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四八三章 结案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四八三章 结案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天启最终还是选择了缓和一下矛盾。

当然,不是在弑君案上,在这个案子上他是不能让步的,他的做法是紧接着抛出了宗室限禄法。

这也是文臣一直想要的。

从这一年开始,各藩俸禄不再增长,每藩就是按照目前的标准,以后成为固定的俸禄,无论再增加多少人口,朝廷都不会再按照增加的人口增加俸禄,你们自己内部去解决,反正朝廷以后就给这些了,这算是象征性给了文臣们一个甜枣,原本历史上其实也是这一年发布的。

只不过原本历史上是被财政逼的,但这一次属于天启主动示好。

当然,这没什么用。

除非现在天启下旨取消昭义市,把杨信踢出朝廷,剥夺他的一切权力,甚至把他千刀万剐,否则士绅们是不会原谅皇帝陛下的,而天启很显然也没有那么傻,所以他在士绅们心目中的形象不会因为宗室限禄法而变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新东林党包括部分旧东林党的言官,依然在不断上奏抨击锦衣卫制造冤狱,把诏狱里至今硬扛着的文震孟等人描绘为被杨信蓄意陷害的忠臣。

然而……

乾清宫外。

“忠臣?诸位,这就是你们的忠臣?看看吧,这就是他们的供词,他们已经招认了所有罪行!”

杨信举着一堆供词叫嚣着。

那些正在堵门求见天启的言官们一片愕然。

魏大中难以置信地抢过杨信手中供词,看着上面那熟悉的笔迹,这是文震孟的笔迹,后者招供了所有罪名,包括弑君谋逆的。

“这不可能!”

他崩溃一样惊叫着。

“白纸黑字,你可别撕,你撕了大不了我再去让他写一份。”

杨信得意地说道。

“我要见他!”

魏大中深吸一口气说道。

“带他去见,不准靠近,不准交谈!”

杨信说道。

他身旁孙云鹤赶紧上前,带着魏大中前往诏狱。

其他几个言官也凑上前,杨信很坦然地把手中供词随便他们看,紧接着袁化中便愤慨地把手中李应升的供词扔给另一个御史,然后阴沉着脸转头走了,走出没几步一个东西掉落脚下。

“袁御史,你的奏折掉了!”

杨信喊道。

原本还准备弯腰捡的袁化中,冷哼一声直接走了。

“这脾气越来越大了!”

杨信笑着说道。

剩下那些言官看完供词,一个个也都沉着脸走了,至于去诏狱看看有魏大中就行了,真要是锦衣卫把文震孟几个打得形状诡异,大不了再来继续弹劾,不过他们也知道,杨信既然敢让魏大中去看,那就肯定是有恃无恐,也就是说文震孟这些人并没受太多的苦,这些家伙很可能就是骨头太软,从上次大义觉迷录来看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原本堵在乾清门的言官们转眼散尽。

“这个法子倒是真好。”

许显纯笑着说道。

“那也得看对什么人,真正的硬骨头一样能扛住。”

杨信说道。

为了能够迅速获得供词,他不得不使用了一些特殊手段,一些应该说是很卑鄙无耻的手段,毕竟有些东西比拷打管用,不过好在效果还是很好的,仅仅用了十天时间,他就轻松摧毁了文震孟这些人的防线,而且还不用打得形状诡异。

就是让许显纯这些鹰犬爪牙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说完之后杨信重新整理了一下供词,然后直接去向天启交差了。

而魏大中的诏狱之游,自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文震孟几个的确受刑,但要说酷刑折磨就夸张了,实际上他们都很正常,除了精神差些眼神空洞些,基本上没有什么异常之处。甚至李应升的精神还很亢奋,在牢房里面语无伦次的咒骂着杨信这些奸臣,而且还是在那里边走边骂,看得出身体没什么事,最终魏大中只是回去鸡蛋挑骨头,随随便便上了份注定没用的奏折,指责锦衣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比如囚犯待遇差之类的。

纯属撒泼。

而杨信根据他们的罪行,拟定的处置方式在天启那里得到批准,只不过皇帝陛下略微修改了一下。

凌迟改成了斩首。

按照大明律这样的无论首从都是要凌迟的。

但天启为了显示仁慈,包括文震孟,陈仁锡,李应升,吴昌时在内一干犯人统统由凌迟改为斩首,不过这时候还不能杀,因为大明死刑处决有时间限制,立春以前秋分以后,这是死刑执行的时间,这个时间以外不能杀。

而且这个时间以内也得避开十斋日。

所以这批犯人的处决得等大半年,实际上这时候才刚过立春。

当然,他们的死刑已经定了。

而原本他们从祖父开始,一直到孙子辈,包括叔伯一系年十六以上的,统统也是要斩首的,但天启改成了流三千里,而且原本流放之前还得杖一百的,这个也免了。至于流放地当然还是挖鸟粪,杨信已经跟刑部签了一个得到天启恩准的协议,就是以后流三千里的,都直接给他,这样朝廷也不用为此而费心了。

只要判处流放三千里的,这个统统都直接给他,然后他会给刑部银子,虽然这项制度遭到言官抨击,但在九千岁控制刑部和刑科的情况下,还是迅速得到了施行。

女眷也得到宽大处理。

原本女眷依照大明律是要籍没为奴的。

但天启还是特意赦免,连同小孩各还其娘家,实际上之前那些类似情况的也是这样处理,所以士绅们其实不是很怕杨信和天启,他们知道这俩都不是那种喜欢杀人的,至少不是那种赶尽杀绝的。

当然,这样也没什么坏处,至少他们跳出来时候还能勇敢些。

至于他们的财产肯定归皇帝,无论钱财土地房产商铺,统统收归皇帝,而奴婢释放为良人并妥善安置,田产及其佃户改为皇庄民兵。

这套处置方式已经成了惯例。

而且被士绅深恶痛绝,虽然相比起原本的已经很仁慈,但因为抄没一家就等于皇帝在地方打下了一个民兵区的钉子,所以各地士绅无不视之为暴政,毕竟这样继续下去,皇帝在地方的钉子会越来越多,就像当年朱元璋在各地设立的卫所一样收紧对士绅的绞索。士绅和文官们用了两百年时间,才终于毁掉了卫所,使其成为一具躯壳,但天启和杨信这对昏君奸臣,却用这种方式重建,让士绅们逐渐又回到被朱元璋的阴影支配的恐惧中。

真的。

这比朱元璋还狠。

毕竟朱元璋没有杨信的经济头脑,他的卫所军户生活水平,比起普通老百姓强点而已。

但民兵的生活真的强太多了。

杨信通过这个体系形成内部商业,开各种工厂,这一年光长江沿岸的罐头厂就开了无数,整个民兵区形成自给自足,而且向外扩张的工商业网络,同样两三成的地租也让民兵区哪怕在灾年,也一样能够有余粮,甚至现在连士绅控制区都不得不向他们那里购买粮食,罐头之类。

这真得对士绅统治构成巨大威胁,连苏州不少当苦力的工人都跑了,毕竟做苦力的日子肯定比不上当民兵,就算民兵区没有土地分给他们,还有杨都督开的那些工厂,杨都督的工厂可比士绅的强多了,尤其是罐头厂,那是完全可以吃饱饭的,而在士绅的纺织作坊里,那可真就不一定吃饱饭了。

“说到底,这吃饭最重要啊!”

杨信站在窗口,看着前面正在涌入考场的士子感慨着。

大明新一科的会试正式开始了,聚集京城的五千举子,将开始他们人生的重要时刻,弑君案没有影响士子的情绪,毕竟这是弑君案,敢弑君谋逆就是诛九族也是应该的,更何况那些犯人自己都已经招供了。

“可关外已经快吃不上饭了。”

他后面的陈于阶说道。

他并不是奉诏进京,而是私下过来专门催粮的,不是找朝廷,他们那里的粮食运输都是杨信承包的,根本就不关户部的事。

实际上这些年他经常这样算是半秘密的方式进京。

“这些年关外越来越旱,冬天越来越冷,种的粮食收获不了几个,也就是地瓜和高粱还能有点收成,而牧区的牲畜越来越多冻死,要不是还有咱们的粮食支撑,炒花那里早就已经陷入饥荒。据逃到金台吉那里的建奴说,野猪皮那里因为没有足够粮食,已经开始杀无粮人,就是那些老弱无用的奴隶,甚至直接杀了当食物。

今年看起来不会转好,而在朝鲜已经没有可抢的,我怕逼急了开春以后他们得铤而走险。

不然就得饿死了。

林丹汗就是被逼急了,他那边已经在饿死人。

他不像炒花一样有金台吉的银子帮助,从张家口买的粮食又经常被哈喇慎部抢劫,只能用这种手段想捞一把,抢哈喇慎部的牲畜至少还能让他渡过冬天最难的这段日子。

说白了都是被饿的。

你在这里觉不出来,但在关外真到了不抢就饿死的地步”

陈于阶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