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八百二十四章 复杂的街亭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八百二十四章 复杂的街亭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先除二人?”王旭皱起了眉头:“何人?”

姜叙缓缓抬起头来,正视着王旭说:“楚王可还记得凉州战乱之始?”

王旭点头:“当然记得!当年大汉朝堂失统,宦官专权,凉州豪强马腾、韩遂、边章、宋建、王国等数十部人马各拥兵叛乱,朝廷几度征缴,不得平定,因而造成凉州战乱多年!”

“那楚王可记得,凉州群雄早期曾有两次联合进军关中之地,一次由王国为联军统帅,但为皇甫将军率众击破,可之前一次,不但皇甫嵩将军久战难胜,反被宦官陷害失官不说,后来张温、董卓、陶谦、孙坚等先后前去,皆无果!直至后来凉州众豪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内乱,抢着瓜分凉州各地,内斗连年,这才让朝廷暂时失去凉州的威胁。”

“记得!那次是朝廷最危险的一次,已经被凉州联军打至长安!”王旭再次点头。

“嗯!此两次凉州皆是联军出征,可差距却不小,主公可知为何?”

“莫非是因前一次更为团结,后一次因为彼此已经仇恨颇深,因而不能齐心协力!”

“有此原因,但并非全部!”姜叙摇摇头,很是肯定地说:“更重要的原因是,前一次的统帅更有军略,这是凉州高层的共识!”

“嗯……第二次是王国,第一次是……北宫伯玉?”王旭瞳孔微张,有些惊讶起来。

北宫伯玉的本事,他是有些了解的,当年在零陵时,他就与当时的长沙太守孙坚交流过,孙坚当时就说。凉州军非常难打,特别是北宫伯玉极为厉害,征伐时。皇甫嵩之所以久久不得战果,除了凉州军本身战力惊人外。就是因为北宫伯玉的指挥调度让他没有任何机会,当时孙坚就很忌惮此人。

且此时王旭才想起来,历史上北宫伯玉是在凉州各部分裂时,被深深忌惮他的韩遂给阴谋杀害,夺了其部众。可随着历史的改变,马义在凉州的搅局,使得韩遂没能成功杀掉他们,独自坐大。反而遭到制衡和削弱,让马家提前大幅度崛起,捡了便宜。

此后马家在凉州合纵连横,经过多年征战才成功剿灭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的势力,两人被马家活捉,选择了投靠。

这么多年来,北宫伯玉几乎被马家雪藏起来,很少做出什么大事,使得王旭脑中的两个记忆略微产生偏差。这些年来,在他潜意识里。这些人都已经死了,可此刻经姜叙提醒,他才猛然想起这人并没死。

“怎么。北宫伯玉如今就在街亭?”王旭凝重地皱起眉头。

“不错,如今的街亭守将,看似只有苏则这一个统帅,实则北宫伯玉便在其帐内出谋划策!”

“原来如此!”

王旭释然了,难怪赵云和陈到难以攻下街亭,仅是一个苏则就已经很难对付,如果再有北宫伯玉暗中辅助,那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儿。即便赵云和陈到个人能力胜过他们,也未必就能取胜。毕竟战争不是两个人谁厉害谁就嬴的问题,影响结果的原因很复杂。

苏则。字文师,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或许在后世声名不显,可历史上确实不凡。其年少成名,朝廷多次征召,皆推辞不就,直到后来直接成为酒泉太守,并先后辗转改任凉州各郡太守多次,但凡其在任时,无不威名远扬,后历经凉州战乱而始终稳如泰山。

历史上的凉州群雄,虽然彼此征伐抢夺,可却又始终为曹操所利用,名义上都是归属朝廷,时而合,时而叛乱,而苏则却在这其中始终屹立不倒,辗转周旋,可见其本事。当曹操彻底消灭以马超为首的西凉豪强后,苏则便全然归附了朝廷,更在之后好些年,不断平定凉州多次叛乱。

此后,其因受曹操器重,调往朝廷任侍中,其个性刚直,不惧权势,使得曹丕也深为惮之,死后谥刚侯,由子苏怡继承爵位。

随着姜叙指出北宫伯玉在街亭,王旭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平静地问道:“那还有一人是谁呢?”

姜叙笑笑,回问:“楚王可知当年袁绍得冀州时,是由谁为其出使,成功说服当时的韩腹拱手献出州郡吗?”

“荀谌?”王旭瞬间愕然,这次是真的惊住了,荀谌自从袁绍兵败后,可是已经失踪多年。

“他现在效力凉州?”

“不错,荀谌如今不但效力凉州,并且就在街亭为参军!”姜叙朗声回道。

“怎么可能?荀谌怎么会效力凉州势力?作为荀彧的兄弟,荀家后人,最重出生和正统,怎会肯效力身兼外族血统,且以叛乱崛起的马家?”王旭难以置信。

“具体详情属下也不知晓,但事实确实如此!”

王旭沉默了,不经意间看向同样沉默不语的郭嘉。

郭嘉低着头,眉宇紧皱,显然同样觉得不可思议,他少年时可就结交荀彧,乃是其好友,对荀家几兄弟了解很深。

许久之后,他那双深邃的眼睛突然闪过一抹精光,猛然抬起头来惊呼出声。

“好大的一盘算计!文若啊文若,可怜你一心为汉,掌天下之局,最终还是失算了。”

“奉孝,此事与荀彧何干,你何有此叹?”王旭疑惑。

郭嘉转过头来,目光复杂。

“主公,若不出所料,荀谌从很早开始便是荀彧布的局!”

“噢?何有此言?”王旭追问。

“主公可还记得当初董卓掌权后,荀彧弃官归乡,随之率宗族北上冀州,投靠袁绍对否?”

“不错!”

“此后,荀彧见袁绍并非明主,难成大事,便转而离去,自此投靠曹操,对否?”

“正是!”王旭点头。

郭嘉深吸口气。摇头叹道:“当年,臣便很疑惑,荀彧既然转投曹操。更知袁绍早晚必得灭亡之祸,可为何却不力劝其亲弟荀谌随他同走。反而任由荀谌留在袁绍处!”

王旭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荀彧是有意的?”

“现在看来理当如此!”

郭嘉点头,细细分析道:“主公且看,荀谌有大才,其当年助袁绍得冀州,在为袁家平定北方,强势崛起时可谓不遗余力,可自荀彧南投曹操后。其可还有惊人之举?袁绍屡犯大错,荀谌也很少进谏,虽看上去尽职尽责,可始终不曾真正全力辅助袁绍。袁绍被曹操击败后,荀谌更是自此没了下落,荀家也从未说过半句其已死,现在其又出现在这里,效力西凉,这是为何呢?”

“你是说……”

王旭瞪大了眼睛。如果郭嘉的猜测属实,那么荀彧的谋划就真的有些骇人了。

“必是如此!”郭嘉非常肯定。言之凿凿:“荀谌从小便很听其兄长之言,彼此感情极深,荀谌初时辅助袁绍。理当是因为袁家四世三公,他欲辅其安定天下,此后荀彧前去,识得袁绍并非明主,因而南投曹操,但其不让荀谌同走,必是希望荀谌利用已经在河北势力的威望,利用袁绍对其充足的信任,成为一个内应!不……用内应来形容不太适合。确切的说,应该是埋在袁绍处的伏子!”

“可他这么做。会让荀谌背上千古骂名!”王旭质疑道。

郭嘉笑着摇头:“主公,不对!别忘了。荀彧侍奉的不是曹操,是大汉,是汉王室!他让荀谌留在袁绍处,不是为曹操,是为大汉,袁绍本乃汉臣,其代大汉监视和控制于他,何来骂名?再者,属下现在想来,当初其推荐属下前来主公处,恐怕也是有此想!”

“朝纲失统,他要代大汉掌控四方诸侯?”王旭惊声道。

“不错!当初先帝尚在世,而主公势力已渐强,其肯定是意欲让我来主公麾下,然后慢慢通过我来掌控和监视主公。只是他或许没能料到时局发展会那么乱,以致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当其投靠曹操后,属下便再无与其私信,他因了解我,所以逐渐放弃了。”

随着郭嘉的话音,王旭也回想起了历史上的荀谌,几乎与现在也相同,早期在袁绍麾下,功劳卓著,可后来便慢慢淡于人后,袁曹之争,荀谌从未有过争对性的谏言,不似田丰、沮授等人冒死直言,他是有优势时不说,犯错时不谏,不参与袁绍势力的内部之争,也不争权争功,堪称只做本职事务,不作为!

史上袁曹之争时,袁绍依然用其为谋主之一,可谓是信任有加,可荀谌真就没做什么事儿,那场战争根本与他没什么关系。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个风华正茂,才华出众的良臣,怎么会甘心这般沉寂?退一万步讲,如果他是觉得袁绍难成大事,那么他也有无数的机会改投他处,若其投曹,以曹操的性格,肯定予以厚待,何况其兄荀彧在曹操帐下是何等尊崇!

最终,袁绍败北,河北一蹶不振,袁绍三子彼此争位,分裂内斗,曹操花了短短两三年,就平定了整个北方。

可荀谌呢?

再无消息!整个史上记载,再也没有这个人的半点消息!

如果郭嘉现在的论断为真,那么历史上那个荀谌的怪异举动,也就说的通了!

王旭脑中闪过这些,心中也越发觉得郭嘉说的对,忍不住出声道:“奉孝,若依你的论断,那么这荀谌现在效力西凉,理当也是为了深入西凉高层内部,便于掌控?”

“很有可能!荀谌毕竟早年在袁绍处效力,与曹操是敌对,所以袁绍兵败后,其投靠马家,那么马家也不会怀疑其目的,他有这个条件取得其信任,这样就成了荀彧控制凉州局势的一颗重要棋子。依臣对荀文若的了解,他这件事很可能连曹操都瞒着,是悄悄在为大汉做事。”

“荀彧果真天纵之才!”

王旭感叹,心中对荀彧很是钦佩,可想起荀彧现下的处境,顿时又甚是惋惜。“可怜其布局天下,却唯独算错了一个人!”

“是啊!他最大的错误,就是多年来没能真正看透曹操的内心,一切谋划和努力都付之东流,自身难保!”郭嘉同样很是叹息。

“咦?不对!奉孝,不对,荀谌这里不对!”王旭突然怔住。

“唰!”郭嘉随之反应过来,猛然起身。

“为什么荀谌现在也还在为西凉效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