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六百八十二章 卫将军府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六百八十二章 卫将军府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6:02 来源:笔趣阁

得知前因后果,王旭心中升起难言的惭愧,没想到一时的疏忽,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那位忠心耿耿的徐司马,含冤而死。

可战乱年间,这种事情又能怪到谁头上呢?荆南早期,事务繁重,一人担着好几人的事务,不可能强求到丝毫无差。

这些兵士失去军籍记录,没有证据,兵曹等不相信,也是无奈之举,不然任谁伪造一封文书,岂不都能寻机得势,乱得一塌糊涂。

如今,他发现了这个问题,当然不会任其下去,王旭很快亲自查验了当年的调令,同时将此地早期的补给供需记录也一一查看,直到确认其不是伪造后,还让兵士们说出,当年他们所属的部曲,所属的编制,直属长官的名讳等等!

典韦毕竟曾率领过那支部曲,当年一起南征北战,记忆深刻,所以几乎没核对多久,就出面帮着证明。

进入寨子后,还看到了他们残破的兵器战甲,那也同样是早期荆南的装备。

如此一来,他终于彻底确认,这支边军确实是被遗忘了!

徐盛同样很是感慨,忍不住出言进谏:“主公,其实别说这里被遗忘的,即便现在军籍在册的边军将士,也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他们守在各处峻岭险隘的地方,不入主力军团,散乱而没有调度,将士们几乎失去了升迁途径,累累军功都只能暂且压下,而且他们的薪俸也相对较少,与郡府兵相同,可是守在偏远的山区,其环境之恶劣比之郡府兵,那是差到极点。”

“太尉府不管吗?”王旭疑惑的说。

“主公忘了吗?太尉府虽掌军事。可以部署战略战术,统管军需及军事事务,掌管将士升迁和军法,军队调动征伐需经其批准。可没有统兵权。他们不能涉足掌管军队啊!这些边军将士,早年由太守调度。可老早就已经收回这个权利,又根本没有统兵体系,往哪儿升啊?总不能这样一处山道守军,就让一个裨将军来驻守吧!”

徐盛叹息着摇摇头:“所以。他们最多也就调任到主力军!而且地位还低,在主力军面前,几乎都抬不起头。”

“文向,那你可知道我们三州之地,这种边军有多少?”王旭问说。

“这个曾听郭太尉偶然谈及,三州之地,如今估摸着也得有四五万吧!其中尤以益州西部山区。荆州东部山区,雍州各处险隘最多,少则几百,多则两千余人。如今军中将士如果听说要调去守边,无不变色,甚至还给边军取了个外号。”

“什么外号?”王旭微微恼怒地问。

“傻大山!”徐盛尴尬地说。

“岂有此理!”王旭当场痛骂:“边军承担着最坚固的重任,怎能如此屈辱,以后禁止兵士如此谈论!还有,此事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对我说过?”

“这……”徐盛迟疑了。

典韦在一旁听着,倒是没那么多顾忌,直言道:“主公,如今军权一事是禁忌,文武他们都不敢说!”

“怎么了?”王旭疑惑。

“典韦,这事儿可不能乱说?”徐盛出声提醒。

“管他乱说不乱说,反正我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典韦性子直贯了,又与王旭极其亲近,根本收不住口:“将士们数次整编后,军权都在主公手里,众人其实也给郭太尉提过,可郭太尉说他虽掌军事,但不能掌兵。他们太尉府若管此事,便有意图逾越,掌控边兵的嫌疑,可将领这边也同样没人提,因为边军谁也无力顾及,若说统管,也就只有主公亲自出马,可这与没说又有什么区别!”

“原来是这样!”王旭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徐盛、典韦、颜良也都静静地看着他,并未出声打扰。

过了好久之后,王旭才抬起头道:“颜良,你派个人回返襄阳,传令郭嘉,将驻守三州边境这些险隘地区的军队,从今往后全部合编,正式赐名边军,设楚国卫将军一职,位与九卿持平,今后由卫将军府统一掌管这些兵士,暂时先由郭嘉兼任卫将军!他必须尽快将所有边军进行整编换防,特别是那些遗落了军籍仍在坚守的,让他妥善厚赏。”

“诺!”颜良拱拱手,领命而去。

随后,王旭离开了存留文册的屋舍,命守候在门外的代理司马钱柄,将山寨所有兵士全部召集到一起。

其实不用召集,那些兵士早都齐至,将这屋舍围的水泄不通。

面对众人激动的目光,他登上一块巨石,温言安抚。

“诸位,战乱之中,你们的军籍遗落,让你们受了这么多年的苦,这么多年的委屈,本王深感惭愧,但你们,却仍然坚守此地十数年,秉持忠义,诚于职守,功勋赫赫,乃是全军将士之楷模!从今后起,你们重归军籍,悉数纳入边军编制,过往一切,留载史册。”

上千名兵士在短暂的沉寂后,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嘶吼,那是发泄胸中十多年郁气的嘶吼,随之而来的,则是此起彼伏的哭声。

他们的眼泪很复杂,蕴含着太多对他们来说,刻骨铭心的经历与情感,承载着他们生命中长达十数年的光阴。

王旭也感动地落泪,等众人情绪稍稍稳定下来,他才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目光扫过,直至全场只剩默默的哽咽声,他才再度喊说:“鉴于诸位兄弟在此受尽委屈,却能坚持忠义,镇卫边塞,功劳卓著,愿继续留任军中,并年龄不超过四十者,升三级,调任襄阳近卫军团。”

“但凡不愿留任军中,年龄不超过四十者,升三级后,按时下职务,以楚国标准发放离任赏赐,并额外赏金二十斤。遣送归乡!”

“但凡年龄超过四十者,官升四级离任,其余同上。”

“但凡年龄超过五十者,官升五级离任。其余同上。”

顷刻间。边军将士全部傻眼了,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王旭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已是随之回身说:“颜良,你给众人讲下如今的楚**制,以及赏金额度!”

“恩!”颜良点点头,随之站上巨石。认真讲述当前的情况。

随着他话音落下,众兵士之中,随之响起一连串计数的声音。

“天啊,我原来是屯长,升三级就是都伯,按如今军制,那岂不是统帅一曲千人的副将?”

“老鬼。你还是在我之下,我如今可是别部司马,统帅一校五千人的副将。”

“赵军候,你可不该是别部司马。你年龄过了四十,该升为校尉,然后离任才对,安心带着丰厚的赏赐回家享清福吧!”

那赵军候一愣,随之急了:“四十怎么了?难道四十就不能打仗了!”

“哈哈哈……我今年三十九,别部司马!赵军候……你我兄弟二人较劲这么多年,这次你可输了。”旁边传来一阵张狂的大笑,

“哼!去、去、去,有什么好得意的,不就运气好点吗?”

场内接连不断传来这样的声音,位于前列的那个代理司马钱柄,也就是迎接王旭的那个头发泛白的男子,更是惊愕难当。“我是都尉了?统帅一部万人的副将?”

“钱司马,您老怎么也糊涂了!”旁边一人顿时笑了起来:“您老算错了,你老都五十多了,得升五级,是裨将军,是一军两万人的副将,不过您老恐怕得离任,不过那赏金多的让人流口水,回乡安享晚年吧!”

“二狗子,你胡说什么,本司马今年……今年……”钱司马显然说不下去了,面色颓然。

他知道,年龄肯定是按照他们这里那些书册上的备案来的,也是最后剩下的备案,况且在他的老家也能查到入户的登记。

须知从最初开始,所有荆州将士,哪怕是受降的俘虏,也会找地方安个户籍,耍赖都不行。

这种声音持续了好一会儿,如今这支军队,最年轻的都是三十一岁,过半的人已经四十过了,都面临离任退伍。

嘈杂了好一阵后,队伍里突然冒出一个声音,正是那赵军候。“王将军,噢!不,楚王!我们这些四十多岁的人,也还有可战之力,能不能选择留任啊!”

“是啊,是啊!王将军,我们也都想留任!”

刹那间,无数人附和,闹个不停。

王旭站在巨石上,面露笑意,连连挥手示意,才让众人安静下来。“你们这个要求当然可以,但是要连任军职,必须要接受考验,毕竟敌人是不会手下留情的,若是能经过考核,证明你们还有能力,有实力战斗,那才可以。这既是对将士们负责,也是对你们自己负责,大家觉得呢?”

“说的是!”

“这话不错,最恨那种占着位,无能害死弟兄的人。”

这里都是些久经战阵的老兵,早年打过不少仗,都对王旭的话非常赞同。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么尔等便在此再驻扎两个月,待两个月后,襄阳必定调兵过来换防,等尔等回到襄阳后,自会有人来安置你们,那时也会安排考核,你们愿意留下的,都可以参加,当然不仅仅武力,如果各自有什么打仗的诀窍,独特的才能,也可以继续录用。”王旭笑着承诺道。

“楚王圣明!”

“楚王万岁!”

“这么多年,值了!”

“我就说当年徐司马是对的,楚王那么英明,只不过不知道这些事罢了,只要知道,肯定会给我们正名!”

顷刻间,群情振奋,扬臂高呼,惊赞之声不绝于耳。

过了好久,军士才从兴奋中平静下来,钱司马擦着眼角幸福的泪光,突然跪倒地上:“楚王,徐司马虽然逝去,但是他带着弟兄们坚守下来,也是他支撑着我们,能不能……”

“当然能!”没等他把话说完,王旭便已是高声接过:“即日,本王便命人通传三州之地,将你们的事迹传遍所有人,让他们看到忠义之士,将得到如何厚待,付出的一切都会得到回报。”

王旭说完,却是深吸口气,回想着之前所见书册上的记录,陡然接道:“青云山道驻军司马徐忠,随本王起兵零陵,累战有功,后携千余将士驻守青云山道九年,虽受不公之事,仍秉承忠义,劝服士卒,以仁德忠义感化青云山道边军,含辛茹苦孤守十五年,此情此志,当为天下将士之表率。”

“今徐忠病故,本王痛失忠臣,今日以大汉楚国封王之名,追封徐忠为忠义将军,树碑立传!并赐封其名爵关内候,食邑一百户,由其家乡的长子继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