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六百四十章 天降鸿福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六百四十章 天降鸿福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寻人?”王旭疑惑,看了看李严,奇怪地问:“不知何人那般重要,以至尔等亲自前往?”

李严回头与陈到相视一笑,若有深意地说:“主公可知太原王凌?”

“你们是指我那岳父王允的侄儿?”王旭不肯定地问。

“正是!”李严点头。

王旭奇怪地说:“他不是死了吗?当年董卓伏诛之后,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我岳父王允带着陛下突围,意欲南逃荆州寻我,可没想陛下没能走脱,当时我兵少将寡,无力北进护驾。”

说着,他越发觉得奇怪,皱眉道:“可就我所知,李傕、郭汜追回陛下抵达长安后,得知此事,便迁怒于我岳父兄长一家,惨遭灭门,其兄长的两个儿子王晨和王凌不是也死了吗?”

这事儿王旭记得很清楚,因为当初王允刚逃到荆州那段时间,曾闹得很厉害,他也对长安当时的局势了解很多。

对于王凌,他心里一直就觉得可惜,历史上,此人文武双全,功勋赫赫,在魏国做到了车骑将军、司空、太尉等职,直至见到司马懿把控朝政,挟持魏帝曹芳,这才心生怨愤,随后意欲另立当时智勇双全的楚王曹彪为帝,可最终被司马懿觉察,失败后自杀而亡。

总得来说,这是个智勇双全的忠义之士,历史上王允死在长安,家人都遭到灭族,可他王凌因为是王允兄长的孩子,不被人所注目,所以事件发生后。在王家人的努力下。他与其亲哥王晨二人都得以暗中逃过一劫。

可因为王旭的到来。时局受到影响,王允有了他这个兵强马壮的便宜女婿为外援,竟然没有困守长安,反而想到带着小皇帝到荆州投奔他,希望能出兵再打回去,因而得以逃脱宿命。

当时李傕、郭汜急于带兵追回小皇帝,没能第一时间杀王允的家人,所以其家人老少都在群臣帮助下逃脱。

如此一来。反而是王允的兄长一家遭了秧。

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并不知会受此事牵连,历史上,李傕、郭汜传令灭掉王允三族,但先杀的是王允满门,正因为这段宝贵的时间,他们才能得到消息,匆匆安排两个不引人注目的孩子,在群臣暗中帮助下逃走。

可如今王允家人已经走脱,没能顶出那段时间来,所以王晨和王凌理应死了才对。甚至于就王旭所知,王允在荆州都给这两人立了衣冠冢。每年前往祭奠。

没想到,此刻李严听到他的话,却是摇摇头,笑着回说:“主公,不但王凌逃脱了,其兄长王晨也逃脱了,当年李傕、郭汜押着陛下回长安,发现王允家人已不知所踪,怒气无处宣泄,便先杀他们这无辜的一家人泄愤,可恰好那日王凌兄弟二人去城外打猎,希望用野味给其母亲补身子,因而在群臣帮助下,机缘巧合地逃过一劫。”

“兄弟二人真乃天命之所顾!”王旭听完,颇有些感慨,但很快又摇摇头,回问:“那你们寻王凌为何?”

李严回道:“主公有所不知,二人逃脱后,隐居河东,仅有少数旧臣知晓,钟繇便是其中之一。因惜二人才华,其入主司隶后,便写信征召,王晨推辞不肯,王凌却投效帐下,如今就驻扎在潼关,据说曹操也已听闻其名日久,有意提拔他去其麾下,不过因为如今战事紧迫,暂时还未能召见。”

“王凌镇守潼关?”王旭皱起了眉头:“那你们如何敢去见他?”

“主公误会了,末将与叔至二人没有找王凌,而是去河东,寻访王凌的哥哥王晨!”李严道。

“王晨?”王旭疑惑。

“嗯!”李严点点头,接着说:“末将与叔至寻找王晨,只为说服其前来投效,其与王凌兄弟二人情深义重,若能策反王凌,主公将可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拿下潼关。”

“好!”王旭顷刻间反应过来,大喜过望:“那你们可说服了王晨?”

“虽然没能说服其投效,但他答应举家迁往荆州,并竭力帮助劝说王凌归附,如今其与家人尽在后方军中!”李严笑道。

“真是天助我也!”王旭激动不已,与同样笑容满脸的徐庶相视片刻,又疾声问说:“那你们是如何说服的王晨?”

“此事还是由叔至说吧!是他说服的王晨!”李严笑着说。

陈到闻言,拱手对着王旭一礼,出声道:“主公,末将曾偶然听到司隶文武闲谈,言及王晨不愿投效曹军的原因有三。其一,乃是他心中嫉恨当年那批西凉将领,虽然主谋者已经伏诛,可仍有不少活下来,当初曹军以怀柔手段得到司隶,所以军中还有不少那批西凉将领效力,甚至身居高位,他不欲与其共事。”

“其二,王晨与他人不同,极重亲情,尤其是在灭门之后。他知晓主公纳了王允养女入室,虽然是养女,但在王允一家死后,却是唯一的后人,所以视为仅有的亲人,不欲助曹操与主公为敌,”

“其三,他担心他们这一脉断后,所以不欲出仕!”

“等等!”听到这里,王旭忍不住挥手打断,奇怪地问:“叔至,为何你说我岳父王允一家死了?”

“嗯?天下不都这么传吗?”陈到抬起头来,疑惑地说:“世人皆言,当年王司徒带陛下突围南下,却最终在抵达武关之前被追李傕、郭汜追到,最终身首异处。家人虽然趁隙逃离长安,但李傕、郭汜也曾放出言论,说已经全数捕杀,世间传言仅有一死士能带着陛下血诏去往荆州。”

“哈哈哈……”王旭陡然乐了,大笑不止。

他这才突然察觉,王允自到荆州后。虽然闹腾过一阵。荆州高层都知道他。可其本人对外却深居浅出,很少接触外界之人,这些年看清天下局势之后,更是心灰意冷,躲在学曹里编修古籍、编纂文书,与学曹里那帮大儒饮酒吟诗,每天逍遥自在,与隐居无异。似乎还就真的没有在公众之前再现身。

这种已经远离军政事务,远离权力核心的人,各方的探子也不会去调查,如此一来,恐怕其它各方势力之主都不知道他还活着,那民间传闻其已死去多年,倒也正常。

李严和陈到听其突然大笑,不明所以,皆是有些发怔。

好一会儿后,王旭才收起笑容。轻声说:“料想那李傕、郭汜当年放出谣言,乃是为了以凶威震慑反抗之人。可事实上,我岳父及其家人都还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王司徒还活着?”李严瞬间瞪大了眼睛。

陈到心思活络,随之笑道:“如此一来,那岂非更容易说服王凌了。”

“嗯!”王旭点头,沉凝片刻后,已是回头对着典韦说:“典韦,你速派人回禀襄阳,告知沮授详情,让他安排人护送王允赶来司隶,要快!”

“诺!”典韦应命。

“还有,通知沮授迅速调派官员,准备接手扶风、冯翊、京兆、弘农四郡,若潼关破,将是我军在司隶真正站住脚跟的最好机会!”王旭补充道。

典韦先行返回了长安城内,派人传信去了。

王旭随后亲自去见了王晨,以亲人待之,并将王允一家侥幸未死的事情也尽数相告。

得知尚有至亲在世,令王晨非常激动,当场泪流满面,并保证一定亲自奔赴潼关,说服王凌。

李严和陈到做的这件事,真可谓是扭转局势的一笔,但也让之前定下的计划全盘打乱。

陈到引兵投降,意味着北方的威胁尽除,如果再取得潼关,那么钟繇费尽心机的部署,必然破灭。

一番紧急商议之后,当天夜里,张辽便率领一万白虎军团士兵和两千逍遥津死士,匆匆奔赴武关。

次日清晨,王旭也自率一万近卫铁骑随之出发,紧跟着东进武关,随行的不仅有典韦、颜良、徐盛三将,还有刚刚投效的李严和陈到。

不过,跟随他们投效的曹军将士没能随行,仍然驻扎长安,暂归徐庶节制,两人只各带百余骑士作为护卫。

因为不急着赶路,只以常规行军速度前进,所以三日之后,他们才经过郑县县城,距离潼关仍有一百多里。

这一晚,天空下起鹅毛大雪,王旭在帐内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心里老是记挂着家里的娇妻美妾。

“哎!还是出去走走吧!”

王旭无奈起身,披上厚厚的毛皮战袍,离开了营帐。

外面已经有了薄薄的一层积雪,走在上面总会发出“啪嚓!啪嚓!”的声音,巡逻执勤的士卒,一列又一列,在军营里四处走动,见到他总会驻足行礼,然后再度远去。

营内各处的火台因为寒风的吹拂,晃动得厉害,若不是里面有着油脂,恐怕早已熄灭。

王旭双手慢慢揉搓,鼻端呼出浓浓的白雾,在军营中四处游荡。

不知不觉,竟然行至陈到歇息的小营帐旁边,眼见其帐内还有烛火闪动,沉凝片刻,不由面带微笑地走了过去。

可刚到帐外,却听到里面除了陈到,似乎还有另外一人,此刻正在轻声谈论。

其中一人道:“陈将军既然已经投效荆州,何故还忧愁满面,如此岂不令人生疑?”

“哎!”陈到的叹息传来:“常言忠臣不事二主,可我如今却已违背初衷,心中时常不安,怎来笑颜!”

那人回说:“将军此言差异,当今天下,君择臣,臣以择君,将军对那刘备忠心耿耿,却为其所弃,如今得蒙王将军器重,乃是幸事,不该这般愁眉不展,若长久下去,为王将军所知,恐又生事端,那岂非真的背上不忠之名?”

“可当初刘备弃我,亦是受曹操所逼,关、张二人跟随他日子更久,择我亦是无奈!”陈到出声辩驳,显然是心中那个坎还没有理顺,心情很矛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