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六百七十八章 各执一词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六百七十八章 各执一词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郭嘉本职是太尉,掌管军事,执掌军法,但他同样领尚书事,所以也有责任监察百官,只不过他在调查后,需要提交尚书台,进行决议,像死伤这么严重的大案,牵涉到大批中高层官员,在尚书台决议后,还必须由王旭亲自批阅。

不出所料,郭嘉、田丰、沮授果真是暗中合力,三府密令共查。

负责刑狱的延尉伊籍受命,亲自督办,原贼曹掾刘逸之子,现任延尉左监刘涛则全权调查,并寻求谍影部众倾力协助。

不过十日,案件已有了初步进展。

刘涛持令,率七位精英捕吏,奔赴汉中栈道,因此事机密,仅少数人知晓,所以途袭倒是安全,可刚刚赶到栈道附近几日,便在调查过程中被人发现,引发大危机。

刘涛所率捕吏遭到激烈围杀,举步维艰,还好骆安派遣蝶影部众暗中相助,最终逃到汉中郡府,这才得以脱身。

随后,其血书一封,由谍影部众快马飞奔,火速送回襄阳。

王旭是最先看到血书的,血迹浸染到绢帛之上,狰狞可怖。

“楚王明鉴,臣九死一生,奉命调查,虽暂无铁证,但仅死伤初计,三条栈道正常折损仅一千余人,但因偷工减料,死伤已过一万五千人,关押民夫工匠家眷七千余人,百姓泣血,惨不忍睹,臣请奏楚王,即刻下令收押相关人士,救出百姓,臣愿以性命担保。必将证物呈堂!”

看到血书的那一刹那。绕是王旭。仍然是双手一颤,差点没拿住那张轻盈的绢帛。

“砰!”

他怒火冲天,一拳砸碎了自己的桌案,书卷纷飞,震得满地都是。

“将郭嘉、田丰、沮授、伊籍、张松都给我叫来!”

那报信的谍影部众沉默离去,不多时,便让几位重臣来到了勤政殿。

当他们看到殿内满地散乱的书卷,顿时吓了一跳。张松更是满脸不解。

行礼过后,王旭目光扫过,气得都说不出话来,顺手将血书揉成一团,砸到跪地的张松脸上。

“张松!本王托付众任于你,你便是为让本王看到这封血书?”

一声怒斥,张松心惊胆颤,匆忙捡起血书查看,片刻之后,惊怒交加:“楚王。此事不可能,将作大将乃是吾兄。深知其胆,纵给他一颗豹子胆吃下,也绝不敢如此作为,况且他向来办事中规中矩,不会这般!”

“是吗?”王旭咬着牙,深吸口气:“胆子大小,本王不清楚,但此事你必须给我一个解释,沿着山川修建三条短短几百里的栈道,死伤一万五千多人,本王是让你们修的长城吗?”

张松刚才没有反应过来,但现在陡然明白,此事之重大,已经完全牵涉到他了,当即不敢再辩驳,急声回道:“楚王,此事臣全然不知情,绝未参与,还望楚王明鉴。”

“哼!”王旭猛然一挥衣袖,深吸口气,倒是让自己先冷静下来。“我倒是相信你没参与,但最终如何,还得看证据!可不论如何,麾下出这么大事故,你作为九卿之一,分管土木建设的宗正,失职之责总是免不了,且先停职,静候结果。”

“多谢楚王明鉴!”

张松长舒口气,但脸色却很难看,他虽心胸不宽,但对于效忠之人,还是非常忠诚的,也珍惜自己的名节,出了这等事故,不仅仅受到牵连,恐怕还会颜面扫地。

郭嘉、沮授、田丰、伊籍都没有说话,静默地听着。

“机伯!你亲自去一趟汉中,此事务必差个水落石出!”说着,王旭顿了顿,又接道:“还有,你过去之后,将左校令阴溥,右校令张慕暂且收押,他们手中如今应该有近两千征调的郡府兵,你与奉孝交接一下,从我近卫军团调一千铁骑过去。”

“诺!”伊籍朗声应命,其实他为人正直,最怜惜百姓,对此事是恨到了骨子里。

“元皓!”

“臣在!”

“宗正寺乃是你司徒府管辖,发生如此重大的事情,你多多少少也有些责任,暂且不罚你,但我绝不希望还有下次!”王旭淡淡地看着田丰说道。

田丰是跟随多年的老臣,出了这种事,尽管他事前完全不知道,但总免不了监督不力之责,颜面无光。

当下磕头请奏:“臣监督不力,恳请自降三级,罚俸半年!”

“不急,待此事彻查清楚再说!”王旭摆摆手,拒绝了他的请求,随之看向沮授说:“公与,将作大将张肃及与之关联的官员调查,便由你亲自领尚书台督办,为避嫌,元皓也暂且回避此事的调查!”

“诺!”

“好了,你们先退下吧!”王旭头疼的摇摇头:“不过,这件事务必清查彻底,无论是何人,但凡涉及此事者,绝不姑息!”

几人缓缓退下,刚出得勤政殿,田丰已是苦着脸看向张松:“子乔,这么大的事,为何你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这下祸大了!”

张松更是面无人色,青得发紫:“此事一直交给将作大将处理,张肃乃是吾亲兄,吾一直以为其虽然胆小,但办事终归中规中矩,便并未挂心,多次询问那边的情况,兄长也说一切安好,若此事属实,那必然是其蒙骗于我!”

伊籍自从知道此事后,就一直对张松没有好感,冷哼一声,一句话不说就径自先走了。

郭嘉倒是微微驻足,顿了下说道:“子乔,你之才能超凡脱俗,可唯独性子不够细腻,放荡不治节操,因而有今日之牵连!”

“唉!”张松叹口气:“若事情属实,受些惩处倒也罢了,可惜有负主公重托。心中惭愧!”

众人也不知该如何说。摇摇头。各自离去。

王旭今日召见之后,此事便就此传开,文武尽皆哗然,议论纷纷。

沮授奉命收押了张肃,并开始着实调查参与此事的高官。

可没想到的是,张肃竟然死不承认,一口咬定没死那么多人,而且死去的工匠民夫。都是在正常建设过程中不幸损伤。

三日后,伊籍率领一千近卫铁骑,尚还在赶往汉中的路上。

远在汉中的左校令阴溥,右校令张慕却是率先呈递奏章,与数十官员联名上奏,言有人诬陷,与张肃所交代完全无差,说是因为修缮栈道过程中,经常出现山体垮塌,所以才造成巨大伤亡。根本不曾偷工减料。

至于关押民夫工匠家眷一事,则解释说是因为这些人闹事。总认为巨大死伤是因偷工减料而造成,他们为了避免这些人回乡宣扬,造成大规模混乱,这才暂且管制起来,准备苦心劝说。

这番作为,顿时让整个事件变得更加纠缠不清。

刘涛等人遭到围杀的事,他们也完全否认,言根本与他们没有关系,而事实上,刘涛和谍影也确实没抓到证据,无法证明那些死士是阴溥,张慕等人所派,那些参与围杀的死士要嘛死了,要嘛就失去了踪影。

最重要的是,当刘涛再度涉险过去查的时候,阴溥,张慕等负责的数十官吏,更是客气接待,结果也出乎意料,账目完全没有问题,修缮好的栈道也没有发现偷工减料之处,查问没有出事的民夫工匠,他们都摇头表示不清楚,而那些伤残的民夫工匠,则是纷纷摇头,说没有那事儿,就是出意外导致的。

唯有那些已死民夫工匠的家属,才哭天喊地,说真的是有问题,有些民夫工匠没有立刻死去,在救治无效之前留下了证据。

可如此一来,根本不足以说明什么,阴溥,张慕等人的说法反而站住了脚。“他们是担心这些人回乡乱说,便将这些人管制起来,好言相劝安抚,待平静下来后,才发放抚恤,送其回家。”

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只要有家属不再闹,便按正常施工死亡的抚恤标准,给予钱财,送其返回。管制期间,除了限制这些人的自由,也并未拷打残害。

这可就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了,朝中文武都开始质疑此事,莫非真的是冤枉的?

可惜刘涛却坚持认为此事绝对有问题,因为他曾亲耳听到那些围杀者泄露出是何人所派,可惜那些人围杀失败后,都已经自杀了,怎么让死人开口?

他本人甚至被阴溥,张慕等官员联名反咬一口,言他为谋取功勋,有意诬陷。

董允和费祎两人也时刻关注此事,从郭嘉那儿得到消息后,再度求见王旭,言当初不是这样的,好多活着的工匠民夫说法不一样。

可即便王旭心里已经相信,但没有证据,他也没办法治罪,不然难以让群臣闲士信服,认为他听信谗言,残害忠良。毕竟,更多的人是不知道这些事的前因后果的,没有证据,就无法说服更多人。

如果真是奸臣残害忠良,那么就是在这种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安个莫须有的罪名给杀了,谁说的清呢?

随着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王旭也是焦头烂额。

十多天后,伊籍率军抵达汉中,仍然无果,可弹劾的奏章却是一封又一封,不但负责修缮栈道的数十官吏联名上奏,连朝中也有不少人开始偏向那边,认为证据不足,刘涛有贪功诬陷的可能,毕竟查处这般重大的案件,可不容易,功勋不小。

董允和费祎两个少年的说辞,还有那封百民书,更是遭到痛批,言二人少不更事,完全不知轻重,胡言乱语。

百民书则成废纸,因为好多在上面签过字的民夫工匠都否认了,言最初是误会,他们只是看那些死去民夫的家眷可怜,想多争取一些抚恤和补偿而已!

可惜,王旭有自己的判断,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只说了一句:“查,查个水落石出,查到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