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六百九十三章 陆逊的见面礼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六百九十三章 陆逊的见面礼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6:02 来源:笔趣阁

做出决定后,王旭亲笔手书,分别传信给南海郡的周瑜,还有远在建业的孙坚,将自己对曹操布局的所有推测,全部告知。

至于信不信,他倒是不担心。周瑜和孙坚都是人杰,江东能臣也不是一个两个,他们自然会去探查和思考。

况且曹操这次的谋划,最厉害的,就是抓住思维的习惯性这一特点,所有人都以为他主要争对王旭、争对楚国,渴望吃下荆北这块大饼,因而潜意识的忽略掉,淮南也是块小一些的饼子,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可一旦被发现,那么这种思维定律打破,从各种情报中去分析和推敲,自然就能明白其真实打算!

随后,王旭和薛综商议一阵,也开始安排起今后的各项事务来。

经过谨慎商议,细细咨询过薛综治理交州的情况后,王旭最终决定征调太尉府从事王甫,南下交州,任合浦太守。

调任光禄寺的寺丞邓方,赴任交趾太守。

至于程秉,则在邓方赴任后,转任郁林郡太守。

薛综则迁任交州刺史。

同时,也下令典农将军文聘再次率一万新兵南下,补充青龙军团!

早前文聘紧急送物资南下时,就将训练好的一万士卒留给赵云,如今再送一万已经是极限,毕竟文聘所负责的几大新兵营,总共只保持五万编制,大多数都是未曾训练好的,挑选出两万相对较好的,恐怕已经是极限。

任命的文书由王旭亲自书写。由偏将军刘云亲自快马传往襄阳!

接下来的日子。王旭陷入静静的等待中。等着江东那边的回音。

可没想到,南海郡的周瑜得到消息后,倒是暂且沉寂下去,但江东建业那边,却迟迟没有消息传来,让人摸不清其动向。

眨眼便是半月过去,连听命赴任的邓方、王甫二人都抵达,但江东却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须知邓方、王甫可是在襄阳交接好几日,才动身南下,而且也不可能像传讯那般,沿途马不停蹄地飞奔。

不过,江东那边不动,王旭也没办法强求。

这日,他正与薛综在书房谈论治理交州的举措,忽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地脚步声。

“楚王,程太守抵达城外。还带着足足三千多兵士,今日执勤守将何仪没敢放其进城。派人前来禀报楚王定夺!”

“德枢回来还带着三千兵士?”薛综奇异。“难道他将交趾郡守军带走了?”

“不可能,邓方前去交趾赴任的时候,我叮嘱过他,要好好统管交趾守军,德枢焉能擅自调走兵士?”王旭同样皱起了眉头:“本王亲自去看看!”

薛综其实心里也很疑惑,但却不怎么相信程秉图谋不轨,急忙劝说:“主公,德枢应该另有原因,其并非那等反复之人!”

“我明白!”

王旭点头,但并未多说,径自让仆从备马。

两人迅速赶至西城头,王旭刚刚登上城墙,何仪已是大步迎来,拱手报道:“主公,程太守带的兵马太多,如今形势不稳,末将没敢打开城门,但程太守并未先要求开门,只是让属下派人禀报主公!”

“噢?”王旭心中更好奇了,但脸上终究露出笑容:“德枢果然不会负我。”

他刚才心中其实也没底,如今战乱时期,谁也说不清。

如果程秉真的擅自带兵回来,也有可能意味着想诈取城池,但若依何仪所言,其并不急着喊开城门,反而主动言要先见他,那就说明另有隐情,毕竟他出面后,若有不轨之意,就铁定藏不住。

行至城墙边缘,王旭目光一扫,便发现那两千兵士距离城池很远,而程秉则带着两个陌生人,站在弓弩手射程之内。

此时程秉也看到了他,匆忙喊话:“主公,那三千兵士乃是给主公的惊喜!”

说着,不得王旭说话,其已是大声接道:“主公可看,那三千兵士如今在远处,而臣等已行至城下,主公可否打开城门让臣等三人进去,然后再关上城门,这么短的时间,那些步卒也必然无法迈过这么远的距离!”

王旭闻言,心中粗略计算了翻,暗暗认可了其说法,那段距离确实很遥远,步卒是赶不及的。

“开城门!”他沉声喝道。

何仪心领神会,很快命人去打开城门,但弓弩手也保持戒备,若稍有变化,立刻就能投入战斗。

不多时,程秉带着两个陌生人进得城来,一切也没什么变故,远方的步卒仍然全部原地坐着休息。

此时,王旭才彻底放下心来,微笑伫立,望着逐渐登上城楼的程秉和两外二人。

那两人一老一少,少者,看上去二十三四岁,姿颜俊伟,是个少见的高大帅哥,行走间气质儒雅,颇为出众。若以武者的角度去看,也能发现他步伐稳健,呼吸平稳,精气内敛,显然身具不俗的武艺。

另外一人年龄就比较大了,两鬓斑白,胡须也不短,难以辨别年龄,但从其身形气度来看,也非寻常之辈。

程秉在前,两人在后,很快行至近前。

“主公,臣有喜事相报!”程秉显得很高兴,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噢?不知是何喜事?”王旭笑笑,目光不经意间看向其身后二人。

程秉当然知其意,随之躬身退后一步,指着后方二人笑说:“主公,今日臣欲引荐两位贤能!这位是德高望重的日南太守,虞国、虞治仁!这位是江东才子陆逊、陆伯言!”

刹那间,王旭的瞳孔为之一缩,心中惊异:“德枢。如此大事。汝何故不早些书信一封?”

程秉笑笑:“主公。二人之功属下实不好解释,便想着由二人亲自向主公禀报,再说也是给主公一个惊喜,岂不妙哉!”

“哈哈哈……”王旭大笑:“你这个德枢,倒是让将士们吓了一跳!”

此时,虞国和陆逊也纷纷躬身行礼。

“属下虞国,拜见楚王!”

“草民陆逊,拜见楚王!”

“诶!二位不必多礼!”王旭亲自上前。一手扶住一个。“本王如今可是好生糊涂啊!伯言远在江东,治仁远在日南,如何今日竟然会齐至?让本王真是惊喜不断!”

虞国与陆逊相视而笑!

虞国微微眼神示意,看上去仿似不想与陆逊争什么,陆逊报以感激地一笑,倒是随之回过了头来:“楚王几次书令征召,盛情难却,伯言安能拒绝?只是觉得空身而来,不足以回报楚王的恩遇,便寻思着先做些事!”

“哈哈哈……伯言果真俊杰。气度不凡!”王旭当场笑赞。

“楚王过奖!”陆逊笑笑,随之接口说:“自几度接到楚王征召。鄙人便有心寻来侍奉明主,可却忧愁无见面之礼,那些寻常世俗之物,楚王尽皆不缺,最终苦思百想,也只有先以寸末之功为礼,以报楚王恩遇!”

此时,那虞国终于笑着接话了:“楚王,陆伯言一个多月前乘船抵达日南,支身前来太守府,可是把属下说得满脸通红,羞愧不已,后来想着,属下都老得快入土之人,还跟着士家人折腾什么,楚王乃是先帝的亲近之臣,又是当今天子亲自册封,属下本就是先帝所封之汉臣,理当支持楚王才对!”

“哈哈哈……”王旭爽朗地笑着,摇头道:“虞公过于自谦,阁下老当益壮,如何说快入土!依本王看来,活上百岁也是易事!”

其实他发现这虞国是个非常精明的人,远不如其表现出来的那般,其能在关键时候,抢过陆逊的话,说明其很懂得人的心理,因为有些事如果由陆逊亲口说来,便有显摆功劳的嫌疑,但他那番调侃,不但让人对他本人好感大增,也让陆逊不至于唐突。

不过他可不会揭穿,很快招呼着说:“走、走、走!这城墙上风大,不如回府里详谈,二位远来相投,路途劳顿,回去安坐歇息,再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

回府的路上,程秉也说出来此事的前因后果。

原来陆逊有心先立功勋,再见王旭,因而苦思计策,最终决定,设法拿下九真和日南两个边关小郡,作为觐见之礼。

日南太守虞国,其实也算是陆逊的长辈,因为他和陆逊的祖父陆纡,年轻的时候是生死之交,直至虞国后来调任日南太守,因地域太远,联系不便,这才逐渐失去联系,可陆逊小时候,却也听父亲说起过,对其有所了解。

这虞国虽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军政才能,但其品行才德也很受人尊敬,治理日南郡多年,以惠政著称,土著族人也对其敬慕有加,还有两只大雁喜欢栖居在虞国的厅堂上,虞国每次因公务出行,双雁都会起飞,跟着他的车架。

陆逊经过多番打听,确认了虞国的心性和为人后,觉得有信心说服,所以便孤身前往日南,最终以大势和诸多理由,成功说服了虞国,其愿意举众投效。

可是,在说起这些时候,王旭明显发现,虞国不经意间露出怀念似的笑容,沿途甚至也没表现出什么意欲进取的心,反而是不时看向陆逊时,颇为欣慰,有着些许感慨之意。

这根本不像是被说服后,想进一步争取功名的意思,反而像是长辈看待优秀后生晚辈的眼神。

王旭也不是毛头小子,这点经验还是有的,陆逊终究很年轻,从小到大也没受过太多苦,不曾远行,对察言观色还不是特别能领会,他倒是完全没看出来。

想来,这虞国肯投效,肯定不仅仅是因为陆逊的话说服了他,恐怕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与陆逊死去的祖父陆纡,有着极深厚的交情,他在被陆逊说动后,有心将这功劳送给陆逊。

不然,仅是有心效力的话,哪有完全不透露自身功劳,反而老神在在,什么功劳都硬往别人身上塞的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