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七百八十二章 诸葛亮筹谋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七百八十二章 诸葛亮筹谋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曹仁和朱灵兵败陈留,狼狈北逃,王旭并没有令人追击,以当前的局势来说,追这两人无足轻重,最紧要的事情是迅速整顿兵马,全面北进,应对与曹操的决战。

此时,楚国中路军上至王旭,下至普通军士,每个人都抱着坚定的信念,对于破灭魏国充满了自信。

中军大帐内,王旭与众将聚集在一起,安排着北进事宜。

“鞠义、韩猛!”

“在!”

“你二人明晨率三万人为前部,经小黄、平丘二县,进击长垣,如果曹军主力已经抵达,那么不要进攻,寻找合适的扎营地安顿下来,严加防备,特别是夜里,要当心曹军袭营。如果曹军主力并未赶至,那么你们必须在半日内拿下长垣,扼守此地!”

“诺!”鞠义和韩猛郑重点头。

王旭也没有过多叮嘱,他对于鞠义、韩猛二人还是很放心的。

“王凌,颜良!”

“在!”

“你二人也率三万人,在鞠义和韩猛出发一个时辰后起行,两军注意保持距离,但你们不去长垣,而是进驻蒲城,做好相应准备,我会在你们之后半日到一日内,率领后部将士……”

王旭刚说到这里,营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高呼。

“报!!曹军急报!!!”

“曹军?”王旭微愣,随之对着帐外大喝:“速速报来!”

伴随着话音。帐内迅速走进一将,看到其面目,王旭更是吃惊。因为他正是本该驻守在酸枣的杨昂。

“杨将军,什么事这么急?竟然让你亲自来报?”

杨昂长长地喘了几口气,迅速行礼道:“回禀楚王,曹军撤退了,正全面往黄河以北撤!”

“撤退?什么时候开始撤的?为什么撤?”王旭不敢相信。

“大半日之前,具体情况不知,但根据诸葛军师推测。恐怕曹操是欲放弃中原之地,引吴国兵士持续北上。与我楚国彼此相争!”

“那现在诸葛军师在何处?”

“其已经率先进军白马,并嘱咐末将来给主公报信,恳请主公速派军士支援前线,争取击破曹军的断后部队。”

“好。我明白了!”

王旭听到这个消息,哪还能坐得住,他没想到曹操反应会这么快,决定下得异常果断。

按理说,曹操怎么也该在得到曹仁兵败的消息后,犹豫上一两天才做出选择,毕竟放弃中原,可不是说说那么容易。虽然如今曹操的核心已经搬到河北冀州,可时间上终究还短。他在中原经营的时间更长,至少现在也仍是其根基之地,哪能说放弃就放弃。

只要曹操能多迟疑哪怕一天时间。再开始撤军,那么他就能迅速设法逼近,死死将曹军拖住,迫使其在黄河以南决战。

可不管是因为什么,不管计划如何,现在曹操已经开始撤军。那么逼其在黄河以南决战的意图,自然随之落空。楚国还能争取的最大利益,就是尽可能吃掉其来不及撤的部队,时间上越快越好。

脑中电光火石间将形势梳理了一遍,王旭立刻令道:“鞠义、韩猛,待将士们休息三个时辰,你二人立刻率兵五万,连夜赶赴白马,要快!待汇合诸葛军师,一切都听从他的安排!”

“诺!”鞠义、韩猛欣然应命。

形势的改变,让全歼曹操主力的最好机会失去,王旭心里很清楚,在黄河以北决战,结果是很难预测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楚国大军现在的压倒性局面,就等于是抓住了魏国的尾巴,让其整个都失去平衡,处处受制。可曹操撤到黄河以北,就等于痛下决心,将尾巴给砍断,尽管元气大伤,可终究削弱了楚国的压迫性优势。

接下来的时日,楚军争对曹操回撤,展开了几次突进,可无不被殿后的曹军挡了回来。

王旭也终于放弃拖住曹军大部的妄想,一门心思打算吃掉其殿后部队,只等其最后撤走渡河时,尾随追杀,一举将其击溃。

可没想到,曹军大部顺利撤回黄河以北后,这支殿后部队竟然没有渡河,反而在一夜之间突然失去了踪影。

大怒之下,王旭迅速派遣斥候打探,这才得知,原来这支军队虚设营帐,早已趁着夜色往东撤逃,目的地显然是青州。这可是把他气得不行,金蝉脱壳这招,他可是用得滚瓜烂熟,没想今日也被别人算计了一把。

可这时候追也来不及,楚军更不可能追到青州去,毕竟能否攻破魏国都城,才是决定北伐成败的关键。

至此,名传千古的陈留战役终于结束,以魏国败退往河北,楚国中路军进驻白马和濮阳为结果,整个战役,楚国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曹操却是整整被打残了近十五万精锐之师。

这场陈留之战,与早前的洛阳之战、南阳之战,在后世合称三大战役。

楚国以极小的损失,取得了辉煌的战果,魏国前后损失兵力达到惊人的三十五、六万,若是加上淮河将士与吴国战斗的伤亡,已是接近四十万的损耗,不但高层文武死伤不少,更有大量优秀的中低层将校遭到惨痛损失。

这些军队,这些中坚力量,可都是魏国的精锐主力,是抗衡楚国和吴国多年的老兵,其延伸的损失,远比字面上还要高得多!

好在曹操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智慧和果断,保存了魏国一部分精锐力量,避过了灭顶之灾。

王旭率领中路军进驻白马和濮阳以后,也没敢立刻北渡黄河。因为连续的转战,已让楚军露出疲态,面对沉稳应对的曹军。不敢轻易进击,只能在原地休整,静待战力的恢复。

这一刻,魏、楚双方才算是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各自为决战做着准备。

可事实上,王旭心中隐约有种感觉,楚国的第二次北伐。恐怕将就此结束。

司马懿、李典、曹休、郭淮等将率部从淮河一带撤离后,吴国的北伐军在孙策带领下。迅速尾随北上,占据了徐州除琅邪郡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和豫州部分地区。

不久,吴国周瑜率军占据汝南郡东部,与楚国右路军赵云。张合等将对峙起来,虽然双方没有交战,可形势却异常紧张。

王旭在濮阳得到消息,顿感心情烦闷,忍不住召来诸葛亮商议。

“孔明,吴国这是欲阻止我灭曹啊!”

“唉!”诸葛亮叹口气,颇为无奈地摇摇羽扇。“吴国这是担心楚国灭曹之后,其无力单独抗衡。孙策如今之举,明显是意欲占据徐州和豫州部分地区。将吴国边境扩展到中原。一则打压魏国,二则增添自身实力,三则恐怕是要与衰弱的魏国结盟了!”

“吴、魏结盟?”王旭眉毛一挑。忧色更浓。

“观其举动,应该不错!”

诸葛亮对政治远比军事更加敏感,因此对与自己的推断非常自信。

“魏国此役损失惨重,精锐将士耗损过巨,更痛失中原之地,国力比之楚国。已经处于下风,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恢复。现在吴国进军中原。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徐州、豫州大部地区,虽说收获丰厚,可仍旧是相对较弱的一方。他们两国,现在都无法单独与楚国抗衡,因此结盟恐怕是必然。”

“可两国若是联合起来,楚国怎能匹敌?”王旭忧心忡忡地说。

诸葛亮笑笑,摇头道:“主公无需担忧,吴、魏联盟,不可能真正齐心协力,更不可能共击楚国,因为魏、吴之间也有较大差距,若待魏国缓过气,吴国也无法单独抗衡。”

“你的意思是说,吴国打的是平衡的主意?”王旭问说。

“不错!依臣下推断,现在的吴国就是打定这个主意。其见曹魏衰弱,便意欲与其联盟抗衡楚国,同时又通过抢占中原之地,壮大己身,压制曹魏的力量,通过这种手段,他越来越强,魏国却越来越弱,同时还极大的打击了我们楚国国力。”

“这么说来,吴国现在就成浑水摸鱼的了!”

“浑水摸鱼?”诸葛亮微微一怔,随即笑道:“主公如此形容,倒是合适,不过曹操也不会让吴国那么顺心的,只是对于主公扫平天下来说,却着实平添了很大的困难。”

王旭此时也真没辙了,如果魏国和吴国联盟,那么他还真就不知道该怎么打,他从来没有预料到,形势会逐渐演变成这个模样。

“孔明,现在形势变得这般复杂,那你觉得我们今后该如何作为?”

面对王旭的询问,诸葛亮笑了,似乎早已是胸有成竹。“主公,其实这几日,属下已经想出三条对策。”

“噢?快说来听听!”王旭精神一震。

“一策,退兵,转道荆南,讨伐江东!曹操实力如今大幅削弱,士气低落,将士畏惧楚国,若主公派遣强将据险以守,勉强应可抵挡,如此再集中力量,尽快与吴国决战,先设法灭吴,或有可为。只是此乃下策,楚国将士连战已经疲惫,再兴兵伐吴,胜败难料,且曹操当世英雄,遏制险隘,是否能挡住其反击,也未可知!稍有不慎,反而有灭国之危!”

“二策,退兵,继续苦心经营内政,充实国力,今后每年或隔年征伐一次,以攻为守,循序渐进地削弱吴、魏两国实力,始终保持楚国强于两国,再善用合纵连横之道,使三国彼此拉锯征战。如此经年累月,长久坚持下去,终能等到最佳时机,且曹操和孙坚年事已高,待其死去,继任者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控国内,那时候也是好时机。此策稳,但耗日长久,延及两代人,乃是中策。”

听到这里,王旭顿时透心凉,这第二策不就是秦灭六国的策略吗?那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扫平天下?稍不注意,恐怕他自己都化成灰,这三国也没能统一,若是打成历史上的三国鼎立那样,死得全国都没几个人,那还有几个意义?

当即忍不住急道:“上策呢?还有一个上策是什么?”

“至于上策,虽险但却大有可为!”诸葛亮说着,习惯性地摇摇羽扇,顿了下才又接道:“上策便是定西凉,扫除后患,得西凉之精兵,集举国之力,再度伐魏!”

王旭听到这里,几乎是想都不想。“好,那就行上策,唯此策方能合我意!”

说着,其更是迅速站起身来,厉声接道:“传令沮授,让其尽快组织人手,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将目前占据之地的所有曹军府库,全部给我搬空,无论钱粮还是物资,亦或者军械,总之给我搬。”

“除了不准动百姓的财产性命分毫,那些属于魏国府库的东西,搬不完的就拆,拆不掉的给我烧,我不想看见有任何东西留下!”

ps:二更到!今后每日两更,直至完本,如果加更,会在晚上,视情况而定,不建议大家有意等加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