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五六四章 谋反第一步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五六四章 谋反第一步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镇江和句容的投降,让杨信的控制区终于连成了一个整体。

然后当然是继续扩张。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打着南京各卫旗号的新军,迅速将这个控制区向南扩张到了湖州,广德,宣城,芜湖一线。

许都率领的三万大同军进驻湖州阻击了他的前锋,双方试探**战后便各自止步,最终在东线形成以湖州为核心的战场。北线依然是望亭和常熟两个点,沈廷扬部堵望亭,从南京逃走的商周祚指挥杨肇基等部堵在常熟,而原本增援吕兆熊的湖广军与庐州团练分别堵巢湖和池州。

吕兆熊部同样在一片鸡飞狗跳中,以最快速度南下扬州,至于凤阳那边这时候已经顾不上管了,同样滁州也被抛弃,紧接着就被之前浦口营的军户们迅速接管并开始打土豪。

南线是大同军溃兵。

从南京战场逃出的大同军顽固分子为了避免杨信南下,保住自己在浙江的家业,最终跑到徽州并在那里与徽州士绅万众一心,准备利用数百里崇山峻岭血战到底。

毕竟他们没有选择。

而这时候已经是天启六年的正月了。

杨信又开始不思进取了。

当然,主要是他也很麻烦,他这些天的扩张的确势如破竹,但扩张之后的治理却很麻烦,因为他手下的干部队伍严重不足。而且他的控制区还需要一个统一的政权,肯定不能延续过去的,更重要的是,他接下来该以何种身份统治这片区域。

或者说造反不造反。

这时候他也知道了野猪皮被孙传庭炮毙的消息,这个老对手的死还是让他颇为愉快的。

而且林丹汗同样兵败。

在孙承宗的引诱下,硕垒最终选择了向大明称臣,并且被天启封为顺昌王,赐九白纛,准其内部以大汗相称,并且得到一笔赏赐。紧接着顺昌王和顺义王联军,再加上满桂部从西向东,顺诚王和续顺公所部再加上开原总兵赵率教部从东向西,与林丹汗部大战一场。

期间锡尔呼纳克杜棱率领乌齐叶特等三部倒戈。

面对着已经开始炮轰察罕浩特的明军,林丹汗无可奈何地投降,不过他得到了天启的赦免。

他还是顺化王。

不过他交待了当初的联络人,于是王永吉倒霉了,而且成了替罪羊,顺化王成了被他这个奸臣蛊惑所以才搞叛乱的,王永吉被天启下令抄家,而且依照大明律杀全家。皇帝陛下原谅了顺化王的一时糊涂,不过作为惩罚,此前灭科尔沁部获得的牧区和属民,被赏赐给了顺诚王,锡尔呼纳克杜棱率领的三部从他部下分出,锡尔呼纳克杜棱被封为忠顺公,同样也被赐九白纛,准其内部以大汗相称。

九白纛越来越不值钱了。

草原上已经有林丹汗,炒花,卜石兔,硕垒,锡尔呼纳克杜棱等五个汗。

原本归顺义王统辖的东土默特,喀喇慎等部,不再属顺义王,而是直属理藩院,他们之前已经被封了一些小的爵位。

顺义王对此没有怨言。

卜石兔本来就十八路诸侯盟主,而且他现在全靠互市谋生。

而这场大战再加上期间的饥荒,让草原上人口损失惨重,期间硕垒和林丹汗部都被迫以死尸为食,而炒花和顺义王,喀喇慎等部因为始终是交战的主力所以死伤也很严重。

好在终于恢复了和平。

为了给草原人民继续祈福,天启继续给他们修庙,之前是杨信负责,但现在归属了理藩院,而且理藩院和高原上也重新建立起联系,摄政索南群培很干脆地选择称臣纳贡。反正他又没有任何损失,而且还可以借此对付藏巴汗,然后那里的高僧纷纷被邀请前往草原,大明皇帝出钱给他们修建寺庙,为草原人民继续祈福。

当然,作为回报他们得把大明皇帝描绘的玄幻一些。

这个大家心知肚明,毕竟银子不能白拿,不过他们依然不能在两京十三省的范围内传教,主要是得照顾内地大师们的感情。

另外与高原的联系还带来了一个赠品,就是康区北部白利土司重新纳贡,不过天启对他没什么兴趣,只是按照传统随便打发点,这个家伙正在雄心勃勃试图一统康区,原本历史上他也差不多算成功了。他一直打到金沙江边,并且与丽江的木氏土司以神川铁桥为界,当然,这样属于对木家的美化,毕竟白利土司都从玉树一带打到他家门口了。

不过白利土司的一统康区战争,基本上也就是倭国的大名村斗级别,可怜他攻灭类乌齐时候,后者总共拼凑了七十个士兵,所以村斗中成长起来的白利土司紧接着被固始汗一巴掌拍死了。

当然,这种小角色是不会得到天启关注的。

关外战争结束后,天启迅速开始大肆封赏,毕竟大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胜利了,都已经有人喊出天启中兴了。

封爵。

孙传庭直接封侯。

而且还是世袭的侯爵。

剩下卢象升,陈于阶,曹文诏,赵率教,满桂等等,天启一下子封出了十个伯爵。

反正大明的爵位就是领工资,一个月那几十两银子,包括一直在朝鲜孤军奋战的戚金也被封伯爵,就连那个发现野猪皮的观察员,炮毙他的几个炮手,统统都赐世袭官职,对于参战各军大笔银子犒赏,光军功奖励就发出一百万,毕竟那也是两万多颗首级。

而孙承宗的内阁对此全力支持。

甚至还有人提出这样的胜利是九千岁英明领导下,虽然九千岁不能封爵,但可以给他侄子封爵,当然不是南边那个大家心照不宣般无视的侄子,而是他亲侄子,于是这样封爵名单里又加上了一个魏良卿,而且跳过了伯爵侯爵,直接封宁国公,食禄依照魏国公例。

很显然孙承宗这是在收买人心了。

不仅仅是收买辽东将领,而且也是哄着九千岁开心,毕竟他在接下来还得换取九千岁的支持。

天启的目的应该差不多。

这时候他们君臣二人应该是心思一致了。

另外他们还重新调整了关外的军事部署,满桂依然以宣府总兵镇守西线,孙传庭继续担任辽东经略,留曹文诏,赵率教,张神武三部镇守辽东,继续对建奴的下一步作战,实际上也没有作战,这个季节又不能进攻赫图阿拉。而孙元化和卢象升,率领祖大寿,吴襄,罗一贯三部及京营新军,南下入关到京城接受皇帝陛下检阅,包括贺世贤部蓟镇军,皇帝陛下要仿效成祖,在京城检阅这五部加起来总计十万大军。

另外召顺义王,顺昌王,顺化王,忠顺公四家,各出兵三千,一同参加检阅以示恩宠。

所以杨都督的选择是……

“我也得晋爵啊!”

杨都督坐在他的书房里,一脸深沉地说道。

“你进什么爵?”

汪晚晴说道。

“辽东大捷难道没有我的功劳?热气球,棱堡,新式大炮,哪一样没有我的功劳?炮毙野猪皮的大炮还是我铸造的呢!关外蒙古各部的安抚政策,理藩院的设立,炒花,金台吉这些人难道不是我最先拉拢的?孙传庭赖以坚守辽阳几个月的民兵体系难道不是我创建的?还有辽东各军的军需运输,难道不是我杨家负责的?

这论功行赏岂能少了我?

就是去高原上找大师,那都是我提出的,而且一起去高原的大师还是我杨家养活的呢。

可以说这关外的大捷,我不敢说占多少,至少也得有一份大功,不会比孙传庭更低了,所以这论功行赏也得有我一份,不行,我得表达一下不满,不然孙承宗还以为我好欺负。”

杨信义正言辞地说道。

“你已经是公爵了,还想怎么升官?”

汪晚晴愕然道。

“难道不能封王吗?公爵以上不是还有个郡王吗?立刻起草一份请愿书,就是以荡寇军,忠勇军,南京各卫的名义,向朝廷为我鸣不平,就说我遭到孙承宗恶意打压,有功不赏,不仅仅是关外的,还有击败十万叛军保住南京的功劳,要求给我晋爵,晋升郡王。”

杨信说道。

造反还很难下决心,毕竟他跟天启还是亲如兄弟的。

但这不妨碍他先实现一个小目标,比如说先封个王……

“大明的异姓王都是给死人的,你也好意思与死人并列。”

汪晚晴小声说道。

“你身为一个秘书,需要做的是听雇主的话,而不是对雇主的决定非议,再嘀嘀咕咕小心家法伺候。”

杨信说道。

汪秘书赶紧离开。

“还有,再加上一条,就说如今江浙大部仍在叛军手中,为尽早解决叛军,要求陛下下旨,由我总领南直隶及浙江军政事务,承制封拜,总督南直隶及浙江税务。写完之后送到怀远侯府,让怀远侯第一个签名,他要是不肯签名,那么我就找个人代替他签名,而且会派人去他家搜他的官印,至于搜查期间他家财产都消失,那就只能请他谅解了。”

杨信在她后面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