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三百六十四章 胜利的走向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三百六十四章 胜利的走向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第三百六十四章 胜利的走向

对于荆南来说,这是一场不能败的战斗,甚至连平局收场都不可以。因为平局就意味着士卒的锐气消耗掉,而且短时间内无法让士卒有再次决战的勇气。而与之相反,刘表大军则是完全逆转了局势,士气大震。

那样的话,与彻底败了没什么区别,只能彻底放弃豫章,命令右路的徐晃、周智以及赖恭等人率兵回援。等集结起优势兵力,救援武陵的高顺、王獒等将,再成功把刘表击退,也已经不起任何作用。因为刘表已经成功实现战略目的,把荆南打残,不说多的,两三年之内肯定无力北伐。况且,这还是极为乐观的情况,如果接下来继续不利,多年的基业甚至有可能毁于一旦。

所以,现在的中路战场就是一场决斗,关系荆南的生死存亡。

不只是王旭明白这个道理,众将心里也非常明白,因此,没有人再顾及什么,拿出了自己所有的本事,抱着决死的心态冲锋陷阵。随着张辽率先率部与魏延相抗,很快,左翼的赵云也是与敌军右翼的黄忠站到一起。其余将领也是率领着兵马迅速逼近,偃月阵不断进行着小规模的调整,以保证阵型的齐整和威力。

绵延的战场上,尘土已经随着士卒的奔跑,越来越厚,王旭的视线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很难看清各线的战况,一条条命令的下达,全是凭借着经验和推断。当然,敌军的刘磐、蒯越等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同样面临着这种情况。

此时,也正是考验将领统军本领的时候,观察力,分析力,指挥能力成为了决定性的东西。一个小小的失误,甚至有可能造成整个大军的崩盘。

而深处前线的战将,就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方主将未必能第一时间发现各种突发情况,命令的下达也必然会迟疑。可深处前线的他们,怎么可能事事都等着后方的安排,更多的时候也同样是凭借自身经验和指挥能力,与其他部分进行协调,必要之时,甚至会视当前情形果断调整,违背后方主将命令也是常事。只不过,主将和战将的能力越强,默契越好,经验越丰富,这种情况也就越少发生。

在这种正面交锋中,比的,正是谁更能持久,谁更少犯错!但相对的,也极为消耗将领的心力,王旭虽然深处后方,没有上前接战,可是豆大的汗滴却不停地从他额头涌出,双眼一眨不眨,紧紧扫视着四周的战局,生怕漏掉什么,感觉并不比亲自上阵轻松多少。

各线不时就有一个个传令兵奔来,告知目前的情况,而王旭也是不停地发出一道道命令,或策应,或突击,或压制,或缓退,不敢有任何怠慢。更后方战车上的郭嘉,则是作为辅助和补漏而存在,在执行王旭命令的同时,也进行一定改动,由鼓手和擎旗之士们迅速将新命令指示给前方战将,战况空前激烈……

而就在这边的决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远离此地的武陵郡府临阮,也正陷入激烈的攻城战,并且更为血腥。

城外那宽阔的护城河,已经有好几段都被刘表大军填平,北城、东城、南城都同时发动着猛烈攻势。而且之前那两万五千人马为什么迟迟没有行动,也终于让人明白了。看着那些冲车、云梯、楼澜、攻城塔等等大型攻城器具,不用想,也是他们趁着之前的日子迅速组装而成。

这也大大的提高了守城的难度,冲车的威胁极大,当护城河被填出几段通道之后,直接威胁着城门。很多时候,不得不在城门布防很多士卒,滚木礌石等等也是不要命的砸,只希望能尽快将其损坏,必要的话,还要派遣精锐突袭一番。

云梯、攻城塔等物则是攻城的主力先锋,那庞大的木塔,就像高楼,而且因为四周都蒙上了熟皮,阻挡了大部分箭支,士卒也可以借着掩护,迅速接近城墙。等接近之时,那云梯、攻城塔折叠部分便会展开,直接驾到城墙之上,铁钩死死卡住女墙,非常稳当。士卒通过内部的梯子爬上顶端后,只需沿着驾好的通道,便能平稳地往城墙猛冲。

对付这类大型攻城器械,只有巨弩、火箭等物才有可能破坏,一旦靠近城墙,便只能派遣精锐士卒死死守住通道口,挡住对方的大队兵马,部分兵士也手持大斧奋力劈砍,争取将那条厚厚的木制通道劈断。策应的弓弩手,则是趁机猛射在通道上奔跑的敌兵士卒,则取最大限度的消灭敌军。

只可惜,敌军的楼澜、巢车等物又大大的压制了弓弩手的杀伤力。其样子大致与攻城塔构造想同,但顶层没有折叠的梯子或木板,而是无数的射击台,弓弩手从内部爬上去后,与城墙高度差不多,可以对防御士卒进行射击压制。

当然,这些攻城器械的建造都非常耗费时间,最多的,还是使用轻便的钩梯,往城墙上一搭,铁质倒勾挂住边缘,便能迅速攀登。只见绵延的城墙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士卒,在轻便盾牌的掩护下,疯狂地进行着登城。

如此猛烈而直接的攻势,带来的也就是大量伤亡,不管是攻击方还是防守方,都能感觉到那种压力。王獒和高顺都已经亲自披甲冲到前沿,来回奔走在城墙各处,哪里危机就奔往哪里指挥,将校们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嘶吼和怒骂,混杂在战鼓声中,不绝于耳。

“高将军,东城的陈应和杨龄有些顶不住了,已经失陷一段城墙,你快过去吧,这边交给我。”刚刚接到急报的王獒,第一时间找到不远的高顺,大声吼道。

“好!”形势紧急,高顺也不怠慢,蛇矛一挥,将面前的钩梯整个劈断,便急急赶往东城。

“杨龄,你他妈怎么守的?怎么又被突破了?”浑身浴血,挥舞着指挥的陈应远远看到杨龄那边的情况,当即便发出了一声暴喝。

别看杨龄那日在王旭等人面前有些青涩,可此时深处战场之中,却是顾不得本身的性子,听到陈应的吼声,奋战的同时,也是回声大吼:“你以为我愿意吗?这边足足两座攻城塔,就这么点人,怎么守?”

陈应其实也知道现在的形势,挥手砍翻一个刚刚露头的敌兵,大吼道:“那怎么不敢快通知高将军增援!”

“增援个屁!”杨龄那清秀的脸上此刻也满是狰狞。“这才第三轮进攻,要是现在就动城内的后备兵,这仗就没法打了!”

说着,深吸口气,长枪一挥,便再次凶猛地向着冲上城墙的敌群掠去,咬牙喝道:“我失的城墙,我知道夺回来,不用你操心!”

“弟兄们,随我冲啊!”

“杀……”

激烈的厮杀仍在继续,当高顺赶到的时候,看到东城墙的战况,杀意凛然的虎目之中也是闪过一抹忧色。这东城的伤亡明显很大,他第二波攻势的时候才离开,但现在回来,士卒起码锐减了四分之一。这才第三波攻势啊!虽然还有整整一万人作为后备兵马在城中休息,可是战局也才刚刚开始而已,哪敢轻易就把所有力量用尽。况且,坐镇指挥北城防守的沮授那边,也还情况不明。

大致观察一番,高顺深吸口气,手中蛇矛猛然高举,快步在城墙上奔跑起来,嘴中发出了声嘶力竭的狂吼。“巨弩,狼牙拍全部集中攻击对方大型攻城器械,其余士卒各手本部。杨龄随我夺回城墙!”

高顺那熟悉的声音彷如一粒定心丸,很快便让有些骚动的士卒稳定下来,重新组织激烈的反击……

而此时,远在城外观战的的蔡瑁和吴巨也是眉头紧皱,旁边还站在一位儒雅的男子。

“子柔,前线来报,霍峻赶到益阳的时候,被抢先一步的荆南士卒伏击,大败而回,现在该当如何是好?”蔡瑁看着手中的一张破布,略带忧虑地道。

原来那儒雅的男子正是刘表两大谋士之一的蒯良,蒯子柔。

听到蔡瑁的话,蒯越撇了一眼上面用血写成的字,却根本就不细看,径自回道:“这也是没办法事情,荆南能人很多,霍将军日夜兼程也慢了一步,很是无奈!只是在下倒是很好奇,这荆南各将都在前线征战,临阵换将之事,王旭也不可能做得出来,真不知这最后五千余人究竟是谁率领的呢?”

闻言,蔡瑁却是苦笑着叹了口气。“还能有谁,就是名震荆南的王夫人了,只不过另外一员女将倒不知是谁,就霍峻信上所说,此女端是厉害,一路追击,单枪匹马二十余招便生擒了霍笃!”

“噢?竟有此等厉害?”蒯良那平静的脸上终于露出意思诧异,伸手接过蔡瑁手中的破布,迅速看了一番。

但随即便啧啧感叹道:“好个聪明的王夫人,果真名不虚传,看来当年破张梁还真是此女之功,比之吕后协助高祖治政统军之能,也是不遑多让啊!”

说着,想了想,才又摇头接道:“算了,益阳已经有所防备,不宜分兵击之。还是集中兵力尽快拿下临阮吧!如果顺利,说不定此次还能一举平定荆南。”

话音刚落,一旁的吴巨却是突然接口道:“子柔,平定荆南恐怕很难啊!这临阮孤城一座,四面围困之下,全军将士犹自死战不降,自昨晚发动第一波突袭开始,到现在已是足足组织了三次大规模进攻,可战果却不大,伤亡惨重,攻城器械折损也很多。要拿下恐怕并非易事。”

“诶!仲伟此话差矣,为何长他人志气?”蔡瑁顿时不以为然地挥了挥手,道:“虽然我军伤亡很大,但敌军伤亡也并不小,拿下临阮并非什么难事。只要能平定荆南,付出一定代价也是值得的。”

“未必!豫章那边,我军的形势同样堪忧,若是黄祖兵败,敌将徐晃周智等人增援中路,即便拿下临阮,恐怕也难以对荆南构成致命影响。”吴巨摇头反驳道。

眼见两人意见相佐,蒯良抚须一笑,插话道:“两位将军不必为此相争,不管能不能平定荆南,但此次的目的本为削弱荆南势力,使其短时间内无力北伐,能以较小损失换取他的惨重折损便已经足矣,无需忧虑。”

这话倒是让两人皆是点头认可,看了看远方的战场,蔡瑁便挥手道:“再派两千人上去吧!南城这边攻势有些弱了……”

战场永远是充满变数的,无论多么指挥的人,也无法真正算尽算绝。极少数百战百胜的名将,也不过就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已,但却并不能保证每一场战斗都是胜利者。

无论是荆南的文臣武将,还是刘表帐下的蒯越等人,都算到了开始,却没能算到结尾。当两边都在按照着预定计划进行着自己的部署,争分夺秒之时,一个不按常规出牌,也并没有引起太多重视的人,却逐渐开始影响着战争的走向。

“快!快点!别慢腾腾的。”崎岖的山路上,一支军队正在沉默而快速地行进,只有将领的呵斥声不停地回响在众人耳畔。

为首一将极为年轻,看上去只有二十来岁的模样,只是那清秀的脸上已经有了一些岁月的刻痕,显然经历非同一般,正是王旭最亲近的兄弟之一,也是他的部将,从山村里走出的周智。

只是,此刻的他脸上有着说不出的沉重。自从接到急报,知晓张靖生死不明,临阮陷入绝境的时候,心中暴怒的他,却与王旭保持着同样的冷静。

按照王旭的命令,他本该与徐晃一起,设法击退柴桑城外驻扎的黄祖大军。可惜或许是张靖之事的刺激,或许是危机中的爆发,他突然产生了一个独特的想法,而且瞬间便难以掩盖。甚至都没有与徐晃和田丰商议,回自己营内不久,便偷偷带着五千步卒,马不停蹄地去执行心中的计划。

不要说敌军,就连荆南也没有人知晓这周智突然带着部队去了哪儿,徐晃和田丰今晨才突然发现周智的大营空了,急忙传信给王旭。

可事实上,当他们传信的时候,周智已经抵达了艾县,并且穿梭在艾县通往长沙的山间小路上,也就是当初王旭带着众人分散从北方绕回荆南的那条路。随后,也没有继续前往下隽,沿着幕阜山边缘赶往刘表大军的营寨之后。

他这番举动不但是私做主张,更可以说是胆大包天,要是他这对兵马的行动被刘表发现,只需两千人在途中设伏,疲军奔袭的他们就会瞬间遭到惨重损失。

但他的想法不一样,虽然平日里周智嘻嘻哈哈,但是对于感情比谁都看得重,而且心思也非常细腻,对于王旭的了解,也是非常深。再加上这些年王旭的倾心培养,也让他熟背兵法,经验丰富。当得知情报的那一刻,尽管不知晓接下来的安排,但却已经敏锐地感觉到,王旭必然会对刘表中路大军发起总攻,因为王旭就是那种行事果断,敢作敢为,崇尚攻击的性子。

所以,他想到了奔袭!只要够快,够隐秘,在配合好时机,那么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禀报将军!西方十五里外便是刘表大营,目前王将军大军正与其激战,数里外便能听到喊杀声!”一员传令兵突然冲了过来,笑声地在周智耳边说道。

“嗯!”周智缓缓点了点头,却是自言自语地抱怨起来:“老大还真够性急的,这么快就决战了,好歹也给我一点休息时间嘛!”

说着,看了看士卒疲惫的模样,却是摇了摇头,对着旁边的传令兵轻声道:“通知大家就地休息,不卸甲,不放刀,十分钟内吃完干粮,然后睡觉!”

身后一员亲卫小将突然奇怪的插嘴道:“睡觉?周将军,我们不出击吗?如果这时候突袭对方大营,肯定一战而胜。”跟着走了这么久,如果到现在都不明白周智的意图,那他肯定也就穿不上身上的战甲,只能做个士兵了。

“出击?”周智顿时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骂道:“都是步兵,一口气赶了七八个时辰的路,你冲给我看看?”

说着,抬头看了看天色,嘴角却是露出了一丝笑容。“我知道老大的性格,今天一战,要嘛就是大胜,要嘛就是大败,不可能还有其它选择。无妨,不管结果如何,反正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结束的。睡上一觉再过去不迟。”

那小将听到这话,倒是没有再多说,迅速转身去帮着组织士卒休息。

见状,周智深吸了口气,也是顺手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干粮,独自坐到了一颗大树下边。默然自语:“妈的,啃了两顿干粮,还赶了十四五个小时的路,要是不把那狗日的刘表军队给干掉,老子就不姓周!张靖,你可千万不要有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