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四九五章 放纵的狂欢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四九五章 放纵的狂欢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4:41 来源:笔趣阁

半个月。

半个月也撑不到啊!

五天后天启就得到浙江巡抚潘汝桢进剿惨败的消息。

潘汝桢率领浙江总兵何斌臣部八千大军,辅以临近调动的宁波海关缉私队五千人,水陆并进反攻金华,但单独一路的后者反攻诸暨失败,转眼又逃回绍兴固守。他们的败逃让张名振缴获枪炮弹药无数,随即转头用缴获的大炮三炮轰开浦江,然后带着义乌矿工为核心的大军一昼夜奔袭百里,突然出现在了何斌臣背后……

后者正在进攻兰溪。

但刚刚被乡贤会刺激得满脑门子热血的兰溪士绅,与驻守兰溪的大同军并肩作战坚守兰溪。

当然,主要是何斌臣攻击能力太差

明朝镇守总兵手下哪有什么能打的兵,就是自己养一批亲信家丁,再养部分杂兵维持编制吃空饷,真正打仗了赶紧出钱招募炮灰,何总兵八千大军里面真正能打仗的不足八百,剩下全是连武器都没配齐的炮灰。而且炮灰也都是些最劣质炮灰,他驻守的是镇海城,宁波一带商业繁荣,舟山还有杨信的工厂,好男儿谁去当兵,还能跑去当炮灰的也就是些地痞无赖。

主要目的是跟着抢劫。

但要说让这些人强攻城池就夸张了。

正在一筹莫展的何总兵,突然遭到张名振率领三千装备精良,光斑鸠铳就上千支的义乌矿工们背后偷袭,可以说瞬间就炸了营,八千大军转眼崩溃,据说光争夺船只逃跑就淹死一百多。

好在何总兵突围成功。

但他的八千大军跑到严州府时候,数了数还有不足两千。

“这,这也太夸张了吧?”

杨都督愕然说道。

“何斌臣其实是被宁波团练给卖了。

那些团练根本不是去进攻诸暨,而是专门去给张名振送枪炮弹药的,他们五千堪比新军的精锐,光红夷大炮就带了十二尊,斑鸠铳超过三千支,另外还有足够打一个月的弹药,到达诸暨后一炮未发就在半夜炸营。

说是遭到张名振偷袭,但逃回绍兴后几乎没有任何损伤。

反而将所有大炮弹药和两千支斑鸠铳扔在了诸暨,这些全都被张名振拿去武装起部下那些还在用刀矛的矿工,而何斌臣手中所有斑鸠铳和鸟铳加起来都未必有一千支。一边是装备精良,弹药充足的矿工军,一边是拿着神枪三眼铳之类破烂的都督所说炮灰,这场仗他还能怎么打,他能逃出来也就是手下还有一百多家丁了。

不过这也不奇怪。

团练都是士绅自己养活的,怎么可能为朝廷出力。

要是我没猜错,他们丢弃的枪炮弹药,很可能是许都给钱的,他们就是借着这个机会,以这种方式给张名振送去而已。”

许显纯笑着说道。

事实上他猜的肯定是正确的。

但许都未必花了钱,这个结果很显然是宁波绍兴一带士绅故意的,他们就是故意让许都做大,许都的那套是他们都喜欢的,他们同样希望能加入,但目前的许都实力太弱,如果他们贸然加入,那么朝廷进攻时候许都未必能守住他们那块地方。所以他们需要许都更强一些,而他们负责给许都走私军火,等许都的实力强到足以对抗朝廷了,那他们就可以在某个恰当时机加入,一同在乡贤会的蓝天下过好日子了。

他们不会与许都真打起来的。

张名振占领诸暨后,诸暨几个世家大族在他礼送下,堂而皇之地离开诸暨前往绍兴,而他们的产业丝毫不动,只是留下管家打理,只不过一家送了些银子和粮食给他做军需。

剩下什么都不变。

地还是他们的地,店铺还是他们的店铺,奴仆还是他们的奴仆。

唯一的改变就是他们不在诸暨了,他们不屑于从贼,但打理他们产业的管家怎么做就不关他们的事了,而且他们族人里面肯定牵连不到他们的,还直接参加了乡贤会作为他们的代言人确保他们的利益不受损。

同样绍兴,宁波等地士绅在诸暨的产业,一样也还是他们的,同样他们也有人作为代言人加入乡贤会。

实际上就连金华的守诚钱庄都没动,但被许都接管成为大同军的,另外还有就是一些阉党和勋贵,宗室,在那一带的产业都被大同军接管了,包括杨家在那里的商铺。再就是朝廷的,比如说卫所的土地,那些军户被许都很干脆地下令除籍为民,原本他们耕种的土地归他们,所以这些军户对他同样感恩戴德。

这是张名振坚持的。

出身南京锦衣卫籍的张名振很清楚军户想要的是什么。

总之他们对本地以及周围各地士绅的利益不动。

抄没以杨家为首的阉党,勋贵,宗室及朝廷官有产业,然后用这些产业来扩充他们的军队,比如许都在金华的守诚钱庄,一下子就控制了十万两白银,这里面只有极少一部分是本地士绅存的,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方便阉党在金华一带做生意运过去的。

光这一笔就够他们支撑一个月。

而且纪律严明。

抢劫之类严厉禁止,许都原本历史上就是这样,敢抢劫者斩首示众。

大同军迅速展现出一个符合所有士绅标准的大同之世,仿佛在实现他们一直不断追求的理想,隐约间他们仿佛看到了光明的未来,看到了一个真正属于士绅的盛世。

这样杨信反而不着急了。

他为什么要着急呢,让这些家伙都站好队不是更好?

“走,去见万岁爷!”

杨信心满意足地起身说道。

“也该让都督带兵南下了,玛的,再闹下去咱们损失大了!”

许显纯说道。

他在金华也有一处店铺被抄了。

实际上这时候以九千岁为核心的阉党们,也都在杨信带动下转向工商业,许显纯在各地也有大量商铺,这些商铺都是以守诚钱庄为核心,守诚钱庄开到哪里这些商铺就跟到哪里,然后由钱庄提供汇兑,信贷等服务,最终编织出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

大同军抄的全是他们的钱。

杨信没说话,直接起身去了科学院。

结果毫无悬念,被这场惨败气坏了的天启,直接下旨由他带兵南下,正好这时候也快到五月了,援朝军经过近半年的训练后,无论步兵还是骑兵都已经堪用了。

九千岁没有再反对,都这样了必须迅速镇压。

孙承宗和内阁也没再反对。

他们知道反对也没用,除非能够迅速解决许都,但既然潘汝桢的围剿惨败那也就不可能迅速解决,因为周围根本就没有可用的军队,就算从江西调动军队过去也没用,江西的兵就比浙江的强了?除了九边,剩下的都一样,除非调忠勇军或者那几支团练,可九千岁反对调动忠勇军,而且调忠勇军的结果只能是让南直隶那边也打起来,而团练就更不可能了,甚至就算调过去结果说不定更遭。

他们同样知道真相。

浙东士绅能故意给许都当运输大队长,苏松士绅为什么不能?

浙东士绅欢迎大同军这套,苏松士绅也一样欢迎啊!话说谁不欢迎?哪个地方的士绅不喜欢这套?不要朝廷派遣的地方官,不用再担心贪官污吏,自己凑在一起选地方官,不合心意的就换掉,贪赃枉法的换掉,这种好事哪个士绅会不喜欢?他们巴不得许都真得清君侧成功,然后整个大明都这样呢!

这种情况下真不敢指望团练。

杨信南下虽然有把那几家民兵化的危险,但这种时候顾不上这些了,孙承宗这些人终究还是自认为忠臣的。

当然,主要是他们都很清楚,大明实际上就是在南方养北方,南方士绅都这么干北方就完了,都玩大同国这一套了,谁还交税给朝廷,没有南方的税收和漕运支撑,这京城得饿死人,朝廷官员连俸禄都发不出。当年元顺帝时候没了南方漕运,京城最多一次饿死三十万,靠着张士诚救济才撑住,虽然现在有了杨信的垦荒区也没用。

真正支撑京城的,还是那每年四百万石的漕运。

这件事已经在变质。

对于这些头脑清醒的北方大臣来说,他们可以帮助南方士绅斗杨信,但南方士绅不能试图撇开他们单干,这已经是原则问题了,许都之所以能在仅仅一个多月里把浙江搞得天翻地覆,说白了就是南方士绅不想再延续旧的制度。旧的制度是南方养北方,或者说养北直隶,山西的税还是很高的,但北直隶田地面积超过南直隶的三分之二,每年需要交的田赋仅仅后者的十分之一。

现在他们不想这样继续下去了。

这是肯定不行的。

南方都这么玩,京城这帮子谁养活?

最后还不是把负担加到北方,再说杨信放出去祸害的也是南方,获利的依然是北方,但不把杨信放出去,南方这些家伙就要抛弃北方了。

必须得放出去。

必须得让河间侯率领他的大军再次出动,为大明平息这场叛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