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八百零九章 巧用心思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八百零九章 巧用心思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随着文聘的话音落下,王旭顷刻间就听懂了,苦笑着摇摇头:“得!你也是来要人的!”

跪倒在地的文聘面露惭愧,低下头去,并没有答话。

“仲业,真的就不能再撑一段时间?各府最近都向我要人,才能出众的可都被要走了!”

文聘此刻也真是逼急了,硬着头皮大吐苦水:“主公!若是末将有办法,也不会来叨扰主公,实在无能为力,以前的典农将军府本就人手不足,现在又承担下大量职责,属下实在力不从心,末将斗胆说句心里话,这典农将军府根本就没有能独挡一面的。”

“寻常官吏连军队都没有指挥过,不知什么军队需要什么样的补给,需要多少,战时怎么配给,非战时又怎么配给,医官如何调派,随军军需官需要多少,他们只懂奉命行事!几乎事事都要属下亲自督办,可楚国现在主力军、边防军、近卫军多达百万人,属下实在分身乏术。”

“末将也不想给主公增添烦恼,可如今实在无人可用,这么多年来,那些有才能的人都被其它各府争去,就咱典农将军府从没来过真正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早些年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才,也在末将……也在末将降曹的时候,被众人给挖光了!”

“这几年培养的人,前段日子又被各大将军府给死活借走,说是军中缺人,应应急!末将也是饱经战阵之人,知道军队不能缺人。便答应借给他们。可没想这借去就不还了。他们直接就将人派往各方,现在末将走遍南宫,连借个人都借不到。特别是周智,借了我一半能人,现在却连面都见不着。”

看着文聘越说越委屈,王旭真是哭笑不得,脑中也渐渐想通了很多事情。

“仲业啊!仲业!你真是够耿直,够老实的!他们说借。你还真信?”

“末将只是想着军队关系国家安危,不能不帮忙!”

“知道为什么他们都找你借吗?因为就你会这么想,他们在别处都借不到!主力军人才济济,哪儿会真的缺到那么严重,如果都到那等地步,着急的就是我了!如果不出预料,肯定是周智先找你借,然后高顺、赵云和张辽他们才紧跟着来的吧!”

“主公如何知晓?”文聘惊愕。

“不用想也知道,赵云他们肯定是被周智怂恿来的!”

“好个周智,末将这就找他算账!”文聘气不过。起身就要走。

“不用了,他这是逼你来找我呢!”王旭摆摆手。淡定地说:“其实他也算是帮你,他要逼你这闷葫芦主动向我张口要人,毕竟你手下那些人确实不太顶事,难堪大任。徐庶他们不借人给你,应该也是看到了这点,不然何至于如此集体躲着你。”

“帮我?”文聘若有所悟。

“是的,帮你!既然典农大将军府已经弄成这样,我岂能不做安排,既然安排,怎么会不一步到位呢?”王旭似笑非笑地摇摇头,不再多说废话,略微沉凝片刻,已是接道:“本来此事我还想再缓缓,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安排下去了。”

说着,他闭上眼睛顿了顿。

“现在由我说,你来记,然后由你亲自去各府传报!”

“诺!”

“第一,召宣义将军严颜还都,升任典农左将军,为你副职,分管军队的相关后勤事务,霍峻拔升鹰扬将军,代替严颜的青龙军团副将一职!第二,召平虏将军吴懿还都,升任典农右将军,分管屯田及预备兵相关事务,杨怀拔升平虏将军,代替其东方军团副将职务。”

“第三,典农左右将军以下,设典农中朗将四人,位与杂号将军等同,拔升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刘磐,及大考中新晋奇才杨仪、宗预四人为此职,具体职务由你自行分配。第四,典农中郎将下再设典农八校尉,位与偏将军同,由你今后自行挑选人才,并经提交尚书台确认后录用。”

“至于此级以下的官吏,则与各府通常官吏选拔制度相同,不用我再重复了吧!”

随着王旭接二连三地说出这么一长串名字,文聘那张脸可是已经笑得合不拢嘴。

“主公放心,末将明白,末将明白!”

“行了,现在你这个典农大将军足以称得上名副其实,只是你可必须把事做好,你应该明白你肩负的职责是多么重要,如果出了差错会造成什么结果,你也应该明白!”

“末将绝不辜负主公的嘱托!”

“嗯!正因为是你,所以我才放心!”王旭笑笑,随之挥手:“行了,去忙你的吧!”

“诺!”

“诶!等等……”文聘刚要退出殿内,王旭却突然想起些事,忍不住叫住了他。

“主公还有何吩咐?”文聘躬着身子,抬头相望。

王旭看了看他,指着胸口意味深长地说:“仲业,你现在已经是楚国的典农大将军,执掌三大将军府之一,今后可不要再局限于做好本职事务,在朝中之事上,也要多用点心思啊!”

“心思?”文聘略微不解。

王旭想了下,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该点醒一下自己这个心腹爱将,便接着说:“你知道为什么各府都不肯借人给你,反而逼你来向我要人吗?”

“不是很清楚!”文聘摇头。

“因为楚国最上层的各府各部中,只有你最不会玩心思,所以他们选定你!至于选你的原因,一则帮你,促使你向我要人,二则却是为我找个台阶!”

“台阶?”文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脸上带着些许疑惑。

这次王旭笑了,没有说得太透。只是轻声道:“偌大的楚国。每次提拔人才身居要职。都是要有个理由才能服众的!这次突然大范围启用人才,即便是我也独自抗不下来,一国之地不是那么好治理,国之重臣也不是那么好当,懂吗?”

文聘并不傻,只是他的心思都用在了做事上,没去想这些,此时哪还有不明白。当即心领神会:“末将懂了,多谢主公提点!”

“现在你出去传令时知道该怎么说了吗?”

“知道,名单上的人,是末将向主公求来的,由末将一力保举,主公不胜其烦,因而应允!”

王旭笑笑,没有再说话了。

文聘再度恭敬一礼,随之徐徐退下!

自此,楚国三大将军府开始真正有序运转。其产生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整个系统建立起来后。军政官吏不但感觉负担轻了,各部各府的职责也更有争对性,更有效率,更有效果。

周智虽然闹腾了些,摆了王旭几道,可边防军在他的重新编组和整顿下,只不过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真的使其发生质变。

他让破虏将军黄权接掌了交州军,以建文将军吴班及张翼、马忠为副,对整个交州进行了重新的编组和布防,那些零散的边地哨岗、山路土寨等等全部都划归交州军体系,致使交州军多达八万人,由黄权等人统帅布防。

如此统一部署的结果是,士卒可以换防,彼此联系紧密,有大将统一指挥调度,井然有序,不但大大加强了整个交州的防御力量,也让那些边地的士卒真正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因为有了轮换而不在艰苦难熬,面貌焕然一新。

这个问题谁都明白,可真正做起来很难,也不知道周智用的什么办法,狐假虎威也好,软硬兼施也好,以理劝说也好,但最终他就是能发动整个交州的地方太守、刺史全部都倾力协助,真正将一件繁琐至极的事在短时间内就集众人之力完成。

并且,不仅仅只是此一地,益州西部边陲的少量守军,向来都是各自为政,听命各地方太守,也听命于襄阳这边,可如今也由他统一收拢,设立益州军番号,由张南为主,他的老部将赵融、袁龙为副,并给予不小的权限,与地方太守也成了合作关系,情况与交州军近乎相同。

如此一来,对于王旭拓展边境的政策,可谓是有了大大促进。

须知,王旭对于边境地区从很早就做出要求,令其结好蛮夷族群,努力归化教育,或打击、或安抚,总之尽可能去控制,然后兴建道路,打开并拓展国家地域,归化族群。

过往,地方太守忙于本职事务,终究做得不是太好,这么多年虽有成绩,但并不显眼,可现在却让益州军整个统一部署,统一谋划,再加上地方太守、刺史协助,将来的效果必然会大不相同。

此外的南中地区也同样如此,周智令句扶和从军多年的蛮族将领杨峰、孟优为将,从南中都督李恢手中接掌了南中边军,全部重组为南军,职责与益州军等同。

此外,西疆与西凉接壤的地区组建了西军,由建威将军张任为主,宿将何仪、陈应为副,统帅整个西军事务。

北疆至函谷关一带的边军合并为东军,由射声将军贾逵为主,以楚国旧将陈式、邓凯为副。

最后剩下的荆州东部边军,从南阳南部绵延至荆南桂阳郡,同样也被他合并为东军,只是因为确实弄不到适合的将领了,他才和张靖共同兼任此职,至于下辖的水军,他倒是没有多管,只是让镇西将军陆逊自行整顿,然后上报于他便可。

当几个月后,王旭看到他上报的结果,那真是大喜过望。

他突然间发现边军整合起来后,其作用远不止守备那些哨卡、山道要地和险要关塞那么简单,必要的时候,如果统一指挥,那么根本就是一股强大的战力。

交州军且不说,便是东、南、西、北及益州军五支边军,就让他觉得仿佛平白无故得到了几只军团,虽然力量不是特别强,可终究是种力量,完全可以纳入全盘战略部署和谋划之中。

边军在扩张后的准确数字也真正统计出来,包括交州军八万及水军八万在内,总计多达三十万,只是分布极其零散罢了。

公元211年秋,自楚吴之战结束的两年半后,庞大的楚国终于全面完善国家体系,实力达到鼎盛,补充和扩张后的八个主力军团,两个近卫军团,再加上边军,全国总兵力近达一百二十万。

与此同时,吴魏两国却因在早前的“楚魏”“楚吴”两战中相继惨败,当时又遭到王旭有争对性的大规模抢夺和破坏,搬的搬,烧的烧,毁的毁,因而使得两国损失惨重,如今才刚刚复苏不到半年,好些残破的城池都重建不久,虽然军力恢复很快,可更多战争需要的储备力量却处于重新积累阶段。

这样的局面,使得楚国占尽优势,当初两场战争以及近两年多来的此消彼长,终于让楚国争取到出征西凉的最佳时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