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六百零七章 老辣的手段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六百零七章 老辣的手段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6:02 来源:笔趣阁

这一日,王旭暂且抛下了其它事务,专心陪伴家人,讲些奇闻趣事、风土人情的轻松话题,倒是让家中老人高兴不少。对于母亲的眼睛,他也亲自看过,确认还能治愈后才放下心来,千叮咛万嘱咐,让其今后务必要配合华佗、张仲景等人的治疗。

此外,对于新过门的颜明和孙尚香,几个长辈都非常满意,不时出言夸赞。

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享尽了天伦之乐,直至深夜,王旭才带着众女和三个孩子返回将军府。

此后的十日,他也并未急着召集众臣议事,反而躲着不露面,还谢绝所有人上访,若非徐盛等人以性命担保王旭确实已经归来,众文臣武将恐怕都会以为又是假消息。

这十日的平静,可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王旭在内府没动,可是谍影部众却全面出动,不是调查别人,而是留意襄阳,特别是将军府高、中、低各级官员的行动。

因为那些心里有鬼或者心虚的人,在知道他回来后,不得不频繁走动联系,意图寻找对策。

问心无愧的人,则必然天天守着将军府,随时准备应对在他归来后,必然出现的繁忙工作。

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人,则会一切如常,毫无变化。

或许这些情况并不绝对,但可以明确大致的范围,再配合谍影早前的调查信息,彼此对照,就能分辨出当初荆州内乱中,哪些人是核心挑动者。

虽然那次内乱的主因是失去领导人,从而产生派系权利之争,但若是没有极度活跃的人在其中挑拨。不可能会乱成那般模样。

毕竟将军府最高层,都是跟随他很久,品行人格得到考验的人,他们彼此间即便再如何有矛盾。也会尽量克制。不可能争到要分裂妄为的地步,所以必定有人从中作梗。才导致高层之间产生重重误会和矛盾。

当初徐淑执行郭嘉的建议,初步稳下局势,乃是以强势手段,将矛盾压下。并未从源头上解决。

郭嘉也只是逮住一些被怂恿出来抛头露面的人,真正的核心挑动者,并未深查。

因为那时候王旭不在,无人可以真正全面的镇压各方,而荆州中高层文武,谁不是心高气傲,身具一技之长?

谁去查。怎么查,查哪些人都成了大问题,一个不好,必会激化矛盾。导致派系分裂,各行其事。

在郭嘉当时的头脑中,也是做着两手打算。

若王旭能回来,那当然能很快解决,若王旭真的再也回不来,那徐淑暂时摄政,压下矛盾,待过了那个坎,再暗中寻找挑事人,并以别的借口处置,如此稳上几年后,自可徐图后事。

可如今王旭自己安全归来,当然不可能那样拖下去,所以他第一件事,就是要将内乱时候,最活跃的挑事人给找出来,这些害群之马留着是祸害,不剪除,何以威慑四方!

十日时光并不长,匆匆而过,看似平静的将军府,却并不平静,一道道调查信息传到了王旭手中。

他的脸色也一天比天差,因为结果比想象中要糟糕。

综合前后证据,核心谋划者多乃将军府掾吏,这些人是挑起事端的最早发起人,多达二三十人,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还勾结了他的亲族,也就是王家当年迁移过来的不少远亲,以及当下荆州的地方豪门。

这些人的目标倒不是要颠覆荆州势力,而是要夺权,夺取最大权利和利益。

正因为这些人从中作梗,挑拨离间,才导致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直至最后波及到荆州势力的最高层,导致派系矛盾激化,彼此猜忌,失去了信任。

如今,难办就难办在,有不少荆州重臣被这些人拉下水,不知不觉陷得很深,若硬要揪出来,那牵连实在太广,就连他也不敢轻动。

比如赵云的亲兄长赵风,就在不经意间迷迷糊糊地陷进去,随后更曾牵连到赵云也一度以为,荆州本地有些家族要同谋造反,所以曾私自带兵控制局面。

可事实上,恐怕赵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当时是被人当了枪使,但不管他知还是不知,此事若是全部拆穿,其罪责就落定,那时该怎么处理。

杀?那怎么可能?王旭怎么也不会杀这个忠义无双的爱将。

不杀,那这事又怎么执行下去?

这样的情况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片,最可笑的是,王旭曾在一份调查报告上,看到这样一段。

是赵云和南郡太守王獒领兵对峙,王獒大骂赵云意图夺权造反,赵云则同样以为王獒是意图不轨。

好在两人都不傻,觉得疑点重重,最终没有真正动手,可即便如此,这也是滑天下之大稽,自己帐下的两位死忠将领,竟然彼此猜忌到兵戈相向,还好没打起来,若真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这也不能怪他们,在当时那种大规模混乱的情况下,彼此间信任极度缺失,矛盾重重,谁又分得清谁?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那批人在中间挑拨、离间、谎报消息、造伪证、欺上瞒下、搅浑水,实在是可恨至极……

随着越来越多的详细情报入手,王旭的心情糟糕透顶,甚至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第十日,他仍旧苦思无果,在书房内看着堆积如山的证据,怔怔发呆。

“吱呀!”凌婉清打开房门,施施然地走了进来。“夫君,还在为内乱之事烦恼?”

“哎!”王旭叹口气,苦笑道:“婉清,情况你也知道,我是实在不知该怎么办了!”

“其实,奴婢过来,就是因为突然想到一个人,或许能为夫君解忧!”凌婉清笑着说。

“谁?”王旭猛然转头望向她。

“将军府贼曹掾,刘逸!”凌婉清一字一顿道。

“刘逸?”

“不错!”凌婉清点点头:“他老人家手中的证据恐怕比谍影还多,恒、灵二帝时期。他可是朝中的五官中郎将,对处理这种事,应该很有经验。”

“对啊,我怎么把他老人家给忘了。”王旭顿悟。这才想起手下有个办案高手。“快。快命人传刘逸!”

凌婉清温柔地看了他一眼,什么话也没再多说。悄然离去。

半个时辰后,刘逸匆匆而来,只是如今的他,已年近七十。虽然精神仍然很好,可还是有些老态,进到书房,立刻拱手行礼。“主公!”

“刘老不用多礼,快快请坐!”王旭挥手道。

刘逸笑笑,从容地坐到一旁。

“主公,今日唤属下前来。可是欲问处理内乱之事?”

“嗯?婉清已经告诉你了?”王旭奇怪地问。

“凌统领并未告知。”刘逸摇摇头。

“那你是如何知晓?”王旭惊奇地望了过去。

“主公回来十日,不集议,不见臣,明显是欲摆脱群臣的干扰。既然如此,除了内乱之事,又有何事能让主公这般作为?”刘逸笑着说。

王旭洒然一笑,叹服道:“终究还是瞒不过刘老!不错,今日前来便是为内乱之事,如今证据已齐,可就是不知从何下手,特向刘老请教!“

都是明白人,刘逸也不打哑谜,果断接道:“主公可是担心牵连太广,不好落实主谋罪责?”

“正是!”王旭点头。

“那主公目前手中的证据全无意义。”刘逸肯定地说。

“无意义?”

“对!”

刘逸坦然地与王旭对视,直言道:“主公手中的证据,应该全是内乱时候,大小官员武将的行为,可那些证据错综复杂,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莫名其妙就犯下了杀身大罪,难道都全数定罪吗?那岂非自毁根基?”

“这正是我所忧愁的!”王旭当即点头认同。

刘逸看其明白,倒也不再多说事情的严重性,转而道:“正因为如此,所以主公手中的证据是不能用来定罪的,只需将这些证据所指之人中,主公决心要处死的主谋选出来便是。”

王旭疑惑:“这个核心主谋倒是好找,可查了他们,也会牵连出别人的死罪,那当如何?”

刘逸笑了,笑得有些高深莫测:“主公,属下没说要以那些证据来定罪啊!”

此刻王旭是真的有些糊涂了,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出言相询:“还请刘老赐教!”

“主公!”刘逸突然压低了声音,意味深长地说:“内乱时候,属下虽身为贼曹,但实无力管束任何人,不过,虽然未能管束,但却请谍影单统领帮忙,一起查到了很多人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徇私舞弊的证据!”

“你是说……”王旭瞬间瞪大了眼睛。

“不错!”刘逸点点头。“主公只是想治那少数心怀叵测,挑拨事端,激化纷争之人死罪,何须用内乱时期的证据?这些人权欲熏心,利字为先,都有胆同谋做出这等大事,完全不顾己身职责与大局,怎会身家干净?仅是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草菅人命等其它罪责,就足以置其死地!”

“自主公回到襄阳,属下这十日来已经仔细核对过,若无意外,内乱时那些挑拨者,个个都有其它证据使其致死,所以绝无差池。”

姜,果真还是老的辣!

王旭听完这番话,当真是长舒口气,总算是放下了心中大事,可仔细想想后,又不是特别满意,忍不住出口问道:“可这样一来,大家都不会知道,他们是因挑拨内乱而死,内乱的前前后后也没公开,岂不是没有了震慑和警醒的作用。”

“主公,当年宦官当政,捏造事实亦能找到借口,此刻名正言顺,怎会没有办法?”刘逸不以为然地说:“内乱的所有证据可以当众宣读,让所有人都明白前因后果,也让所有人都知道错在哪儿,但主公只需在宣读完毕后,说一句正直用人之际,暂不追究,望众人痛定思痛,今后将功补过不就行了?”

“随后,立刻放下此事不提,将那些核心挑拨者捉拿,反以其它罪责宣判。这样一来,这些人不但无话可说,也不用牵连太多,更能让众文武和聪明人,都明白究竟所谓何事,同样可起到威慑和警醒之用,此事亦可就此了结。”

随着刘逸的话音落下,王旭再无疑虑,对其手段诚心叹服,忍不住朗声大赞:“刘老,这次定要为你记上大功一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