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七百七十四章 良将陨落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七百七十四章 良将陨落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昏黄的营帐内,王旭、诸葛亮、徐庶围坐在桌案旁,目视着宽大的地图,轻声讨论。

诸葛亮轻摇羽扇,凝神说道:“主公,如今右路军虽打破汝南郡府,但近日淮河防线的司马懿已果断回师汝南,形势不容乐观!司马懿此人,胸藏伟略,精明善战,又有李典等老成持重的将领统兵,恐怕右路大军将为其所阻。”

“因此,北伐成败,必由左路军决定。臣以为,当急令左路军周智、陈到、李严、黄叙四位将军,使其分兵北进洛阳,配合兵出函谷的白虎军团张辽等人,夹击魏国所任雍州刺史、洛阳太守钟繇,及镇西将军徐荣两部!”

“若半月内功成,两军汇合,便可直接渡过黄河北击,直扑冀州邺城,将曹军主力压在黄河以北,在其腹心之地决战!同时,我们中路军加快速度,北抵颖川,再东进陈留,击破驻守此地的于禁、曹仁、文聘、朱灵等部,然后自可兵进白马,北渡黄河,攻取黎阳,兵临邺城,与左路军共挥最后一击,天下可定!”

徐庶听完,眉头紧紧皱起,似乎隐有质疑,好一会儿后,才摇头道:“臣以为,此举不妥!”

“噢?元直有何看法?”王旭回头问说。

“此策太过谨慎,太过保守!”

徐庶说着,伸出自己右手,在洛阳和陈留分别画了个圈,沉声接道:“若按孔明之策。那洛阳与陈留之战将至关重要,可结果却很难断定,这样作为。虽然使得大军稳步推进,风险较小,可也意味着兵力分散,攻力不足,耗费时间!”

“主公且看,在这等兵力分散之下,若是左路军没有在半月内拿下洛阳。或者说我们中路军没有及时拿下陈留,那么又该当如何?如此拖延。若等魏国主力兵马尽数集结,渡河南下,及时救援洛阳、陈留二地,岂非阻断了楚国大军前路?陷入苦战?”

“那元直以为该当如何是好?”诸葛亮也不生气。皱眉询问。

“依我之意,左路军无须分兵北上夹击洛阳,理当直接兵进陈留,待我中路军赶至,集中优势力量,借三军连胜之锐气,一举败之,随后兵进白马,长驱直入。以迅雷之势兵临邺城,逼使曹军在黄河以北决战!”

话音落下,诸葛亮立刻摇头:“元直此策虽好。可太过行险,于楚国不利,若没能迅速击破陈留,那魏国发兵洛阳,张辽将军独立难支,该当如何是好?倘若张将军不幸兵败。曹军岂非可以顺势南下颖川,切断我远征大军归路。腹背受敌,连自保尚且困难,又谈何决战?”

徐庶随之反驳:“战阵之事,焉有绝对之理?如今占尽优势,理当一鼓作气,奋勇向前,只要张将军在洛阳竭力牵制,楚国大军集中力量迅速破灭陈留,必可取得最大战果!”

“可若不能破,楚国大军岂非全数被断去归路,精锐主力尽数破灭于一役?”诸葛亮略微抬高了声音。

“战事无常!项羽若无破釜沉舟,焉能得百二秦关?”

“可若无轻敌冒进,庞涓焉能兵败马陵,自刎孙膑之前?”

“此言差异……”

诸葛亮和徐庶争论起来,各执己见,只因他们性格不同,倒是对事不对人。

王旭静静听着二人讨论,心中也在思考,作为来自后世的人,作为思想活跃的人,他明白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诸葛亮和徐庶的建议都没有错,就好像历史上诸葛亮北伐时,魏延献计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那般!

其实根本就没有完全的对错,只是种选择。

任何形势的发展,都未必会与预计相同,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在影响着发展,除非一个策略完全违背基本道理,不然成败的关键将在实际执行时的方法,最终的决断和执行期间的应变。

简单点说,就是遵循一个基本原理:想、做、改变、再想、再做、再改变,直至得到最后结果!

旁观者的评价,是看到结果后的评价,赞扬也罢,指责也罢,其实都只代表一种观点,代表一种结果!

这种局面对于亲身去做的人来说,却是种选择,都有成功的可能,也都有失败的可能!

做出选择,做到最好,然后静待结果。

这就是为何有那么一句话总是代代流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王旭此时是三军统帅,那么他就必须做出自己的决断。

他望着地图沉凝良久,将两人的观点在脑中来回盘算,仔细思量后,终于挥手打断了他们的争论,厉声道:“行了,便按……”

可是他还没能说出来,营帐外却传来急促的呼喊,将其生生打断。

“报!!”

“颖川急报!!!”

王旭眼神微微停滞,立刻回头喝道:“传报!”

诸葛亮和徐庶也安静下来,静静看向掀开帐布走进的将士。

来人步伐匆匆,跨进帐内已是单膝跪地,重重拱手:“启禀楚王,周将军命属下前来传话!”

“说!”王旭紧皱着眉头,言简意赅。

来人似乎颇为疲惫,嘴唇干涉,一看便知是日夜兼程,连水都没喝上。此刻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才朗声接道:“回禀楚王,左路军攻破颖川阳翟前一夜,周智将军见大局已定,便与王飞将军连夜亲率精兵急进,昼伏夜行,奇袭轘辕关。”

“前日三更时分,部队抵达轘辕,趁敌不备,连夜攻关,日夜不停!两位将军身先士卒,亲自率众登城,已于昨日傍晚,攻破轘辕,曹军守兵共计三千余人,阵亡两千,俘虏千余,驻关守将夏侯德为王飞将军力斩!”

“截至末将起行回报之前,将士们尚在休息,但周将军命属下前来禀报楚王,言其将于今晨进军洛阳,与张辽夹击钟繇、徐荣部!还让属下转达一句话!”

王旭听得入神,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

“什么话?”

“他说……他说……”来人说到这里似乎很有顾虑,吞吞吐吐。

“无妨,不管什么,你原话转达便是!”王旭摆了摆手。

“诺!”其实来人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接道:“楚王,周将军令属下传告,言左路军怎么打,由他……他……他说了算,让……让楚王传令后方配合支持!”

说到后来,这人的声音已是越来越弱,显然担心会触怒王旭。

“他说了算?还要我配合他,命令后方及时给他支持?”

王旭当场瞠目结舌,一时被这番话给活活震住,可仅仅只是片刻,他又忍不住大笑出声:“呵!这个周智,真是嚣张,楚国之内,就属他这个将军最嚣张,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解决问题,却又给你留个更大的问题!”

话音落下,王旭颇为无奈地摇摇头,收敛起笑容。沉凝片刻后,便挥手对着报信之人说道:“你稍作休息,便去回报周智,就说我这次便听他一次,左路军交给他了,放手去做,但若是看不到成果,他就给我脱光衣服,回襄阳裸身奔跑一圈!”

“诺!”来人不敢多言,躬身退下。

王旭也随之转过身来,看着沉默无语的诸葛亮和徐庶,苦笑着摊手道:“看来我们不需要再做出艰难选择,这个决定周智已经替我们下了,而且还攻破轘辕,初步取得成果,现在改变已经不划算,我看还是传令营中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北进颖川吧!”

诸葛亮和徐庶相视无语!

…………

次日清晨,摇摇欲坠多日,却始终不倒的宛城,终于城破。

韩猛率南方军团精锐,最先冲破东城。曹军全面溃败,甚至连逃跑的力气都已经没有,纷纷投降!

乐进独守南城门,陷入重围,犹自在城头奋勇厮杀!

王旭虽然愤怒乐进挡住大军步伐如此之久,但也被这员忠勇良将所深深震撼,亲自策马来到城下,大声高呼:“文谦,你死守宛城二十余日,已尽忠职守,今城破在即,何不降之,吾必厚待于你!”

“哈哈哈……”乐进仰天长笑,拄着铁矛,支撑着自己疲惫的身躯,大声回话:“多谢楚王美意,乐进虽不才,可亦知忠臣不事二主,今日兵败,伏尸万千,亦因乐进执意孤守宛城,将士已经殒命,在下安能苟且偷生?但求一死,与阵亡将士共赴黄泉!”

“若说遗愿,唯望楚王能念在当年并肩奋战的旧情,莫要屈待已经投降的将士们!”

悲壮!或许悲壮是对乐进此刻的最好诠释!

王旭静静看着这个让他又敬又恨的名将,看着那傲然挺立的身躯,久久不语!

最终,他点了点头,掉头离去。

“好!我答应你!”

“多谢!”

乐进说完这人生的最后两个字,脸上渐渐露出笑容,那笑声,越来越亮!越来越豪迈!越来越震撼人心!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是在笑人生,那是在笑风云变幻,更是在笑世间生死。

没有迟疑,没有犹豫,伴随着一道刀光,乐进自刎于城头,谱写了他生命中最后的绝唱!

王旭背对着城池,背对着自刎的乐进,轻轻叹息,没有再回头,渐行渐远!

只留下淡淡的一句话,随风飘入楚国将士们耳中。

“乐进,忠勇重义,千古良将!入棺、冰封、送归!”(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