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二百七十六章 书房定计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二百七十六章 书房定计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22:04:51 来源:笔趣阁

vodtw.c 随着赖恭说出的名字,王旭顿时愣住,毛笔已经掉落在地却是仿若未觉,手仍然保持着握笔的姿势。

这蒋琬可不简单啊,年轻的时候,便与他的表弟刘敏闻名一方。只不过,在风云突变的三国初期,人才遍地都是,他年纪轻,资历浅,再加上背景不是特别好,所以未能崭露头角。直到赤壁之战以后,才随着刘备入蜀,做了广都这个小县的县令。只不过,那时候的他已经是胸藏韬略,已近中年而又怀才不遇,所以对于治理县务并不上心。不久,这事被刘备知晓,还险些治罪。好在诸葛亮略知此人才学,竭力保奏,再加上刘备想起阵亡多年的庞统,在当年也出过类似的情况,所以这才心有所感,放了他一马。

后来,蒋琬因为诸葛亮的看重和提拔,这才时来运转,官运亨通,青云直上。而他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信任,尽心辅佐,每当诸葛亮北伐之时,皆是将蜀国内事交托于他。以诸葛亮为人之谨慎小心,能将自己背后假托给他,足可见蒋琬的才学品行是如何出众了。

到最后,诸葛亮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活活累死,他便成了诸葛亮定好的第一代接班人之一,升任蜀国大将军。甚至还费尽心思改良诸葛亮的北伐策略,挥师伐魏。可惜,尽管竭尽所能,却也难以达成目标,北伐未成,却含恨辞世。但这却不能怪他没有本事,魏国司马懿不是吃干饭的,而且相对于蜀国来说,魏国的人才储备可不只多一层两层。再加上后主刘禅无能,老一辈打江山的文臣武将纷纷去世,诸葛亮死后,本就远远弱于魏国的蜀汉更没什么希望,他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能做到那种地步,足以名垂青史。

可以说,蒋琬虽然前期没有什么卓越的表现,但此人对于蜀汉的建立却又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能撑起没落的蜀汉,即便比不上诸葛亮、曹操、司马懿这样的妖人,但被历史评价为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却是当之无愧。在姜维尚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之时,他就是中间的过渡人,也是奠基人。没有他,蜀汉挡不挡得住司马懿还是两说,早几十年亡国,也并非不可能……

“主公!主公?”就在王旭出神的思考之时,赖恭见其久久不曾说话,心中疑惑,迟疑了好半天,终于还是忍不住呼唤起来。

“嗯?”回过神来的王旭,看了看赖恭,这才反应到自己失态了。当即不由微微一笑,略带歉意地说:“噢!刚才突然想到一事,所以出神,文敬切莫见怪。”

说着,没等赖恭回话,便已是急切地问道:“文敬,这蒋琬才学如何?”

闻言,赖恭有些诧异地看了看王旭,也是隐隐推断出王旭的意图。低头思虑片刻之后,才慎重地拱手回道:“回主公,公琰才学出众,在荆州年轻一辈中,是非常出色的人物。只不过,因为年少得志,性子过于刚强,思虑也不够稳重,所以暂时还难以堪当大任。但如若磨砺两年,增长一些经验,绝对可做主公左膀右臂。”

“这样啊……”听到这话,王旭倒是隐有些失望,但随即便释然一笑。毕竟这都在情理之中,人的成长终究需要一个过程,像郭嘉、诸葛亮这样年纪轻轻就通晓治国安邦的人,终究只是凤毛麟角。

可是,蒋琬既然是个有潜力的人,那当然是越早逼出来越好。今后打天下,田丰郭嘉等人少不了要跟着自己南征北战,后方能多有几个蒋琬这种人留守,那才能真正免除后顾之忧。想到这点,王旭犹豫了好一番,才缓缓开口道:“文敬,其实蒋琬之名,我也曾有耳闻,现在你又如此高评于他,我看不如提拔提拔他,让其得到历练,今后好担当大任,如何?”

“这是好事啊,蒋琬如能得到合适的指引和锻炼,将来必成大器。”赖恭顿时大喜,显得非常兴奋。

王旭看了看赖恭,却是灵机一动,若有深意地笑道:“呵呵!既然你也赞成,那不如就接替你的职务,迁升为宁远县令,别部司马,总督零陵郡蛮族事宜。至于你,我打算让你暂时代理武陵郡太守职务,如何?”

这话一出,本来还很高兴的赖恭,却是陡然迟疑起来。

“怎么,莫非文敬还不愿意?”王旭顿时好奇地道。

“主公这是何话,主公提拔栽培,哪有不愿意之理。别说是升迁,哪怕是降职差遣,只要能对主公有益,赖恭也绝不说二话。末将迟疑乃是因为蒋琬,他虽有才,但经验却不足,蛮族之事不好处理,恐他出了差错!况且,我之前就曾说,蒋琬年少得志,心高气傲,如若突然升迁,担心他将来难以遏制自己,毁了大好前程!”

听到赖恭这一席肺腑直言,王旭更是欣喜异常,赖恭见到高官厚禄不为所动,反而能从大局出发,思虑周全,正是可以信任的人。当即再无迟疑,肯定地道:“文敬,你说得也有些道理。不过,你前往武陵代理太守职务,已是将军府商量后做出的决定,所以,势必要找一个接任之人,可有别的好人选?”

“这……”闻言,赖恭倒是有些为难起来,皱眉思考半晌之后,才略带歉意地道:“主公,实不相瞒,可以胜任的人才,我倒知道一人。但此职务非同小可,那人虽然与我交厚,但却未必会轻易全心辅佐主公,所以属下也不敢妄言。”

“既然如此,那干脆就让蒋琬试试吧!我亲自书信一封,警醒于他,同时也让元皓他们今后多与其通信交流,只要他真有德行,知书明理,那迟早也会改过来的。反正我等已尽心,至于他将来能怎样,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见王旭主意已定,赖恭又想不到更好的人选,也是无可奈何,迟疑了一下,便叹声道:“也只能如此了。”

既然决定了要用,王旭也不再反复,想了想,却是忍不住问道:“对了,文敬刚刚说你知道有可以胜任的人才,不知是何方高人?”

“噢!此人与我乃是好友,南郡枝江人,姓董,名和,字幼宰。才学出众,知文事,晓武略,在荆北也是颇有名望。前些日子,刺史刘表曾写下公文,辟召其为曹掾,但他曾有迁往益州,躲避乱世的想法,所以一直迟疑未决。写信问我,我则邀他前来为主公效力,但目前却仍在犹豫之中。”赖恭微微笑道。

“南郡董和?”轻轻念叨着这个名字,王旭脑中灵光一闪,已是喜不自制。

真想不到啊,让赖恭进一趟府,竟然就得到了两个人才的消息,一个年轻的蒋琬,一个成熟的董和。

这董和可也是个很不错的人才,历史上,他在汉末时候,举家迁到益州巴郡避祸。后来效力于刘焉的儿子刘璋,是刘璋手下最得力的臣子之一,为官清廉公正,生活简朴,不畏豪强,善待外族。在刘璋众叛亲离的时候,他是极少数坚持到最后也不肯投降的人,但后来刘璋这个主公都投降了,他还能怎么样。

而当时的刘备官至左将军,知道董和的能力和品行,也是非常器重,诚恳地请他出任掌军中郎将,协助诸葛亮管理将军府事务。后来,董和病死,诸葛亮曾非常缅怀,叹其少了一个得力的助手,还将他与徐庶,崔州平等老友相提并论。

这样的人才,怎么能放过?想到这些,王旭几乎是没有任何迟疑,当即便转过了头来。

正欲让赖恭务必请其出山相助,赖恭却已看出他的意图,抢先笑道:“主公,莫非您对董幼宰有意?”

王旭愣了愣,但随即便大笑起来:“哈哈!文敬真知我心也!不错,目前将军府正缺贤才,不知文敬可有办法,让董和来此效力?我待他,绝不必刘表差,而且必让其一展胸中才学。”

“呵呵!既然主公有此心就好办了。之前相邀,没有主公首肯,不敢保证太多,所以难以成事。”说着,赖恭笑意盈盈地看了看王旭,才缓缓接道:“而现在嘛,游说他来,只是举手之劳尔!”

“那好!这事儿如果办成,定要再记你一功。”王旭也是立刻大方地做出允诺。

“区区小事,哪有功劳可言。再说,属下与他本是好友,能同佐一君,乃是大幸,主公不用放在心上。”说着,赖恭似乎不想再谈论这个,当即转移了话题,皱眉问道:“主公,倒是武陵之事究竟是什么情况?为何主公让我前去代理太守职务呢?”

见赖恭问起这个,王旭倒也不隐瞒,当即便把曹寅参与了上次刺杀事件的事情给赖恭说了,而且也隐晦地将朝中动荡之事,讲了出来。

随着王旭的叙述,赖恭的眉头也是越皱越紧,待听完之后,却是常常一叹:“哎!末将其实也看出天下将乱,只可惜,却不知道竟然已到这种程度,实在可悲啊!”

王旭倒也不急,静静地等着赖恭感叹,有些东西还是要赖恭主动问出来才好。

不过赖恭当然也不傻,沉默了一会儿,也是迅速反应过来,惊疑不定地望着王旭道:“主公,照这样看来,您的意思是让我……”

“不错!”见赖恭已经明白,王旭也不迟疑,立刻肯定地点了点头。“文敬忠正耿直,我也就不瞒你。实话说吧,天下大乱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实,我也曾努力劝诫过陛下,但并无效果。现在,这荆南就是我的根基,只有掌握住这里,将来才能伺机而动,寻找机会清除阉党,剿灭国贼,还我太平天下!”

听到这番话,赖恭也是心血沸腾,当即便俯身磕头。“主公有此大志,臣等岂敢不效死力?”

“呵呵,文敬不用如此多礼,先起来吧!”说着,王旭伸手轻轻扶起赖恭,才微笑着接道:“此番让你去武陵,任务可不轻松,你不但要安抚武陵蛮族,将我的各项政策实施下去,治理好武陵。同时,还要给我把武陵的权利牢牢握住,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什么手段,我都会全力支持。明白吗?”

“属下定不负将军之望。”赖恭当即坚定地拱手道。

“嗯!我相信你。”王旭先是赞赏地点了点头,随后才轻声叮嘱道:“不过,你行动一定要快。欲成大事,绝不能妇人之仁,必要之时,你可便宜行事,该杀的杀,该斩的斩,朝廷那边我自然会应付。明白吗?”

这次,赖恭倒是顿了顿,但随即还是咬牙回道:“末将明白!”

“好!既然如此,那我明日便上书,将新的任命向朝廷禀报。蒋琬那里是小任命,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保奏你做太守,很可能遭到某些权臣的反对,到时候说不定朝廷会立刻派遣新任太守过来。算下时间,最迟两个月,最快可能一个月,新太守就会来。所以,我给你一个月时间夺权,够不够?”

“够了!”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赖恭也不含糊,双目精光闪烁,肯定地道:“武陵现在没有主事者,属下过去之后可以借助曹寅之事,以此为借口将其党羽全部驱逐出官府。至于其他人,有主公这边的支持,或拉拢,或利诱,或威逼,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只不过,不知属下能斩什么级别以下的官员?”

“除了县令等需要上奏朝廷审批,才能正式任免的官吏之外。其余官员,包括太守府曹掾,郡府军中将官都可以杀。但这之中若有人是朝廷亲自任命的,杀是可以杀,但务必要暂时瞒下来,而且找好借口!”王旭皱着思虑了半晌,才缓缓叮嘱道。

“嗯!”闻言,赖恭也是长长地舒了口气,王旭能放下这么大的权利,那难度可是大大减小。不过,思考片刻之后,却又忍不住接道:“那郡府官员或被杀、或被免职、或被驱逐,必然有大量职务空缺,属下担心郡府日常事务陷入瘫痪!”

“瘫痪也不怕,这一个月,你什么都不用管,只管想办法夺权,并且安抚好当地的地主家族就行。等彻底掌控了武陵,那时,不只武陵,包括桂阳和零陵两郡的官吏都任由你选用提拔。”说着,王旭笑了笑,也不由补充道:“不过,老规矩可别忘了,所有官员必须在将军府备案。县丞以上的官员,包括太守府掾吏,以及郡府兵军侯以上职务,要先提交将军府审批。今后可是统一发放俸禄,要是谁的少了,可别来找我要!”

“呵呵,末将明白!”听王旭说得有趣,赖恭也是忍不住莞尔一笑。

但随即,见王旭似乎没有事情说,当即不由起身道:“将军,既然时间紧迫,那我就不耽搁了,不如现在就起程吧!”

“嗯!也好。”说着,王旭想了想,却是开口道:“不过,你一人去不合适,我给你一道调令。你去军中找徐盛,让他调拨一千甲士给你,有一支亲信部队,过去才好办事。”

“诺!”赖恭也不推迟,当即便拱手应命。

只要输入-69Ζ-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