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四百五十五章 狂轰乱砸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四百五十五章 狂轰乱砸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张鲁当然想不到这一切还真是巧合,只因为王旭来于后世,无论眼见和看待事物的高度与角度都不同,所以才做出了这番准备哪想到竟歪打正着,把张鲁的全盘筹谋打个稀巴烂。如果换一个人来统率,不明他对信徒的控制,一番鏖战过后倒真有可能被击败,可以说他也真是倒霉至极。

可如果那是如果,只惜没有如果……

半月之期眨眼及至,汉中各地也尽在掌控,王旭终于排兵点将,发动对南郑的正面攻击。

目视着大军忙碌地集结,随行众将兴奋异常。这样大规模的攻城战好多人都没经历过,其震撼性当然不同凡响。密密麻麻的士兵一望无际,仿佛能遮天蔽日,他们排出各种队列,分成无数方阵缓缓向着南郑前行。高大的攻城梯、攻城塔、箭楼、钩梯、巨弩、冲城锤,巨钩索等等攻城器械,多得不可胜数,仅是看一眼那气势就让人窒息。

“不知主公今日意欲派遣哪位将军先行攻城试探?”沮授看到士气昂扬的大军也显得信心十足,从容问道。

“攻城?”王旭眉毛一挑,嘴角露出那标志性的弧线,坏笑道:“谁说我现在要攻城?”

此话一出,文臣武将顿时愕然,面露不解。

王旭没有答话,反而出声询问道:“文量,如果对南郑进行投石轰击,我荆州府库目前储存的石料和投石机够支撑多久?”

公仇称略一思索,已是回道:“若是每日四个时辰。那可持续五日!若是间歇性攻击。可持续半月!”

“那就先砸个五天。”王旭果断拍板。随即又笑着补充道:“然后再以木头点燃代替石料,再轰炸十天,半月之后再做定夺!”

“嘶……”众文武瞬间倒抽凉气,被王旭这番惊人之语给吓到,这可比当初打江州还猛。

“主公,这样做是否不妥?如此一来将倾尽所有库存石料,投石机恐怕也会折损

王旭丝毫不为所动,坚定摆手笑道:“无妨!此次攻打南郑。本就已准备付出一切代价,损失物资算什么。至少物资没了还能再造,可人死了却永远没这个人了。与其让将士们牺牲生命来造成突破口,不如先用物资来堆,若有突破口便好,即便没有,那到时候再想办法便是。不到无可奈何,我不打算用人命去堆。”

闻言,众文武沉默半晌,却也不好再接话。纷纷点头应诺。

随着荆州大军逼近南郑,张鲁匆匆赶至城头。看到密密麻麻的荆州大军,还有那数之不尽的攻城器械心头顿时一寒,忧虑至极。可实际上,他并没能迎来想象中的激战,反而是无休止的石头,还有裹上火油熊熊燃烧的巨木。

数十架巨大的投石机对南郑东城墙展开了密集轰炸,燃烧的巨木与石料不间断倾斜到南郑城头。汉中的文臣武将们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战法,如此消耗物资让他们目瞪口呆。但很快,他们就明白了这种攻击的威力,燃烧着熊熊烈焰的巨木砸在城墙上,对防守士卒造成很大伤亡和心里压力,并且能引燃城头的阁楼,还有紧挨着城墙的各种木质建筑。

他们当然不敢任凭大火燃烧,火势如果不压制,那烧起来可不得了。所以只能派遣无数兵士和信徒扑灭火焰,可是城外的荆州军却仿似永无休止,刚扑灭这里,那里又起火,而且救火的人员也随时面临着极大危险,无论是被砸还是被烧,都产生巨大伤亡。

与此同时,巨石的袭击则更见威力,只要砸准,坚强的城墙也是一砸一个坑,若是砸到士兵躲避的地方,那就是死一片。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因为城墙受到火焰的高热影响,巨石砸在城墙或建筑上,其破坏力更是成倍增加。

张鲁气得面色铁青,嘴唇颤抖,指着城外荆州大营的方向破口大骂:“无耻,无耻至极!这王子阳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汉中文武虽然早闻荆州的攻城器械厉害,甚至也在改良自身技术,可真正面对才懂得那种铺天盖的轰砸是什么样,才知道究竟有多可恨,有多无奈。当然,更让他们惊愕的是这一切所代表的钱粮消耗,那些投石机、石料、还有巨木可都是人来打磨的,这些人要吃要喝,这每次砸出的可都是“钱”。这些人力物力可以养活多少士卒,打造多少兵器甲胃了,而且如此远超常规威力和准度的攻城器械,需要多少能工巧匠研究制造,这可都是大笔开支。

他们在理念上与王旭毕竟不同,在他们的思想中,这些都是奇淫技巧、旁门左道,有这样的人力物力不如组建强大的军队,打造更多的兵器甲胃,那才是正道。可王旭不同,他一直坚定认为,即便在这个时代的战争,技术创造的战斗力与人也同样重要,所以这么多年发展经济,很大一部分都用来充实物资,发展技术。或许这样的消耗比培养士兵更多,可这些物资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能用死物代替活物形成战斗力,何苦牺牲更为宝贵的民众生命。

减少民众死伤,能使得民众创造更多财富,这才是良性循环,而一味用人命去堆,在这时候的战争中或许一时成本相对低廉,战斗力甚至更强,可人口却是越打越少,力量也是越打越弱。

比如,要用人命给张鲁带来这么大损失,或许需要填上一万士兵的性命,可用这些物资去砸,那么就能少死一万人,军队就无需从民间再多补充一万人,这一万人也就能不断耕作或者生产,还能在家举行传宗接代的大事。

那么损失的物资很快就能补回来。而且人口也会慢慢从一万变两万。甚至三万。即便建造这些物资远远超过养活这一万士卒。可实际上,从长远来说,那是根本没法比的。历史上长久的三国割据,就足足把人口打来千里无人烟,有地无人耕,有田无人种。所以,一直以来王旭也倾向于压制军队扩建,努力发展经济得来的全部物资利益。大多数都用于再发展和技术物资的进步和补充……

因为有着投石机的轰砸掩护,高耸的箭塔与箭楼也迅速被推到阵前,这些箭塔和箭楼左、右、前皆以熟牛皮遮盖,士卒可从后方登上,弓弩手站在顶端不但得到遮挡物掩护,更能使得城内弓弩手居高临下的优势荡然无存,密集的箭雨对着城头倾泻而下,时不时还射上几轮火箭,让着火的地方火势更旺,令张鲁守军疲于奔命。

张鲁也是一方豪强。汉中富饶,守城器械当然不少。可面对荆州的攻城器械却有些不太起作用。巨弩威力大,可以伤害到投石车或者箭楼,可数量太少。而且荆州的器械都是建立在后世攻城器械的理念之上,并争对这个时代的器械创造的,有很强的防御力,其杀伤力被削弱到了最低。

张鲁储备的箭矢虽然很多,但那是面对这个时代的常规战而言,面对如今王旭这般不正面接触的消耗式战争,就完全不够看。城楼弓弩手与箭楼之间的对射,荆州一边可以不顾一切,只要瞄准尽情射击便是,可随着时间推移,张鲁一边却不得不开始省着用,他有多的钱都扩军养兵、封赏部下、自己享受去了,哪想过要这样比消耗?

如此相持两日,南郑已是苦不堪言,连敌军面都没接触到,却损失巨大。除了死去极多士卒和信徒外,箭矢的消耗尤其让张鲁感到恐惧,渐渐开始不敢与荆州对射,只能放弃城头的箭雨压制,躲到城墙遮掩物后边。反观荆州这边,张鲁的弓弩手一撤,那可就轻松多了,弓弩手轮流替换,时不时射上几轮火箭,然后再对那种露头的敌军进行点射,轻松自如。

张鲁本以为撤下弓弩手,荆州军总该进行白刃攻城战了,可实际上王旭仍然不为所动,反而派出士卒推着一种独轮车运土,疯狂堆向南郑东面较高的城墙下。这有上千独轮车这么推,又有上万士卒顶着盾牌,一人一小袋的往前搬,那还得了,仅仅一日便将护城河给彻底填平。

这让汉中的文臣武将们瞠目结舌,吓得急忙让弓弩手进行压制,可惜弓弩手一出现,顿时又面临大量死伤。荆州的投石机迅猛发威,数十座巨型箭楼上,一层层的弓弩手不要命射击,反正就是对射呗,大家都有掩护物,谁怕谁!等张鲁顶不住压力撤下弓弩手,大批士卒便又一次开始运土工作。

张鲁的脸色也从最开始铁青愤怒,逐渐变成了苍白无力,最终放弃了阻止这一举动。如果再这么下去,他的精锐弓弩手和箭矢都要被弄没了,真正总攻的时候怎么打?只是他仍然相信,即便王旭突破了靠近城墙这一最大难关,可终究要白刃战,夺他城池绝对没那么容易。

王旭当然没想过凭借这些优势就能拿下南郑,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在为真正的战斗铺路,当最大限度消除张鲁的守城优势后,便是两军真正交锋之时。

如此持续八日之后,整个荆州除了江州和南阳的石料外,所有储备的石料都用尽,源源不断运到前线的近千驾投石机也毁坏大半,好在作用也很明显,泥土已经堆到南郑城墙一大半那么高,形成一个可供人冲锋的斜坡。况且石料虽用尽,却还有木头火油,接下来数日仍旧是这样继续砸,泥土继续堆,箭楼依旧压制。

因为此战受到各方关注,所以各诸侯都有细作来附近打探。这样有违传统的夺城方式,很快传到了各方诸侯耳中。这些诸侯们苦思之下,发现此法竟然无解,竟然认识到了技术的力量,今后纷纷开始接受这种新的战争思想,重视发展军备技术,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地窃取彼此技术成果,战争中具有争对性的攻、守城器械种类越来越多,这是王旭始料未及的……

此乃后话不说,当荆州攻打南郑的第十五日,也是荆州大军兵临南郑城下刚好一个月的日子到来时,最后一架投石机在“嘎吱”一声脆响中彻底报废,带来的则是逼近南郑城墙顶端仅有一米的巍峨土坡,还有残破不堪的南郑城防。同时,半月之间,王旭以损失几百人的代价,成功拿走了南郑六千多兵士和信徒的生命,也意味着真正的总攻即将展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