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六百七十六章 蜀汉二相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六百七十六章 蜀汉二相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51 来源:笔趣阁

交州战局出现那等意料之外的变化,多少让王旭心情不那么阳光,几乎是天天过问交州那边的战事。

可惜之前那一战,让双方都有了顾忌,赵云忙着重振军心,等待新的粮草物资送达,不敢妄自进击。

周瑜汇合交州兵马后,虽然人数多达十几万,却同样不敢妄进,只因他对突然冒出来的诸葛亮和庞统二人,深为忌惮,只是加紧打听此二人的消息,细密部署,为接下来的战役努力做着前期准备。

两军在交州南海郡南北对峙,小规模交锋倒是好几场,可谁都没能占到太大便宜,各有损伤,交州与江东联军甚至损失更大些。

这也多亏了诸葛亮和庞统二人,他们身负重任,压力似乎不小,几乎每次小规模交锋,都要亲自出阵指挥,各种小陷阱、小计策层出不穷,虽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成果,但却让江东将士损失不小。

这些小胜利,也总算逐渐让王旭放下心来,是种安慰。

又过了半月,前线传回消息,言文聘已经亲自护送大批粮草物资抵达洭浦关,并顺利交接,踏上归程,他这才终于彻底松了口气,

这日,他前往抽查巡视屯田和新兵训练事务,午后归来,正在回北宫的路上,却被两个少年猛然拦住了车架。

“尔等何人?”没等王旭说话,护卫在后的王月影已是冷声责问。

“噗通!”两人齐齐跪倒地上,伏身磕头。

其中一人眉目坚毅,高声呼道:“楚王英明神武。百姓敬服。善纳谏言。不知可否容我二人上禀一二。”

“观尔等年岁,不过十五、六,修要胡闹,若再纠缠,休怪以刺客论处!”王月影冷漠地说着,其实她已经很照顾这两个少年,若是常人,全是先绑缚。然后再容说话。

“楚王,有志不在年高,少年便不是百姓乎?便不可上告不平之事吗?”那人面对杀气腾腾的龙虎卫,确实毫不畏惧,竭力相争,旁边的少年虽然没说话,但同样神色坚定。

“少年也是百姓!”王旭微笑着从车辇上走了下来,径自向着两位少年走近。

“君上,当心其图谋不轨!”王月影凝重地说,派遣少年行刺也并非不可能。而且曾经发生过。

“无妨!”王旭摆摆手,眼睛凝望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少年。

他觉得此二人临危不惧。胆大心细,又很会说话,因此颇有些兴趣。

“汝二人虽然说的有理,可若人人皆拦住车架,前来谏言或状告,孤岂非分身乏术,如何处理军政大事?若你们有冤屈,可去本县贼曹,若本县贼曹不公,汝可上告郡府,若郡府不公,可上告刺史,若刺史不受,可上告尚书台!倘若尔等有何谏言,也可按此规矩而行,对否!”

那少年静待他说完,才再次磕头,拜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楚王所言,草民诚服,可若是草民从郡府一路告至尚书台,皆不受理,该当如何?还望楚王告知!”

“尚书台亦不受理?”王旭愕然,狐疑地问:“尔等可是嬉戏胡闹,须知若无证据,随意诬陷,尔等将受严惩!”

“若无证据,即死何惜!还望楚王屈尊片刻,容我二人诉之原委,为万余百姓讨个公道!”那少年看似文弱,可胆气却着实不小。

王旭凌厉的目光直直望着两个少年,可二人也毫无惧意,坦然相对,满脸决然。

良久之后,他的神色才缓和下来,点头道:“好吧!便给你二人一个机会,但若是胡言乱语,休怪律法无情!说吧,你二人状告何人?”

两个少年彼此相视片刻,毅然点点头,一直没说话的那个少年随之接道:“启禀楚王,草民二人状告九卿之一,宗正寺之宗正张松,督下不严,渎职失职!”

“状告宗正寺下属官员,将作大将张肃,隐瞒不报,欺上瞒下,罔顾人命!”

“状告将作大将麾下,左校令阴溥,右校令张慕,盗取修缮栈道的巨资,坑害百姓民夫,致使死伤千余人!”

这少年在刚刚开口的时候,王旭就着实吓了一大跳,竟然直接就告到了九卿之一,怪不得尚书台并未受理,以二人的年岁,不可能有人信,若是受理才怪,没有重罚就算不错了。

其实他此刻也不怎么相信,毕竟两人看上去实在太过年少,就算真的有这种事,他们也未必发现得了。但既然已经答应,他也没有食言的打算,目光灼灼地看着二人说:“你们胆子不小,直接状告到九卿之一,不过孤已经答应,便不会食言,且说出他们所犯之事,拿出证据,再行定夺!”

说着,他语气一顿,声音转厉:“但你们说话之前也要想清楚,这是最后的机会,若是胡编乱造,休怪律法无情!”

那两个少年明显将他后面的话给忽略了,较早发言的少年立刻接话道:“楚王可知汉中以前通往司隶有两条栈道?”

王旭一愣,随即点头:“这如何不知,西边一条褒斜道,北至扶风眉县斜谷口,南至汉中褒谷口,汉初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里,那条栈道便是此处,本王如何能不知?只不过当初张鲁在汉中时,将其烧毁,断绝峡谷,不得复通!此外则是东边还有一条子午道,由汉中东部直抵京兆,但早年常为匪徒盘踞!”

“那楚王可知次两条路已大面积整修?”

王旭越来越惊讶,因为这些不像是寻常十五六岁的少年应该知晓的,凝重地说:“当然知晓,那是为加强司隶与汉中的联系发展,由本王与群臣商议后决定修缮,恢复通路,并且还在两条栈道之间,额外兴修了一条党骆道,途径太一山,联通司隶和汉中。“

这党骆道按历史是蜀汉诸葛亮命人所修,又名骆谷道,王旭为了加强南北联系,便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给担上了。

那少年似乎对于王旭知道这些,非常高兴,很快又抢着说:“那楚王可知晓,负责整修这三条栈道的官吏,正是将作大将麾下,左校令阴溥,右校令张慕,二人身兼重任,却私自克扣物资和钱财,致使修建党骆道时,有数段皆偷工减料,最终有几处险隘地段相继从山壁上垮塌,两千多民夫工匠或从半空跌落,或在山脚被生生砸死,更有三千余人受伤,残者不知凡几!”

“什么?”王旭从他们知道的那么清楚,心里已是信了好几分,此刻闻言,当场失声惊呼:“这是何时的事?后来如何?”

“事发后,阴溥、张慕二人担心事发,将此事压下,将作大将张肃担心受到牵连,也隐瞒不报,宗正张松虽然不知情,但督下不严,也当受罚!”那少年恨声道。

“你们如何知晓此事?”王旭急问。

那少年看了看身旁说话很少的伙伴,才挺身回说:“鄙人与董允游历四方,因仰慕栈道伟绩,便前往瞻仰,没想却在道口就受到兵士驱逐,董允观察到那些兵士,似乎是在看守民夫工匠,甚至还有妇孺,心中好奇,便欲潜伏进山看个究竟,没想却在山中遇到了一个逃出看管的少女,其父正是被害死的民夫之一,那少女貌美,又着实可怜,董允知道前因后果后,深为怜惜,就答……!”

名叫董允的少年自从报出状告哪些人后,就一直没说话,此时猛然抢过了话去:“楚王,事情便是如此,鄙人与费祎已经带着证人前来襄阳,安顿在客栈之中,那阴溥、张慕为了掩盖事实,甚至将那些去探望民夫的家眷也给亢,着实可恨,还望楚王为百姓申冤,严惩不法……”

“等等……等等……处理的事先不急!”王旭连连摆手,他认真听着两人话的时候,突然反应到一件事,忍不住打断道:“你二人叫什么?何处人也?”

“鄙人董允,祖籍南郡枝江!”

“鄙人费祎,祖籍江夏鄳县!”

靠!竟然是蜀汉四相之二,还准备过两年招来见见,结果自己就冒出来了!

王旭的脑海里瞬间无语,看着两个迷惑的少年,顷刻间什么都明白了,还以为两人是偷偷混进南宫,毕竟群臣官署所在的南宫,还是比较好进的,因为来往人流很杂,动些心思就可以。

可现在知道二人的身份,那就更好解释了,他们要进来确实不难。

不由无奈地拍着额头道:“董允,你是董和的儿子吧!怎么进南宫的?”

董允被识破身份,瞬间尴尬地低下头:“鄙人给郭太尉说想瞻仰南宫,郭太尉就带我进来了!”

“他人呢?”王旭无语地说。

“郭太尉事务繁忙,交给我们一块令牌,吩咐不准靠近北宫后,便去忙自己的事情了!”董允埋着头道。

“你这小子,你确定今天没有说谎?”王旭狐疑地说。

没想这次董允却是坚定地抬起头:“若有半句虚言,楚王但可斩我!”

“呵!你倒是胆大,动则拿人头担保,你爹知道吗?”王旭责骂了一句,看着尴尬地董允,随之问说:“若你们所言属实,为何不直接告知郭太尉或者其他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