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五六九章 天子十二军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五六九章 天子十二军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就在杨信宣布清君侧,靖国难的同一天,天启也在京城检阅了关外凯旋的将士。

十万大军。

同样也以南方各路新式军队为样板编为十二个军,每个步兵军四个步兵旅加上一个骑兵旅和炮营,步兵旅同样是斑鸠铳轮射,但所用斑鸠铳和荡寇军相同,都是苏尔式火绳枪……

工部自己采购的。

反正拿出样式和标准,然后向民间商人订购,部分工部自造。

质量还不错。

毕竟河间那些铁厂也是修三大殿锻炼出来的,技术上因为天启这个科学家皇帝和科学院的支持,实际上甚至略微优于苏钢,比如他们自己已经在试验类似坩埚钢的东西。上次修三大殿时候,就有一个工匠提出,天启自己在科学院召集一帮人试验,目前已经可以制造出来,毕竟皇帝要做镗床第一得有刀具。

只是成本高,产量低,暂时无法普及,但以产品质量,都足够用来制造燧发枪的弹簧了。

当然,还是不能普及燧发枪。

毕竟火绳枪有制造简单的优势,这个暂时还不是燧发枪能比,其实不仅仅是天启,就是松江,佛山这些工业基地的士绅,真要努力一下都能制造出来撞击式燧发枪。

这又不是什么黑科技。

能造火绳枪的,当然也能造燧发枪。

价格也不会太贵,当然,和火绳枪还是根本没法比的。

斑鸠铳因为目前制造商太多,竞争比较激烈,再加上钢铁产量暴涨,已经快要奔着鸟铳去了,距离远的佛山产斑鸠铳为了挤进市场,已经开始卖不到四两一杆了。福建团练因为购买量大,再加上沿海来源多样容易挑选,最近一批斑鸠铳三两半一杆拿下,话说工部过去那些粗制滥造的劣质鸟铳都二两。

江西和湖广贵一些。

而朱燮元给四川士兵采购的,被奸商坑到了十两。

而且还是老式的重型。

扛着十几斤重这东西的四川士兵怨声载道。

但最新的狗锁燧发枪,哪怕在杨信那边,造价也依旧在十两以上,不过他是因为工人待遇高,再加上质量要求严格拉高了价格,实际上真要是控制,差不多能在七八两一支。这个价格并不贵,骑兵两把转轮打火短枪,基本上也就是这个价格了,但燧发枪受制于制造弹簧的工匠数量,无法和烂大街的火绳枪相比,后者就连一些铁匠铺都能造出来。

战争期间这个优势是无与伦比的。

火绳枪的确不如燧发枪,但战争期间一个找个铁匠铺就能造,另一个得高级工匠,这就很难说有绝对的优势了,这边刚刚武装起一个营,那边几乎一个军已经上场了。

不过天启只有六个步兵军。

另外六个是骑兵军,他的优势就是骑兵数量众多。

这六个骑兵军里面,有四个是新式骑兵军,也就是辽东铁骑,虽然关宁铁骑就是个笑话,但这四个骑兵就是真正可以称得上辽东铁骑了,全都是曹文诏式的精锐骑兵战术。

长矛冲击。

精于冷兵器格斗。

远程武器抛弃弓箭,全部改成转轮打火的短枪。

整整四个这样的骑兵军。

分别由祖大寿,吴襄,罗一贯和尤世威统帅。

另外还有两个骑兵军,是分别由顺义王和顺昌王统帅的蒙古兵,他们还是古老的弓骑兵,相当于这支大军中的轻骑兵,主要其实是借助这些雇佣兵的不怕死,而他们则是给朝廷卖命换犒赏,这些犒赏可以帮助他们的族人渡过饥荒。

这就是天启的新版十二军。

检阅之后,皇帝陛下直接发出了圣旨,以卢象升为钦差大臣,总督各军南下……

当然不是讨逆。

而是为了让大明百姓近距离感受大明的赫赫军威,让这些刚刚从战场上归来的有功将士,接受各地百姓的欢呼,但跟目前南方的战局,这个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再说南方已经和平了。

皇帝都大赦了,大同军也迫不及待跑去找商周祚投降了,现在已经没有大同军了,只有根据大赦诏书投降并接受南京兵部尚书指挥的浙江团练军,而常胜军之类原本的团练身份也恢复。至于杨都督正在搞的,那个同样也不算谋逆,只不过是杨都督对一些事情还不理解,所以需要……

需要晓谕一下。

“你想做皇帝?”

方从哲愁眉苦脸地说道。

他就是天启派来晓谕的,而杨信宣布清君侧,靖国难之后,紧接着就把李忠的浙江方面军打发南下,而他则指挥直属的南京军迅速拿下合肥并在凤阳家丁配合下,完成了对凤阳的控制。

期间没有真正的战斗。

那些士绅都干脆投降,他们抵抗也没有意义,而且这时候杨信还不能说胜利。

他们等着就行。

如果朝廷大军击败杨信,那么他们的地依然会保住,如果朝廷大军失败,那他们抵抗也保不住,而且抵抗失去的就不只是土地了,凤阳府,庐州府,滁州,和州这些暂时在杨信魔爪下的都老老实实接受现实,然后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而吕兆熊继续固守扬州,商周祚指挥各军在东线严阵以待,湖广,江西军在池州同样坚守,所有人都在等,等待着皇帝的大军到来。

而杨信依旧心不在焉,除了南下真正动手了,其他各军都依旧处于对峙中。

主要是建立地方政权太麻烦。

因为没有真正的干部队伍,只能依靠那些家丁,虽然这些年杨信培养出了一些,但终究能力有限,很多事情他都得亲自指导,倒是昭义市那边提供了不少地方官。

他们相对有经验。

然后就在这种局势下,前内阁首辅方从哲到达南京。

“没兴趣!”

杨信很干脆地说道。

“那你到底是为了什么?”

方从哲说道。

“我如果说从后年开始,大明将开始持续数十年饥荒,三分之一的县陷入毁灭性的天灾,紧接着鼠疫杀死整个北直隶近半的人,京城会每天抬出去数千具死尸,然后各地饥民蜂起最终让这个国家失去超过一半人口,您会相信吗?”

杨信说道。

“那与你所做所为有何关系?”

方从哲说道。

这个他侄女肯定说过了。

“很简单,我要这片地,我要这片产粮区恢复产粮,恢复苏湖熟天下足而不是每年需要从江西和湖广大量购买粮食。”

杨信说道。

“就这样?”

方从哲愕然说道。

“对,就这样!”

杨信说道。

方从哲还是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很显然这个解释让老奸巨猾的他有点感觉匪夷所思。

“您可以回去奏明陛下,我对于大明江山没兴趣,但我需要在接下来迎战天灾,而在迎战天灾时候,我会采取任何我认为必须手段,包括现在所做的,我从来没想过与陛下为敌,但我会与阻碍我迎战这场天灾的任何人为敌。

无论是谁。

哪怕这个人是皇帝。

但这不是我和陛下的战争,我从没想过与陛下战争,这是我与士绅的战争,如果他帮士绅,那我只能与他为敌,如果他保持中立,那么我就不会与他为敌。

哪怕我赢了,他依然是皇帝。

我暂时只要这块土地,甚至过去这片土地每年交的税,我依然还会给他的。

漕运同样不会停。”

杨信说道。

“暂时?”

方从哲很警惕地说道。

“是的,暂时,以后如何得看我能不能应付天灾,如果不够,我还会继续扩张,直到足够应付天灾,所以我会不会继续扩张,只决定于朝廷控制的土地上会不会大量饿死人。

如果会。

如果朝廷没有能力解决。

那么我会接管,然后我来解决。”

杨信说道。

“打土豪分田地?”

方从哲说道。

“对!”

杨信说道。

“也就是说你祸乱的不只限于江南?”

方从哲说道。

“对,只要哪里出现了大规模饿死人我就会去接管哪里,既然朝廷的官员和地方士绅,没本事让老百姓不饿死,那我就必须去,我不能看着饿死的人堆满沟壑,而这个过程中,谁敢阻挡我,我就会把谁视为敌人。”

杨信说道。

他当然不会停止漕运。

漕运一停京城立刻饿殍遍地。

而且今年京城还得接连遭遇地震和大规模洪水,原本历史上的大爆炸还不知道会不会发生,可以说今年京城就得面对缺粮问题,天启急于解决这边就是因为漕运不能受影响。

好在辽东战事结束了。

那里的粮食供应因为十万大军南下可以减少。

但即便这样,京城的粮价也已经开启暴涨模式,主要是那些商人担心漕运断绝,再加上杨家停止输送粮食。

实际上已经停了,杨夫人下令天津各堡备战,所有存粮停止运往京城,京城米价瞬间突破二两,天启已经下旨京畿粮商有囤积居奇者杀无赦。不过他的这种圣旨基本上就会被当做放屁的,孙承宗也没办法,这些粮商多数都是皇亲国戚,他又不可能像杨信一样,将京城的勋贵团来个一锅端。

再说勋贵可以端,各地那些控制粮食的主力士绅怎么端?

那是他的基本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