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七百九十四章 逆转的形势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七百九十四章 逆转的形势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一个多时辰后,打打停停逃散了大半日的鲁肃等人,终于率残部撤至昌山道附近,还没能踏上山道,却陡闻震天的喊杀声惊响。

张允率伏兵居高临下,从山道上狂奔而来,奋力阻击。

吴国败军本就已是狼狈混乱,如今再遭张允阻截,后又有赵云、陆逊等精锐追击,首尾难顾,顷刻间溃不成军,连逃都没地方逃。

赵云抓住有利时机,率亲军燕云铁骑加力冲杀,迅速在吴国阵中杀了几个来回。武艺较差的鲁肃和贺齐两员儒将,精疲力竭,根本无法走脱,短短时间内便被赵云先后拍落马下,生擒活捉。

只有朱桓和孙贲凭着自身武艺高强,带着数十亲卫奋力突围,击退张允等人的阻击,侥幸走脱。

至此,陆逊的计划基本完成,他随之匆匆找到赵云,爽朗地笑说:“赵将军,庐陵吴军主力已溃,不如庐陵郡便交给我们水军,恳请赵将军收拢兵力,前往建安支援如何?”

“这……”赵云愣住,皱眉思虑片刻,神色隐现迟疑。

“陆将军,非吾不愿,只是那西昌城终究还有一万多将士,水军不善攻城,若吾现在率兵离去,庐陵难下,恐影响全局!”

陆逊似乎早已料到赵云有此担心,当+长+风+文学+www+cfwx+net即意气风发地拿起马鞭,遥遥指向北方。

“赵将军但可放心赶赴建安,如今西昌城已下!”

“噢?此言当真?”

赵云惊喜莫名,如果西昌城已经攻取,那么庐陵的吴军就算全面溃败。他前往支援建安将完全不成问题。

“当真!”陆逊笑着点点头:“实不相瞒。早在昨日出发前。吾便预料到吴军必溃,因而安排张允在此设伏,一则击败蒋钦必然赶来的援军,二则彻底击溃鲁肃等人,但除此以外,尚且还有一计!”

“噢?还有一计?”赵云惊道。

陆逊从容笑说:“不错,既已料定鲁肃等吴国主力必败,蒋钦必出兵救援。如何能不设法夺西昌?在张允埋伏在此之时,贾华同样在天亮前就埋伏在距西昌二十里外的山岭中,吾让其等待蒋钦经过后,再伪装成吴军溃兵奔赴西昌。此时西昌已经没有能臣驻守,其装得像一些,自然能让吴军打开城门,一举可下。”

“可贾将军久未曾陆战,若是此计不成如何?”赵云问说。

“放心,主公和周将军等人皆在,此等拙计安能不成?以主公之睿智。这等大好形势下何来失败之理?若论这种诈取的智谋,在下可也是向主公学的。”陆逊突然高深莫测地说。

“主公也来了?”赵云惊愕。

“恩!”陆逊点头:“吾最初盘算此役时。便担心这最后一环有差错,因而恳请主公亲自随军,便是为了这夺城之举。”

听到这里,赵云心里也升起些许钦佩,想到此计环环相扣,颇为奇妙,忍不住出言笑赞。

“伯言,以你之才能,足可为楚国擎天之柱!”

“诶!赵将军此言过誉了,此役也是有诸多机缘巧合,在下取了个巧而已,不值赵将军如此盛赞!”陆逊急忙摆手,谦虚推辞。

两人彼此惺惺相惜,倒是颇为投缘,只是战事紧急,终究顾不得多说,随后简短商议了几句,赵云便不再多耽搁,迅速去收拢青龙军团将士,准备支援建安,而陆逊则率着水军继续北上。

陆逊的预料真的是丝毫无差,王旭和周智都是在沙场厮混多年的人,能走到今天,那都是经过万千的考验。如今的布局,可谓优势占尽,若是连诈取城池这白送的功勋都拿不到,可真是能让人笑掉大牙。

蒋钦的败兵赶回西昌城下时,远远便看到城头那飘扬的楚**旗,瞬间想通一切,面如死灰。

如今他还剩下的这点兵力,想继续在庐陵郡内抵抗是不可能了,去哪儿都守不住,心知大势已去,他几乎没有过多考虑,便带着败军火速北上,逃窜往豫章。

至此,庐陵战局逆转,也使得整个吴楚之战都发生剧变,陆逊以四两拨千斤,用一连串巧妙的谋划,创造出惊人的战绩。

随后,赵云率兵支援建安,陆逊则让水军原地休整了三日,才再度沿着赣水徐徐北进。

这时候,吴国再度陷入全面被动。

太史慈所率十万大军,当初从都城建业出发,本来是去援救交州的,可没想交州败得太快,他们刚出发不久就得到兵败的消息。因而只能继续进军建安,阻挡楚国攻势,结果机缘契合下,碰巧遇到楚国几个小将犯错,从而获得一场大胜。

可胜归胜,他们本身兵力不足的问题还是存在。

当时陆逊、徐盛、韩猛等将应对及时,终究还是保存了近四万人退守南平,陷入围困之中。

太史慈、凌统等将围攻多日,眼看距离胜利不远的时候,庞统和黄叙却又率领四万青龙军团将士赶至,迅速对其进行骚扰性攻击,从而使得他们顾忌被袭击后方,无法再全力攻城。

双方就此陷入焦灼状态,虽然日日交战,可终究是小规模的接触。庞统很聪明,始终回避主力对决,以骑兵在运动战中骚扰,如吴军大规模出动,便退守营寨,如其大军攻打南平的徐盛、韩猛等人,他则火速进军袭击。

进进退退,虚虚实实,让太史慈和凌统无可奈何。

然而,随着庐陵战局剧变,赵云、王雄率青龙军团另一部奔赴建安,使得太史慈更是失去兵力优势,错过攻破南平的最好机会。

同时,楚国宋谦、蔡瑁、范统率领的主力水军,也忠实执行了陆逊的嘱托。沿水路持续往吴国都城建业进军。

吴国水军残部不断袭扰。程普更是几度意欲诱惑楚国水军进入其它水域。可毫无作用,反而是在袭扰中又付出不小代价。

这一刻,楚国水军的强大彰显无遗,令人绝望。

吴国主力兵马,一半在中原,而另一半,现在全部自顾不暇!

其水军已经损失惨重,无力回天。

太史慈和凌统的十万大军困在建安。

豫章守军有三万在庐陵被打跨。余者困守在柴桑。

交州主力则全军覆没。

现在的吴都建业,只剩下些郎官和禁卫军,总数还不到两万,可谓空虚至极。

随着楚国水军距离建业越来越近,整个吴国都慌了,虽然楚国水军人数不算多,也不善攻城,可那里毕竟是吴国都城,是吴国的朝廷所在,事关重大。谁也不敢赌,更赌不起。

周瑜从中原带回的三万精兵。本来是要驰援柴桑,可刚刚抵达庐江皖口,就接连得到急报,催促其回师救援。他纵使有百般想法,此时也扼杀在摇篮之中,无奈率军还都,同时派人密信传往柴桑,让黄盖、甘宁等将寻机撤退。

此时另一边,陆逊所率的三万水军,也已沿着赣水从庐陵返回,抵达豫章郡府南昌,将其围困多日,并阻断了柴桑的后勤补给线。

黄盖、甘宁、周泰等人在柴桑的守军,从刚开始到现在,足足坚守大半月,此时终于陷入绝境。没有救援,没有补给,再支撑下去,早晚被诸葛亮和徐晃等人攻破,面临全军覆没的危局。

几人商议过后,终于决定撤军。

“黄将军,此次撤军必须有人断后,不然大军难以脱身,末将愿领兵拒敌!”甘宁率先请命。

黄盖神色悲呛:“兴霸,你可知道此次撤军不比以往,若断后必是九死一生!”

“末将知晓!”甘宁深吸口气,满脸决绝:“可末将深受吴王重恩,如今正值吴国危难,宁自当以死报之!”

“这……”黄盖实在下不了这个决定,满脸都是忧愁。

甘宁性情直率,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就不会更改,当即接口道:“黄将军莫要再多耽搁,此事便定下,末将率六千人坚守,诸位将军领兵速退,多的不敢说,但必保楚军五日内不能前进一步。如今我吴国腹地已经空虚,保留下力量至关重要。”

“兴霸……”

“请黄将军速断!”

“你……唉!”

黄盖嘴巴张了有张,却始终不知道说什么,只能长叹口气。饱经风霜的他明白,这时候说太多也没意义,总是要有人留下的,吴国现在需要足够的兵力回防,不然将危急根本,弃车保帅势在必行。

次日,甘宁以三千人扼守柴桑,并自率三千亲兵在城外遏制路口,黄盖、周泰、蒋钦、孙贲等将则随之率主力火速撤离。

诸葛亮识破其意图,指挥大军袭杀,意欲趁此时机,将其一举攻灭。

可甘宁的这部亲兵却真的很不一般,战力之强大,意志之顽强让人瞠目结舌,这正是甘宁麾下最精锐的锦帆贼,只不过现在已经改了个好听的名字劫营骑。

整整半日,徐晃、颜良、典韦都亲自率部轮番冲阵,可愣是没有冲破。

这倒不是他们战力不如,而是劫营骑心存死志,那种决死一刻所爆发的潜力,根本是难以估量的,更何况其本身就足够强大。

“甘宁果不愧猛将之名,若能收归主公所用,乃是幸事!”诸葛亮笑意盈盈地望着战场,羽扇轻摇,端是潇洒从容。

典韦在旁苦笑:“诸葛军师还有心情说笑,这甘宁着实厉害,凭借地利顽抗,这都冲了多少论,怎么也打不过去。”

“不急,不急!”诸葛亮眼中精光闪烁。

“怎么不急?如果不能迅速攻破此地,拿下柴桑,那几万吴军可就安全撤走!”

“此言差矣!”诸葛亮摇着羽扇,笑说:“区区几万兵马,对现在的吴国至关重要,可对我楚国却何足轻重?若能助主公得甘宁,可当十万雄兵,此等良才屈居黄盖副将,委实可惜,可惜!”

说着,诸葛亮话音一转,已是笑道:“典韦,你前去告知徐晃等人,务必生擒甘宁,我自有办法擒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