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七百二十一章 冲出重围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七百二十一章 冲出重围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51 来源:笔趣阁

王旭没有等郭嘉说出计划,就直接决定遵循其谋略行事,除了因为郭嘉脸上流露的那种激动外,更因为他不敢听。

他对目前的形势很清楚,无论什么良策,风险都是非常大的,救张合从理智上来说,怎么都谈不上划算,如果能想出救张合的良策,那就必然能想到更好的破敌之计,只是那八万人肯定被坑死。

因此,他担心自己听了郭嘉的计策以后,反而陷入犹豫和迟疑之中,难以决断。

可以说,他内心里是倾向于救的,他忘不了在那个夜晚的海滩上,那个屈膝效忠的铮铮铁汉!他也忘不了,那八万热血的将士!

整整八万大军,兵分三路走了,离开堵阳这片战场,还带走了绝大部分的粮食和补给。

按照郭嘉的计划,这八万大军将战略转移,绕过曹军主力的西南大营,从南方的另外一条路赶赴博望,与张合的军队汇合。

因为他们带走了绝大部分补给,所以足以支撑较长一段时间,而博望的八万东方军团和增援而去的八万人,将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战略撤退,并回攻宛城,同时也要打通遏制住南方要道的小股曹军,直到襄阳那边的补给重新输送过来,真正解决大军的困局。

可这么一来,文学 堵阳和舞阴两县的守军,就将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处于曹军合围之中。

舞阴驻守着两万兵马,起初是由蜀中名将冷苞、蔡瑁之弟蔡勋,以及刘表之侄刘虎三人留驻。在冷苞调到堵阳后。便是吴兰接任守将。那里还有着最后一批补给,足够他们留守很长时间。

然而,堵阳的四万人就麻烦大了,不但面临着曹军十余万人的主力,如果张合那边成功突围撤走,那么将还会被西边的曹军威胁,可以说,完全是支陷入死地的孤军。

至于堵阳的军队为什么不一起撤走。那是因为如果一起撤,根本就走不了,曹军若是围追堵截,衔尾追击,十多万人将后背都留给人家了,焉能有活路,这可是兵家大忌。

因此,堵阳这个点必须有人断后,留下的四万人,就是安在这里的钉子。

虽然人数不算太多。可只要在这儿钉住一天,曹军就不敢肆无忌惮地追过去。

可惜。王旭本人不能跟着大军撤,他就是一个标志物,如果他也撤走,那么这留下断后的四万大军,或许能凭借着一口勇气,暂时抵挡一阵,但绝对不超过三天,必陷入崩溃。一旦交战,溃败也就是眨眼的功夫。

然而,多达八万人的撤退,三天时间是绝对不够的。

因此,若不想以逃命为主,还想在南阳战局上翻盘,王旭就不能走。

若他没参与征伐,也就罢了,可既然挂帅,那就是主将。只要他在一天,这四万人就是难啃的骨头,将是兵的主心骨,骨头在,再怎么弱,也有一搏之力,骨头都没了,再强壮也与纸糊的没两样。

这四万人关系到接下来的战局,并不是用来断后的弃子,所以他必须留下。

郭嘉和陈登也走了,他们本来想留下,但遭到王旭的拒绝,因为他想着留一条后路,如果失败,几个心腹重臣全死在这儿,后果不堪设想,这样让他们走,至少也能有托孤之人。

徐庶、周智、张靖留下,他们将陪着王旭坚持下去,直到胜利,或者死亡!

大军撤走后不久,曹军发动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王旭率兵依托着城池,成功将其击退,随后将营帐设立在城东高地,与堵阳县城彼此呼应,形成如牛角般的犄角之势,死死遏制曹军。

黄昏时分,王旭找来周智、张靖,一起去往营外打探曹军动向。

三人策马登上一处土坡,遥望着曹军位于北方和东方的两座大营。

“老大,观曹军营内人头涌动,必然是在为明日做准备,向来今后必是连番恶战,我们究竟要坚守堵阳多少天?”

郭嘉走的时候,并没有对所有人讲明计策,因此周智方有此问。

“至少七日!”

“七日?”张靖皱着眉头,分析道:“如果只是守七日,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可七日后我们哪儿来的援军?”

“援军?”

王旭咧嘴一笑,摇摇头说:“没有援军!”

“没援军?”周智惊讶地与张靖对望一眼,随即苦笑道:“那我们不是死定了?哪怕是撤到舞阴去,也撑不了多久吧!”

“不,我们不能撤,如果撤到舞阴,曹军尾随而来,那才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王旭保持着淡然地气度。

“可这样岂非死的更快!”张靖质疑说。

“我们可以突围!”王旭高深莫测地笑着。

“突围,往哪儿突?”周智莫名其妙,以目前的形势看来,除非拿下宛城,不然即便突围也没落脚点。

王旭看也没看,径自抬起手来,用马鞭遥遥一指。

周智顺着方向看去,惊呼:“西北?”

“不错,西北!”王旭肯定地点头,没有再吓唬两人,接着解释说:“我们从西北方向突围往衡山,曹军绝对想不到,只要略施小计便可成,然后再从衡山隘口转道往北,经叶县往东去汝南,那时候见机行事,抄曹军的腹地!”

“嘶……”张靖当场倒抽口凉气,为这个大胆的想法惊得呆住。

周智向来喜爱此道,虽有些惊讶,但那双眼睛很快便滴溜溜地转动,片刻后便忍不住拍掌笑赞:“好计策,汝南北部的曹军早已经被抽调一空,只要能过去,那可就任我们宰割。曹军若是回救,则南阳危局解除,若曹军不救,咱就在汝南做好“三光”政策,拖上些时日,曹军多面受敌,必撤。”

“恩!”王旭认同了他的看法,接着说:“此战关键就在我们必须能够突围,同时张合与郭嘉等人能顺利撤军,并打通与襄阳的联系,然后再围攻宛城。只要两者都能成功,那么战局就能扭转,况且北方的白虎军团亦大有作为,三管齐下,便是一线生机。”

“好是好,就是险了点!”张靖听完两人的话,仍是有些不放心地说。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多想也没用,走吧!回营!”

郭嘉的计策进行得很顺利,有王旭亲自率军在堵阳拖住曹军主力,他带着八万兵马从南方绕道,前部很快抵达夕阳聚,发力猛攻驻扎的曹军。早已得到传令的张合,当然不慢,迅速率兵南下,放弃了博望城,往夕阳聚转移。

困守在博望的张合,本来面临着四方敌人。

东北百里外是堵阳的曹军主力三大营之一。

北方是雉县张绣的曹军。

西边是西鄂县曹军。

西南便是宛城门户夕阳聚。

北方、西方和西南的曹军并不多,可尽皆是据险以守,他们的目的,只是活活困死张合那东方军团八万人,毕竟没粮食补给,要不了多久就得溃散,那时候几面包围,不死也难。

张合更是不敢妄动,因为他一动,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势必引来几方围攻,即便他兵力占优,可战场又不是比人数,在这种不利局面下,曹军根本不需要多少人,就能迅速将其击溃。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郭嘉率兵回救,前部猛攻夕阳聚一带,不论是否能迅速拿下,但等于是撕开了曹军包围圈的缺口。

当夕阳聚曹军奋勇抵抗的第二天上午,张合已经带着大军,分成四股,先后抵达。

凭借已经夺取的几处小路缺口,大军迅速撤往夕阳聚以南,摆脱了包围圈。

宛城的夏侯渊当然没有愣着不动,亲率五千铁骑早早驰援夕阳聚,却在半途被李严率部挡住,两军在短短几十里路上打打停停,足足纠缠了半日一夜,虽然死伤惨重,可却没让夏侯渊前进一步,为夕阳聚大战的胜利奠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次日午时,东方军团负责殿后的王凌侥幸杀出重围,在几路曹军的追击下,险险赶至夕阳聚,只是殿后的五千精锐骑兵,却是十不存一,其本人更是伤痕累累,血染战袍。

冷苞和陈到率领精兵接应,抬着昏迷的他撤走。

待活着的东方军团将士全数撤到夕阳聚以南,郭嘉并没有缠战,放弃了继续攻打夕阳聚,只是命冷苞率领三万人扼守各处要道断后,阻挡曹军脚步,为大军撤走争取时间。

此时汇合的大军,虽然遭到重大损失,但也仍有十二万余人,扣除冷苞留下断后的三万,也还有九万多,郭嘉为保险起见,下令诸军分别从三条路撤往宛城,同时还让陈到率领一万人先行一步。

夏侯渊正与李严在沿途缠战,当遥遥看到陈到率领的楚国大军前部赶至,心知对方已成功突围,当机立断,迅速退回宛城。

陈到率领的前部一路尾随至宛城,却并没有片刻停息,在李严的列阵掩护下,越城而过,直取宛城南方的南就聚、野牛沟等重要战略通路。因为只有打破这几处通路,前线的大军才能与襄阳再度取得联系,后方的补给也才能送过来。

夏侯渊在城头看到他的意图,心急如焚,不愿大好形势遭到逆转,随即又立刻亲率一万将士出城,正面迎击李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