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航空 > 第八百四十三章 空军下订单

大国航空 第八百四十三章 空军下订单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4:31 来源:笔趣阁

回首过去,歼十走过了太漫长的距离了,而且,几次面临夭折,还好,有林将军等等的一大批的将军们的支持,才终于走到了现在,现在大家就在进行最后的攻坚,进行各种科目的试飞,但是,距离试飞完成,还有半年的时间呢啊。

现在,空军就已经等不及了,决定要采购了!

在下订单之前,来到试飞基地,看看这些飞机的试飞情况,了解一下进度。

现在,秦风被这个巨大的惊喜给震惊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空军将领们对歼十的认可!

当初,引进了苏27,很多将领都在说只要苏27,不要歼十,现在呢?自己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歼十的意义,在很多地方,比苏27还要先进,更加适应空军的需求,所以,空军又经过了反复的论证,终于等不及了。

这简直是创下了一个记录,还没有完成全部的试飞任务,就要下订单了!

等到回到了会议室的时候,所有人的脸上的表情都是很兴奋的,宋老更是满脸的笑容,而头发,已经是全部花白,为了这架飞机,宋老奋斗了二十多年,现在,终于是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现在,我们有四架原型机都在一起飞,基本的飞行包线都飞完了,就剩下一些高难度的科目了,比如最大表速的试飞等等,在航电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实弹打靶,总之来说,歼十已经大部分成型,最后需要的改动也是很小的。”宋老说道:“如果要下订单的话,我们工厂现在就可以开始进入预产期,等到机体生产出来之后,航电的试飞就结束了,交付部队的时候,应该就是全状态的。”

虽然现在空军就开始下订单,但是在从下订单到最终生产下来战机,那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各种科目就都试飞完毕了,所以,现在空军下订单,也不会出现技术上的缺陷。

“现在,除了发动机之外,剩余的我们都能生产,所以想要量产这款战机的话,还需要从俄罗斯进口一批发动机。”宋老继续说道。

现在回首往事,可以发现当初选择用三姨夫作为动力是多么明智的行动,哪怕是当时相当的不愿意,觉得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现在,事实已经证明,如果没有三姨夫,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歼十。

因为涡扇十发动机,现在还没有影子呢,靠这样一款发动机,是绝对不行的。

三姨夫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它已经成功地让歼十走出来了。

“是的,我们正在和俄罗斯方面协商,打算首批订购三百台al-31fn发动机。”林将军说道。

虽然都叫三姨夫,但是还是有具体的细节不同的,双发改单发,机匣等位置,都做了较大的改动,所以,给歼十一准备的发动机,是不能用在歼十上的,必须要专门订购才行。

三百台,那也就意味着,空军首批就要订购二百架歼十战机!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是喜上眉梢,歼七战机当初也没有这么好的待遇,能五十架五十架地购买就不错了,现在,歼十一开始就要两百架!

空军已经等不及了,周围的国家都在迅速地掌握三代机,尤其是南部的印度,已经有了庞大的米格29机群,又订购了苏-30,己方必须要迅速扩大自己的机群才行,无奈北方所生产的歼十一的进度太慢,国产化率太低,而且,价钱也太贵,所以,只能是从这里赶紧下手了,迅速扩大空军的三代机的编队,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祖国的领空。

当然,订购这三百台,也不是意味着歼十的产量只有这么多,这只是最初的型号而已,等到这一个批次生产完毕,或许涡扇十就成功了,到了那个时候,歼十就可以换装涡扇十了,歼十一也可以换装涡扇十了,战机就可以完全实现百分百的国产化了,这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旦面临战争,不用担心零部件来源受到限制啊。

“好,那我近期就回一趟成都,协调歼十战机的生产工作,同时,也可以看看咱们的枭龙的生产情况。”宋老说道。

宋老本来就打算回去一趟呢,现在正好算是双喜临门。

枭龙?秦观这几年,一直都在试飞歼十,对别的项目了解的不是很多,现在,听这个型号,感觉到有些陌生。

“枭龙,就是超七,咱们正在生产第一架原型机。”宋老说道:“秦风,你要不要回去,完成这架飞机的首飞啊?”

超七!和歼十一样,超七也是历经磨难啊,秦风听到了宋老的介绍,不由得感慨万千,从最初简单改歼七,到后来格鲁曼公司大改,再到出现波折,西方停止合作,巴基斯坦撤资,己方一步步地走到现在,终于,将超七也给打造出来了。

航空工业,已经崛起了!

看到秦风激动的样子,宋老也是感慨万千,枭龙能走到这一步,步履同样艰难,哪怕是这架原型机,也是经历波折啊。

新千年之前,老巴就已经和国内签署了超七的合同,但是,后续的进展并不顺利,发动机使用的是俄罗斯的rd33发动机,传言印度会进行施压,让俄罗斯放弃出口,后来,又因为老巴引爆了蘑菇弹,迎来了国际制裁,他们期待的西方航电根本就无法提供。

眼看这个计划又要泡汤了,成都坐不住了,面对着漫长的,毫无意义的航电谈判,游说,成都提出两个新方案:要么先研制一架不考虑航电的飞行平台出来,反正制裁一定是有时间限制的,研制也需要一定时间,等飞机飞起来了说不定制裁就结束了;或者是在目前国内提供的航电设备中选择,或者可以选择一部分俄罗斯设备,这两方面的设备都不会受到制裁的影响。

就这样,没有航电的原型机就进入了快车道,有了歼十的经验,打造枭龙更是高效,现在,原型机已经在打造之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