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八百五十九章 化解的手段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八百五十九章 化解的手段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王旭对小羊祜毫不掩饰的喜爱,让羊家三兄弟隐隐有些明白了,这显然是在用行动告诉他们,什么才是自己的态度。

很快,他的目光又再度看向了羊发。

“怎么?难道你还不如年幼的弟弟?年纪轻轻,却连点胆气都没有?我再问你一次,究竟是想,还是不想?“

羊发毕竟还很年轻,总是有心气儿的,嘴唇颤动半晌,最终还是挺起胸膛,咬牙道:“想!”

“好!我就喜欢有胆气的,说说看,你想做什么,你认为自己能做什么?大胆说,年轻人不怕话说得大,只怕你没话说。”

此刻羊家三兄弟已经明白王旭的意思,虽然他们心中还是有诸多顾虑,可现在显然已经装不下去,王旭今日这番举动算是表达了心意,如果他们再拒绝,那才真的会引起更多的麻烦和猜忌。

他们兄弟三个也是果断之人,悄然间以眼神交换信息后,已是下定决心,随之以鼓励的眼神暗示羊发。

羊发察觉到父亲等人的态度转变,心中更是大定,再无疑虑。

“启禀楚王,在下自认为文武双全,喜做将军,纵横沙场!”

“嗯!”王旭笑容满面。

“不错,不错!敢说出来就是好事,既然你想当将军,那便去做,只是必须从基层做起!楚国的青年将领,无论出身何族,无论是何人之子,若无军旅经验和历练,那么都得从最基本做起。现在所有楚国将军的儿孙若欲为将,也皆是从掌管五十人的队率做起,除非能经过大考,绝无例外!”

“不过。大考并不常置,也不可能为你而单独设立,并且你更是文姬的外甥。是王室亲属,那么按惯例将更为严格。须知吾侄赵统、赵广。甚至吾儿王征都是从什长开始做。”

“当然,楚国也从不会埋没人才,你们这样的,不管时间长短,只要能带十人兵士在军团内部比拼时获得前二十名,那么便可升迁,直至成为校尉为止。那时若欲再升,可就另需要军功了。你觉得能胜任吗?”

随着王旭的话。羊发显得有些失望,似乎没想到会是从最基础做起。

“怎么,觉得委屈?”王旭笑问,他倒是没觉得羊发此刻有什么不好,当初赵统、赵广和王征等人初进军队时都这样。

“不,羊发愿意!”

“呵呵!你的眼神告诉我,你就是觉得委屈!”王旭淡笑着接过话去。

“本王知道,你现在或许已经具备掌军的本事,因而不理解为何要从基础做起,若是别人。本王没有功夫多说,可你是文姬的外甥,所以我才多说你几句。”

“其实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能深入实地了解士兵、了解军队基层的问题,有更多的基层经验和锻炼,从最基础的地方往上走,那么你获得的将更多,在战场上,这些会成为你能战胜敌军的重要因素,关键时候更是你能保命的资本。”

“保命?”羊发愕然,没想到以王旭的身份竟然说出这种话来。

“怎么?觉得与平日所学不一样?”

王旭笑了,摇头道:“楚国大将中。确实也曾有少数直接掌兵的,就连我也是。从当年讨黄巾起就不曾做过基层将士,可你是否知道。我曾经为此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几度陷入危局,险些死去,我前十年征战所受的伤,比我后来加起来还多几倍。不错,我运气好,侥幸活下来,可你能保证永远有那样的运气吗?”

“作为一个将领,哪怕你有万夫不当之勇也同样要记住,在杀敌的同时首先是要能保证自己的安全,而这还仅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你也可以问问那些不曾在基层效力过的将军们,看看他们是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才弥补起自己的不足,而且更多的人是永远闭上眼睛,再没有机会弥补。”

“基础意味着细节,细节影响着你策略的对错,更意味着你能否在战场上活着取得胜利,我想对于这点,你的父亲他们应该也有很深刻的认识,而这些东西是无法用言语教会你的,最好就是亲自去体会和学习,那会使你少走太多的弯路。”

随着王旭的话音落下,羊衜瞬间深有感触的一声轻叹:“发儿,还不快磕头谢恩,感谢楚王的悉心教诲和恩典,这番话可是对你一生都大有作用的事。”

“羊发拜谢楚王提点之恩!”羊发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立刻磕头。

“行了,起来吧!明天你直去羽林军报到,希望你做好一个什长,尽快在军中崭露头角,得到升迁!如果你真的十个有毅力、有本事的人,相信你就不会让众人失望!记住,羽林军内不能取巧,你也最好不要有那样的想法,即便是你的外弟,太子王征当初也吃尽了苦头,不过他与邓艾只用了半年就成为校尉,是年青一代中最快的,希望你也能有个好成绩!”

“羊发定竭尽所能!”

王旭笑着看了看他,随之将目光转向身旁的蔡琰。

“文姬,你带几个孩子和你姐姐去御花园转转吧!”

“诺!”蔡琰柔声应过。

随着蔡琰的姐姐和几个孩子离去,王旭这才将目光转向羊家三兄弟,似笑非笑道:“不如先坐下,且聊聊国事如何?”

羊衜三兄弟笑了,彼此对望一眼,随即心悦诚服地躬身行礼。

“楚王英明睿智,天下明主,鄙人等怎还有理由推辞,必尽心竭力?”

“哈哈哈……”

王旭爽朗的笑声响起,非常开心。

他自明白到羊家众人的顾虑后,有心化解,可若是直说那就不太合适了,毕竟话题太过敏感。因此他用今日这样的方式和行动,来暗示羊家人,让他们明白他是个什么人,对羊家是什么想法,安其心。

羊家三兄弟也非凡俗之辈,多有几句话就看出了王旭执意招揽的态度,并且也以行动化解他们心中的顾虑。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没了那层顾虑,如果没了对楚王态度的担心,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出世呢?

这一日,羊家三兄弟与王旭谈了很久,内容尤其着重在治理地方和对待外族的举措上,三人履历丰富,学识渊博,提出了非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且细致入微,几乎具体到了每一个政令的目的、实行方法、可能面对的困难、实际需要的条件等等,让王旭大为惊喜。

晚宴过后,三人不得不告辞归家时,王旭还仍旧意犹未尽,很是舍不得。

次日,一封任免令发至尚书台,下令征召羊秘为雍州安定太守,羊耽为雍州陇西太守,羊衜则是荆州南郡太守。

王旭这么任命,也是出于试验,让羊秘去安定,羊耽去陇西,是因为他们两人对外族提出了很多改进措施,可这些措施王旭也不知道效果究竟如何,只是感觉上不错,因而干脆让他们去此二地放手做,以观成效。

至于羊衜就任南郡太守,更是他深思熟虑过的,羊衜是第一个向他提出逐步取缔士人诸多特权的人,并且有套完善的策略,可谓循序渐进。可其策略终究是新鲜的,更涉及到革新,王旭也不知道效果如何,更不知道会否引发连锁的反应,因而只能让其在南郡先试着做,毕竟南郡治所就在襄阳,这样尝试着做下去,王旭可以就近观察,若出现问题也能及早发现和解决。

事实上南郡太守已经空缺多年,早前一直是刺史兼任,如今他特别任用羊衜,也算是对其想法的大力支持。王旭心里很清楚,但凡涉及到革新,主张者都不会好过,必然有无数人要害他,如果调远了,那么他不敢保证羊衜的安全,或者说不被人陷害,更不敢保证出了问题后能及时处理。

接下来的日子,王旭仍然陷入无尽的忙碌之中,半月后经过诸葛亮等人力谏,又任命凉州降臣苏则正式就任敦煌太守,傅干为天水太守。傅干是汉末旧臣傅夔的儿子,当年王旭和傅夔也是有深厚的情谊,自傅夔死,傅干投奔楚国后,王旭一直没想过将他外调,常年都负责公车司马署的事物,掌管着楚王宫的车架、马匹和出行,从未出过差错。

此次也全是因为诸葛亮力谏,王旭这才兴起年头,并且随后还亲自询问了傅干的意思。

没想傅干非常乐意,甚至还主动言说,他父亲曾经做过汉阳太守,也就是现在的天水太守,所以他也想回去治理好天水这个地方,况且天水距离他的家乡北地很近,他辗转这么多年,对家乡也甚为思念,更希望能回去帮助治理家乡地区。

王旭虽然有些舍不得,但却也谅解对方的情怀,最终还是点头允诺。

此后,王旭的精力也逐渐转移到楚国发展和北伐备战两件事上,虽说凉州还是有几郡太守空缺,但已经不算特别严重的问题,有凉州刺史杨阜坐镇全局,两大主力军团也在那边,单是梳理政务,那么暂时由各郡郡丞代理也勉强可以,好些合适的人选都还在考察中,因而急也急不来。

只是,当他将余下的人才任免事务交给尚书台去考察处理后不久,南方却传来一封让他又喜又愁的捷报……

ps:抱歉抱歉,今天傍晚电脑cpu持续高温,自动关机,真是够倒霉,修电脑说是cpu老化坏了,郁闷得我干脆换了电脑,耽误了多长时间,晚上才开始赶工,熬夜也只能写上一章了,见谅!(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