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六百六十一章 诸葛亮的顾虑

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六百六十一章 诸葛亮的顾虑

作者:毅铭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6:51 来源:笔趣阁

初次见面,诸葛亮便展现出了他敏锐的观察力,或许感觉没什么了不起,可要在那几个眨眼的时间里,就注意到并不显眼的细节,并做出推断,是非常难的,常人的脑子里几乎都是考虑如何接待,来人是谁,哪会去观察每一个细节。

心思缜密!反应机敏!

这是王旭对于诸葛亮的第一印象。

随后,诸葛亮将他和庞统带进了家中,亲自沏茶相待。

三人席地而坐,庞统与诸葛亮闲聊几句,便出声问说:“孔明,今日前来,怎么仅见你姐妹几人,子瑜与令弟诸葛均何不见人影”

“他们随叔父出外游玩,恐要入夜方归!”诸葛亮轻摇着羽扇说。

庞统笑笑,倒也没有多问,趁此时机将话题转开,若有深意地说:“孔明,你可知我与主公今日来意?”

“略有猜测!”诸葛亮的微笑很具亲和力,让人有种如沐春风之感。

“那你做何打算?”庞统急问。

“唉!”诸葛亮叹口气,并没有说话。

见状,王旭赶紧接道:“孔明先生,我乃诚心相邀,请求阁下出山相助,共谋大业,何故叹气不语呢!”

诸葛亮抬起头来,看了看他,似乎想说些什么,可最终又再度止住。

这种神态让王旭可没辙,什么都不说,欲言又止,根本无从入手,当下看向了庞统。

庞统似乎更为明白诸葛亮的想法,顿了片刻说道:“孔明,我的眼光你当知晓,主公乃是当世明主,如今投效也正得其时,况主公今日亲自前来。诚心相邀,为何还有顾忌?”

诸葛亮沉默以对,似乎在顾忌着什么。

王旭此时很疑惑,心中盘算着他的原因。

按说刘备之所以三顾茅庐。以诚意来打动诸葛亮。那是因为不得其时,诸葛亮虽然觉得他是个明主。但在那时恐怕已经明白,其要得天下殊为不易,曹操、孙家都已成就稳固大势,极难撼动。因而不欲出山。

直至最后刘备以诚心打动,他又觉得自己有机会实现心中抱负,这才肯出山。

可现在这情况,无论是时机、还是局势、都是有利的,那么诸葛亮最大的犹豫会是什么呢?

忽然间,他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

但没等他说话。庞统已是抢着劝说,将之前从他口中得知的事实,一五一十讲了出来。

庞统很懂诸葛亮,明白其心里的倾向。

果不其然。诸葛亮听完庞统所言,尽管竭力克制,却仍旧露出复杂之色,惊叹说:“王将军果真仁义明主,以如今天下之势,执有此仁义之剑,安定天下之霸业,何愁不成!”

“既然如此,孔明何故这般迟疑!以你我二人之才,若协力相助主公,必能使得天下早安!”庞统厉声急问。

诸葛亮轻摇着羽扇,神色复杂,沉寂好一会儿后,才将目光悠悠转向王旭,拱手问说:“王将军,将军府如今贤臣良将无数,皆是功劳卓著之辈,鄙人若效力帐下,恐难以发挥所长,徒养闲人罢了。”

果然如此,王旭顷刻间明了,虽然诸葛亮说的委婉,但他懂了,与他刚才想到的一样。

这是——要权!

庞统何等机敏,微微思量,已是明白其意,犹豫着看了王旭一眼,才出声回说:“孔明,以你我二人之才,无论安于何职,皆能卓越,早晚必能获得主公信赖,何必重于一时?”

王旭并未接话,打算静待两人论完,了解更多后,再做决断。

诸葛亮则是从草席上起身,缓步走到门处,背对着二人眺望远方田野,久久不语。

良久之后,他才陡然转身,羽扇指着门外道:“王将军,鄙人虽远在江东,却曾听闻将军府于数年前曾动乱,对否?”

王旭心中一突,但还是诚恳地点头:“不错,当年我曾北上,有人图谋不轨,意欲挑动内乱!”

“将军!”诸葛亮笑了,羽扇轻摇:“恕鄙人妄言,奸人挑拨恐怕仅是外因,内乱之核心还应是派系之争!”

“嗖!”王旭从地上猛然窜起。

他有些坐不住了,在别人看来,将军府向来是上下一心,可事实上,三大派系的问题,已经越加凸显,若不是因为他有绝对的权威,又有郭嘉这个谋主绞尽脑汁周旋,恐怕早就暴露在世人面前。可此事连将军府文武中,都少有人从大局上察觉,若天下皆知,那可真是大大不妙。“孔明先生从何处知晓!江东可是有传言?”

“那倒没有!”诸葛亮保持着从容的微笑:“乃是鄙人通过走访了解天下局势时,推论而得,也从未对任何人说过!”

说完,他看看王旭脸色,已是再度接道:“观将军之色,鄙人的推断应该无错,其实这便是鄙人顾忌的原因。”

庞统早已陷入思考之中,闻言立刻问说:“孔明是担心陷入派系之中,难以得势?”

“不仅如此!”诸葛亮摇摇羽扇,郑重道:“荆州三大派系,当是起兵之初,为求迅速整合而留下的隐患,不过外来贤才、将军亲眷能人,以及荆益之地的能臣。”

“可如今派系已成,若鄙人效力将军帐下,该做何事?分于何系?若鄙人为求立足,择其一而入,将来卷入其中,彼此倾轧,又如何能再跳脱出来,得展胸中韬略?如果仅是分理些许小事,将军麾下贤才何其多,随意提拔一二,亦足以完成,何须鄙人绵薄之力。”

“其实若将军麾下贤才不多,鄙人亦有信心逐步而行,可将军麾下贤臣良将云集,多有经天纬地之才,鄙人一人之力实难与所有人周旋,不但陷自身于危局,更耽误将军大事,不如不做!”

“因此必须从开始就独立于外,不参与其中,方能真正一展所长!”庞统立刻接话。

“不错!”诸葛亮点头,但随即又惋惜地说:“可鄙人如今一无资历,二无功勋,如何让将军相信鄙人?之前不好言语,也是因此原因!只是听到士元讲述之事,鄙人有心效力将军这等仁义之主,共谋大事,因而吐露肺腑之言,但由将军自行决断。”

王旭听明白了,他甚至是第一次考虑到这个问题。

若诸葛亮卷入派系之中,将来就不可能真正掌控全局,仅仅只是成为将军府一员,分管份内之事,出些谋划。

可如其本人所说,他自觉这样无法真正发挥才能,因而不愿意。

同样,对于王旭来说,若诸葛亮不能发挥所长,他已有谋主郭嘉、英才徐庶等那么多人出谋划策,多一个诸葛亮,除了出现更多的分歧外,又能增加几分作用?

至于分管那些琐碎事务,那更是没有太大意义,能做的人多了去。

可是,直接让诸葛亮统筹大局,阻力岂止是一般的大?

如今将军府,早已形成庞大的体系,雄踞大汉整个西南地域,并非如早期那般就那么几个人,任由征召聘任,如果突然冒出一山野之人,一无名望,二无资历,三无政绩,立刻就身居高位,想想也知道将是何等艰难,甚至让众臣心生不满,认为赏罚不明。

思虑良久,王旭看向了诸葛亮,皱眉问道:“那诸葛先生以为,如何方能一展所长?”

诸葛亮并没有客气,羽扇轻摇,从容自若地说:“强势而入,身居高位,不入派系!若有将军倾力支持,属下与士元协力,必为将军根除顽疾,安稳内部,如此我等方能有一番作为,不然鄙人即便效力,亦是徒自耗费将军粮饷,无用之人罢了!”

“好!”王旭深深看着诸葛亮,下了这个决心。“我便力排众议,倾力支持!若诸葛先生愿意出山相助,今后便是我将军府西曹掾,士元为东曹掾,总领除军师曹属之外的各曹府事。”

“将军稍安!”诸葛亮突然伸手劝止。

“还有何要求,但可说来商议。”王旭既然已经决定,就不准备小气。

“主公此等魄力让鄙人折服,既如此信任于我,鄙人怎能还有它求,必效死力!”诸葛亮深深行礼,颇为感动。“只是任命之事当略为缓缓,若太急,必让将军府文武不服!”

“恩?”王旭疑惑了:“那孔明之前所言是指……”

“只要主公信任,顶力支持便好,鄙人与士元自当竭尽所能慑服众文武,欲统府事,必先立功!”诸葛亮清亮的眼眸中精光闪烁。

“功?”王旭皱眉,有些不好安排。

庞统见其迟疑,不由笑道:“主公不是已经决定征伐交州吗?不知主公欲遣哪位将军出征?属下与孔明二人可参其军事,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交州!”

“哎呀!如此甚好!”

王旭大喜,其实他心里也多少有些不放心。

诸葛亮和庞统虽然从交谈中展现出精明的谋略,可终究从未真正真刀真枪的做过,谁知道历史改变后,两人是否真的那般厉害,如果出点意外,那可就真的麻烦大了,出征交州不但是个立功的机会,同样也是个考验的绝佳时机。

即便败了,也无关痛痒,就看打成什么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