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六百九十七章 真相大白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六百九十七章 真相大白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51 来源:笔趣阁

刘逸在了解汉中大案的相关讯息后,很快认为,调查从刚开始就错了,是方向性的错误,因而才久久不能出结果。

原因也很简单,出人意料的简单!

左校令阴溥、右校令张慕负责修筑栈道,假设其确实有心倾吞巨额钱财物资,偷工减料,那也不可能接受还在施工期间时,就出现大规模垮塌和死伤,毕竟三条栈道修好后,始终是要查验核对的,所以施工期间就出问题,应该在他们意料之外。

正因如此,接连发生惨重事故后,他们措手不及,怎么可能不惊慌?必然会第一时间补救!

同时,案件事发的时间也比较晚,这时候去调查,对方必然已经做好补救,安排好一切,因而去往汉中那边抓证据很难,如此这般方向上出现错误,当然就越查越没有问题。

这本是很浅显的道理,可众臣中很多都忽略了。

只因此事故实在过大,让人潜意识就会觉得,若真是人为,那么这些人已经胆大包天,哪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却忽略掉,纵使其再如何胆大,也绝没有自陷死地的道理。

负责调查的伊籍和刘涛等人,都陷入反被诬陷的怒火中,一门心思在汉中挖证据,反而没想到这些,而朝中的其他大臣,终究各有事务,最多茶余饭后谈上几句,也没精力去研究别人负责的事,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细节,因而越搅越乱。

刘逸在理清这个思路后,随之开始入手调查。

首先查的是将作大将张肃、左校令阴溥,右校令张慕等人家中财产近期的变动,结果发现,他们本来拥有的大量土地、田产全部都在一段时期内卖给他人。换成了钱财,家中多年积累的巨额财富,更是在一段时期内迅速消耗一空。

随后,刘逸开始查修缮过程中。物资运输的规律和额度。结果发现,在他们这些人家中巨额财富消失的同一时期。物资运输最为频繁,无论数量还是频率,都远大于寻常时候。

从这两点,刘逸开始逐步推断。栈道垮塌事故接连发生后,张肃、阴溥、张慕等人必然是迅速补救,不但将贪掉的巨额钱财物资又还回去,还掏尽家底补上,这是想隐瞒过去。

如此一来,只要其在账目上做些手段,那么就不存在什么偷工减料的证据。最多就是各种配给运输有些异常,却没什么错。

接着,刘逸又请别的大臣帮忙,大致核算栈道垮塌后。又重新按标准重建,中间必然浪费的钱财物资会有多少。

得出的结论,也证实了他的猜测,那并不是个小数目,只要垮塌范围超过一定程度,即便张肃等人都是出身门阀大族,但仅以己身所拥有的财产,再加上还出贪掉的那部分,也绝对无法补上重修所造成的损失。

而死伤那么多人,如果排除自然因素,全是人为,那么垮塌的范围,将必然远在这个尺度之上!

查到这里,刘逸终于抓住了一个关键。

那就是张肃等人还出贪污所得,并且掏尽家本后,仍然无法补上损失,那么他们从哪儿获得的钱财物资?怎么填满那个窟窿的?

在郭嘉和凌婉清等人的大力支持下,刘逸持着授权,命谍影部众开始严查与几人相关的所有权贵,同时也开始查物资的来源和运输调配,不过一个月,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将作大将张肃在襄阳的账目不对,他曾向各郡府征调物资,但各郡的实际供给,比他记录下来的多一倍。

并且,好几处本该运往其他建设项目的巨额物资,账目上记着运往那边,可暗地里却被他秘密运到汉中。

如此左右相对,铁证入山,张肃的死罪是跑不掉了,终于可以正式开始审问。

没想,张肃知道自己必死之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招了。

原来,其麾下左校令阴溥,右校令张慕负责修缮三条栈道,暗暗偷工减料,贪图巨额财富,本以为可以蒙混过关,没想到天不遂人愿,接连出事,三条栈道施工地段都有大面积垮塌,死伤无数。

暗里说,这与将作大将张肃没什么事儿,可实际上,这与他关系大了,因为按照明令,他才是这三条栈道的直接负责人,只是他不想去汉中北部的大山里,来回奔波,贪图襄阳的安逸,所以把这苦差交给两个部下去做。

没想这两个值得“信任”的手下,因为心里不平衡,又看到山高路远,缺乏监督,结果恶向胆边生,竟然谋划倾吞巨额钱财物资,用来补偿自己,他们没修过栈道,以为与修路差不多,哪知栈道盘踞在险峻山涧,一点差错都不能出,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事发后,阴溥、张慕怕了,知道单凭他俩兜不住,立刻就将此事告诉了张肃。

因为他们知道,出这么大事儿,作为真正负责这项工程的张肃,根本逃不了,他们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张肃闻讯后,果真又惊又气,可无论他如何责骂二人,也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横竖都是死。

他胆子本就较小,如今又正春风得意,哪肯就这么束手就擒,当然随之设法隐瞒。

三人商议之后,迅速补救。

负责汉中栈道修建的,还有很多其它品级更低的官吏,他们有些人跟着阴溥、张慕参与了此事,有些人则没参与,但也没敢声张。

为了彻底统一口径,张肃亲自出面,携着权势,威逼利诱,强行迫使那些没参与的也收受他的贿赂,不得不封口!

少数实在不肯的,也被阴溥、张慕阴谋杀害,报成修建过程中,因公殉职。

自此,负责栈道修建的大小官吏,全部凝成了一股绳。

随后,阴溥和张慕开始全面封锁三条栈道,民夫和工匠也被严密看管起来。

因为根据规定,民夫和工匠的女眷,是可以每月去看望一次的,可大批工匠、民夫的不寻常死亡,如何敢过早暴露,所以这成了个麻烦事,为了争取补救的时间,他二人也干脆将那些死去之人的亲眷给扣押。

活着的民夫、工匠们,倒是可以见亲眷,但受到严密监视,根本不敢乱说话。

如此一来,他们就得到了宝贵的时间,决定将所有偷工减料的地方,垮塌的地方全部进行重修。

贪出的那部分还回去不够,就尽出家财,疯狂采购!

可如此一来,仍然是不够!

无奈之下,统管三州之地所有土木建设的将作大将张肃,只能悄悄做假账目,通过挪用、隐报征调数额等方式,暗中送来物资。

随着栈道重新修好,等于已经毁掉主要证据,他们也逐渐放下心来,开始准备善后工作,只要全部竣工,将活着的人都遣回,用钱财安抚,那就算是彻底压下了,不经意间也就松懈了防范。

可没想到此时竟然出了意外,被董允和费祎因缘巧合下揭发。

这下他们可就急了,听到刘涛要过去查,为了拖延时间,便派死士袭杀,同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威胁和许诺钱财为手段,迫使知情的民夫、工匠们统一口径。

其威胁也非常可怕,无论谁说出去,全家都要陪葬,即便他们最终逃不掉一死,但也有死士会去取那些民夫、工匠全家的命。

这些终究是百姓,他们只是想有个安稳的生活,他们惧怕这种骇人的威胁,也无法抵抗钱财的利诱,因而这才改了口。

极少数顽固者也被他们给杀了。至于那些看管起来的亡者家属,他们根本不惧,有的是借口反驳。

等做完这些,他们终于放下心来。

因此当刘涛再次奉命去查的时候,他们还积极配合,结果也就成了个悬案,账目没有问题,栈道本身也没有问题,唯独死了大量的人,也只有那些亡者家属不停哭嚎。

从而便有了阴溥和张慕的那种说法,言那些人死于山体垮塌等自然意外,这些亡者的家眷死活不信,甚至想讹诈更多的抚恤钱财,他们为了不让其回乡恶意宣扬,便暂且看管起来,好生劝服,只要答应不再闹,便按规定发放抚恤送其归家。

不得不说他们是很聪明的,还真就一直都没有动这些家眷,反正所谓亡者抚恤,也不需他们去填坑,那得楚国的小朝廷出。

如此一来,这些亡者家眷再怎么闹,却没有证据,百口难辨!

阴溥和张慕等官吏,也顶多就是一个监工不利的过错,根本谈不上罪!

负责调查的刘涛因此而一步步陷入对方的局中,越查越被动,甚至最终被反咬一口。

董允和费祎带到襄阳的血书,也迅速失去效用,只因血书上盖手印的很多人都改了口。

至此,震惊一时的大案真相大白,刘逸随之从张肃的供词入手,开始追查物证,得到阴溥和张慕的亲笔信数封,落实了罪名。

可没想到,远在汉中的阴溥和张慕二人,却在拘捕令抵达汉中的前一天,突然带着他们手中负责监工的那些郡府兵士造反。

幸好伊籍反应神速,当初又带着一千近卫铁骑过去,仅用半日时间,就击破叛军,活捉了阴溥和张慕!

此事虽然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但至今仍然传得沸沸扬扬。

王旭得知这一切,其心情如何,更是可以想象,赶往麒麟殿朝仪的路上,脸色非常难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