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丰之才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丰之才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看见王旭这么大反应,田丰却是微微一笑,从容地道:“只要能匡扶天下,又有何不可呢?如若眷念朝中那一官半职,我又何必辞官归家,此举不过是希望用心中才学,为这天下做点事而已!”

“哈哈哈!有元皓相助,大事可成!”王旭此刻真是激动了,实在没想到田丰竟然直接跟随了自己,这可是相当出乎意料。

刘先三人虽然也是诚心辅佐,但到现在也仍然是称呼将军。这并不是说对方不忠诚,只不过这个时代的官制就是这样,做了家臣就不能再接受朝廷的征召和派遣,只能作为自己主公的部署,主公权利越大,也就跟着能做大官,当然随时叛变那种不计其内。

向历史上的曹操,刚开始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时候,真正叫他主公的没几个,都是一些尊称,像曹公、曹将军、曹丞相什么的。所以实际上,他也不过就是借助献帝的名义,强行控制各大小诸侯罢了,至于不愿意听从他指挥的,那就以朝廷的名义发兵剿灭。像陶谦,袁绍,刘备,孙权他们就是这种情况。就算是荀彧这样的亲信,只因为打着匡扶汉室之心,并且到最终也不愿意叫他主公,甚至反对他称魏王,也同样被逼死。

所以,初期和中期,曹操只是挟天子而独揽大权的权臣罢了,而袁绍、刘备、孙权等人则是名义上叛乱的诸侯。直到曹操的中后期,北方各地的掌权官员才认清了天下大势,尊其为主,彻底将朝廷给抛到了一边。

孙权和刘备则不同,他们没能挟制皇帝,完全是靠着收服一个个家臣,然后割据一方的。因此,他们的部署几乎清一色称呼主公,也更为团结。这也是为什么曹操总是后院起火,而刘备、孙权却很少出现内部叛乱的原因。

至于王旭要的,正好是刘备他们这种,因为他可不想像曹操那样,花二三十年时间去改变这些人的观念。只不过现在正值用人之际,天下又未乱,所以不认主也可以理解。但是当天下大乱后,对于刘先他们,王旭只会给两个选择,要嘛认主,要嘛就好好回家抱孩子!

正因为如此,像田丰这样的能臣,竟然能现在就认主,自然是极为不易。想到这些,王旭更是对田丰寄予厚望,当即便开口问道:“元皓!不知道你对零陵郡的恢复和繁荣有什么意见?”

这话一出,田丰顿时欣慰地笑了笑,对于王旭能迅速平静下来,并且谈论正事感到非常开心,毕竟谁也不愿意跟随一个不识大体的主公。“主公,你可否将目前的情况告知于我?”

“当然可以!”笑着点了点头,王旭也不迟疑,立刻一五一十地全部说了出来。大到官员的任命与职务安排,小到府库钱粮物资的大概数目,没有任何隐瞒。

认真地听完后,在王旭话音落下的同时,田丰却是没有任何停顿,立刻就已经笑着回道:“主公能了解得这么清楚,说明主公是个明主,非常勤勉。但事实上,这却是辅佐之人的过失,为太守者当着重于大事,而非事无巨细,浪费掉时间。出现这种情况,只说明目前的官吏经验不足,所以主公不应该让他们协调配合处理政务,因为这样会使得他们更乱。最好是一人分配数个政令,让他们负责到底,等将来经验充足之后,再缓缓恢复正轨。这样不但能使得官员迅速积累足够的经验,同时也能缓解当务之急”

听到这番话,王旭茅塞顿开,当即喜道:“那具体怎么操作呢?还有,政令的颁布和修改方面又当如何?”

见状,田丰却是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摇了摇头:“主公不用着急,按您所说来看,目前的人手其实已经够用,只要分配得好,其实不成问题。且听我慢慢道来……”

随着田丰侃侃而谈,王旭是越听越惊讶,实在没想到,仅仅听自己说过一遍。对方却能掌握其中关键,分配的方法让其找不到丝毫破绽,而且还对现有政令进行了大范围的整改,并增加了很多没有注意到的地方。那天桓纂只说了十条,但田丰却是说出了二十余条,而且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人手安排都一一阐述。

等田丰说完之时,王旭已是忍不住连连感叹,苦笑着道:“元皓,若是早有你前来相助,我就不会如此烦恼了。”

听到王旭的赞誉,田丰却是笑着摇了摇头:“主公,最艰难的时期,应该是最初无人可用的时候。我现在说得如此简单,也是因为有人可用而已。况且主公年纪轻轻,初涉政务,就能做到现在这种地步,才真是让臣下惊叹呢!”

“元皓,你就不用往我脸上贴金了,我说的全是事实。”说着,王旭低头想了想,立刻便接道:“我看这样吧!先任命你为五官掾,代行府事,统辖郡府所有曹署,助我恢复和发展零陵郡!”

“诺!”点了点头,田丰顿时微微笑道:“那主公可以安心,今后主公只要定下方针就好,具体的事宜就由我来处理吧。”

“既然如此,那我现在就带你去前院各曹,熟悉一下!如何?”

“正有此意!”

两人说到这里,不由知心得一笑,齐齐站了起来,缓步走出书房。

因为这次对田丰的任命事关重大,所以王旭是亲自带着给众人介绍的。而且第一时间让王凯带人为其制作官印,并起草榜文进行公布。

不过倒也没有人对突然冒出来的顶头上司不满,各部官员对于田丰都非常尊敬。毕竟他曾经做过侍御史,论资历和能力,都无人能和他相比,而且年龄也是众人中最大的。只有找桓纂的时候稍微废了一些周折,因为他似乎大多数时候都呆在仓库那边,很少在太守府的曹署内办公。

而这么一圈走下来,田丰却是感叹不已,连连称赞王旭眼光非凡。因为经过他一番试探和观察,觉得王旭手下这批人全都是可以重点培养的对象!王旭心里当然是暗笑了,这些人可都是在历史上辅佐过一方诸侯的重臣,自然不可能差。

当晚,为了田丰的投靠和韩猛的归来,王旭还专门在太守府开了一个小宴会,宴请了目前军政两边的所有高层。

不过王旭却因此而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后院府邸的人手似乎有些不够。因为后院厨房与前院隔得远,而且这时代的宴会又是各坐各的,上菜也很复杂,所以把一群丫鬟累得香汗淋漓。

看着她们又是做饭,又是收拾,忙里忙外地累得不行。王旭在宴会结束后,也忍不住和徐淑又一次谈起了人手问题,希望能够再买一些丫鬟帮忙,而徐淑也是立刻点头同意。

不过一番盘算过后,计划却是被迫搁浅,因为随着各项政令的展开,府库的资金用度极大,粮草物资倒很多,可是钱却不多了。虽然上次王旭收服三县,缴获了大量的钱财,可是按预定计划执行下去,够不够也仍然是很大的问题,这个时候再增加太守府的私人用度,实在有些说不过去。王旭家里倒是有钱,可惜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倒是迁移王家族人的事情被王旭想了起来,并提上了日程。其一是因为天下将乱,兖州会成为四战之地,极不安全。其二也是因为家里变卖土地商铺之后,也会拥有大量的钱财,不说多的,主家三房的财产加起来的话,也有个两三亿钱的样子,可以要一些来补贴府中所用。

而且其余的大部分财产,他则很想用来购买战马,并且带到南方蓄养。虽然离开适宜的环境会让马匹素质隐有降低,但总比南方的马好。

南方的马耐力极强,能翻山越岭,可惜速度却不快,而且偏于矮小,作为日常骑乘或者运输、赶路还行,但作为战马就很是欠缺了。想要一支优良的骑兵,就必须赶在天下大乱前,有自己的马匹来源。不然的话,将来骑战就只能永远落后于对方了。

至于家里人是否舍得的问题,他倒是没太多顾虑,不管叔伯们怎么决定,但至少王谚那儿肯定会全力支持。

王谚可不是曹操父亲那样的守财奴,那个曹嵩,就连曹操起兵的时候都不愿意出钱支持,结果抱着一亿多钱,在徐州被人见财起意,偷偷杀了。还引得曹操归罪徐州刺史陶谦,杀人屠城!

不过这事怎么也要等来年春才能实行,毕竟现在已经入冬,零陵郡又还没完全恢复正轨,所以也只能延后。

而接下来的日子,王旭也终于摆脱了堆积如山的公文。自田丰来后,他每天只需要看十来卷就够了。而且有田丰的把关,多半都已经有批注,只需要大致看上一遍,没有意见就盖上太守大印,而这通常只需要不到半个时辰!

并且这并没有使得效率降低,反而是更高。主要是田丰无论处理哪方面的事情,都是非常快捷有力,总是能找到合适的人去完成各种任务,对物资和人力的分配也是相当好,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

所以,王旭也终于从琐事中彻底解脱了出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了大方向上。开始迅速收集本郡蛮族和武陵、桂阳、长沙三郡的情报,打听朝中大事,掌握天下的第一手动向。

并且,他也在联络谍影的三个主事者,希望他们能尽快找到替代人,然后让他们本人立刻赶往南方,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在南方也建立起情报系统。

而通过数天的构思,静下心来的他,也有了如何整编军队和安抚蛮族的计划。倒是桂阳郡那边的事情不得不放一放,因为那王睿倒也不是完全的军事废材,凭着优势兵力和更为精锐的士卒,竟然挺过了一个多月,而且与贼寇之间有胜有败。只可惜他终究还是错失了当初孙坚造出的绝好优势,不然区星早该被彻底剿灭。

对此,王旭倒不怎么担心,此刻已经开始入冬,只要孙坚和自己都不给于支持,王睿很快就会进退维谷,凭着桂阳郡各地官府残存的家底,着实很难撑起他那一万多兵马。而区星却不同,作为盗匪,他四处劫掠,要挺过去并不算难。所以,王睿这点小小的成绩,并不会对他的桂阳攻略有太大影响……

这天清晨,刚起床不久,正在喝粥的王旭刚读完桂阳郡的最新战报,便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婆,王睿可能会来找我们要粮了!”

“嗯?找我们?”同样在埋头喝粥的徐淑,呼得吹了口白腾腾的热气,缓缓抬起了头来。

“是啊!不但是我们,长沙孙坚那儿,武陵曹寅那儿,甚至江夏、南郡都会接到他要粮的书信!”王旭裹了裹身上加棉的直裾衣,微微笑了起来。

“那给不给呢?”

“当然不给了!”王旭立刻便摇了摇头,肯定地道:“虽然自平定叛乱后,你我先后都缴获了大量贼兵囤积的粮食,但是分发到各县也算不了什么。前段时间用来安置军属,救济被贼寇洗劫的百姓,又消耗了不少,怎么还可能给他?而且昨天桓纂才刚给我建议,让我接纳和安置来自桂阳的难民,充实我零陵民户呢,这些都需要粮食啊!这种关乎Xing命的东西,不要说他一个王睿,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也不给!”

说完,王旭一口将碗中的粥喝掉,搓了搓手道:“这天还真冷!徐淑,冬天来了,也该是练兵的时候了,我先去军营,等会儿不回来吃饭,你没事儿就去找张瑶他们玩吧!”

“噢!”看着王旭急匆匆地走了出去,徐淑不由笑着点了点头。

这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寒冷,来到大街上的王旭,立刻就感受到了那呼呼地寒风。或许是因为太早,或许也是因为太冷,此刻的大街上很少有行人。

在典韦和众侍卫的陪同下,静静地来到军营,王旭却是瞬间感受到了一阵暖意。因为校场之上,各部士兵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日常训练,口中呼着白白的雾气,头上却是挂着汗水,“喝!喝!”的吼声不绝于耳。

远远看到王旭的到来,身在点将台上监督士卒训练的高顺早就迎了出来。当王旭走到门边的时候,已是上前拱手道:“主公还真是早啊!”

王旭顿时笑道:“呵呵!我哪里早,倒是你才真是厉害!前几天才征缴完郡内盗匪,现在又开始大练兵了,而且还这么早起来。怎么样,训练情况如何?”

“还行吧!不过那些新兵还不合格。”

闻言,王旭不由大概地扫了一眼,倒也没有再多问,转而郑重地道:“我来是因为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你去把众将都召集起来吧,到营内大帐谈话。”

“诺!”高顺虽然不知现在究竟有何事,但还是立刻拱手应诺,领命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