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七百七十一章 风云汇聚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七百七十一章 风云汇聚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6:02 来源:笔趣阁

公元208年正月末,多年不见战火的襄阳,这个繁荣昌盛的楚国国都,迎来剧变。

向来驻扎在北城外很远的近卫军团,突然进驻襄阳城内,将整个襄阳防备得水泄不通。

次日,徐淑公布榜文,以疑似叛国罪,封锁城池,缉拿司空沮授、司徒田丰二人!

刹那间,百姓哗然,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此二人位居楚国三公之列,在百姓中名望非常高,多年来勤政爱民,功勋卓著,为何一日间变成了叛逆?

可徐淑同样在百姓心中地位极高,这位仁德贤淑、亲近百姓的前任王后,深得楚国上下敬爱,为何与昔日忠臣决裂?

一时间,百姓无不议论纷纷,各种小道消息流传甚广。

这可把那些潜藏的细作给愁坏了!

只因为乱,非常乱,乱到什么消息都有,又什么都不是,连绝大部分楚国官员都是稀里糊涂,他们又如何分得清楚?

最后只能归结为这是权利之争激化。

此时,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场权利斗争的结果,而结果来得也非常快,半日后就直接冲击着每个人的眼球。

消息传出,原来田丰和沮授等人似乎早已察觉徐淑要动手,出城躲避已有两日,听闻罪名定下,果断召集张靖等将领,率领驻扎在襄阳南城外的朱雀军团兵临城下,围拢襄阳。意欲与徐淑拼个鱼死网破。

当日傍晚,两方还曾一度在城头喊话,徐淑大骂田丰等人不忠不义。枉自德高望重,却内心实奸。

田丰等人则反唇相讥,言徐淑图谋不轨,意欲夺楚国王权。

如此形势,当然让那些潜伏的细作喜不可言,纷纷当做大事快马传报,短短数天后就为曹操和孙坚所知。

此事发生后。新野的张合最先公开声明,宣布支持田丰、沮授。要去除徐淑,力保楚国王权不旁落后宫,并随之率领四万精锐东方军团将士南下,日夜兼程。奔赴襄阳。

这下,楚国可就真的热闹起来。

紧接着,徐晃发布声明,怒斥田丰、沮授等人违逆犯上,派遣韩猛统军两万,火速奔赴襄阳,救援徐淑。

再接着,早已返回洭浦关一年多的赵云,也怒斥田丰等人谋逆。与黄叙共率三万青龙军团将士北上襄阳。

这时候的楚国,可真是乱成了一锅粥,人心浮动。

远在邺城的曹操短短时日内。接连得到上百封密报,了解到楚国此时局势,整日大笑不止,对群臣笑说:“没了王子阳,楚国就是一盘散落的沙,孤尚未南征。其已自溃矣!今当坐观其内耗,待南征时。轻易可定!”

“近日更需减少兵士调动,楚国能人繁多,此时行动过烈,必致其心中疑虑而彼此克制,甚而和解。因此,尔等务必保持常态,使其确信魏国在近些年间,绝无兴兵之意。不过,诸位亦可多遣能言善辩之人前往楚国,挑拨其矛盾,但凡成事者,皆记功!”

…………

与曹操的志得意满相比,江东孙坚虽然高兴,但却显得颇有些感伤,在朝议时对群臣言道:“子阳乃天下雄才,创建楚国之伟业,可怜死后却无人可继,以致君不君、臣不臣!可悲、可叹!”

“楚国此番内斗,必致分裂破落,诸公须做好心中准备,但切莫操之过急,暴露意图。不然若逼得楚国权贵合力,将得不偿失,因而还需静待时机成熟,再迅速挥军征伐,万望诸位近日多多斟酌,善思巧计。”

“此外,自子阳阵亡,孤多次书信召回幼女尚香,其却不肯回返,诸位如能设法保其安全,大可上奏,孤必有重赏!”

…………

吴魏两国之主各有算盘,西凉的马腾也同样不甘,在听闻楚国内乱后,境内军队物资调动频繁,只等楚国守军出现问题,可惜郭嘉亲自镇守陈仓,暗中与高顺、魏延、黄忠等将沟通。

因郭嘉和魏延都知道王旭还活着,如今大计已经展开,无须再瞒住各主将,因此他们共同告知黄忠,从而迅速在最高层达成了完全统一的共识,只不过仅有三人才清楚而已。

如此一来,这支军队核心领导层稳固,只管扼守险隘,似乎丝毫不受襄阳乱局的影响,但为了麻痹别人,郭嘉还是故意放出风声,透露出打算约集众将,凭借雍州之地自立的意图,可谓解释了不乱的理由。

马腾无机可趁,又不知其虚实,再加上早前一败的教训,倒是暂时不敢妄动!

此时,全天下的目光可谓都集中在了楚国,每天发生的事,都在以最快的速度传往四面八方。

襄阳的形势越见紧张,虽然始终停留在彼此叫骂对峙的阶段,可明显在逐步升级,因为这里聚集的军队已经越来越多,且双方多次会谈,也以不欢而散,彼此斥责结束。

就连那些将士的目光中,也充斥着茫然,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怎么会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可是,兵士以服从命令为第一天职,他们不愿意战,却没有选择。

此外,各方势力也来了很多能言善辩的人,不断游走和接触楚国重要的文武,用他们的方式企图加速这场叛乱形势的升级。

当然,这只是绝大部分人眼中所看到的模样。

真正明白内情的所有领头文武,一边应付着各种各样的人,一边稳定着下属情绪,一边也在暗自兴奋着,期待着,守候着!

他们都在等,等那个人出现,一切阴霾便都将成为过去!

公元208年二月初十上午。赵云和黄叙率领着青龙军团三万精兵,徐徐抵达襄阳!

这是来自最远方的一支军队,也是计划中最后的一支力量!

此时的襄阳城外。已经秘密密密麻麻扎起十多座大寨,分成两个对峙的阵营,一东一西,泾渭分明。

当赵云率部刚刚抵达时,诸葛亮徐徐出现,他站在高高的战车上,头束纶巾。身着青衣,轻摇着羽扇。面含微笑,风姿卓绝!

在百余精骑的陪伴下,他游走在两个对峙阵营的中间,两杆大旗插在那战车的上方。猎猎招展!

一杆写着“楚”字,这是势力的象征!

可另一杆将旗上,却写着“旭”字!

很快,绵延广博,近乎看不到头的军营,迅速涌出密密麻麻的将士。

为首的几个最高将领,全部如风般冲出营房,热内盈眶地眺望着,他们已经等得太久!

十多万人聚集在这里。却全然没有人发出丝毫声响,既是因为训练有素而换来的严格纪律,同时也是因为惊愕。

在楚**中。所有都知道,旭字旗代表着什么!

那是楚国人心目中的神,心目中的王者才具有的旗帜!

独一无二!

大部分将士不知道,可那极少数的主将却心知肚明,这是约定好的暗号,宣示着那个人的归来!

“出营!列阵!!!”

赵云眼角含泪。高举崖角银龙枪,最先传出了响亮的声吼。浩荡长空,久久不息!

片刻后,激动的各大将军们,接连发出震天嘶喊,仿佛生怕自己的声调弱了下来,被他人比下去。

“出营!!列阵!!”

驻守荆南多年的韩猛泪流满面,翻身跨上战马,黑铁重枪狠狠驻地,生生砸出一个洞来。

“出营!列阵!!”

“出营!列阵!!!”

“出营!!列阵!!!”

一声又一声,一个接一个,将士们都觉得,各自主将那熟悉的震吼,今日似乎特别响亮,气势特别足!

尽管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接下来要怎样,可这里没有多余的喧哗,没有多余的喧闹,只有沉重的脚步移动声,各部将士各成方阵,迅速在襄阳城外集结着。

那绵延的阵列,延伸到了视线的尽头,城外同时聚集的十七万大军,是何等的规模?

若非襄阳城近郊经过多年开发,早已是开阔平坦,根本就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没人去计算究竟绵延了多少里,可至少也有数里以上,至少在平地上一眼是看不到头的……

这些兵士分成两个阵营,一左一右,中间隔着很宽一段空地,彼此成对峙状。

若是有心观察,还会发现,中间那段空地从南往北,一直通向了襄阳的南城门外,这也是最高层有意的安排。

从士兵走出营帐,到将士们全部列阵以待,即便这些全部是楚国训练有素的主力军,也足足花了半个时辰。

不是不精锐,而是同时间在这里的人太多!

此时,襄阳的南城墙上,也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兵士,近卫军团,城防军,禁卫军都有,就连王太后徐淑也全身着甲,高高伫立在城头,身后还跟随着壮硕如牛般的典韦和颜良等将军。

不过,更令人惊奇的是,城头上不只是徐淑,连蔡琰、貂蝉、孙尚香等众女,还有王征、王战等几个兄弟姐妹也出现了,王旭那已经渐显老迈的父亲王谚、生母、姨娘、堂姐、妹妹等全家至亲,包括已被关押在大牢很久的王飞、王凯等人,还有那些曾经反对徐淑执政,全部被关押起来的文臣武将全部都在。

只是,他们的眼神中有的是茫然,有的是麻木,有的是悲伤,有的是痛苦,各不相同!

徐淑没有告诉他们什么事,只是将他们带到了这里,因为她卸下了重担,做好所有铺垫,此后的一切,都该由王旭自己去处理。

全军大部分将士,同样是不明所以,甚至思绪复杂,因为他们不知道,接下来是否要与昔日的友军兵戈相向。

只是,这种静默并没有持续太久,这种压抑也没有持续太久!

在军阵绵延的尽头,三个骑着战马,浑身着甲的威武身影,徐徐从南方地平线处走来,火红的宽大战袍随风舞动,高高扬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