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航空 > 第一百九十五章 耦合方式

大国航空 第一百九十五章 耦合方式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4:31 来源:笔趣阁

秦风回到了成都,就进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如果仅仅是搞一个模型,并不难,但是,首先要宋老将新歼的各个基本数据先确定下来,这样才能够造模型,否则的话,那模型和真正的数据不一样,是绝对不行的。

对于鸭式布局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来说,就是鸭翼面积的大小,以及和后面主翼之间的距离,虽然吹过多次的风洞,但是,这个鸭翼布局的选择,依旧需要无比慎重。

鸭翼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提供力矩,让战机抬头,这样的话,是距离越远,需要的力矩就越小,只要有足够的距离,阿基米德都可以用一根杠杆来翘起地球。

但是同时,鸭翼的另一个作用,那就是用来拉涡流。

想要提高战机的机动性,就必须要利用空气动力学的不断发展的成就,在以前的时候,可变后掠翼就是空气动力学的一个发展体现,通过不同的后掠角来获得最高效的飞行能力,可惜因为材料不给力,被重量的增加抵消了优势,同时还带来了控制的难题。

而现在,航空动力学的发展,就是利用涡流,比如歼-13的机身两侧有边条,这个边条,就是用来拉涡流的,这种特殊的气流,对大迎角下的机翼的气动效率,有很高的提升。

而鸭翼,也是可以拉涡流的,鸭翼拉出的涡流会和主机翼上表面的涡流相耦合,提高主翼的升力,主翼的升力越大,战机的性能就越好。

这样的话,鸭翼距离主翼越远,拉出的涡流就损失的越严重,耦合效果越差。当这个距离足够远时,鸭翼的涡流和主翼的涡流将不再耦合,也就没有了增升效果。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鸭翼离主翼,那是越近越好。

这两个需求,就是完全矛盾的了,如何来平衡呢?

“虽然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大规模地布局鸭式布局的战机,但是,这个趋势是很明显的,我们可以看到在欧洲,各个飞机公司对鸭式布局的研究都很多,发表的论文也很多。”说话的是秦风,在这方面,秦风也是一直都在研究的,尤其是在接手了歼-9资料的整理工作之后,秦风更是把国内外的这种研究翻了个遍。

“达索公司,比较倾向于近距耦合。”秦风继续说道:“欧洲战斗机,倾向于远距离耦合。”

欧洲已经有了狂风战斗轰炸机,可惜这种战机先天性的缺陷,让它最适合作为攻击机,面对苏联人的装甲集群的时候,从空中进行打击。

只有英国人搞狂风战斗机的截击机的版本,也没有把它叫做战斗机。

它的机动性能不足,所以,欧洲就想要联合研制一款以空优为目标的战斗机,在1979年,英国宇航和德国的mbb公司向他们各自的政府提交了ecf(欧洲联合战斗机)的正式提案。

法国人一看,有机会,赶紧加入进来,这样,三个国家,还都是欧洲最重要的国家,所以,他们联合的这款战斗机,就被叫做“欧洲战斗机”了。

不过,以后的事实就看出来了,法国人绝对没安好心,他们加入进来,那是因为他们要主导,达索公司是高傲的,达索坚持领导所有的设计,尤其是这种战斗机的发动机,一定要用达索自家的m88发动机。

虽然英国已经没落了,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尤其是在航空发动机方面,英国的技术实力相当的雄厚,涡轮发动机,几乎就是从他们开始的,他们一款款的发动机,连美国都佩服,进口。

整机英国人还能咽下一口气去,但是在发动机方面,英国人是坚定的,执意用turbo-union rb199发动机。

法国人一看不干了,加入进来,就是要主导所有的,英国人坚持,他们干脆就自己玩了。

这样,达索公司退出,自己单干,剩余的公司接着发展,这就出来了两个方案。

达索公司,玩的最溜的就是三角翼,看看幻影机,几乎都是无尾的三角翼,对达索公司的技术人员来说,鸭翼就干一件事,给他们产生涡流就够了,其他的,就靠主翼来解决,以前没主翼,不是也玩的好好的嘛。

虽然阵风还没有出来,但是他们在欧洲战斗机项目主导的时候,这种计划就已经出来了。

“对啊。”宋老在一旁说道:“近距耦合,主翼与鸭翼相对距离很近,鸭翼根部甚至于主翼前方投影重叠。由于鸭翼在飞行时能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并且鸭翼涡流极易与主翼上方升力涡流重合,大大提升主翼升力系数,能明显改善机动性、挂载和航程等特性。”

如果看后世的阵风战斗机,就是这样的,鸭翼的后端,几乎是在主翼的前端上面,相互重合,把涡流利用到了极致。

“但缺点也很明显,鸭翼升力作用明显,控制作用小,为了配平升力与重力,这个近距鸭翼要么固定,要么小幅动作,控制特性主要体现在副翼或尾翼上。”

对这些东西,宋老研究了十几年,当然是清清楚楚的。

“至于另一种,就是远距耦合。”宋老继续说道:“主翼与鸭翼相对距离较远,投影距离大于鸭翼长度很多,鸭翼比较小。此时鸭翼面积小,翼尖涡流小,并且因为距离远,涡流的耦合作用小,改善升力特性有限,但由于与主翼升力耦合小,升力相对独立,控制作用非常好,只要稍稍给点力,就能让飞机明显地提高敏捷性,如果要是能差动的话,那对飞机的滚转更是能提高好几倍!”

差动,就是两个翼面的动作方向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战机更容易滚转起来,三代机,滚转率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完全可以在远距耦合上发挥出来,当然,对飞控的设计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稍稍不慎,就是摔机的结果。

而在三代机的电传飞控设计上,己方还是空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