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七百九十七章 临走之际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七百九十七章 临走之际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诸葛亮对王旭的那句话心领神会,很快将其落实到实际谈判中。

事实上,王旭那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和谈不和谈本没什么意义,楚国目前只需要占据豫章和南海,吃下去的也吐不出来,因此不管吴国方面什么想法,这已经是定下的事实,吴国也没办法改变什么。

至于为何不直接退走,反而要名目上和谈一番,说白了就是给吴国一个台阶。

吴国遭受这般惨痛损失,楚国如果直接全身而退,那么吴国大败的观念就会深入人心,迫使吴国孙家威严扫地,不得不竖起将来报仇的旗帜,以维持其统治者的权威。

可这对两国来说都是没有好处的,楚国没能灭掉吴国,那么在下一场战争前,缓和两国关系,继续通商,彼此促进才是利益所在,那么王旭给的这个和谈,就是很好的名目,因为孙家完全可以说成是他们诱敌深入,从而在丹阳决战,最终各自罢战。

至于吴国真正损失到何种程度,除了高层,大众又如何能知晓呢?

这样一来,孙家就有了台阶下,不会为了自身的权威而被迫放弃双方通商的巨大利益。

因此,这场和谈变得非常顺利,因为重要的已经不是内容,而是名目,既然王旭愿意给出这个名目,那么一切已经是顺理成章。

和谈进行的很顺利,在这过程中,北方的曹操也如释重负,果断从南阳撤兵,楚国大军同样分批开始退回。

这不是撤退,是退兵。撤退的前提是对方有反击的力量和实力,因此总会有损失。可退兵是指双方已经不具备交战的理由或者能力,自然平安无事,无须太伤神。

如今的吴国。即便是周瑜、太史慈等人心中怨气重重,可看着楚国的大军。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损失惨重的他们,即便现在侥幸击败这支楚军,也不具备进军楚国的能力,并且还会给自己造成更多的损失,而他们已经承受不起更多的折损。

楚国现在愿意主动退兵,对他们而言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王旭在中途撤离前,也独自去俘虏营看望了几个被俘的江东重臣。

鲁肃、吕蒙、贺齐三人这些日子在俘虏营过得倒是不算差,这是王旭特别交代过的。因此当他见到三人时,其气色都还算不错。他最先谈的人是鲁肃,对于这个鲁子敬,王旭颇为喜爱,其人能文能武,乃是将相之才。

可劝说了很久,鲁肃终究不为所动,虽然他很钦佩王旭,也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可他确实是个硬直的书生。这种固执的书生有时候比那些忠诚的武将还难说服,总之不管什么理由,不管什么道理。不管什么劝说,最终就是两个字——不降。

无可奈何下,王旭选择了放弃,随即又单独见了吕蒙。

此时的吕蒙气色虽然不错,可精神却显得有些萎靡,显然没有从失败的打击中缓过来,见到王旭也是一声不吭。

略微观察过后,王旭倒也没有太多废话,笑意盈盈地说:“吕子明。你可是第二次为我楚国所俘虏了,上一次你不服。最终我下令放你归去,这一次你还是不服吗?”

“唰!”吕蒙的头抬了起来。眼神灼灼地望向王旭,重重哼声:“不服!”

“为何?”王旭笑容不变地问着,丝毫没有意外的表情。

“楚国此役胜在奇略而非战事,虽然奇略决定成败,可那却非我等战将之责,战术厮杀方才乃我所长。”吕蒙满腹怨气,眉宇间全是气苦之色。“我与楚国厮杀,从未曾真正真刀真枪对敌,全是莫名其妙陷入危局,如此败阵,焉能服气?”

“说的倒也不算错!”王旭笑着点点头,随之又接道:“对于你来说,确实打得很难,败也败得不心甘,可战场总是讲结果的,不管你认为战将的职责是什么,擅长什么,你败了,结果就是败了,对于任何一个将军来说这就是打仗的结果。你是可造之才,今天你不服,但将来你一定会心服口服。”

“如今的局面你也看到了,楚国已成就大势,将来必取天下,你作为一个战将,也已为旧主做出足够多的贡献,如今受缚,为何不考虑降楚呢?早日平定天下难道不是你所期望的吗?”

“哼!”吕蒙不屑一笑:“原来楚王说了这么多,竟是为劝降而来,我这败军之将,可是高攀不起,多说无益,不过一死尔。况且楚王未免也太自负,一时成败何以论大势,言扫平天下是否为时过早,我吴国英才辈出,抵挡楚国绰绰有余。”

话音落下,王旭沉凝不语,目视着吕蒙半晌才笑着说:“今日我打到吴都外,下次可就不是这里了。”

“当然不是这里,下次你连吴国边境都将难以进入。”吕蒙毫不畏惧地大笑应道。

王旭瞬间杀气一现,眯着眼怒道:“如此口出狂言,你不怕我将你千刀万剐?”

“大丈夫在世,何惧之有?”吕蒙争锋相对。

两人怒目相对片刻,王旭怒颜陡然收敛,反而大笑起来:“你个吕子明,还真是根硬骨头,罢了,回你的吴都去吧!”

“你放我走?”吕蒙错愕。

“无戏言!”王旭微笑着望向他。

“为何!”

“你是个帅才,扫平天下后,你可以为我开疆拓土。你现在不服,将来我可以打到你心服口服!”

吕蒙震撼,愕然地看着王旭那张淡然的笑脸,久久都无法移开。

最终,鲁肃和吕蒙都带着复杂的情绪离去,只有贺齐在王旭和诸葛亮等人几番劝说后留了下来,不是贺齐不忠心,而是这次吴楚之战,对吴国不少有识之士的信心造成重大打击,贺齐就显得很是颓丧,况且他现在还并不属于孙家的核心心腹,早前又是力战后被擒,算不上对不起孙家,此刻得楚国恩遇和劝说,最终选择投降倒是无可厚非。

更何况王旭深知这些人心理,许下不令其与吴国交锋的诺言,更是让其卸下了心理负担。

公元209年2月,楚国大军分别退回豫章和南海,王旭则带着诸葛亮、庞统等人先一步返回襄阳。

楚吴之战在这一刻正式宣告结束,楚国的声威则攀向新的高峰,成为最强大的国度,举国欢庆。即便此次最终没能灭掉吴国,可取得的战果却是辉煌的,一举打至吴国国都外,是何等壮举!

楚国在这一年多两年内,历经了“楚魏之战”“楚吴之战”两大战役,在预谋和巧合的共同推动下,终于如太阳般耀眼伫立,形成天下四强,以楚为尊的格局。

历史在这一刻,走向了新的篇章……(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