的来一个!”

就在同时杨信也拿出了第二面旗帜。

很快又一个青壮登城,然后从他手中接过了本卫的旗帜,紧接着返回城下召集本卫军户,并且在杨家的家丁帮助下整队。

就这样一个卫一面旗帜,一面旗帜一个军团,在承天门前这片巨大的广场上逐渐排列起来。

而杨信准备了三十多面旗帜。

永乐迁都的时候,从南京带走了原本的亲军上直十二卫,然后将留守五卫南北各一半,不是卫数各一半,而是各卫抽一半北上组建另外五个卫,神策等十三个卫调守北京,不过同样是抽调部分在北京组建新的,所以南京也有,而包括孝陵卫在内十三卫留守南京,这个就是全部留下。

再加上南京锦衣卫,最终南京所属城防卫实际上是三十二。

但并不是全在南京城。

比如广武卫就在滁州西北清流关外,而江北浦口城足有五个卫,南京城防是一个体系,南京城为核心,但外围要地同样也算在内。

不过三十多面旗帜还是必须的。

毕竟在张名振到达前,常胤绪肯定已经搜刮兵力,就像浦口这样的地方驻军肯定抽调到南京,那里是防御江北入侵者的,又不是防御从江南的进攻者,当然没必要继续留守,这样浦口的五卫肯定也有的是在城的。

不过南京锦衣卫不算。

南京锦衣卫是勋贵的养老院,富商的镀金牌子,这样的完全没必要理会,而且南京锦衣卫里面还有不少不符合杨都督审美的,甚至需要在以后清理的,这样的肯定不能混入队伍里面。

包括目前这些以后也要慢慢进行纯洁化,毕竟大明皇帝有把那些内附的乱七八糟,往南京这些卫所里塞的传统,现在都在心情澎湃的时候不能做这个,但以后可以慢慢解决。比如打仗时候让他们当炮灰,找借口调出去坑杀,他在广州就做的很好,总之有的是办法,说到底他们就算有,在军户里面也只能说是极少数。

就这样三十个军团迅速组建。

但这些旗帜下的人数差别很大,实际上这时候各卫究竟有多少人,早就已经是一笔糊涂账了,将领都未必能清楚。

不过满员是不可能。

好的能有一半多点,差的估计也就三分之一,但没有过三分之二的,还有些家不在城的也就几百人,不过这也好办,因为还有一大堆外地的流浪军户在等着,他们除了自己以外,估计没什么人知道他们来自哪个卫,于是杨都督一声令下都补进这些卫。

最终使每个卫至少三千兵力。

三十个卫。

九万大军。

很快就已经组建起来。

不过还得经过淘汰,杨信的目标是三十个旅,步兵旅也就两千多,把一些老弱病残再淘汰下去,这里面肯定有一大堆不适合上战场的。

不过现在先不急。

“看看,这才像样子,这才是你们祖宗们的风采。”

杨信吼道。

下面那些士兵也很新鲜地互相看着。

话说这些理论上的大明国防军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过这种气势,甚至像这样列队站在一起,也都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此刻看着身旁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想象着各自祖先们这样聚集起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场景,难免也有些壮志豪情。

“留守左卫,立刻包围魏国公府及所属产业,那些店铺,仓库,就是魏国公家的一片菜园,也得给我看管起来,但都不准动,有自己捞钱偷偷揣起来的格杀勿论。这是咱们十万兄弟们的军饷和口粮,接下来咱们就吃大户,吃他们这些勋贵的大户,吃完大户等贼军溃逃咱们再分他们田。

还有。

不准进去骚扰女眷。

毕竟也是中山武宁王之后,咱们吃大户归吃大户,对中山武宁王还是要保持尊敬,毕竟你们祖宗过去也都跟着中山武宁王打仗过。”

杨信说道。

下面一片遵令的喊声,然后那个扛着大旗的立刻开始向外走。

至于他们怎么做……

这个杨信就不管了,这些人比他更清楚城里有那些徐家产业,他们会把所有徐家的看管起来,然后他会安排人过去清点,金银什么的拿出来给军队当军饷,粮食牲畜什么的拿出来当军粮。他得为长期固守做准备,毕竟他就一万五千家丁,这些人守勉勉强强能够,但想击退张名振的大军就很难了,必须得依靠这三十个旅,但他们终究都是没打过仗的,必须得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行。

而且武器也不够。

好在这个不难解决,因为旁边的昭义市和他的船队可以,但这样就需要银子采购了。

杨信把这些勋贵打土豪分田地的目的,就是在于用他们的银子来武装这些军户,用他们的田地保证这些军户的战斗意志,然后用他们的粮食支撑一定时间的防御,给这些军户留出足够的训练时间。

当他们训练完成,就是杨都督的全面反攻。

至于以后灭徐家是肯定不行。

好歹徐达的祭祀还得有人,杨都督对于大明这些开国元勋还是保持着足够敬意的,杀徐弘基是必须的,但徐达的面子还是得给,无非就是给他们家留下房产而已,徐家在南京有的是宅邸,这些宅邸就是收租也能保证有钱人的生活,昭义市也是这样,那些士绅宅邸都还给了他们。

而在南京也一样。

而且天启也不可能废掉魏国公。

徐弘基犯罪又不是全家犯罪,杨都督抄他们家是特殊情况,毕竟想要调动起城军户的斗志守住南京城,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他们来献祭,不把这些家伙给献祭了,是别指望南京军户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但灭徐家就不需要了。

以后再从徐家找个小孩继承魏国公的爵位就是了。

反正就是一年领点俸禄。

他们也不可能再有什么权力了。

以后这里就是民兵的地盘了。

像南京五军都督府什么的也都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徐家的田产也基本上都被分了,最多也就是守着那些房产当包租公,另外从朝廷领他家的俸禄,也算是有钱人。但仅此而已,就和无锡那些世家一样,如果会经营肯定能过好日子,不会经营也不至于饿死,但想做锦衣玉食的寄生虫是不可能了。

欺男霸女就更不可能。

当然,这是在杨都督不造反的情况下,如果杨都督造了反……

朱家天子都没了,还有什么魏国公?

不过……

“这是公然造反了!”

后面一个压得很低的声音响起。

“荒谬,本都督对皇帝陛下一片赤胆忠心,造反?谁说的,哪个敢说本都督造反?”

杨信回过头怒斥道。

后面一帮太监,军官甚至包括被拎过来的地方官,全都赶紧低下头。

“饭可以乱吃,但话不要乱说。”

杨信说完转回了头。

“你们说,我是不是忠臣?”

他对着下面喊道。

“忠臣,都督是大忠臣!”

下面一片欢乐的喊声。

“你看,他们都说我是忠臣,你们谁说我是奸臣?这里有十万人说我是忠臣,你们有谁敢说我是造反?”

杨都督又回过头说道。

“都督当然是忠臣,咱家跟都督认识多年,除了九千岁,就没再见过比都督对万岁爷更忠心的,都督的忠心可昭日月,谁敢说都督对万岁爷不忠咱家第一个不答应。”

李明道义正言辞地说道。

其他人纷纷附和,一时间对杨都督忠心的吹捧之声纷纷响起。

杨信满意地点了点头。

“留守右卫,立刻去将抚宁侯家及其产业全部看守起来。”

他紧接着喊道。

然后留守右卫的三千大军浩浩荡荡跟在留守左卫后面,去将抚宁侯朱国弼家产看守起来,可怜的朱国弼,估计以后再想买寇白门是很难了,他以后也就告别寇白门这个档次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