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四百五十四章 纯属巧合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四百五十四章 纯属巧合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6:02 来源:笔趣阁

众将随着王旭行至中军大帐落座不久,负责各项后勤辅助事宜的随军文臣也相继赶到,徐淑安坐在王旭身旁较低的位置,赵雨虽然天真活泼爱捉弄人,但一向很知分寸。心里明白军议不能开玩笑,就默不作声地按剑立于徐淑后侧。

眼神温和地扫过厅中文武,王旭满意地点头道:“人都来齐了,那就开始吧!”

“主公可是意欲现在攻打南郑?”管亥按耐不住,率先出言询问。

“呵呵!管亥莫急,待我先说一下目前的形势!”王旭摆摆手,并没急着回答,起身缓步走到身后帐壁挂的汉中地图前,指着南郑笑道:“这便是汉中郡府南郑,张鲁已将所有兵士集结于此,还有他五斗米道大部分忠实信徒。我不知道你们明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我就简单说说吧!”

“张鲁麾下兵士尚有近四万,精锐者两万余人,这是他的主要力量,但不可忽视的就是他在南郑城中还有数万狂热信徒,这批信徒虽然没有经过系统训练,战斗力不足,但他们盲从张鲁,只要穿上铠甲、拿起兵器也是一股不俗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们来说,保卫张鲁这个教主是神圣的,这种念头堪称疯狂。我们在攻城期间,必然面对他们顽强抵抗,无论老弱都会以死相拼,这与以往我们所面对战场全然不同。”

“这邪教真是害人不浅,待攻破南郑,吾必要将这教义典籍烧个一干二净!”一向不信鬼神的高顺顿时恼怒喝骂。他本就出身贫民。深知民间疾苦。对百姓也更为关心。知道这些人受张鲁蒙蔽而可能命陨沙场,心中很是不忿。

“呵呵!”王旭微笑着摇头,却是反对道:“此举不妥,其实张鲁所宣扬的教义本身并非邪教,反倒有劝民向善之用,与当年黄巾道不同。他之所以让人痛恨,是因为他利用了百姓的淳朴善良,利用教义来约束民众为其私心效命。其祖辈修道本是为得道成仙。而他修道是为了收拢百姓之心,以谋取世俗权欲。所以我们要杀得是张鲁,并非要灭了这个教派,这道教也是我们汉朝的精神文化,传承已久,城破之时诸位万万不可胡来,这些典籍是要保留的,他也是智慧和精神的文明结晶。”

说着,王旭故作自嘲地笑笑,解释道:“其实我也是师出道门。教我武艺的师父便是道家得道高人,所以不论如何。我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愤恨张鲁,而一把火把道门的珍贵典籍给烧了。我们要灭的是张鲁军事集团,而非道门。我希望大家记住,我们征战所为者乃是国家和百姓,作为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瑰宝,不管我们喜不喜欢,信或者不信,但也当保留下去,诸公都应该将自己的视野放开,上升到一个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其实这也是王旭所担心的,这群将军可不会管那么多,心中愤恨的情况下,一旦南郑城破,那绝对把张鲁这支道门给烧个一干二净。那以后龙虎山一脉的道家传承会缺失很多典籍,毕竟龙虎山一脉起源于张鲁的祖父张陵,那将使得中国文化少了一大瑰宝,这罪孽可担当不起。

厅中文臣们显然更能理解王旭的话,个个面露钦佩之色,武将虽然不是太明白,但彼此面面相觑半晌后,还是异口同声地回道:“末将等恭听主公教诲!”

“好了,诸位记住就好。”王旭点头,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啰嗦,面容一肃转到战争层面。“不过,正因为张鲁的蒙蔽,使得南郑军士将得到数万百姓支持,我们攻打也极为艰难。所以暂时不要急于强攻,而是先铺平所有前进的路。”

“这……”营中多数人不解,这都兵临城下了还有什么需要扫荡的,彼此茫然相望,只有少数人若有所悟。

“呵呵!诸公且看。”王旭将众人注意力再次拉了过来,指着地图道:“张鲁的核心力量尚在,因其教义迷惑,其亲信部下和信徒势必死战,所以我们此次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拿下汉中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此外,短短时日内,张鲁要把所有信徒集中到南郑是不可能的,很多人也不会离开家园,所以我们虽然围住了南郑,但是却要防备有人从后方捣乱。若是有那种在地区威望较高的百姓呼吁,那么带起一票人时不时给我们一些偷袭,侵袭我后方的运输和粮草重地,必将后患无穷,对我持久战不利。

更何况,民众容易盲从,最怕一地起,处处起,若是引起汉中大量百姓随之翻盘,或三五成群,或百十成群日夜侵扰,那我大军必深陷泥潭,形势堪忧。”

说到这里,王旭锐利的眼神扫过厅中诸人,语气坚决地接道:“所以,我们要剪除掉张鲁所有羽翼,先一步安抚百姓,并且也避免张鲁在南郑之外留有后招。”

“主公之意,可是欲先稳定汉中郡各地域?”沮授迟疑着问道。

“不错!”王旭肯定点头。“半月之内,我不会攻打南郑,诸将务必要将整个汉中全数控制,监督、安抚各地百姓,宣扬我荆州的优越政令。诸公可明白我意思?”

众人齐声回道:“末将(属下)明白!”

“好!”王旭微笑,当即将手指向了高挂的汉中地图。“赵云何在!”

“末将在!”赵云起身应命。

“我命你点拨军士,负责后方成固县境内各大小城镇和乡里,山村驻扎十人,小乡驻扎五十人,大乡驻扎百人,若是危险地区,可酌情增加驻防军士,目的只有一点,安抚百姓、宣扬政令、控制那种心怀不轨有异动的信徒或民众。你不用亲自去,但这一片区都归你辖制,你调遣的人出了问题。你负责!可明白?”

“诺!”此刻众人都懂了。赵云什么都不多说。只吐了一口字。

“张辽何在?”

“在!”

“命汝负责成固以北安阳县境内,其余与赵云等同,可明白?”

“末将领命!”张辽面目表情地接过了令箭。

“黄忠,命汝挑选军士负责定军山、天荡山等汉中险隘要道的驻扎,务必建立严密哨岗,来往人等严加查看,监视各地动向,控制住这些军事要害之地。”

“末将绝不辱命!”第一次接到任务。黄忠情绪显得有些兴奋。

“魏延,你遣人驻守阳平关。徐晃负责沔阳县,高顺负责大后方南乡和西城。限你们半月之类完成所有驻防,所掉兵马需先到兵曹掾陈登处报备,至于你们自己,若有需要可亲自去,也可不去,酌情安排,此外可有异议?”

“臣等谨遵主公号令!”厅中众文武起身应命。

“好!那就各去安排吧!”

军议结束,王旭带着徐淑和赵雨缓步走回自己主营。早就有些憋不住的赵雨更是问题多多。一路问个不停。

“旭哥哥,这场仗要打很久吗?”

“嗯!”

“那你估计要多久?”

“这个说不好。再快也要两三月吧,慢着难说了,得看形势!”

“那我们半月后攻城吗?”

“嗯!稳定汉中各地后就攻打。”

“那……”

见王旭实在是被问得烦了,徐淑才笑着插话道:“雨儿,别难为你旭哥哥了,他现在烦着呢!”

赵雨眨着大眼睛,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又转头看了看苦笑的王旭,才点头道:“好吧,就先放过旭哥哥好了!”

其实王旭压力确实大,看着轻松,其实打南郑真心不是一般的难。最重要的是,益州刘璋那边说不清楚究竟会怎么做,虽然以他那性子多半不会,更有甘宁等人叛乱,但时间拖久了谁说得清?

好在众将的行动之迅速让王旭欣喜不已,不到十三日,各地驻防已经完成,整个汉中都被严密布控。期间不出所料,抓住好些煽动百姓的五斗米道信徒。只是为了避免下面军士胡乱抓人领功,王旭要求谍影和刘逸的贼曹大力配合,所抓人等必须收归他们,那种作乱而就地正法的,也必须事后通报贼曹及谍影共同核实。同时张贴榜文,若有军士胡乱作为,百姓将可以到上庸城临时设置的监督点上报。

荆州军士纪律一向严明,再有这番举措,倒是完全杜绝了有品行不端军士趁乱打劫的可能。

此外,阳平关与定军山周边的防务有些出乎意料,魏延和黄忠二人都亲自前去看过,最终两人都提出需要大批军士驻防。魏延不但要走了珍贵的两千弓弩手驻守阳平,更提出调拨霍笃、霍峻两兄弟,理由是阳平关外的少数名族首领有不少支持张鲁的,怕其率族人相助。

黄忠更是要走了三千人,还有杨龄、鲍隆二将,甚至连其本人都过去了。他的理由倒是让王旭直接批准,甚至打算再加派些兵士,因为蜀中驻守白水关和关城的军士有异动。定军山、天荡山等作为蜀中进入汉中屏障,当然出不得差错。

只是这样一来,南郡城下的荆州主力突然就少了近两万人。原先上庸集结六万五千人,加上王旭一万亲卫兵,再加上各大将本部部曲特殊兵种,加起来也有八万多,如今却只剩下六万人……

南郑,太守府议事厅。

张鲁暴跳如雷,额头青筋暴露,完全失去平日儒雅风范,怀疑的目光不断扫过厅中文武,大吼道:“究竟是谁,究竟是谁?谁泄露了我汉中隐秘?坏我大事?王旭此番行动,让关外那几个头领无法过得阳平关不说,连我寄予厚望的鬼卒也都无能为也?本还指望与王旭鏖战一两月,待其军士疲敝之时,由各地鬼卒袭其粮道,再有袁约等外族首领突然率兵突击,王旭腹背受敌必然大败,可如今却弄得这般田地。”

议事厅内鸦雀无声,这个计划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第一次听到颇为震撼,可如今也不起作用了,王旭的作为已经将一切截断。

阎圃当然是知道的,此刻他也疑惑不已,但想到有内奸出卖又不太可能,毕竟己方只有少数人知道。此外就只有在外的鬼卒信徒领导者和外族头领袁约几人知道,这些人说出去的可能性都不大。

思前想后,不由迟疑道:“主公,此事恐怕是巧合!”

“巧合?”张鲁大怒,几乎指着阎圃的鼻子骂道:“巧合,有这样的巧合吗?你告诉我,王旭不集中兵力速速攻取南郑,反而分散大队兵马,这是巧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未完待续。。)

ps:一更到,今天上班好累,总算赶上回来更新了,擦擦……

订阅、推荐票、点击我都要,看盗版的兄弟姐妹也别忘了来《》投投票,增加下点击,拜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