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六百二十一章 文武院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六百二十一章 文武院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次日清晨,王旭带上所有家中女眷和孩子,在主簿王凯,奏曹掾法正,尉曹掾习祯,还有讨逆将军周智等人陪同下,走访阵亡的高级将领家,安慰其家人子女,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花费了数日时间,才一一走访完毕。

可这么一圈走下来,王旭的心中却是阵阵发酸,特别是苏飞的家里,长子不过九岁,次子六岁,最小的女儿更是只与小王征差不多大小,两岁!

当苏飞的正妻带着三个孩子拜见他时,他差点流出泪来。

可世事无常,发生的已经发生,他只能尽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五日后,他带着众人北上南阳,走过曾经的战场,一一祭奠,并定下了立碑的地址。

他的行动很快传开,得到军中将士和百姓热烈的拥戴,人们茶余饭后,交口称赞,每到一处,南阳当地百姓更是聚众围观,显得极度振奋。

只是,这时候的他,却没有任何喜悦的感觉,心情异常沉重,随行的其他人也同样如此。

回返襄阳的途中,周智与其骑马并行,忍不住出言说:“老大,我想提个建议!”

“说!”王旭淡淡地道。

“我们荆州大量开办学堂也好些年了,那些阵亡烈士的儿女若是愿意读书,可否免去学费?并具有优先权?这些阵亡的战士付出那么多,也该有些优待才对。”周智说道。

“嗯?”王旭一愣,随即露出喜色,他正愁不知该如何有效补偿阵亡战士。“好想法。这个可以实行。我们的学堂理当这般才对。”

旁边不远的习祯听到两人对话。想了想,突然忍不住接言:“主公,说起学堂,属下也想到一事。”

“说说看!”王旭心情好了些,回头望去。

“属下觉得,如今荆州学堂尽皆教授文才之学,百姓中有条件和天分的幼童,也都倾心学文。只因成长后,可以参加考核,从而当官做事,可我大汉以武立国,武风盛行,这般长久下去,恐怕百姓身体薄弱,再无勇力可用,将来被外族所侵。”

习祯说着,担心王旭不相信。还举例道:“就属下所知,如今好些本来拜师学武的少年。都转而专心学文去了,虽然看上去治下更加稳定,少了很多纷争,可却导致少年竟然无力可使。属下曾在学堂见过一批十四五岁的少年,竟然无人能抱起百斤之石,太弱小。”

秦汉之前,华夏民族向来尚武,直到唐宋以后才逐渐重文轻武,到后世知识高度发展的时代,身体更是脆弱不堪。要知道,上古先民,那是可以凭借身体和大自然的各种危险搏斗,大汉更是武风盛行,不然哪儿来那么多猛将。

王旭沉凝许久,越想越觉得不对,内气的修炼之法,后世难寻,难道就是这么一代代的断了?

“文祥所言有理!”他赫然出声,认同道:“此事你不说,还没有留意,如此下去可不是好事,武者之道不可荒废。我本武夫,焉能让武道沦丧,不但要学,而且还要进一步普及,文武都很重要。”

周智乐了,笑着说:“老大,那不如干脆将学堂开成文武院,教文,亦教武,都要学,但是让其自行选择主要学习的方向,如何?”

“好提议!”王旭眼睛一亮,高兴地说:“走,回襄阳再好好斟酌一番!”

大半日后,一行人抵达襄阳,王旭让众人各自返回,他则兴冲冲地带着周智奔赴学曹。

学曹与技曹、医曹一样,不属于核心府事,所以其曹属并没有设在将军府内,而是独自在外,位于城西一处景色优美的僻静之地,主要是那些名士们喜欢。

其院落极大,假山石林、小湖垂柳、青竹绿树、百草红花,样样齐全,经过名匠和那些儒雅文士的精心雕琢,堪称整个襄阳,甚至是荆州最美丽,最具诗情画意的庭院,没有之一。

刚刚走进其中,王旭就带着周智转迷糊了,在竹林里一时半会儿愣是没找到路,

“周智,你不是来过吗?怎么把我带到林子里来了?”

“不知道啊!我以前来的时候,这儿还不是竹林,是桃树林!”周智无奈地道。

正当两人急于寻路的时候,忽地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王将军今日怎有雅兴到这学曹来查看。”

王旭回头一看,微有些惊讶。

只见远处走来两个老熟人,刘表、刘景升和刘璋,刘季玉,他们两人如今都效力学曹,编纂书籍,精修古籍等,倒也清闲自在,偶尔还去学堂讲讲书,说说圣贤之事。

反正王旭是物尽其用,而对他们来说,这样的生活也很惬意。

“见到你两真是太好了,快告诉我,怎么走出去?”王旭急忙问道。

“将军居然走不出此地?”刘表奇怪地望望四周,随即笑道:“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阵法啊!”

“阵法?”王旭一愣,随即换了种角度去看,当下额头青筋直冒:“这学曹怎么都布上八卦迷阵了?”

八卦迷阵只是一种简单的惑人之阵,并无大用,即便是常人,只要多花费些时间和心思,也能走出去,是种用以学习的基础阵法。

刘璋明显长胖了许多,可能在荆州的日子过得很不错,闻言已是笑着回道:“将军,这阵法是蔡公让布的,说是这学曹名士汇聚,庭院也该有些特点,竹林按八卦迷阵种下,非常美观,气场优雅,所以就这么种下了,如今这庭院各处可都是以不同的阵法排列,虽无大用,但胜在美观独特。”

“真是没事儿找事儿,日子太清闲了!”周智小声嘀咕着暗骂。

王旭头疼地摇摇头。但也没多说什么。转而问道:“那你们这是准备去往何处?”

“正为寻将军而来。”刘表锊锊颌下短须。回道:“刚才在外听兵士说王将军来了,担心将军不识路,所以与季玉过来为将军引路。”

“原来如此,那有劳二位了!”王旭笑笑。

刘表和刘璋都很健谈,沿途为他介绍着学曹的种种,颇为熟络,想来他们也彻底从失败中走出,安心在此颐养天年。做着福及子孙后代,留名千古的事。

“将军,这里便是蔡公理事之处,若无其它事情,属下二人就先下去了。”

刘表将王旭和周智带到一处别院,微笑着说。

王旭想了想,说道:“你们若是没有要事,不妨一起进来商议商议!”

“遵命!”

两人相视一笑,拱手行礼。

进得屋内,只见屋中不只蔡邕在座。其对面还有一个老熟人正与其对弈,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洛阳大狱里的狱友,貂蝉的义父,当年李傕郭汜乱长安时,跑到荆州来求助的王允,王子师。

早几年,王允成天缠着他,让其出兵司隶,重振朝纲,那时还颇费了些周折才搪塞过去。

最近几年,特别是曹操迁都济阴后,挟天子令诸侯,其便再没提过重振朝纲的事,甚至都不再谈及朝中之事,只是平日里天天长吁短叹,说得最多的便是:“顺天顺命,顺天顺命啊!”

此刻,王旭见到两个老头全心对弈,黑白棋子杀得难解难分,全然没注意到身旁反应,不由轻咳两声。

“文案放在门边就行,先下去吧!”蔡邕听到动静,顺口回道。

王旭哭笑不得,显然这位岳父大人把自己当做递呈文案的官吏了。

周智与蔡邕不熟,也不好说话。

刘表笑笑,倒是上前一步,当起恶人来:“蔡公,王将军来了。”

蔡邕闻言,顿时不耐烦地摆摆手:“王将军,哪个王将军,等我下完这盘棋……”

话没说完,他似乎突然反应过来,猛然回头,顿时惊道:“子阳什么时候来的?”

“岳父!”王旭轻轻拱手,微笑不语。

“子阳?”王允似乎这会儿才从棋局中摆脱,眼神茫然地看了过来。

刹那之后,他再顾不得下棋,匆匆迎来,高兴地说:“子阳,你回荆州后就去了南中,南中返回没两天又去了南阳,这次又什么时候回来的?几年不见,可是越加雄姿英发,只是要见你一面,也真不容易。”

“岳父说笑了,实在是国事缠身,这才没能来拜见,倒是希望两位岳父见谅。”王旭客气地说。

本来他是不用叫蔡邕和王允岳父的,因为两人的女儿都是他的妾,并非妻室,只是他一直都是这般礼敬,妻妾对他来说,并没什么分别,这一点,也是全荆州的人都知道的。

“哈哈哈……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子阳忙于国事,理所应当。”蔡邕乐得合不拢嘴,这两年他也是担心坏了。

说着,又随意地笑问:“对了,子阳怎么有空到学曹来?这还是你第一次过来吧!”

王旭笑笑:“此来学曹,乃是为了商议些事情。”

“议事?”蔡邕与王允疑惑对视片刻,才不解地说:“学曹从未有半点差错,至于军国大事,这里的人早都不闻不问,不知子阳欲商议何事?”

“学曹乃学者圣地,来此当然不是商议军国之事,是想说说育人授学。”

王旭也不欲多废话,顿了顿,便直言道:“如今荆益二州文人兴盛,学堂遍布,本是好事,可我却听闻如今学堂少年,连百斤之石亦难抱起,担心大汉之人由此衰弱,所以打算今后将学堂,改为文武院,既教文,亦授武,任由学生自行选择侧重,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此议甚好!”

本以为会有人反对,没想蔡邕、王允、刘表、刘璋四人都是立刻点头。

蔡邕回说:“我大汉之人,无论文武,都要习武强身,此乃兴国之道,只是这般公开的传授武艺,从古未有,各家绝学也必然不愿公之于众,我们传授什么呢?”

王旭略一沉凝,随即摆摆手说:“这个我来想办法,既然大家都觉得可行,那便立刻着手执行,此外还有一点,我希望设立一所专职培养将领的学堂,类似太学那般,但不仅是培养优秀的少年,还要让将领也能去进修。”

“这个好办。”蔡邕笑着说:“我这几日便寻找适合的地方,将其先初步建起,以后再逐步修缮,只是不知子阳意欲取个什么名字,我也好令人先刻好牌匾,将门面撑起来。”

“嗯……我看就叫东青院吧!”王旭随意取了个名字,便转而说:“可这学院建立,必然需要非常精通军事的老师,一时半刻不好找,恐怕要劳烦两位岳父和景升、季玉,由你们先暂时撑着了。”

“诶!不,不,不!”

除了刘表,蔡邕、王允和刘璋立刻摆手。

蔡邕说:“子阳,我们几个,除了刘景升,其他都不适合教授战阵之道,恐要误人子弟。”

“是啊,蔡公说的是,属下编修古籍,编纂书籍,教授文学和诸子百家还行,行军战阵,那可真是有心无力。”说着,刘璋满脸苦笑地接道:“王将军!属下那点本事,你也是知道的。”

“呃……”王旭皱眉沉默,很快便转移开话题:“那该如何处理此事?你们若都教不了,学曹的其它大儒恐怕也教不了,至于再下面的属官、小吏、学堂领事、老师就更不行了,该去何处寻到合适人选?”

“那是当然,学曹整个曹属内,现在全都是些儒士,经史子集倒背如流,可懂战阵的真不多。”王允接过话去,想了想,却是奇怪地问道:“可子阳为何要在学曹找这些儒士呢?不是有最合适的人选在外闲置吗?”

王旭以为他说的是荆州的文臣武将,当即摇头:“荆益二州文武皆有大用,当今天下未定,不敢这般派任!”

“诶,年轻人耽搁到授徒上,当然有些可惜,可那些个老家伙,全都无心出仕征战,如今他们又闲得无趣,这不就正好合适吗?说服他们进这学曹应该不难。”王允奇怪地说。

“老家伙?谁?”王旭满脸迷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