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八百三十章 立脚之地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八百三十章 立脚之地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51 来源:笔趣阁

楚国攻破街亭,凉州军无论再如何快速反应,可得到回报需要时间,做出反应需要时间,应急调度需要时间,调兵出击也需要时间,前前后后这么算起来,其已经晚了太多。

反之,楚国各支主力军虽然特点各有不同,但却有几点共性,这是从早年起兵开始就逐渐养成的,可以说楚国从上至下,文武将士都在不经意间受到这种特点的感染,没有例外,即便魏国、吴国也深为忌惮。

几个特点说起来其实也简单,那就是够快!够狠!够诡!

只是做起来那就真不是那么容易,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无数英杰和将士先后在二十多年的征战中,用血和泪,用汗水和精神,用智慧和经验去构建、去堆砌出来的,一个传一个,上代传下代,老兵传新兵,早已融入楚**人的骨子里。

当凉州失去街亭的时候,已经注定了其必然会经受一轮惨重损失。

楚国文武,楚**人,绝不会在战场上浪费任何时间,浪费任何机会,越是在大规模战役中,越是精细到近乎可怕。这点,魏国上至曹操,下至文武尽皆认识深刻,吴国上下同样深以为然!

在两国的高层,现在都有个共识,那就是若给了楚国大军机会,就不要试图去弥补,只有重整兵马,在新的局面下重新部署再战,方是上策!若不然,只会越陷越深,悔之晚矣!

可叹,凉州从未真正与楚国主力全面交战,他们根本未曾有过切身之痛,如何能有足够的认知。

陈到追击荀谌部,马不停蹄。直奔鸟氏。

赵云追击苏则部,辗转绕了一圈,仍旧奔赴鸟氏。

颜良在攻破街亭的同时。出兵略阳,廖化出兵陇县。

这是何其快的速度。当马义得知街亭失守的时候,颜良距离略阳已经只有三四十里,早前街亭未失,谁会在毫无危险的腹地略阳屯驻重兵?城内不过仅有几百兵马负责看管物资,且无上将镇守,待颜良兵临城下时,危在旦夕。

马义急令胡遵、候选率四千精骑驰援略阳,马遵、程银率六千铁骑驰援陇县。意欲保住此二地,从而减小街亭失守所带来的影响,并寻机反攻,他为了避免遭受围点打援,还特意叮嘱两部兵马务必小心埋伏。

在他看来,这样谨慎理当出不了差错。

可事实上,他对楚国的了解并不如他想象中那么清楚,如果这么容易应付,那曹操和孙家就不会那样忌惮楚国了。

胡遵和候选行至半途,果真遭遇颜良伏击。但因为早有准备,部署得当,所以倒也能奋力厮杀。

他们所率的皆是凉州骑兵。战力出众,而颜良所率楚军却远道而来,体力当然没那么好,两军交战,即便颜良勇猛无匹,指挥得法,却也难以取胜,眼看便只有暂且撤走一途。

胡遵正暗自高兴,思量击退颜良后。尽快赶至略阳县城,并静待马义派遣更多援军。从而好伺机斩将建功。

没想,交战正酣之际。突闻后方传来震天鼓响,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廖化率三千铁骑从三个方向赶至,凶猛冲杀而来。

在凉州勇士惊慌而又无备之时,廖化和颜良两部兵马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前后夹击,在短短时间内便将胡遵杀得大败而逃,凉州健将候选亲自断后,被杀出火气的颜良在数合内砍杀。

事实上,廖化出兵陇县根本就是个幌子,陇县实际只有千余楚军虚张声势。此计虽然拙劣,可胜在用的时机恰当,此时街亭失守,凉州各部调度混乱,情报前后不一,是最难准确辨认的时候,因而可以成功。

正应了那句老话,计谋根本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用得是否合适,是否合时机!

这不是伏击,这只是简单的声东击西,迂回包抄,集中优势兵力灭敌一部,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马遵和程银奉命率六千铁骑驰援本该更为危险的陇县,却被赵广所率的一千骑兵给弄迷糊了。

赵广遵从命令,让一千骑兵松散排布,同时在马后拖上树枝,导致沙尘漫天,短时间根本难以分辨人数。马遵和程银率部匆匆赶至时,没时间多想,直接发动了进攻。

此举本为惑敌,赵广当然不能接战,率领一千骑兵远远避退,让马遵和程银的六千骑兵追得够呛。

当两人领会到形势不对,喝令大军停止前进的时候,他们已经因为赶路和接连不断的呼喊追击而消耗掉不少体力,而此时赵广也依照廖化的嘱咐,大声对着他们喊道:“两位将军,我这区区千人何需你们追得这般辛苦,若你们再不去救略阳那边,待凉州兵士死绝,你们可别怪在下不曾提醒,哈哈哈哈…………”

那爽快的大笑声,可是把马遵和程银两人给气坏了,如果现在还想不到发生了什么,那他们也不用再带兵打仗,完全可以安稳回家好好抱孩子。

如此紧迫的形势,着实让他们骑虎难下,若不救,那等着增援略阳的兵马惨败,略阳县城失守,那么楚国后续大军上来就有了立足地,陇县也必将处于包围之中,孤立难支。况且,即便是胡遵和候选两员将领,他们也不得不救。

两人简短商议后,程银率领两千人暂时屯驻陇县,马遵则率四千人火速西进,驰援略阳。

只是他已经注定不会有好结果,杨任所率的六千精兵早已在中道静候多时,两方相遇,瞬间展开激烈搏杀。

战至正酣,已经杀败胡遵和候选多时的颜良和廖化又率众赶来,迅速从两侧包抄而上,三面夹击,只用了小半个时辰,就在荒野中杀得马遵丢盔弃甲,狼狈南逃。

自此。凉州两路援军尽皆为楚国击破,颜良等人成功完成阻敌增援的任务,为楚国全面进军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前后总计只用了一日一夜,只是两部兵马也因此而累得够呛。随之返回略阳县城外歇息。

半个时辰后,刘贤和刘云率领第二波主力,合计两万人赶至,并随之发起对略阳县的攻势,仅三轮冲锋,便尽灭略阳守兵三百余人,俘虏百余,攻陷略阳县。

几部兵马全面进驻。将这个对于楚国来说极其重要的落脚地,彻底控制在手中。

下半夜,廖化率领并未参战的万余兵马,再度携带辎重出城,并在冀县通往陇县的当道处扎下营寨。

此时局势的变化之快,可是让马义瞠目结舌,很久都没有缓过劲来。

直到临近午夜,他才得到完整的前线战报,紧随其后的则是败逃回来的胡遵和马遵等将士。

痛失骁将候选,让他非常悲痛。同时也很不甘心,意欲亲自点兵三万,将略阳给夺回来。好在赵昂、庞柔等人及时劝止。苦口婆心地劝说好一番,这才让其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现在的局势已经非常明了,凉州在这个区域陷入全面弱势,这不是指兵力,而是指各项部署被打乱,事事处于被动,各方情况不明,在这种局势下,只要稍微冷静下来就可以清楚想到。无论走出去多少兵士,那么肯定会躺回来多少!

对于马义来说。最好的选择是等,待真正摸清楚军新的动向后。再重新部署新的全盘计划,反攻也好,防御也好,总是需要各部协调行动的,蒙头蒙脑地出击,就是出去十万人,照样是个死,就算砍着吃力,那还不能烧,不能射杀吗?

军力的强大是获取战争胜利的需求之一,但绝不是唯一原因。

马义冷静下来后,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按兵不动,派出大量斥候打探,静候新的情报……

次日上午,王旭颇为郁闷,因为他昨晚下半夜率领第三批次一万人抵达略阳后,认定马义或许会按耐不住,再度从冀县出兵,他就亲自率部埋伏在半途,准备再给个迎头痛击,没想等了大半夜,却是吹尽冷风,颗粒无收。

“马义还是有真本事的,不要因为此番小胜而掉以轻心!”

回到城中的他留下这么一句话给众将,便径自返回自己营帐歇息去了。

待他再度醒来,已是傍晚,随便吃了些干粮裹腹,他又开始在营帐内研究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主公,赵将军遣人来报!”

不知何时,门外突然传来韩龙那浑厚的嗓音。

“进来吧!”

王旭收起了桌上的地图,缓缓抬起头来。

只见韩龙带着一个眉目英朗,身躯雄峻的青年走进帐来,那青年看到王旭,略微显得有些紧张,“噗通”一声便跪倒在地,叩拜道:“末将寇封,奉赵将军之命,前来报捷!”

“呵!”王旭乐了,从其这种说法,就知其肯定没有报捷的经验,哪有这样直说来报捷的,直接讲出战事成果不就得了。

“那你就将捷报说来看看!”王旭心情好,倒也不建议多说几句废话。

青年将领呼吸有些急促,深悉了好几口气,才带着崇敬的语气说:“启禀楚王,昨日午后,陈到将军率部追至安定鸟氏县城,早前一步逃入城中的荀谌随即接管了城防,巧妙安排后,他令自己的亲卫死士打开城门,陈到将军随之冲入城中,全取鸟氏县城。不久,敌将苏则赶至,眼见鸟氏失守,率部倾力死战,陈到将军率精锐出击,配合赵云将军全灭其部,俘虏无数,苏则为末将活捉!”

“噢?你活捉了苏则?”

王旭惊讶,细细打量了一番眼前的青年将领,脑中这才注意到其刚才自报的姓名。

“你说你叫寇封?何处人氏?现居何职?家中有何人?”

“末将乃长沙人,家父本乃汉朝罗侯,因病早亡,后至舅父刘泌家中居住,现任第一近卫军团中郎将,舅父刘泌任当阳令!”(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