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四四零章 诸位,想锄奸否?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四四零章 诸位,想锄奸否?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这大明迟早要亡。”

文震孟恨恨地说道。

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杨信居然用这种方式一下子就解决了天启对他的圣眷裂痕……

而且更亲密了。

杨都督自从回到京城,一连半个月天天在皇宫,而且经常和皇帝一起忙的深夜才离开,甚至连饭都是在一起吃,好的就跟亲兄弟一样,实际上天启的真正亲兄弟反而难得见到皇帝陛下。虽然天启对他弟弟的确很好,但随着崇祯年纪增长越来越向一个贤王发展,和他实在缺少共同语言的天启,很少会主动召见他这个唯一的弟弟。

他弟弟见了他也没什么可聊的。

小时候还能看着他做些新奇东西,但现在已经很少年老成的信王殿下对他哥哥那些奇技淫巧充满鄙视。

据说还劝谏过他哥哥。

兄弟俩如今在士绅心目中的形象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无数文臣士绅私下偷偷抱怨为何先出生的不是信王而是他哥哥,为何他哥哥当年没像那些夭折的皇子们早早病死。要是信王做皇帝,无疑就会延续他爹的众正盈朝,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朝纲混乱,阉党横行奸佞满朝,而这种可以说暗潮涌动的观点,在天启支持杨信搞出红巾军后几乎成了南北士绅共同的心声。

以前那些最多也就算是与民争利,最多用昏庸来形容,被阉党奸臣蒙蔽不知道谁是忠臣谁是奸臣。

但这就是纯粹桀纣了。

以前属于还能抢救,现在属于彻底无可救药了。

以前士绅只能说厌恶这个昏君,但现在已经可以用敌视了。

“唉,连上天都看不下去了。”

他外甥姚希孟慨然长叹。

他俩其实差不多大,甚至一起长大的,但姚希孟在万历四十七年就中进士,目前两人都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而姚希孟的座师就是刘一。

其他包括陈仁锡在内,一帮翰林院的栋梁们全都沉默无言,搞得整个房间气氛非常压抑,最近几年随着那些元老们退的退,死的死,这朝中少壮派逐渐开始成为反杨的核心。那些老人真撑不住了,就连邹元标都在今年病死,还在朝的东林党主要元老级人物,除了叶向高,**星以外,其他也都越来越失去斗志,之前又被杨信把陈道亨气得封印而走,这时候这些少壮派责无旁贷了。

他们的核心在翰林院依然是文震孟几个。

都察院则是袁化中,黄尊素等人。

六科则是魏大中,周朝瑞等人。

这些就是主要冲锋在前的,至于要说幕后支持者……

这个几乎可以说所有文官和士绅,在搞出红巾军之后,就连北方那些还对杨信有点幻想的,基本上也都不再抱幻想了,毕竟他已经突破底线了,无论南方士绅还是北方士绅,在这个问题上可都是非常敏感的。

杨信之前的恶行可以容忍,但红巾军这种事情就是大逆不道了,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与他合作的当然有。

毕竟有利可图时候与敌人合作很正常。

可在巴不得杨信赶紧死这一点上,就是阉党的士绅也一样,阉党一样巴着他赶紧哪天一不小心马上风抽了,能干出红巾军这种恶行的,简直就是人神共愤不死不足以让正义伸张。

而且阉党其实更巴不得他死,这里面还牵扯利益上的,比如他的玻璃厂就让颜神孙家恨得咬牙切齿……

孙之獬就是那里的。

不过他和造琉璃的孙家应该只是同族而已。

后者目前的主事者孙延寿,也就是福临后期吏部尚书孙廷铨的曾祖,但这一辈没有中举的,只是几个贡生而已。

颜神孙家是内廷琉璃器的世袭供应商,小心翼翼控制着这种廉价到极点的装饰品产量,从而世世代代获取巨额财富,但可惜杨信在葛沽的玻璃厂把他们的财源给毁了。话说杨都督都已经上轧制的平板玻璃了,之前还是铸造,但不均匀,后来几个年轻大胆的工匠研究了一下,这东西明显可以用两个对辊挤成均匀的薄板,于是手动的玻璃扎板机就出现了。

而且还在对辊上搞起了花纹。

然后天启的皇宫已经开始镶玻璃窗了。

这孙家还怎么赚钱?最终颜神孙家现在只好开始吹玻璃瓶子卖了。

另外还有杨信的那些良田,刚刚结束的秋收,最高一块地一亩产了整整八石啊!

谁不惦记?

目前已经增加到四十万亩的垦荒田,每年几乎稳定向京城供应一百万石优质的稻谷,而且每当京城粮价开始飙升过一两一石的时候,杨家就立刻降价,不但他们自己家产的稻谷降价,其他无论南洋运来的陈谷还是南方通过他们海运的稻谷全都降价。

搞得那些北方士绅们全都很无语。

但他们也只能跟着降价。

毕竟杨家控制的粮食太多,已经是京城第一大粮食供应商,京城的粮价基本上就是他们家说了算,甚至辽东的粮价也控制在他们家手中,现在辽东粮价一超过三两,杨家就开始往那边大量运粮运罐头,然后迅速把价格拉回到三两内,而辽东的粮商多数都是晋商,现在晋商多数已经投靠阉党,这种情况下阉党内部当然一样巴不得他快死。

总之现在的杨家,对于北方士绅和阉党官员们来说,俨然就是一个毒瘤。

可这个南北一致仇恨的毒瘤,却始终在不断增大,甚至根本看不到除掉的可能性。

这个毒瘤后面是皇帝啊。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然后一个栋梁接着哀叹。

“你们就这样哀叹有何用?赶紧想个办法啊!”

顾锡畴忍无可忍地怒道。

然后一帮栋梁面面相觑……

他们又齐声哀叹。

真没办法了,就是无计可施了。

暗杀已经完全被忽略,玛的斑鸠铳都打不死,难不成真搞一门红夷大炮架起来等哪天给他一炮?衮衮诸公们倒是想,可问题是实际操作难度太大,除非杨信不想活了,否则他们真没办法把大炮架到可以准确攻击他的距离,而且传闻他的鼻子比狗都灵敏,隔着几十丈都能闻到火药味。

政斗毫无意义。

他的确罪恶累累,随随便便找死罪都能找出一堆。

可皇帝不管啊,他那些罪行都是给皇帝增加银子的,皇帝才不会管,什么栽赃陷害杀人放火随他便。

之前好不容易靠着他有点膨胀,加上因张嫣儿子出生与客氏关系破裂,用贿赂客氏忍着恶心吹捧这个女人进谗言,眼看着开始有点效果了,谁知道杨信随随便便扔出个什么蒸汽机,就一下子再次成了皇帝最宠信的男人。话说历史上那些好美色的皇帝有之,好男色的也有之,喜欢开疆拓土的有之,剥人脸皮看人跳舞的奇葩也出过,被一个蒸汽机迷倒的皇帝真的几千年独一份。

他喜欢蒸汽机,那衮衮诸公就真没办法了。

“诸位,信王……”

陈仁锡欲言又止。

“此事就别再说了,咱们终究还得守住这臣节,有些事想想可以,做还是绝对不能做的。”

顾锡畴说道。

陈仁锡很无奈地闭上嘴。

其他人也没有接这个话题的,这件事太刺激,不敢,而且一旦这样做成功当然不用说了,可万一失败那就不是一死了,弄不好是要诛九族的,而且一旦这样做那大义就到杨信手中了,除非天启意外猝死,否则他们根本不敢,话说这时候他们真得很想仰天长叹一身……

他怎么就不落水呢?

说实在的,一帮翰林们也就这水平了。

“照我说干脆跟他拼了,正好贺世贤在京营,他与杨信不是一伙的,曹文诏夺了他的沈阳总兵,他正因此对杨信不满,干脆让他以京营为国锄奸。”

上一科榜眼方逢年站起来很是激动地说道。

陈仁锡鄙视地看着他。

“贺世贤带着京营为国锄奸?京营第一个把他绑了送给杨信。”

原本历史上的探花说道。

方逢年想了想,不由得长叹一声。

他的确无言以对,现在京营对杨都督拥护的程度,恐怕还得超过对天启,毕竟杨家这些年一直在控制粮价,之所以京城粮价始终维持在一两以下,一超出紧接着就回落,全都是杨家在后面压制,京营的军户当然拥护杨都督。贺世贤的确被调到京营当副将,他也的确对杨信不满,毕竟夺了他沈阳总兵的曹文诏是杨信亲信,把他赶到京营当区区一个副将的孙传庭也是杨信推荐。

但是,让他去跟杨信拼命?

他傻啊,他只要继续抱紧九千岁的大腿,用不了多久就能去大同当总兵。

就在这时候,他们的房门突然被推开了,众人一起转头,就看见御史黄尊素走了进来,而在黄尊素身后跟着几个年轻士子。

“来之,你何时进京?”

方逢年意外地说道。

黄尊素身后其中一个他认识,是浙江秀水人吴昌时,复社主要成员,最初复社的发起者之一,不过另外几个他就不认识了。

吴昌时没有回答他,而是看了看里面的众人。

“诸位,想锄奸否?”

他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